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大全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十本鉴赏书领略艺术的独特魅力:其中MoMA的绘画和雕塑、马未都说收藏以及陶瓷一生,综合排序位居前三名,而其他产品也同样优秀,如果您正在寻找性价比或者是人气最高的产品,那么下面的榜单可以作为您的参考。

10本文艺美学书教你更有质感的生活

刚接触美学是高中语文课本的一篇选自宗白华《美学散步》的文,读后欲罢不能。其实,美学并不像它所属的哲学那样高深莫测,简单说,是教人如何审美及以美的态度看待生活。我从小爱好书法国画,大学读中文系毕业论文写的也是文艺美学方向。研究生阶段论文的重点,则是比较各个国家艺术教育的方针及现状。越来越觉得,艺术教育未必是要培养一个艺术家,而是让进入其中的人能够以艺术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发现生活的美好。此次特来推荐10本私藏的美学好物,推荐前提是经典而有趣,见解独特且常读常新。当然,这只是个人角度,希望大家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那一本。

1. 《画家生涯》高居翰

高居翰教授(James Cahill),曾长期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艺术史和研究生院教授,以及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中国书画部顾问,他的著作多由在各大学授课时的讲稿修订,或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编纂而成,皆是通过风格分析研究中国绘画史的经典书籍,享有世界范围的学术声誉。在这本书中,他试图打破文人画家“寄情笔墨、自书胸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话,从实际的社会生活层面,考察了不同阶层画家的状态,向读者展开了一幅“自宋末以后,随着商业繁荣、社会中对绘画需求增加,画家们在不同层面谋生与创作的生动场景,”使我们更充分地了解和考虑到一幅作品创作的原初情境,从而重新调整对艺术风格、品评标准的看法。

与众不同的是,他的研究路径是与社会学和社会史紧密相连的,也就是借社会史的方法研究艺术史,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角度。我想,这对学科间的融合与启发十分有益。而且书中的语言质朴、考据讲究,不仅可以读到画家的生活状态,也可以想象他们所在的社会风貌。与其说是一部美术探究类读物,不如说是一部社会风貌小说。另外,如果读完觉得合胃口,可以继续读他的分朝代赏析画作系列,有《江岸送别》(明朝绘画研究)等。

2. 《给青年艺术家的信》蒋勋

个人很喜欢蒋勋写的一系列作品。他语言细腻,十分具有感染力。而且能把艺术上的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

“似乎最贴近记忆底层的感觉,常是嗅觉”。也许,使一个人真正走向艺术的,不是教训,不是苦难,而是生命深处挥之不去的气味。那好比热烈过后冷冷地荒凉的气味,有着岩石粗粝的触感,通过气味,便会识得大片已经结穗的稻米,悟出人生嘈杂喧哗,值得度过。

另外就是看他的其他鉴赏系列,有梵高、汉字书法、红楼梦等。依兴趣选择自己所爱。

3. 《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朱良志

接触到朱教授的书是大三的时候查毕业论文的相关资料,真是让人看上瘾。太喜欢他的文字和解读方式。诗化语言而又寓意深刻。解读艺术有很多途径,而他想做的,就是从自己熟悉的艺术哲学的角度,来发现文人画的艺术真性问题。朱良志曾说,“实际上他想解决的不是文人画本身的问题,而是解决自己思想的问题。”“人过中年,垂垂老矣,心情有一点荒漠,对世相的喧嚣和混乱有点不太适应。人生命的价值何在?像倪瓒,重要的不是他留下的作品,而是他创造了一个作品。曾经留下了怎样的心灵的记录。即使这样的作品今天不在了,但是在存留的文献中我们仍然可以追踪他一种信息。”

他的鉴赏还喜欢《生命清供》,同样禅意深厚,韵味悠远。也许,艺术的最高境界便是“一番世界一番痴”吧。

4. 《设计中的设计》原研哉

无印良品的艺术总监,极简主义大师。生活是有设计感的,书里的观点和想法十分大气,才不是一句“极简主义=性冷淡”那么简单。原研哉先生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不一开场就来些设计法则与技巧,他更关注设计师的内层观念在工业时代的体现,工业时代的生产线是各式的模型与容器,设计师的观念、思想则是不同的“流质”,通过设计师对“信息”形态的“认知”,使“信息的美”最终得以“传达”。

“日常”是原研哉反复提到的一个词。在他看来,这是设计的源泉,也是设计的意义。这本书说到底,其实是在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设计师,因为你可以设计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设计”,还有你的生活。

5. 《死亡美学》陆扬

请不要被书名吓到,其实书中是以死亡的美学角度为出发点,用充满哲理和诗歌一样的语言探讨了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念以及死亡与崇高、悲剧、宗教、灵魂鬼怪世界的审美关系。书中谈到,“西方悲剧多为理性和私欲并存并通过两者激烈冲突体现毁灭的光辉,中国悲剧大多都是私欲被理性净化了。中国悲剧中主宰更多体现人文的权威,西方则是无常的命运。”不得不承认,很多传世名画,都是在表达死亡。像《水中的奥菲利亚》,甜美而安详,会让你惊觉,“真正的美,其实是一种消失”。从某种角度来说,美好的秘诀,是速朽。

