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消息 昨日,Redmi红米Note 7 Pro发布会结束之后接受媒体采访,当被问到关于Redmi高端路线布局时,卢伟冰开玩笑的说道:“Redmi价格没有上限,‘狠下心来’连小米都打。”

在采访中,卢伟冰谈到了Redmi选择独立的原因。

卢伟冰表示,手机行业走到今天,4G与移动互联网这一产业周期进入平稳区,用户群经过多代产品之后会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产品,消费者的需求进入多元化。

其次,Redmi独立拆分也是基于小米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卢伟冰认为小米集团有能力、实力及资源进行品牌分拆,目前小米已具备小米手机、Redmi、黑鲨等品牌,进入到更加细分的小众人群。

最后5G时代的到来,也是Redmi独立的一个原因,卢伟冰表示独立后的Redmi其经营范畴不仅是手机,还会朝着多元化发展。

昨日,卢伟冰还在微博上发布了Redmi品牌独立宣言。

卢伟冰在宣言中表示,今天的小米,已经成为了一个跨越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手机年销量超过1亿台,拥有超2亿MIUI月活跃用户的大众品牌。

Redmi继承了小米和红米的过去,要把高品质和极致性价比进行到底。因此,Redmi不止要做千元机,也要做高端旗舰手机,甚至是任何高品质和极致性价比的产品。

卢伟冰霸气发声 小米站稳第一的背后有多少秘诀?

“看电视的都是中老年,年轻人现在谁还看电视啊?”如此论调放在三五年前或许还真让人无法反驳,但是当下无论是跟着刘畊宏跳操、在线看周杰伦演唱会、还是插上次时代 游戏 主机爽一把 游戏 ,我们很欣喜的看到年轻人的朋友圈里电视出现的越来一越多了……

诚如数年前雷军所言,无论时代如何被定义,自始至终电视都不会被消解,它会转变使命,改变未来家庭的交互方式。如今看来雷总关于电视的“定义”充满了远见,在致力进入彩电行业之时,小米就对“电视”在商业模型,技术发展,行业研判等维度确立了独特小米模式。

要知道在小米电视诞生的年代,中国电视市场外有三星、索尼、LG,内有TCL、长虹、创维等等“头部玩家”,彩电市场对于新手并不友好。 但是小米 在2019年,也就是小米电视诞生的第六年 就 成功跻身于“出货千万俱乐部”,这几乎打造了一个国产电视销量神话。 就在刚刚,卢伟冰发布了一条微博,霸气的宣布小米从2 019 站上了中国出货量第一宝座后,就没再下来,已经连续三年占据第一! 那么问题来了,小米电视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不妨先来回顾一下小米做电视这九年!

拿了“开挂剧本”的小米电视

老马很清晰的记得 2013年小米推出首款电视产品 。回头看那是一个行业局面很微妙的时代 ,因为自2013年众多的 国内 品牌举起“反击日资品牌在大屏幕彩电的攻势”旗帜,实质为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开始进行降价销售,价格战主导市场堪称“惨烈”。2013年55英寸4K电视售价万元,2014年定价“腰斩”,2018年售价不足2000元。

价格战带来最直接 的 影响除了 价格 ,还有严重的同质化体验。在此背景下,小米等新兴品牌开始进入彩电市场。与一味守成的传统电视品牌不同,以小米为首的互联网品牌明显思考的更多:想要在市场站稳脚跟,就要做出和 传统企业 不同、更有优势的产品来,通过差异化研发,发挥自身的互联网优势。

在现在看来,当初的小米、乐视等互联网品牌进军彩电市场后 ,对于整个行业是有一定积极影响的,那就是 —赋电视以智能 、 给 操控 以便捷 ,让内容更整合 。2013年9月小米发布第一款小米电视1,绝对主流的配置,2999元的屠刀定价,出厂便被冠上了“年轻人第一台”电视的名号。

最重要的是小米电视1有着改变传统电视体验的潜质,在小米第一台电视上,预装了基于Android系统深度定制的MIUI TV,以及标配创新型的11键遥控器,为同质化严重的电视市场带来耳目一新的产品体验。在小米电视系统下,遥控器可以很简约,更快触达想要的界面;人机交互更前卫,手机联动电视可以进行遥控、投屏等非常实用的操作,电视变得“灵活”了起来。

在 接下来的三年里,小米电视历年迭代直至2016年开始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并且推出了基于互联网时代的首款“智能电视”3S , 搭载了一款与传统“格格不入”的Patchwall智能电视系统,影片排列成流水状,打开电视是满满的片源,这种干净利索的电视视觉UI至今仍被沿用。

