2月15日凌晨,2022卡塔尔世界杯半决赛,法国队2-0零封最大黑马摩洛哥,连续两届世界杯闯进决赛,决赛对阵也尘埃落定:阿根廷对阵法国。

为了让员工更好地享受姆巴佩与梅西的终极对决,网易新闻官方今日宣布,将放假1天让传媒员工们看世界杯决赛。

官方表示,网易新闻独家签约的法国队、阿根廷队会师世界杯决赛,网易提前锁定2022世界杯冠军,决赛谁赢都是网易赢,谁赢网易传媒都放假,12月18日请各位员工放心观看世界杯决赛,12月19日夺冠假期1天已经为大家提前安排上了,看完决赛放假休息庆祝。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是网易传媒首次给员工放“世界杯假”,在2018年世界杯期间,官方表示若法国队在本届世界杯夺冠,2018年7月16日全体员工放假一天。

据了解,12月18日23:00,阿根廷队将与法国队争夺本届世界杯的冠军。

网易放假1天让员工看世界杯决赛,怎样看待公司这一做法?是否让人羡慕呢?

我认为公司的这些做法非常人性化,着实让我感到非常羡慕。

在应聘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遇到一个时刻为员工考虑的老板,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大部分公司的老板他们只考虑员工能够为自己创造多少价值,员工是否愿意主动加班,并且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庭无私奉献,其实员工能够给公司创造多少价值,关键是看公司能否考虑员工,把员工作为他们的家人。

网易放假一天,让员工看世界杯。

卡塔尔世界杯即将迎来决赛,网易官方在2022年12月15日直接发出消息,员工们可以在2022年12月18日非常放心的观看世界杯的决赛,因为12月19日夺冠的假期已经提前给大家安排妥当,在这一天里大家可以观看世界杯,第二天放假休息并且庆祝胜利。

非常人性化的公司。

从网易公司的这一做法中可以看出他们公司日常对待员工一定非常人性化,总是关心员工们的生活,并且时刻把员工放在第1位。作为公司的一名员工,能够得到公司的重视,可以说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并不是每一个公司都能够看待员工的爱好并且投以尊重。官方消息一经发布之后,许多员工们都纷纷发朋友圈向大家炫耀自己的公司态度。

我个人非常羡慕。

网易公司宣布放假的消息在网络上宣传之后,许多人都投来了非常羡慕的眼光,我个人也感到非常的羡慕。世界杯决赛这一天是周末,能够让你在周一的时候休息一天,可以看出网易公司的人性化,同时也能够体会到这些员工在公司里得到尊重的认可。如果有机会,我也希望能够进入网易公司上班,感受一下非一般的待遇。

可以给员工放“世界杯假”吗?

俄罗斯世界杯来了,怎么做到上班看球两不误,让球迷煞费苦心。不过,“别人家的公司”就让人羡慕嫉妒恨了:有新闻报道,重庆一家公司决定,在世界杯期间为保障员工的工作状态,在保证8小时工作时间的前提下,重要比赛日的上班时间将延迟到10点。

看了这则新闻,很多网友的第一反应是赶紧转发给自己的老板。但是,友情提醒一下,首先你得有一个也喜欢足球的老板才行,否则老板的反应很可能会是让你去人事部领一个月工资,然后好好在家看球,看完了努力争取再就业。其实,我倒是在中学时期享受过放假看球的福利:十多年前,中国队史无前例地闯入2002年韩日世界杯决赛圈,于是每逢中国队的比赛,老师们便很“自觉地”改成“自习”,同学们也很“自觉地”打开电视机,一切都是那么地自然,师生间的默契简直到了感人的地步。那个能在上课时间看球的夏天,成了中学里一段让我铭记至今的时光。

实际上,为了世界杯而放假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足球王国巴西已经宣布,在巴西国家队比赛日,联邦直接管理的机关单位可以灵活办公,公务员们可以休假半天。而非洲的塞内加尔更任性,其总统宣布接受了国际足联的邀请,将在世界杯期间临时暂停工作12天,去俄罗斯现场支持塞内加尔队。

