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特斯拉在德州总部举办了“投资者日”活动,马斯克正式宣布开启Master Plan 3秘密宏图计划的第三篇章,主旨是为地球使用可持续能源勾勒出一条清晰的道路。

在马斯克看来,实现可持续的能源经济需要达到以下目标:储能240TWh、可再生电力30TW、制造投资10万亿美元、需要能源不到燃料经济的一半、占地面积低于0.2%、占2022年全球GDP的10%、无法克服的资源挑战为零。

这场投资人大会上,特斯拉工程师介绍,特斯拉的下一代平台将减少75%的碳化硅,下一代永磁电机将完全不使用稀土材料,且不损失能效,总制造成本下降1000美元。

随后,消息引发了行业的热议,这是痴人说梦,还是真的可行呢?

电机专家、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副主任王志新教授表示,其实早在5年前,国内就有技术团队观察到特斯拉在进行相关研究,近年来也已经开始有向产品化发展的趋势。

从业界和学界的角度上,要实现不用稀土的永磁电机目前已有两条清晰路线:第一种是永磁辅助同步的励磁电机,最大特色是用钢做转子,可以不用稀土。第二种是对稀土本身的替代,制造一种新型的磁性材料,比如铁和镍的材料作为稀土材料上的替代。

所以从技术突破上来说永磁电机不依赖稀土是有技术路径的,下一步需要观察特斯拉的技术成果和相关的设计效果。

马斯克的地球改造计划

万众期待的Model Q还藏在车衣幕布里,其实马斯克的野心是地球的未来,这很特斯拉了。

其实这并非什么新车发布会,而是特斯拉秘密宏图的第三篇章,如果看一下前两篇章的内容,或许也就可以理解马斯克所讲的东西,记住,台下坐着的是投资者。


站在2023年回看,至少马斯克实现了前两篇章中的大部分目标,而所有这些铺垫,其实都是为了讲述接下来的故事。 


实现100%可持续能源转型



特斯拉的官网名称一直都是“纯电动车、太阳能和清洁能源”,似乎在某种程度上也暗合了马斯克的三个篇章,只是后两个名词对于大多数人还有些遥远。

而今,当特斯拉在纯电动车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功后,马斯克的野心也就不必再有任何遮掩了。在他看来,要实现可持续能源经济,需要240TWh的能源储存、30TW的可再生电力、10万亿美元制造投资、不到燃料经济1/2的能源所需、小于0.2%的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占地面积、相当于2022年世界GDP10%的可持续能源投资,克服一切资源挑战。

至于实现,“只”需要5步,也就是秘密宏图的第三篇章:

全面转向电动车; 在家用、商用和工业领域使用热泵; 在工业领域使用高温储能和绿色氢能; 在飞机和船舶上应用可持续能源; 用可再生能源驱动现有电网。


之后马斯克具体解释了这五步的做法,顺便不忘吹捧一下自家产品并且踩一踩丰田。

比如马斯克说用一锅开水煮熟意大利面所需要的能耗,就可以让Model 3车型行驶一公里,足以见得纯电动车的能效非常高。

又比如特斯拉放出一张对比图,特斯拉Model 3的能效是丰田卡罗拉的4倍。

 而未来随着电动汽车规模的增长,可以减少21%的化石燃料的使用,加上为电网提供可再生能源减少的35%、改用热泵减少的22%、工业用氢减少的17%和飞机轮船减少的5%,实现最终实现100%的化石燃料替代。

“我们都生存在地球上,我们都是地球的投资者,我们可以做科学上的计算和分析,而不是一味地妄想地球转向可持续能源经济。”马斯克最后为自己画下的“饼”做了总结陈词,以证明他的所有的计划都是有真实的数据模型作为支撑。

嗯,马斯克是懂画饼的。


追求效率的永无止境


聊完宏大的地球故事,接下来就是回归怎么让故事变成钞票,而这可能是大家更为熟悉的特斯拉的一面,毕竟画饼再好,总要想办法落地。

特斯拉副总裁,负责车辆工程的Lars Moravy和特斯拉设计师Franz von Holzhausen在这个环节开篇就将时间拉回到了2008年,开发Model S时的记忆。

当时的电动车领域几乎还没有什么波澜,而他们所接到的设计Model S的任务就是一项巨大的突破和创新。十多年之后,汽车行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斯拉的团队从当年寥寥几人又背负宏伟愿景,到如今很多已经变成了现实。

