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IE浏览器逐渐淘汰的原因:来自调研公司NetMarketShare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2016年10月份,微软的IE/Edge浏览器共计损失4000万用户,损失的用户都转向了其他浏览器。

根据NetMarketShare的报告,IE的份额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持续下滑,从9月底的25.63%降至10月底的23.13%,而Edge似乎并没有将IE用户完全转化过来,其份额从9月的5.16%增至10月的5.26%,虽然有所增长,但是和IE浏览器的下滑幅度相比差距悬殊。

IT之家认为,尽管微软在不遗余力地推广Win10系统,该系统的内置浏览器就包括Edge,然而用户似乎对该系统的内置浏览器不太感兴趣,他们通常会选择安装第三方浏览器(例如旗鱼浏览器),从目前的数据来看,IE浏览器逐渐淘汰,而Edge浏览器难堪大任。

昔日浏览器霸主ie为何衰败了

昔日浏览器霸主ie衰败原因如下

然而微软IE浏览器的“人生巅峰”时刻并没有维持太久,很快就出现市场份额逐年快速下降,渐渐被人们抛弃。那么,微软IE浏览器为何会衰败?在NBS新品略看来,IE浏览器的衰落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是市场外部的原因。

第一,傲慢自大,忽略产品升级和用户体验,最终被用户抛弃。2003年IE浏览器登上巅峰时刻之后,微软以为凭借IE浏览器可以稳坐泰山,甚至以为自己就是全球互联网代码编写的标准。于是乎,微软开始疏忽对IE的优化和升级,甚至在后期新操作系统更新时,不断忽略网络标准,放慢更新速度,甚至是错过更新。不优化互联网产品的直接后果就是,影响到了用户体验,渐渐地微软IE浏览器只给用户留下了负面体验:安装包大、下载速度慢、打开速度慢、反应迟钝、功能单一、兼容性不佳,而且安全性很差。IE的糟糕体验还上了多个互联网科技“黑榜”,比如2006年,IE6被评为“有史以来第八糟糕的科技产品”,2011年,IE6再次被评为“科技史上50种最糟糕科技产品”,名列第11名,足见用户对IE浏览器的完全没有什么好感。

第二,激烈的市场竞争,竞争者后来居上,用户体验渐渐“秒杀”IE浏览器。互联网市场竞争向来激烈,浏览器竞争也是如此,微软本以为通过IE浏览器可以“稳戴王冠”,可殊不知,后来新的竞争者纷纷发起挑战。这些挑战者包括谷歌的Chrome浏览器,火狐浏览器,以及苹果的Safari浏览器,其中以Chorme浏览器发展最为迅猛,更新速度最快。谷歌作为搜索巨头意识到浏览器对搜索体验至关重要,在短短10年时间对Chorme进行了70次更新,而微软IE浏览器在IE8和IE11之间只更新了4次。

微软IE浏览器于永久关闭,微软为何会放弃这款产品?

微软IE浏览器被永久关闭,是如下的原因导致了微软永远放弃了这款产品

一、微软IE浏览器的品牌形象下滑

IE9推出前,微软对 IE6的市场表现非常满意, IE 6推出后的数年里一直不思进取,新的网页规范跟不上,浏览器的代码也越来越多。Chrome浏览器的出现后,微软在浏览器上的市场占有份额逐渐缩小,后来,微软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才又开始对IE浏览器进行更新。

然而,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IE的大部分用户都被流畅、简洁的Chrome浏览器所吸引,而IE浏览器留给他们的就只有一个感觉:反应迟钝。

微软IE浏览器的这一负面印象导致重做的IE9虽然性能十分出色,但许多用户还是连尝试都不想尝试,就连其后推出的IE10、IE11也相继因为这个原因而白白沦为品牌的陪葬品。

二、过时的 Trident技术

IE浏览器的开发遵循“既要也要”的原则:既要充分支持新技术和新功能,又要充分地兼容旧技术和旧新标准,这让IE浏览器背负了非常沉重的历史负担,它那陈旧的Trident渲染引擎很难支持这样的技术要求。

所以微软决定舍弃自己的浏览器品牌,让Edge这个没有历史背景的浏览器,去和Chrome和Firefox硬碰硬。

但很讽刺的是,在性能和流畅度上,Edge它的性能和流畅度都要比Chrome差得多,因为它还是基于IE浏览器的Trident引擎,最后微软决定彻底抛弃Trident 引擎,采用了“打不过就加入”战略,换上Chromium引擎。

但这一切还是为时已晚,客户一旦形成了使用习惯是很难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