话说回来,给员工们放世界杯假,其实是个成本低、效果好的管理妙招。对企业而言,虽然延迟了上班时间,但8小时工作时长并未改变,对企业运营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可是这一小小的改变,却能大大提升员工的幸福感,也能感受到公司以人为本的氛围。在年轻员工们总爱一言不合就跳槽的当下,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就要从这样的细节入手。不过,并非所有的机构都有条件放假,比如政府机关、医院、公交公司等公共服务提供者,随随便便放假可是会带来大麻烦的。

往大了说,“世界杯假”也好,延迟上下班也好,都是弹性工作制的一种尝试。眼下,出于缓解城市拥堵、提升工作效率、扩大旅游市场等多重原因,弹性工作制正在各个地方积极探索。为了四年一次的世界杯而“弹性”一把,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2022法国世界杯夺冠全国休假吗

2022卡塔尔世界杯决赛,阿根廷队和法国队在120分钟战成3比3,点球大战,阿根廷队4比2笑到最后。

夺冠后,阿根廷队将从国际足联得到4200万美元冠军奖金,更衣室内,梅西更高举南美足联发来的1000万美元大支票跳舞。这也意味着,这个冠军起码价值5200万美元,折合近3.6亿元人民币。

另外,阿根廷政府宣布于12月20日全国放假一天,庆祝赢得卡塔尔世界杯冠军。

姆巴佩在社交媒体发文称“我们会回来”,配图中手持金靴 与大力神杯擦肩而过。

姆巴佩发文称"我们会回来"

当地时间18日,法国队在世界杯决赛中不敌阿根廷队,无缘卫冕。法国队球员姆巴佩19日通过社交平台推特发声表示:“我们会回来。”

姆巴佩在配文下还附上一张个人照片,画面中 ,他手持金靴,身旁不远处便是大力神杯。许多外国网友留言以示鼓励:“你是独一无二的球员。”“你做得很棒,未来可期。”

姆巴佩推特截图

法国队在点球大战中输给阿根廷队后,姆巴佩曾被发现神情落寞地坐在地上,看起来十分伤心。随后,马丁内斯来到姆巴佩的身旁安慰,两个人握了握手,随后各自离开。

在此次比赛中,姆巴佩上演帽子戏法,两次扳平比分。他在7场比赛中打入8球,获得本届世界杯金靴奖。

庆祝夺得世界杯冠军 阿根廷全国放假一天

当地时间12月19日,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大批民众在户外庆祝球队夺得世界杯冠军。当日,阿根廷政府宣布于12月20日全国放假一天,庆祝赢得卡塔尔世界杯冠军。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另据北青报,政府部门在官方发布的通告中这样写道:“获得世界杯冠军是对阿根廷国家队所有成员以及教练组当之无愧的奖励,因为他们具有拼搏、努力、团结、坚毅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他们用勇气克服困难,永不放弃,成为所有阿根廷人毋庸置疑的榜样,表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始终团结一致,就可以实现既定目标。”

而为了亲眼见证并共同享受这份荣耀所带来的快乐,阿根廷政府决定将全国放假一天。

据悉,阿根廷全队乘坐的包机预计将在当地时间周二凌晨4点左右到达(北京时间20日14点),而在简单休整几个小时之后,全队在当地时间20日中午将前往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地标建筑方尖碑,在那里将有数十万名球迷和他们一起庆祝这一伟大时刻。同时,阿根廷队将在当天受到阿根廷总统的接见,参加阿政府组织的官方庆祝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沙特队在本届世界杯首轮力克阿根廷之后,该国也获得了全国休假一天的奖赏,如今南美劲旅成功夺冠之后,阿根廷举国欢腾,后续的庆祝活动也将持续一段时间。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有中国企业签约了国家足球队是什么意思

11月21日凌晨,万众瞩目的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将拉开帷幕。一场看不见硝烟的营销大战,在绿茵球场内外展开。依托制造业的崛起,中国企业今年首次跃升为世界杯的最大“金主”。相比上届世界杯,中国赞助商的企业结构在优化,营销行为也更加理性。

中国企业成世界杯“头号金主”