除此以外,这款电视系统算的上是首款具备“真·AI属性”的电视,能够根据用户观看喜好,推送给用户喜欢的影视作品的智能助手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数据推荐。”自此,随着小米智能电视 3S的上市,传统电视慢慢落下了帷幕,智能电视成为“传统”。

截止到2017年年末,凭借在智能电视上的耕耘,小米电视的销量同比增长99%。小米电视也成了小米继手机之后,第二个需要“抢购”的产品品类。2019年小米电视销量达到了1000万台,6年时间不仅在中国彩电市场站稳脚跟,更是直接登上了王座。

不过出人意料是小米电视却没有单纯靠产品铺量模式扩大规模,而是在巅峰2019定下了一条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路线——高端化,并且通过一款款高端电视产品向所有消费者,展示了自己的决心。如果站在上帝视角看的话,小米仅用了三年就完成了奠基、进阶、成型,走向高端的市场布局。

2019年4月,小米发布了首次高端电视的试水之作,分别是当时代表小米设计语言极致的壁画电视,以及色彩出众的将量子点技术小米电视5 Pro。随后,2020年小米首台“大师”65英寸OLED面世,出色的OLED画质搭配顶尖的配置,与12999元的定价形成了绝佳的“反差美”。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小米再次扩充了两款大师系列产品,Mini LED 8K至尊纪念版82英寸高端电视,以及其亲民4K版。

这三款小米大师系列电视无论是从技术创新还是定价以及场景化定位,乃至细分市场覆盖广度上,都表现出小米电视对于市场的全新思考,一条高端进化路线瞬间铺就。当然,在小米高端化进程中,小米电视也拥有属于自己的“极致”技术 探索 底气,比如说当初震惊世界的小米透明电视,不仅实现了量产,还在无数人错愕的表情中“供不应求”....

就在前日,小米再次发布了一款全新 的 小米电视 ES Pro 86",在画质、性能、尺寸等方面依旧诚意满满,不仅配备了满血的4K 120Hz体验,还拥有电影级DCI-P3广色域色彩表现,价格上更是延续了“米基因”。不出意外的话,本次新品也会像小米电视的“老前辈们”一样,上市即爆款。因为从小米电视成立以来,几乎每一款电视都能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同级别、价位,质价比之最”。

小米电视的众多制胜秘诀

在2019年小米电视跻身“销量千万俱乐部”之时,有人表示“小米电视能如此真是行业的悲哀”;在小米电视高端化路线之初销量有所下降时,有人揶揄“靠价格兜底的小米高端是自寻死路”。可事实是如今小米电视依旧是国内第一,并不是老马瞎说,这里有卢伟冰的微博为证。

在卢总铿锵有力的发言中,我们不妨琢磨琢磨小米都 做 对了什么,如果至今还对小米电视“嗤之以鼻”、“门缝里看人”,那您也不用往下看了。

产业链优势

如果说小米电视最开始是低价走量思路,那么小米电视能发展起来,主因则是逐步建立起来了产业供应链优势。 2018年11月,小米投资入股了晶晨半导体,并成为了其智能电视芯片、AI音频终端芯片的主要客户 ,比如曾经震动业界的 Amlogic T972 芯片,就是这份合作下的优秀产物,让小米电视5系列大获成功。

去年9月,小米与T CL 华星 合作共建的联合实验室于武汉揭牌,双方 宣布 一起针对前沿半导体显示技术开展预研合作。 这样小米就能 获得 更前沿 显示技术 的加持 , 在面板 供应 紧张的特殊时刻,小米也没在供应链上出过问题。

更不要忘了,早在2 014 年小米就入股了爱奇艺……可见,电视产业链上最重要的“屏”、“芯”、“内容”,小米都通过合作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再有小米集团最为作为后盾, 因此小米电视拥有 全球最优质供应商的全力支持 ,因此小米电视不仅有较好的硬件品质保证,也有更低的成本加成 ,更有优质内容的搭载。

开创体验 和内容 时代

在小米的生态链中,无论是手机、电视还是其他小家电都能很“轻松”的产品爆款。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其实是小米基于对消费者需求的洞悉,只有真正懂消费者之所需,从用户体验出发做产品才能爆款频出。以彩电为例,智能电视成为主流之前,品牌主要将力量集中在了音质、画质的提升,以及价格的战争上,以外皆是可以忽略之处。

而小米入局后干脆了当的将体验放在了第一位,前文已经提到过小米在首款电视上率先大刀阔斧的“改革”了遥控器以及系统的设计,二者都本着更加简单的触达、交互方式服务消费者,看似很小的改动,却能在同质化严重的彩电行业给予消费者“独具一格”的体验提升。