我认为,作者是换了一种方式,在教我们该怎样以自由精神来超越对死亡的恐惧和困顿,而后使我们宛如流星的短暂生命变得灿然生动。

6. 《胸中之竹——走向现代之中国美学》叶朗

叶先生的书是教科书般的存在,一定要看的。他的《美学原理》、《中国美术史大纲》等相信是很多高校美学专业的必读书目。此次想推荐的,是《胸中之竹》,这是一本写现代美学思想的书,为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献礼之作。少了章节理论性的话语,更多的,是对现代美学的感悟与启示。他曾说,“境界,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是浓缩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体。一个人的境界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在浮躁的今天,会让自己沉淀下来。

7. 《美的历程》李泽厚

作为一个哲学家,李先生的美学观点哲思巧妙。以一种体悟与思辨相结合的方式,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下,展现了从史前文化到明清文艺思潮近八千年中国灿烂多彩的艺术境界与文化。他像一个慈爱的老者,带你一路走来,将数千年的文艺、美学纳入时代精神的框架内,揭示了众多美学现象的历史积淀和心理积淀,具有浑厚的整体感与深刻的历史感。魏晋风度、盛唐之音、山水意境,这些经典而高高在上的存在,至今再看,情感依旧深沉而炽烈。除此之外,还有《美学三书》、《中国美学史》《华夏美学》等很多著作可以选读。另外,他的书大多配图丰富,装帧精美,很具有收藏价值。

8. 《写意:龚静读画》龚静

龚静教授的画与文字一样有质感,像丝绸划过。龚静的文字精妙细致、活泼灵动,她对画意的阐述和描绘,绝非人云亦云,而是独具慧心地深入作品的内核,层层递进地剖析画家的灵魂。龚静谈及马远、宋徽宗、倪瓒、徐文长、陈老莲、齐白石、林凤眠、达•芬奇等中外名画家及其作品时,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既谈他们的作品风格,也谈他们的曲折人生。无论是一般读者还是专业的艺术工作者,大概都能从阅读中获益。

9. 《美学散步》宗白华

经典的书必须常读。在这本薄薄的小书中,一代美学宗师宗白华先生凭着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良好素养,以比较的眼光,对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几个重要范畴加以阐释,渗透着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审美取向。他的词句典雅优美、充满诗意,行文气韵生动,以小见大。

我想,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

10. 《哥伦比亚的倒影》木心

最后推荐一本木心早期的散文集,一直喜欢木心,作为一个全方位的艺术家,他总能捕捉到人性中最真的那一瞬。他的生命状态,展示了真正冷冷清清下的风风火火。文字绮丽而纯真,灵性十足。他的笔下,有时悲哀沉思,有时诚恳发脾气;有时嘿笑如恶童,有时演奏起那绝美故事,销魂忘我;有时险峻刻诮,有时伤怀绵绵。也许,如他所说,“对生命、对人类,过分的悲观、过分的乐观,都是不诚实的。看清世界荒谬,是一个智者的基本水准。看清了,不是感到恶心,而是会心一笑。”

台湾印刻是这样评价他的:“木心的那个世界,那个精致的、熠熠为光的、爱智的、澹泊却又为美为精神性叩问而骚乱的世界,在他展开他那淡泊、旖旎的文字卷轴时,早已崩毁覆灭,「世界早已精致得只等毁灭」──他像一个孤证,像空谷跫音,像一个「原本该如是美丽的文明」之人质。”

之前无意中看到一句评价,真是一语道破他的人格魅力。“现在流行‘小清新’,木心有点‘老清新'。其实木心这种小机灵也蛮好,就像是风铃一样,叮当作响,很惬意,但“木铎金声”才令人震撼的,不是风铃的那种叮叮当当。”其他作品还有《素履之往》、《木心谈木心》、《鱼丽之宴》、《木心画集》等。

始终喜欢一种人,他们总会被生活中的细节感动,因为他们心里把美好织了网,所以才能网住这个世界上所有暗流的温热。

我亦愿相信,“一切都是按美的规律造型”。这份书单可能不会囊括你想要知道的所有,只希望能引导大家去想象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想象那个每天忙于工作之外的自己该如何安放。“我为的是我的心”对林黛玉这句话记忆尤深。的确, 比起别人的眼光,内心更应在意的,是自己如何看自己。

阅读,始终是最盛大的宴会。下一个系列打算推荐旅行美学,敬请期待。

求:推荐一些关于艺术的书籍?