受疫情影响,预计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的现场观众数量将比上届俄罗斯世界杯少。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中国企业借助这一全球顶级足球赛事,继续打响世界品牌的决心。

据英国调研公司Global Data的数据,中国企业在本届世界杯的赞助额再创新高。万达、蒙牛、海信、vivo四家企业为本届世界杯赞助了13.95亿美元(约100亿元人民币),超过美国企业的11亿美元。

按年度分,中国企业赞助价值为每年2.07亿美元,卡塔尔、美国和其它的企业赞助价值分别为每年1.34亿美元、1.29亿美元和1.85亿美元。中国企业已成本届世界杯头号金主。

公开资料显示,四年前,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赞助金额总计约24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的赞助金额超过了8亿美元。按此计算,中国企业本届世界杯赞助额比上届增加七成。

中国企业的力量已不可或缺。本届卡塔尔世界杯官方赞助商约16个,中国企业占了6席(上届有7个):万达集团是国际足联合作伙伴,海信集团、蒙牛乳业、vivo是国际足联世界杯赞助商,雅迪、BOSS直聘是国际足联世界杯亚太区赞助商。

万达集团在2016年就斥资8.5亿美元,与国际足联签下了15年的赞助协议,涵盖到2030年的所有世界杯赛事。vivo早前花费约4.5亿美元,与国际足联签下了6年(2017年-2022年)的赞助协议。外界估计,蒙牛和海信分别为本届赛事赞助近1亿美元。

除了六家世界杯官方赞助商,还有10多家中国企业通过赞助本届世界杯的参赛球队和球星来借势营销,签约球队的包括伊利、广汽三菱、万达体育、网易传媒、TCL、万和电气、华帝、万家乐、盼盼、库迪咖啡、当贝、小红书、慕思,后6家是世界杯营销新面孔;签约球星的包括蒙牛、伊利、TCL、中信银行、荣耀。

“相比2018年世界杯,赞助本届世界杯的中国企业整体数量减少了,企业结构得到优化。”禹唐体育的执行董事李江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上届中国赞助商总共36家,本届中国赞助商约20家,整体减少了16家,减少了约44%。

中国赞助商的数量减少,主要有三方面原因。李江分析说,一是受制于经济环境,一些企业手上没有那么多钱了;二是受到疫情影响,线下活动难以举办,赞助成本难摊销;三是时间因素,本届世界杯在冬季举行,酒吧人气会少于夏天,投入产出效果影响了赞助商数量。

与此同时,本届世界杯官方及各球队、球星的中国赞助商,企业结构进化了。李江认为,主要都是各行业的头部企业。媒体方面,除了持权媒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国移动咪咕和抖音,小红书是新增的世界杯参赛球队赞助商,网易2018年就已赞助过参赛球队。

在线下营销变难的情况下,线上成为激活世界杯赞助权益的主战场。海信与抖音合作推出了Z世代足球少年的综艺节目《Hi!足球少年》。抖音体育行业运营总监李振表示,作为央视的2022年世界杯直播合作伙伴之一,抖音与海信推出该节目,是共同打造“一盘特色菜”。

赚没赚、值不值?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举办时,全球经济环境比较好。这届世界杯面临的挑战是,现场球迷减少了,很多品牌没去赞助,是因为不确定性。花1亿元赞助赛事,理论上还要多花1亿元来做传播。中国企业赞助世界杯,赚了还是亏了?”广告门董事长兼CEO劳博抛出问题。

第一财经记者观察到,本届世界杯的中国赞助商,在做营销活动时更加理性。

上届世界杯时,华帝赞助了法国队,并推出法国队夺冠就免单的促销活动,结果押中了,法国队夺得了冠军,带旺了华帝的销售和知名度。本届世界杯,华帝赞助了葡萄牙队。华帝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今年没有做猜中免单活动,更注重认真生活的品牌价值传播。

另两家厨卫电器企业万和和万家乐,本届世界杯分别赞助了德国队和阿根廷队。有意思的是,万和上届赞助的是阿根廷队,万家乐今年在世界杯赞助上做了首次尝试。“足球是圆的”,万和相关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说,希望找到突破口,与新一代消费者建立起深层联系。

