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消息今天下午2点,小米将正式发布新款旗舰手机小米9。

最近这些时间里,小米官方为了宣传这款新手机,可谓是下足了功夫,在京东平台,小米也是早早的开启了小米9的预售,截止到今天上午10点30分,京东平台已经有超过20万人预约,这个数据相当惊人。

看来小米前期的“自曝”也是有道理的...

小米9手机内部代号“战斗天使”,官方称其“好看又能打”。小米9手机搭载骁龙855,后者是骁龙800系列近年来最大幅度的一次升级,不仅是最新的7nm工艺制程,CPU更是拥有“超级大核”,主频高达2.84GHz,单核性能跃升45%。

其他方面,小米9系列采用了三星AMOLED全面屏,内置屏幕指纹,支持4D震感,电池3500mAh,支持27W快速充电。售价方面,据可靠消息源称,小米9标准版售价3499元起,而透明探索版则将4999元起跳。

另外,本次发布会上,小米还将带来透明版小米9,至于“探索版”尚不清楚,但可以确定,今天下午的发布会,小米不止发布一款新品。

小米手机预定排20万什么时候有啊???!!!

小米官方回答:

“感谢大家对小米手机的关注,

小米手机预订,从9月5日13:00开始,在9月6日23:40时,小米手机预订人数已经超过30万,此时距离预订开始仅34多个小时,大家的热情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

如果我们继续接受预订,后面的用户可能在12月左右才能拿到手机,但总让大家焦急的等待并不好,不过到那个时候,小米手机前30万部卖完,我们的产能也就能跟上大家的购买能力,所以届时就不需要再预订了,大家到时候就随时都可以购买,我们也可以随时发货了。

鉴于以上这个原因,我们决定提前结束预订,先完成这30万部的产量。

面对大家的支持,我们激动,感动,无言以对,在此万分感谢大家的厚爱!”

看到上面的话应该能猜到前30万部会在10月、11月这2个月间发货完毕,算上订到不购买的,你二十万部应该11月差不多能拿到。

具体排位要等到10月份小米正式对外发货时有可能会在官方论坛公布出具体的每一批的购买名单,因为各“米粉”们对小米的具体排位呼声很大。但是现在雷军还未给出具体答复,不过依雷军的行事风格,对米粉的呼声他不会不放在心上。现在就只有等待!!!

小米9再被“秒光”,雷军要去拧螺丝了,可为啥小米做不到现货呢?

小米手机从诞生以来,一直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现在,号称对小米公司意义重大的旗舰机型小米9发布后,虽然雷军在发布会上表态“这次备货充足”,但依然逃避不了分分钟“秒光”的命运。这到底是“饥饿营销”,还是另有隐情?我们不妨来剖析一下。

饥饿营销早已成过去式

小米公司刚诞生时,的确有一段时间是实行过“饥饿营销”的。因为在那个时候,雷军本人的高光IP,加上小米“极致性价比”的业界口碑,让小米手机备受大众追捧。而小米公司能够在智能手机行业强手如林的森林法则中迅速脱颖而出,并短短几年久跃居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饥饿营销”的成功是主要的推动力之一。

然而,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之激烈超出了太多人的想象,一度被各行各业顶礼膜拜学习研究的“小米模式”也有败走麦城的时候,从2016年开始,随着华为、OPPO、vivo这几大品牌的迅速崛起,小米一度在中国市场被挤出前三。

而小米在香港上市之后,股价表现一直不佳,这也主要跟小米在智能手机市场不再是数一数二的领头羊有关。在这种市场形势下,小米要做的是奋起直追,尽力缩小跟华为等的差距。所以,在能多卖出更多手机的情况下,小米绝对不会故意有货不卖的。

高性价比决定要以销定产

大家知道,小米手机从诞生以来,一直以“高性价比”著称,雷军甚至公开表示,小米手机的综合毛利率永远都不允许超过5%!毛利率5%是个什么概念?这在绝大多数行业,注定是要亏损的!除非你能做到极高的运营效率和极低的运营成本。

那么,要怎样才能做到极高的运营效率和极低的运营成本呢?就小米而言,单就供应链管理来讲,一是要科学确定“备货数量”,二是要“以销定产”。

科学确定“备货数量”,这一点往往是“知易行难”,估计对任何行业、任何一位企业家都是毫无把握的事情,尤其是对于一款刚上市的新产品而言。据说,小米9这次在发布前,备货了30万台,结果在第一轮开售时不到一分钟“秒光”。说明备货是不足的,但这个数量显然是经过小米高层开会研究决定的。

所以,小米更依赖的是“以销定产”,也就是根据提前的“预定”数量来给工厂下单生产。这样做的好处不言而喻,没有库存压力,没有资金压力,但坏处是,因为工厂排单、备件、生产、包装、运输等都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会造成用户的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而这个流程的效率高低和安排合理性,又直接跟小米内部及小米跟工厂之间的管理和流程优劣有直接关系。

对此,小米总裁林斌就公开检讨说:小米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包括现在大家吐槽比较多的缺货,本质上还是我们在内部的流程和管理上缺乏经验造成的。所以年前我们启动了周末内部培训会,各业务主管认真学习先进的流程和管理经验,希望能逐步提升团队的核心能力。当然,培训会后我马上回去继续拧螺丝。

资金压力与需求旺盛的矛盾

可能有些人会说,既然已经知道小米9需求旺盛,卖得这么好,那直接向工厂大量下单、不停生产就可以了啊?

的确,为了缓解货源不足的压力,前两天,在原来富士康工厂的基础上,小米已经专门新签约了比亚迪工厂为小米9代工,并且第一批货已经下线。

但是,手机行业是一个“重资产”的行业,不是实力一般的公司随便玩得动的。

拿小米9举例,2999元一台,按成本2500元计算,100万台的成本就高达25亿元!400万台的成本就会超过100亿元!而根据小米公司上市时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小米拥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概在120亿左右。

就算小米倾其所有,把这120亿元全部砸进去生产小米9,大概也只能生产不到500万台。更何况,小米还有其他业务,其他产品线,就算是手机,也还有其他在售款式,还有新独立的红米Redmi要出新品。

所以,大家应该看明白了,其实小米9现在的供货量已经不小了,只是大量用户都集中在刚发布的初期这一个多月购买,别说几十万台,就算是一两百万台也是不够抢的,要知道这款手机当初在网上预约的数量超过200万台。

上游芯片等零部件供货不足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受制于上游手机芯片、摄像头等的供货能力。

大家知道,小米9是第一款采用高通骁龙855芯片量产的智能手机,同时还配备了索尼的IMX586摄像部件,以及三星的AMOLED屏幕。由于高通骁龙855芯片、索尼IMX586都是刚刚上市、宣布量产不久的最新产品,高通和索尼自身在上述两款配件上的产能就不足。

更何况他们还要供货给包括小米、三星、华为、OPPO、vivo等等诸多的手机厂商。粥多僧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结果自然就会在骁龙855手机的初期阶段(3-6个月)难以无限量供应。

至于有些分析说是工厂产能的原因,这个倒还真怪不到工厂头上。要知道,智能手机发展至今已经超过10年以上历史,包括三星、富士康(鸿海)、LG、和硕、伟创力、比亚迪等在内的世界著名手机代工企业的生产线早已经能自如应对生产需求,只要你资金到位、提前下单,工期合理,要多少就能生产多少。

所以,小米做不到现货,根本不是什么“饥饿营销”的问题,更不是雷军等小米高管去生产线拧不拧螺钉的事情。大家站在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关系和市场竞争角度看,就全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