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消息1月23日小米联合创始人、总裁林斌展示了小米双折叠手机,据悉小米可能会在MWC 2019大会上展示该机。现在荷兰博客LetsGoDigital基于此前官方放出的视频,制作了小米双折叠手机的高清3D渲染图,一起来看一下吧。

小米的这款手机采用了独特的双折叠设计,可以把屏幕的两侧折叠到背后,得到一个常规手机大小的设备,展开后则是一款平板电脑大小的设备,据悉该机的电源键位于机身顶部。

林斌此前曾表示,小米双折叠手机攻克了柔性折叠屏技术、四驱折叠转轴技术、柔性盖板技术以及MIUI适配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并且在回应柔宇的质疑时小米表示,每一款划时代的创新产品都源自于上游供应链厂商和终端厂商共同倾注的大量研发心血。产业链不同环节术业虽然有专攻,但协同倾力研发,才能为用户提供真正优秀的产品和体验。

另外,三星、华为、OPPO都已明确,将在今年2月下旬对外发布折叠屏手机。

排队进场 折叠屏手机欲突围“小众市场”

新年伊始,折叠屏手机消息不断,继苹果可折叠屏幕原型曝光后,华为又新增有关折叠屏的专利信息,小米、OPPO、vivo等各大厂商的折叠屏手机有关专利和概念机也相继曝光。自智能机取代功能机以来,手机便一直停留在直板形态,直到这两年兴起折叠屏,但尽管折叠屏手机吸睛无数,苦于价格偏高、携带不便等原因,始终没能走出“小众市场”,随着如今大批厂商的介入和技术的成熟,折叠屏手机或许将迎来全民时代。

消息不断

目前,主流手机厂商只有三星和华为推出几款折叠屏手机,苹果、小米、OPPO和vivo还未正式发布这类产品,但都有相关产品信息的流出。

近日,网上出现了疑似中国网友在地铁里使用小米折叠屏手机的真机图片。从图片可以看出,该款折叠手机使用的系统界面是小米的MIUI 12系统,因此网友纷纷猜测该机是小米的折叠屏手机。由于其机身带有较厚保护壳,因此看不出来机身外观以及整体厚度。不过,从屏幕中间的折痕不难看出,这部手机采用了内折方案。

早在2019年1月23日,小米总裁林斌便在微博上展示了小米折叠工程机,折叠后的中间部分可以作为手机使用,系统会在手机折叠后自动适配屏幕。不过,林斌所演示的这台折叠屏手机并未量产商用。

还有报道称,苹果公司已经开发出用于内部测试的可折叠屏幕原型,但尚未最终确定推出可折叠iPhone的计划。知情人士说,这项开发工作并未超出显示屏的范围,这意味着苹果公司尚未在其实验室中拥有完整的手机原型。 苹果公司在内部讨论了许多可折叠的屏幕尺寸,其中包括手机展开后与iPhone 12 Pro Max上6.7英寸显示屏类似的尺寸。当前的可折叠手机屏幕尺寸为6英寸到8英寸不等。

而OPPO早在去年10月举办的未来 科技 大会上,就展示了一款名为“OPPO X 2021 卷轴屏概念机”的折叠屏手机,该机与普通的折叠屏手机不同,其并不是简单“内折”或者“外折”来实现大小屏的转换,而是采用了左右伸缩的形式呈现。最近,该品牌又有一款全新的折叠屏手机被曝光,据微博某数码博主透露,OPPO这款折叠屏新机采用了四折叠方案,可以通过上下折叠展开的方式实现屏幕大小的转变。

vivo此前被外媒曝光了一份去年2月向世界知识产权局提交的折叠屏智能手机专利文件。根据专利图所示,vivo的这款折叠屏手机折叠方式采用了类似三星Galaxy Fold系列的横向折叠,设备展开后为一块宽大的平板电脑大小的屏幕,而柔性屏幕位于设备内部,能够起到对屏幕的保护作用。

形态多样

近两年,手机形态的创新相对比较活跃,其中,折叠屏是真正付诸实践的一类产品,而在2019年,小米还推出了一款环绕屏的手机,但迄今为止,这款产品还没有真正上市。因此,当前突破了直板机型的手机形态,其实只有折叠屏一种。

虽然都是折叠屏,手机形态却多种多样,且厂商还在开发更多形态。

三星系的两款旗舰折叠产品Galaxy Fold、Galaxy Z Fold2和W20、W21都采用了内折的折叠方式,Samsung Galaxy Z Flip采用的是上下翻折的方式;华为两款折叠屏手机Mate X和Mate Xs都采用了外折的折叠方式;摩托罗拉Razr 5G则是上下翻折;柔宇 科技 的FlexPai和FlexPai 2都是内折。

总体来说,目前市面上的折叠屏产品有三种形态:内折、外折和上下翻折。那么,未来哪种折叠方式才是消费者最为接受的形态呢?