海信集团近年连续四次赞助了世界顶级足球赛事,包括2016年欧洲杯、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2020年欧洲杯(因疫情延至2021年)和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海信集团品牌管理部副总经理庞静表示,源于海信“大头在外”、打造海外自主品牌的战略。

这加速了海信全球化的进程。从2016年欧洲杯到2018年世界杯,再到2021年欧洲杯,海信的海外销售收入从196亿元增长到725亿元,海外收入占比从不到20%上升到41.3%,自主品牌占比超过80%。2022年1-10月,海信在全球的电视出货量逆势增长。

海信为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制定了研产销全链条、各环节协同参与的营销战略。海信世界杯定制电视,设计了体育模式、球星识别模式,配置了240Hz高刷新率屏幕。海信集团今年11月初成立了东盟区总部,巩固欧美日市场的同时,继续扩大海信电视在亚太市场的业务。11月11日,海信旗下的东芝电视在越南市场重启上市,就是借赞助世界杯的东风。

本届世界杯,海信与社交媒体抖音合作,不是买流量,而是与抖音共同创作内容,打造自己的足球少年IP。在李江看来,这连同海信与国际足联在南非开展“消失的球场”公益活动一起,海信希望把资源投到提高美誉度方面。

作为海信的友商,TCL上届世界杯请了内马尔代言;本届世界杯赞助了巴西队,还请了法国后卫拉斐尔-瓦拉内、巴西边锋罗德里戈、英格兰中场菲尔-福登、西班牙新星佩德里做全球品牌大使,传递敢为不凡的品牌理念。

手机赞助商方面,vivo的可折叠手机新品成为本届世界杯的官方指定用机之一,赞助世界杯将可助力vivo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业务;而荣耀“压哨”,在本届世界杯开赛前三天宣布携手卡卡、欧文、菲戈、萨内蒂——四位分别代表巴西、英格兰、葡萄牙与阿根廷队的球星。

“今年赞助的要价升了还是降了尚不清楚,疫情三年的冲击会有一定压力,赞助世界杯的中国品牌数量有所下降。” 三雄极光的品牌总监李全向第一财经记者说,官方赞助商基本上还是在体育营销上有较好沉淀和基础的,如蒙牛、海信、vivo。今年世界杯也比较特殊,是北半球第一个冬季世界杯,也在双十一、双十二、黑色星期五、圣诞购物季等营销节点上。对企业来说,这本身就是非常大的营销机会,世界杯对品牌建设和传播认知有巨大的推动力。

世界杯成“中国造”展现舞台

本届卡塔尔世界杯的“含中量”很高,里面有许多中国元素,从体育馆到新能源大巴。举行决赛的卢塞尔体育馆,由中国铁建承建,洲明科技提供LED屏;使用的新能源大巴,由金龙汽车和宇通客车提供;场馆建设过程中,使用了三一重工的工程机械。

“中国企业构成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的最大赞助商阵营,这绝非偶然,它是中国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转型的一个缩影。世界杯给了中国制造一个好的展现舞台。”李江认为。

曾经,韩国三星也是从低端制造起步,依靠持续赞助奥运会,跃升为全球性品牌。如今,中国制造也在向高端转型。李江向第一财经记者说,“企业要有全球化的战略、全球的供应链布局、适合当地市场的差异化产品、国际化的团队,这是基础;世界杯是(营销)工具,两者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品效(销)合一,使赞助权益最大化。”

在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家电分会秘书长周南看来,中国赞助商不可或缺,折射出中国供应链不可或缺。海信、TCL等中国家电企业在全球的供应链布局已比较完善,因此成为体育营销的“常客”,并且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营销创新。“全球家电业的竞争一直是自有品牌的竞争。”

营销专家段传敏也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说,体育和足球是一种跨文化的世界语言,仅十多年时间,中国企业已成为世界顶级赛事的主流玩家,有助于企业形象和国家形象的提升。即使三年疫情,依然没能阻挡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信心和热情,这是一种宝贵的向上力量。中国部分品牌如海信、vivo等,体育营销越来越娴熟,从原来纯赞助宣传到现在整合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