与此同时,小米深谙硬件和内容的不可分割。早在2 015 年 小米电视上接入播控平台的正版视频内容总量 就 达到18051部 ,如今更是几乎囊括了所有平台,构建了庞大的内容库。

坚持创新,定调高端

其实在小米电视高端化路线确立后,很多人并不看好,因为小米的“性价比”在消费者心中太过根深蒂固。对此小米电视总经理潘俊表示:小米电视有做高端的信心,一源于小米独特的新零售业态,二有深厚的技术底蕴支持,三是源于米粉们的信任。而小米要做的就是在模式上率先跟进,让小米电视能做到一块钱一块货。

小米大师系列产品的发布,让行业见识了小米电视在技术上尖端实力,撑起了小米电视高端战略的天花板;小米电视6至尊版的发布,不仅说明了小米电视拥有画质指标“全满贯”的能力,更有自研硬件级的算法调校的创新实力,彻底夯实了小米电视的高端内涵。

当然了,我们也不能忽视米粉的作用。因为小米电视在售价上始终保持着“极致的性价比”,米粉们毫无保留的信任小米电视,才能将口碑传承且扩大开来。 连续三年 实现电视出货量稳居中国第一的成就,谁敢说小米电视是凭借“中低端”打天下的呢?

超大屏布局,硕果丰收

2021年的彩电市场,超大尺寸电视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在这一领域,拔得头筹的还是最早布局超大尺寸电视的小米。2020年小米就开始将大师系列的覆盖尺寸提升到了82英寸。而后继续发力,推出了售价7999元的Redmi 86英寸巨幕电视,在今年更是将巨幕电视的尺寸推进到了100英寸。

还记得当Redmi98上市时,很多人调侃“一英寸售价不足一百元”绝对亏本!但是如果我们本着人类“真香”定律来看,你就会发现小米一项擅长通过“亏本”颠覆消费者的市场认知。Redmi98上市前,98英寸电视单月销量不足百,上市后销量就突破了1660台,全年98英寸巨幕电视市场销量硬生突破了10万台。

可以说,小米电视凭借“人人都买得起”这一点,让98英寸大屏幕电视市场活跃了起来,更让超大尺寸电视潮流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了起来。与此同时,小米电视也为消费者考虑更加全面,在98英寸巨幕电视产品上,小米推出了尊享安装服务、在80英寸+超大尺寸电视上创新出异形包装,以保证入户的更加顺利,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我们经常能够看见关于小米超大尺寸电视送装的用户视频,口碑满满。

背靠小米AIoT生态链

作为小米“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的大屏控制核心,小米电视也充当着AIoT枢纽中心的重要角色。小米电视销量好,除了硬件的价值之外,链接智慧家庭的场景,让每一个消费者能够感受到智慧生活体验。

每一台小米电视均“内置”小爱同学,极为易用的系统和Patchwall界面都是小米电视的软实力。加上数量庞大的小米生态链企业的智能终端,可以说,买一台小米电视,其实是买下了整个小米的AIoT生态场景,因为小米电视是其显示和控制核心。而小米电视能控制和链接的智慧场景,亦远比其他任何品牌都要丰富且开放的多。

极强的市场把控力

纵观小米电视这9年,小米对于时间点把握的很准,在不同时期精准可以做到精准洞悉行业走势,并且参与进来发挥自己的作用。2013年是价格战开端,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小米电视凭借一手“智能体验”改变了传统电视行业的竞争点;2019年彩电增速放缓,存量市场毫无生机,小米电视毅然决然开启了高端化转型;2021年超大尺寸电视热度奇高,小米提前布局超大尺寸电视,瞬间站稳新兴市场脚跟。

更为难得的是,小米电视身处竞争之中却又能保持“理智”,不至于过分内卷。彩电市场近几年出现了高端、细分场景、 游戏 电视、超大尺寸等趋势,不仅让不少彩电企业跟昏了头,单一趋势众多SKU 加上概念口水战 也让消费者挑昏了头。而小米电视始终保持着:一个SKU的成败要靠销量和口碑决定的态度,只有成为爆款才有资格去 挑战 下一个SKU,并形成良性循环。

所以不管是“高端至死论”,还是“小米乃行业之悲论”,都与小米电视本身所表现 的内在截然相反。无论别人如何评价小米电视,至少在老马看来,小米电视这9年以来深刻的影响了行业,并产生着积极的作用。

小结:

究其小米电视的根本我们会发现,小米电视贯彻的路线其实是一个“闭环”,产品取得技术创新后乘着成熟的商业模式,将创新产品的价格稳定与性价比紧密联合,创造更多的价值再次投入到产品的创新中,如此反复量产化规模化的高端产品、创新产品而非价格惠及到消费者身上。 所以 小米电视无论如何转型,始终都是那个可以击穿行业,给消费者带来惊喜的小米。

正如卢伟冰所言,小米轻装上阵,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成功得把传统电视行业的“金字塔”市场结构,变成了“纺锤形”。中间是大头才是对消费者最有利的局面,产品力永远超越其售价,这是小米的成功之道。

邓公说,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目前的成绩足以证明小米电视的成功。一切评说只做笑谈,因为你爱或恨小米,他依然站在那里!期待十年之际,小米电视能带来更多惊喜吧!