通信专家马继华认为,折叠屏手机现在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需要平衡用户使用的便利性跟技术实现的可行性之间的关系,在此之前,很多企业实际上受限于技术能力,选择外折或者干脆弯曲的方式。

“随着未来技术的完善,我觉得主要的折叠屏手机会像翻书一样,选择所谓的内折方式,从而使大家的阅读习惯更符合未来的使用。当然,折叠方式主要需要符合不同人的不同需要,和人写字、看书一样,有的人从左向右写,有的人从右向左写,有的竖写,有的横写,而且将来异形的终端也会多起来,边上折叠、部分折叠,甚至卷起来都有可能。”马继华说。

而在产经观察家丁少将看来,折叠屏手机的对折方式虽然在细节上有差别,但基本遵循两种逻辑:一种是将收纳尺寸变小,从而在收纳时占据更小空间,突出便携性的进步;另一种是将使用尺寸变大,可以提供更大的视野和操作界面,从而在具体使用时提供更好体验。

“就我个人的感觉,一方面,两种产品各有优势,对于场景和用户的适用性不同;另一方面,折叠屏还在导入期,现在整体还不成熟,未来还会有更多变化,我们只需要继续见证,根据自身需求和喜好做出选择。我认为,折叠屏进入成熟的理想状态至少是,在常见的智能手机尺寸基础上,既能一定程度上‘变小’,也能‘变大’,满足多重需求。当然,这应该还需要一定时间。”丁少将说。

加速普及

根据IHS预测,2025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攀升至5340万部,IDC则预计,到2023年,国内折叠屏产品出货量将超过100万部,也就是说,折叠屏手机近几年将加速普及。

但现在看来,折叠屏手机仍然属于小众产品,由北京商报家电数码周刊推出的“2020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大调查”结果显示,40%受调查者认为,折叠屏手机价格太贵,23%、19%、18%的受调查者则分别认为体验感不好、技术不成熟和携带不方便。

另外,折叠屏手机的核心技术在于可折叠屏幕、铰链及操作系统,折叠屏铰链使用100余个零部件,具有复杂度高、折叠寿命要求高、产品可靠性要求高的特点,因此技术压力非常大,很多融合或者匹配的技术还不具备,尚且存在疑问。

“我个人对折叠屏的长远未来持乐观态度,折叠屏技术并不是不能成为未来手机的标配,那个时候,可能已经不会再有人提‘折叠屏手机’,因为它就是产品常见形态的一种。”丁少将指出,原因是,一方面用户对于多设备的“融合”是有现实需求的,另一方面,“屏联万物”的时代在开启,任何场景都需要屏幕的能力。同时,他还认为,未来应该还会有更多屏幕形态的“手机”产品出现,那才是 科技 发展满足差异化需求的真正体现。

马继华则表示,折叠屏这种形态肯定要从小众市场走向大众市场,至少会改变目前受众极小的局面,比如说未来百分之二三十、百分之四五十的人会用折叠屏,但是要让所有的人都用上这种手机还为 时尚 早,或者说不太现实,当价格满足了大家的要求,就会流行起来的。“未来人们对大屏的需求越来越大,却没有降低便捷的要求,那就只能靠折叠屏来解决,所以折叠屏还是有发展前景的。”

雷军曝光小米双折叠手机,屏幕真大!

