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使用U盘启动电脑,在PE系统下看看是否能检测到硬盘。

接触不良或硬盘线路脱落:拆开电脑,把硬盘连接线重新插一下,或者拆下硬盘,用其他电脑进行检测,如果也同样检测不到,只能说明硬盘损坏,直接送修或者买个硬盘来自己更换,但是这需要对电脑硬件安装比较熟悉的人才能进行这操作。

长期使用导致的氧化物阻碍电流通过:硬盘长期使用后,背面电路板的金手指上的氧化导致接触不良,需要自己动手清除金手指上的氧化物,此项操作建议让专业人员操作(建议找硬件方面的专业人员操作或者送修,由专业人员进行)。

硬盘引导损坏,导致电脑启动时找不到引导:这种情况比较常见,重装系统即可,并修复引导,使用启动U盘启动PE系统重装系统,也同时可以尝试使用PE系统进行硬盘检测,如果PE系统也检测不到硬盘,那就是前两种情况,直接送修或者找专业人员解决;如果PE能检测到硬盘,说明只是引导损坏,重装系统并修复引导即可解决。建议同时用DiskGenius硬盘检测软件进行硬盘坏道检测,看看是否有坏道。

电脑找不到硬盘怎么办?

开机后按DEL进入BIOS选第一项,看有没有硬盘。如果也没有你就应该把硬盘拿下来,再重插一遍,如果还不行,换个数据线再式式。

进主板BIOS看看能不能检测到硬盘。

如果找不到,不是数据线松了就是硬盘故障 。

进BIOS下,看看能否找到硬盘。如果不能估计是数据线没接好,重新接一下问题即可解决。

电脑启动到Verifying DMI Pool Data解决方法:

DMI是英文单词Desktop Management Interface的缩写,也就是桌面管理界面,它含有关于系统硬件的配置信息。

计算机每次启动时都对DMI数据进行校验,如果该数据出错或硬件有所变动,就会对机器进行检测,并把测试的数据写入BIOS芯片保存。

所以如果我们在BIOS设置中禁止了BIOS芯片的刷新功能或者在主板使用跳线禁止了BIOS芯片的刷新功能,那这台机器的DMI数据将不能被更新。

如果你更换了硬件配置,那么在进行WINDOWS系统时,机器仍旧按老系统的配置进行工作。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新添加硬件的性能,有时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

解决的方法:

1.恢复硬件改变前的状态,检查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启动。

2.检查所有连接线或扩展卡是否正确连接。

3.试着重新配置在BIOS中“PNP/PCI configuration”“Reset Configuration Data”也可以使用“Force Update ESCD”之类的BIOS选项设置为“Enabled”,然后存盘退出。如果能够不能启动,再试着设置为“Disabled”试一试。

4.查阅主板手册关于CMOS跳线的的信息并清除CMOS。请注意:在清除CMOS设置时必须拔掉主机电源线或者把主机电源的开关设置为off或0。

5.断开硬盘连接线,包括光驱或其他IDE设备,再进入BIOS设置选择启动顺序为软盘启动后按F10存储退出,然后在软驱中放入一张可启动的系统盘,检查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启动。

6.在完成清除CMOS设置后,把CMOS设置中的“PNP/PCI configuration”选项设置为“Enabled”,再次重新启动电脑来更新设置DMI数据,也叫做强制更新ESCD数据。

7.如果主机能够通过软盘启动,但是不能通过硬盘启动,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硬盘的主引导区的数据被破坏,这时可以通过分区软件来修复主引导区的程序代码,如用软盘启动电脑后,FDISK/MBR命令来修复主引导区。也可以到相应硬盘生产商的网站下载特殊的硬盘分析工具程序,来检查自己的硬盘的具体故障。

8.如果经过上述设置后还不能排除故障,这时应考虑是主板或硬盘的IDE接口的问题,可以通过替换法解决。

笔记本电脑开机显示找不到硬盘,该怎么办?

笔记本开机找不到硬盘,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排查。

1)开机之后系统没有找到或者是不能辨认出硬盘。

解决的方法:将硬盘与主板之间的连线调换一根,如果不是连线的问题的话,那就将硬盘上的主从条线是否设置正确。2)BIOS设置不当也会导致硬盘出问题。

解决方法:只要按照主板的BIOS说明书以及硬盘本身的情况进行正确的设置便可以解决。

3)有主分区却无法启动硬盘。

解决方法:只要在DOS模式下输入FDISK/MBR命令便可以了。

4)bios里能辨认,但是系统无法辨认。

解决方法:进入设备管理器里的 “IDE ATA/ATAPI 控制器”---“重要IDE通道”或“次要IDC通道”的属性,“高级设置”---设备0---设备类型,如果是“无”,改为“主动检测”,然后重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