卢伟冰提前一年调研RedmiK60系列手机,你对该系列手机有何期待?

伴随天玑 8100/9000 芯片、2K 高刷直屏以及最高 120W 有线充电的加持,虽然 Redmi K50 系列较上代机型在售价上有所上涨,但仍然取得了不俗的市场成绩。Redmi 品牌总经理卢伟冰便已经开启了 K60 系列手机调研,咨询网友意见。小米已经有三款搭载台积电版骁龙 8 Gen 1 的机型正在调试中。

在两三千档的价位段中,Redmi K50系列目前是没有对手的,而接下来也很难会遇到对手,因为同价位段采用三星2K屏的手机没有其他款,其屏幕比一些四五千档的高端旗舰机还要好。所以,按照Redmi K50系列的堆料情况来看,明年的Redmi K60系列怕是更猛。其中包括一颗 2K 直面屏机型,预计为后续的 Redmi K50 系列型号。

在Redmi K40系列、Redmi K50系列上,Redmi为其配备了OLED中置挖孔直屏,尤其是最新上市的Redmi K50系列,Redmi一步到位配备了三星2K AMOLED柔性直屏,这块屏幕获得了DisplayMate A+认证。展望Redmi K60系列,该机有可能会采用挖孔2K直屏,也有可能会采用屏下摄像头技术,后者可以实现真全面屏形态。目前小米已经量产商用屏下摄像头技术,首发量产机型为小米MIX 4,不排除后续Redmi会使用这项技术的可能。

搭载天玑9000的Redmi K50 Pro+散热非常强悍,在测试中,体验可以达到59帧,温度仅有46度,主要得益于配备新一代不锈钢VC散热,面积为3950m㎡ ,主板覆盖面积高达72%,所以游戏性能非常的强悍。而Redmi K50 Pro则搭载了天玑8100,也是非常的强悍。

Redmi主打极致的性价比,所以需要充分考虑定位,因此干翻小米是不太可能的。至于网友要的各种配置,部分功能是可以满足的,但大多数则无法满足,两三千档的价位想要四五千的配置,怎么都不可能。

知名评测人为Redmi正名,卢伟冰确实够良心

11月18日知名评测人@大米评测 发出一个视频,这个视频的主要内容是对售价999元来自于不同品牌的千元机进行了一个横评。视频发出之后立刻成为业内热议的焦点所在,因为结果谁也没有想到会是如此。

简单的讲一下最后的结果是Redmi全面胜出,他甚至讲如果说Redmi Note 9 4G为千元机,那么其它品牌称之中电子垃圾,应该不过分吧!进行得出最后的结论目前千元机市场只有Redmi在用心做了。

个人想说的是最可怕的不是说千元机这个市场Redmi在用心做,很多品牌可以上调到1500元甚至是1800元左右的产品都已经不用心在做了。它们做出来的产品甚至不如Redmi售价1300元左右的机型。所以讲在0-2000元这个价格区间如果你想购买一款良心机,Redmi出品是首选。

曾记得卢伟冰在Redmi Note 11系列发布会上讲过“旗舰产品看技术,入门产品看良心。他当时进而解释到产品可以没有良心,但做产品的人要有良知,有些钱是不能赚的,因为赚了良心会痛。

现在结合大米评测的千元机横评结果,大家再看卢伟冰当时所讲的这一番话。是不是感受更深,个人想讲的是千元机这个市场既然存在就有它的存在的道理。预算1000元购买一款手机当主力机,实际上可能他真的只能拿出1000元来购买一款手机。在国内还有很多相对的买不起2000元甚至是更高价格手机的用户,不过他们同样享有感受 科技 的权利。赚这部分人的钱你们的良心不痛吗?

现实中由于信息不透明等很多客观原因的存在,千元机成为了一个大黑洞。除了Redmi之外其它品牌的机型真的没法讲,不信大家可以自己看看大米评测这个视频。如果不是这个视频的出现,包括个人在内真的不知道在千元机市场还有如此赚消费者产的品牌与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