“2008年我们的工厂非常简陋,工程团队和设计团队也非常小,但我们有着前瞻性的思维,并且这些思维促使着我们创新。”Lars和Franz讲到。

特斯拉要做的,是比保时捷更快,比普锐斯更高效。

这种创新并不止局限于设计本身,或是那个大屏幕,而是贯穿从设计到制造的全过程,不仅生产优秀的汽车,同时还能实现非常优秀的经济效益。

后面的故事我们也知道了,在当下新能源汽车普遍难以赚钱的大环境下,特斯拉永远是那个效率最高,利润最高的企业。

和传统的汽车生产制造不同,特斯拉认为汽车和工厂应该同步设计,所有相关的讨论与决策也要各个环节的部门共同决策,从而找出最优的解决方案。对了,这里又顺便diss了一下德国同行们。

当年的Model S还受到了很多的限制,设计、工程和组装分为了三个步骤,而Model 3就实现了将它们合三为一,并且提升设计和制造阶段的自动化能力,即将在今年推出的Cybertruck,如果一切顺利则可以实现它们的全部整合。

这也改变了从福特发明汽车流水线以来,行业100多年惯用的汽车生产方式,特斯拉认为这“非常傻”。

这种流水线作业的方式效率仍然不够高,每一个环节都只能依次进行,同时也无法实现高度自动化,很多装配环节无法离开人工。而特斯拉希望做出改变,一方面通过一体化压铸等方式减少零件数量,另一方面则减少作业流程,将车辆分为不同部分,使得不同部分的作业可以平行同步完成,最后再通过一次组装成形,通过串行和并行制造,可以减少40%的生产占地和30%的装配时间。 

而提升效率的另一个方式就是“全栈自研”。

和传统大厂将很多零部件交给承包商不同,特斯拉深度参与零部件的设计,让它们不仅拥有优秀的性能,还易于高效生产。同样,软件方面特斯拉也自行研制,从而可以实现更好的整合与更快的迭代。

智能电动车上大量使用的线束也可以通过自研控制器实现减量,未来的碳化硅半导体平台也可以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减少75%的使用量。 

这一切都正在持续发生。过去4年里,特斯拉将Model 3的生产成本降低了30%,从Model S到Model 3车辆线束减少了17公斤,下一代电动车的成本将进一步下降,永磁电机也将完全不使用稀土材料。

时至今日,第400万辆新车在特斯拉得州超级工厂下线。这使得特斯拉拥有大量的车辆使用数据,而通过这些数据的收集、使用,可以更好地服务车辆研发设计,比如低使用率的天窗被移除,安全带的张紧算法也得以优化,而车辆的行驶和充电数据也可以帮助在未来优化电池包的设计。

对于消费者而言,数据让产品可以更快速迭代,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而对特斯拉来说,用数据反哺产品,然后卖出更多的产品,获得更多的数据,从而进入一个正向循环。

总之,对于效率的追求,特斯拉是永无止境的。

聊聊现实

从年初特斯拉在国内市场的大降价开始,特斯拉一直就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而不久之前,3月继续降价,Model Q亮相等各种小道消息也不胫而走。

只是,马斯克对于新车的话题只是一带而过,不仅在整场发布会中只有一张PPT暗示,而且在后面的问答环节也直接跳过。

毕竟,这是特斯拉的投资人日,而不是特斯拉“经销商投资人日”。

而很多人更为关心的那辆新车,或许就是藏在PPT最右侧车衣下的那台。因为马斯克多次提及的年产2000万辆的目标的实现,抛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2000万数字本身不说,真要想达成也一定需要更为走量的产品支撑。

至于很多人讲的新车价格公布更是有点太过于“超前”,但从今年前两个月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掀起的价格战可以看出,至少“价格”这个竞争明牌对于特斯拉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不光是持续提升的生产效率几乎在行业中无人能敌,还有背靠的能源行业也可以为造车源源不断输血——说白话就是,特斯拉降价的空间还大得很。

当然,特斯拉也公布了一些具体的未来规划。 

新工厂的选址在墨西哥新莱昂州首府蒙特雷,并生产下一代平台的车型,全球其他工厂也会随后跟进。

特斯拉超级充电服务也将陆续向其他电动车品牌开放,在澳大利亚和美国特斯拉已经开放了首批10个超级充电站,在欧洲已有50%的超级充电桩向所有电动车开放,而在中国也已进入调试阶段。

而在中国市场比较现实的问题,可能是要想想办法让一众评论“一堆废话”的网友们不要再持币待购,速速提车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大公司,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人汽」10万亿美元“拯救地球”,马斯克又吹牛了?