同学你好,树艺君在线答题:

1、《美的历程》,李泽厚著:这书最大的优点就是通俗易懂,而且李泽厚先生的文笔极好,文章写得极美,也正是这种优美有些地方反而显得不太严谨,但绝不影响该书成为学习美术史的入门书。  

2、《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著:作者是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老教授,现在的工艺美术史多如牛毛,当然了,历史就那么多东西,任何人都能列举一下,写本书,但是田自秉先生的这本书写得非常全面,条理清楚,尤其是在工艺制作方面论述的很清楚,可以做为教材使用。

3、《外国工艺美术史》,张夫也著。 

4、《金枝》,詹 弗雷泽著:读大学的时候,老师推荐的,光看这名字,本以为这书是一本土的掉渣的中国人写的,名字够土,但翻开后,却发现这本书的精彩。这是关于原始宗教和巫术研究的书,内容异常丰富,读过后,我最大的疑问就是弗雷泽是怎样得到这些原始宗教和巫术的第一手材料的?他列举了太多不 为人知的稀奇古怪原始小部落的风俗习惯,这本书也是我的最爱。   

5、贡布里希《文艺复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 

6、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或译为《世界美术之旅》) 

权属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 ,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贡布里希爵士,其殚见洽闻,斐然文采之作,往往寥寥数语就能阐述一个时期的整个气氛。他以一本(艺术的故事)极为成功第教会了成千上万的人如何欣赏前人的绘画,这是一本不呕血动人的精彩之作,也是有关艺术的书籍中最著名、最流行、而又最经久不衰的著作之一。

7、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可惜,这位大师在这书里并没有讲到当时的艺术,但是这丝毫不影响这本书的成就。

8、《罗丹艺术论》,这本书应该写在前面,可算做入门读物

9、《墙》,高洺璐著:中国现代派艺术的介绍,不错 

10、《后现代主义艺术谱系》,岛子著:偶孤陋寡闻,以前只知道岛子是个诗人,现在才了解他对西方后现代艺术的研究,这书其实如其名,只是个谱系而已,关于各种流派只是简单介绍,并且有一些产生后现代派艺术的文化分析。但是,这书里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长见识了。 

11、瓦萨利《名人传》:想必不用解释了。。。 

12、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还是很喜欢他的研究方式。

13、《一口气读懂美术常识》

从美术基本知识、美术的重要分类、美术名作和美术名家这四个方面着手,对美术基本常识进行介绍。通过本书系统的美术知识的学习,可以大大提高读者的审美感受能力,丰富审美情感,树立正确的审美思想,激发创造美的欲望和激情,拓宽知识的视野。

国画鉴赏专业书籍,值得推荐的主要有什么?

国画鉴赏专业书籍,我觉得值得推荐的主要有:

1.入门级。蒋勋《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秦晓磊《最美中国画100幅》;高居翰《图说中国绘画史》。

2.专题型。方闻《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朱良志《南画十六观》【日】宫崎法子《中国绘画的深意》

3.提高型。宗白华《美学散步》;李泽厚《美的历程》

一、入门级国画鉴赏书籍

国画作为一门传统的中国艺术门类,有自己一套鉴赏方法及历史发展轨迹,因此,对于鉴赏入门的人来说,首先需要了解中国的绘画史。蒋勋《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这本书有点像漫谈性质,语言大众化,初学者容易阅读。但是鉴赏的内容偏少,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解释得比较详细。书中有少部分错误,如虢国夫人游春图鉴赏有误。秦晓磊最美中国画100幅也可以作为入门参考,这本书收录的国画数量多,可以较为全面了解国画,缺点在于有的配图是截图,且每幅画鉴赏的内容偏少。美国的高居翰先生长期担任华盛顿弗瑞尔美术馆中国书画部顾问,他撰写的《图说中国绘画史》用叙述性的写作方法,让我们了解外国人眼中的国画历史,也可以参考阅读。

二、专题型国画鉴赏书籍

方闻《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从唐宋“雄伟山水”的图绘性表现开始介绍,接着介绍文人画自我表现的崛起以及明代的复古风格绘画作品,以不同朝代的绘画特色作为自己的专题。朱良志《南画十六观》借用陈洪绶隐居十六观写作,选取黄公望、沈周、唐伯虎、徐渭、董其昌等历史上最有名的十六位文人画家,每位均选择非常有代表性的多幅画作进行深入的分析,读了令人对文人画有深刻的理解。朱良志先生为北大的哲学系教授,整本书的书写方式行云流水,美极了,不愧为美学大师的佳作。日本宫崎法子中国绘画的深意》以不同的画科为主题,深入介绍了山水画、花鸟画的这两大国画类别的含义及传播。书中将山水画的发展分为行旅图、卧游图、纪游图,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三、提高型国画鉴赏书籍

提高国画鉴赏水平最根本在于提高艺术修养。因此,需要阅读美学哲学类书籍。宗白华《美学散步》用深隽的人生智慧和宇宙观念来诠释中国艺术。书中从康德形式美学出发,介绍了美学和文艺的一般原理,接着介绍中国美学史和中国艺术论,突出了美的独立价值。李泽厚《美的历程》从远古图腾、青铜饕餮出发,到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再到盛唐之音、宋元山水意境等路线,介绍了我国审美意识发生、形成和流变的历程,为中国美学史“勾画了一个整体轮廓。此外,还有《朱光潜谈美》、叶朗《美学原理》等专业美学书籍可供学习。

以上便是排行榜大全网整理的十本鉴赏书领略艺术的独特魅力的全部内容,排名不分先后,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好物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