爱搞机1月23日消息,今天下午,小米总裁林斌在微博上传了一段小米双折叠手机的视频。他称这是小米第一台折叠屏手机,应该是全球第一台双折叠手机,还在工程机阶段。这款手机采用了柔性折叠屏技术、四驱折叠转轴技术和柔性盖板技术,还要解决MIUI适配问题,结合了平板和手机的使用体验。

林斌还在微博询问网友,要给工程机起什么名字,目前有小米Dual Flex、小米MIX Flex两个候选名称。雷军也发了这段视频,并称这是小米双折(zhe)叠(teng)屏幕的概念手机。既然说是概念手机了,那短时间内应该不会量产,所以米粉们要等等了。

我们再来看下这视频中的概念手机,该机在平展状态有点向后弯曲,可能是没拉直造成的,在屏幕展开时纵横比大概是4:3。

​左右两边可以折叠起来,折叠后正面的显示区域应该是16:9,内容也会跟着屏幕变小。

当然,折叠后的小米双折叠手机厚度是平展时的两倍。

首发权如此重要?余承东:华为2月发布首款折叠屏5G商用手机!

智能手机的硬件堆叠对于用户已经没有太强的吸引力,外观形态成为各家厂商新的研发方向,如果说从刘海屏向水滴屏的过渡是为了改变显示屏的形态,那么从滑屏设计到折叠设计就是为了改变智能手机的形态。全球顶尖的手机厂商——三星和华为在2018年已经预热折叠屏手机,这种设计的驱动自然也会成为其他厂商的风向标。

此前曾有网友爆料小米 科技 研发的折叠屏手机,但由于当时的谍照是在暗光情况下拍摄的,因此只能根据屏幕画面去猜测这款手机的大致外观形状。小米 科技 总裁林斌最近一段时间爆料很多,包括此前的小米MIX3以及红米Note7的官方信息均出自林斌的微博,而关于微博传播的折叠屏手机究竟是不是小米 科技 推出的,林斌直接放出一段亲自上手这款产品的视频,这段时间也直接确认小米 科技 确实有意推出一款折叠屏的智能手机。

根据林斌微博的这段上手视频来看,小米折叠屏手机在展开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单手完美握持,因此推测这款小米折叠屏手机的最大尺寸在7英寸到8英寸之间,系统桌面的图片排列是4x4样式,再加上底部的四个固定的常用APP栏,折叠时以屏幕竖向的上下两侧向后翻折,折叠之后的尺寸应该也在6英寸左右,但由于是常规的全面屏设计,因此机身整体并不会太大,完全能够实现单手操作。

林斌在这段视频的配文中对这款折叠屏手机做了简单的介绍,小米 科技 将这种折叠形态称为“对称双外折叠”,实现这样一款折叠屏手机需要突破柔性屏幕的折叠、四驱折叠转轴、柔性盖板以及MIUI对于折叠屏适配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不过林斌也确认自己手上的这款折叠屏手机只是一款工程样机,显然目前还没有进行正式量产,虽然林斌在微博征求网友的意见考虑是否推出这款产品,但可以确定的是小米 科技 必然会推出这款产品,因为林斌在这条微博的结尾已经在征求这款机型的名称选择——小米Dual Flex或小米MIX Flex,此外小米 科技 的强劲对手——华为也已经确认将会发布折叠手机。

1月24日华为在北京举行5G发布会暨MWC2019预沟通会,发布会上华为正式发布全球首款应用于5G基站的核心芯片——天罡,相较于上一代的4G基站尺寸减小55%,重量减轻23%,同时功耗能够节省21%,能够让全球90%的站点直接升级5G基站。有了5G基站可以实现5G网络的快速普及,普及之后自然就需要支持5G网络的终端设备,虽然华为的麒麟980处理器在性能方面与高通骁龙845处理器处于同一级别,但在5G网络的支持方面并没有落后于高通。

2019年的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将在2月25日开幕,余承东在此次的5G发布会上透露,华为折叠屏手机将会在MWC大会上亮相发布,这不仅仅是华为旗下首款折叠屏手机,而且也将会是华为首款支持5G网络商用的手机产品。Balong 5000是华为全新研发的基带芯片,余承东介绍Balong 5000不仅能够支持5G网络,同时可以向下兼容4G、3G以及2G网络。而华为的首款折叠屏手机将会搭载麒麟980处理器并配合Balong 5000基带实现对5G网络的完美支持。

至此已经确认将会发布折叠屏手机的厂商包括三星、华为和小米,虽然三家厂商可能都不会在短期内实现量产,但从发布的时间来看,三星已经将发布会定于2月21日,折叠手机应该会和三星Galaxy S10系列同时亮相,因此基本可以确定三星将会全球首发折叠屏手机,华为最早在2月25日,而小米应该不会与华为之前争夺“国内首发”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