作者: 王珊珊

“当前时代,我们必须找到一条道路,通向人类可持续能源未来。”

3月2日,特斯拉2023投资者日活动在美国得州超级工厂举行。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现场揭晓特斯拉“秘密宏图”第三篇章——重点是消除化石燃料,全面转向可持续能源,目标在2050年前实现能源100%可持续。

然而,此番宏伟愿景却未能给资本市场留下深刻印象,特斯拉股价在次日美股开盘后大跌近8%,市值蒸发5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70亿元。


“拯救”地球?

特斯拉的“秘密宏图计划”对于关注特斯拉的人来说并不陌生。

早在2006年,特斯拉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初创企业,马斯克就发布了一篇名为《The Secret Tesla Motors Master Plan (just between you and me)》的署名文章,直接把特斯拉企业愿景原地拔高,将电动汽车、可持续能源概念植入人们脑中。

投资者日上,特斯拉揭晓宏图计划第三篇章(Master Plan Part 3),并称这将是一条通向“地球如何走向完全可再生能源”之路,前路一片光明。

如今世界上80%的能源消耗来自化石能源,这对环境造成了很大负担。燃油车的效率转化有限,仅有25%-33.3%左右,以化石燃料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本身已不可持续。

对特斯拉而言,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秘密宏图第三篇章的重点内容就是关于全面消除化石能源的计划。

特斯拉的目标是实现240TWh的储能、30TWh的可再生电力,以及制造10万亿美元投资,相关设施的占地面积做到低于0.2%。

计划具体围绕着五方面展开:全面转向电动车;在家用、商用和工业领域使用热泵;在工业领域使用高温储能及绿色氢能;在飞机和船舶上应用可持续能源;用可再生能源驱动现有电网。

近年来,特斯拉不仅在加速全球车辆电动化的进程,同时也在大量投入对于清洁能源的利用和推广,其储能业务和太阳能业务已受到更广泛的消费者认可。

如今,特斯拉已经是美国前五大户储系统集成商之一,2022年公司储能系统出货量6.5GWh,同比增长64%;其中Q4出货量2.5GWh,同比增长152%。

事实上,储能与太阳能、风能结合,不仅是实现“完全可持续能源”的必由之路,也是特斯拉打通“光-储-充-车”业务闭环的关键环节。

在特斯拉的设想中,特斯拉车主可以把自己的车作为电网的一部分,以此来形成分布式储能系统。在未来,把集中式储能与分布式储能结合起来,形成完全可再生电网。

特斯拉预测,储能业务未来或将增长10倍以上,仅2022年就同比增长60%,从2016年至今复合增长率达到65%。2023年,特斯拉将目标设定为建设100GWH规模的储能项目。


让“老师傅”窒息的生产工艺

投资者日上,特斯拉虽然没有发布新车,但介绍了很多有关新工艺、新技术,以及下一代电动汽车制造平台的信息。特斯拉首席设计师弗兰兹·冯·霍尔扎森表示,特斯拉将为下一代汽车采用一体化压铸的生产工艺,实现降本增效。

与传统汽车制造相比,汽车一体化压铸在制造成本、生产效率、人力成本、材料回收等多方面具备优势。据悉,丰田在特斯拉的发布会之前拆解了一辆Model Y。汽车界的百岁老师傅发现,Model Y最精简的设计、车身结构与动力总成的成型与布设,超出了想象:

“拆开这辆车的外表后,简直像一件艺术品,让人难以置信。”

根据2020年特斯拉公布数据,采用了一体压铸后车底的Model Y相较Model 3后车底缩减79个零部件,焊点由700-800个减少到50个,车底重量降低30%。

特斯拉首席财务官柯克霍恩也强调,到2022年,Model 3每辆车的成本已经降低30%,其中弗里蒙特工厂目前的生产效率是2018年的两倍,未来公司将会降低下一代汽车的每英里购置成本。

此外,电动汽车的大规模采用需要更便宜的车辆,特斯拉下一代驱动单元成本将降低约1000美元,碳化硅将减少75%。同时,特斯拉的下一代永磁电机将完全不使用稀土材料。稀土元素是电动汽车供应链中争论的焦点,因为稀土元素的供应很难保证,而且全球大部分生产都是在中国采购或加工的。

投资者日当天,第400万辆特斯拉从得州超级工厂下线。不久后,特斯拉又一座全新超级工厂——墨西哥蒙特利超级工厂即将诞生,继续为提升全球产能、达成2030年交付2000万辆电动车增长的目标而努力。新工厂将生产下一代平台车型,全球其他工厂也会随后跟进。


人汽观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曾经的特斯拉也和其他新能源车企一样,在产业链上苦苦寻觅出路。近些年,在汽车行业遭遇瓶颈举步维艰之际,特斯拉却一路逆势飞扬,成为行业的“颠覆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人汽,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特斯拉要赚出10万亿美元来修理地球,有可能吗?

赚钱大机器能否再造奇迹?


美东时间3月1日美股收盘后,马斯克放出了“宏图篇章3(Master Plan Part 3)”。第二天特斯拉股价开盘大跌逾%8%,至周五收盘197美元/股,相比3月1日仍下跌3%。

不怪投资者恐惧。


完成“宏图3”——全球全面转向可持续能源,目标在2050年前实现能源100%可持续——需要10万亿美元的建设投资


马斯克是认真的吗?这可是2022年全球GDP的10%。一个人、一个公司,可以把这样的任务扛在肩上?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我们认真地帮特斯拉算一算吧:


按照特斯拉建设得州、柏林工厂,开发4680和D1芯片的重投入阶段——2020-2021年150亿美元/年的资本开支为计,特斯拉要花666年时间才能独立完成“宏图3”,而其实际规划只有区区27年时间。

马斯克宏图3的目标——可持续的能源经济所需条件拆解


但如果能够实现30%的年复合增长,150亿美元为基础,20年后即可完成10万亿美元的投资。更何况时间跨度可到2050年,马斯克之前给特斯拉的年增长目标更是50%。


如此看来,特斯拉还有机会变不可能为可能。唯一的问题,如何实现连续高增长?此次投资者日没有给出很多细节。但《电动汽车观察家》从特斯拉的业务进展全面分析,试图回答:特斯拉要从哪儿赚到10万亿美元?


福利:关注“电动汽车观察家”公众号,在对话框输入“投资者日”即可获取(特斯拉投资者日PPT)下载链接

01

十万亿美元投资,特斯拉认真的



10万亿美元,不是个小数目。


至2050年,用相当于2022年全球生产总值10%的10万亿美元投资建设,在小于2‰的全球土地面积资源部署风能、太阳能等发电和储能设施,再加上特斯拉14.4亿辆纯电车队,形成240TWh储能资源,30TW可再生能源。


到时候,不光是汽车,轮船、飞机、建筑都用上风光电清洁能源,由此实现完全可持续能源经济——这就是马斯克的“宏图3”。


关键是:10万亿美元、完全可持续能源经济——不是特斯拉携手全人类共同打造的“巴别塔”,而是马斯克打算凭“一己之力”完成的宏图。

在马斯克的计划中,将向可再生能源、汽车、建筑区域、热能及氢能、船舶及飞行器分别投入0.9万亿、7万亿、0.3万亿、0.8万亿和1万亿美元,通过清洁能源电网、移动运输电动化、热泵入户等方式,替代35%、21%、22%、17%和5%的化石能源使用,实现100%可持续能源经济。


其中,占绝对主力的汽车电动化投资将完全用于特斯拉14.4亿纯电车队的打造。此外,特斯拉自研/生产/建设热泵、储能电池工厂的动作也进一步佐证了这个10万亿美元的“大计划”将由特斯拉自己完成。


可能吗?


02

15万的“Model 2/Q”卖7亿辆


经济型车将是特斯拉能源转型宏图上的核心环节。

按照规划,汽车业务投资占比10万亿的70%,目前聚焦在8款车型上,其中“下一代车型”,要卖7亿辆占比48.6%,与经济型乘用车在整体汽车市场中的占比相当。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乘用车上险量中10-20万元车型占比为45%。


目前还在“豪华品牌”定位的特斯拉,“下一代车型”能进入经济型的价格区间吗?按照目前透露的信息似乎是可以的。

投资者日的信息显示,“下一代车型”的5年拥车成本约是Model 3的71%。


特斯拉202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Model 3的5年6万英里拥车成本是63美分/英里,则“下一代车型”为44.7美分/英里,总计2.68万美元。若按照Model 3的标准扣除2000美元的电费和800美元的轮胎费用,则用户的购买价格或为2.4万美元。


2.4-2.6万美元的价格与马斯克此前公布过的特斯拉“便宜车”Model 2 2.5万美元的售价便非常契合,也进入了15万元这一经济型乘用车的核心价格区间。特斯拉也正是用这一价格区间内的全球销冠车型作比——丰田卡罗拉上市56年来,全球累计销量达5000万辆。


显然,即使是拿出经济型车,要实现7亿辆的销量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03

“Model 2/Q”降成本、保性能


与丰田卡罗拉不同的是,特斯拉将为下一代车型创造更大的利润边际。

投资者日信息显示,通过革新和规模化,下一代车型成本相比Model 3/Y降低50%。2022年Q4,特斯拉汽车业务的毛利率为25.9%,按照3.5万元计算则Model 2/Q的成本在1.3万美元左右,利润边际高达48%。


众所周知,高单车利润边际是特斯拉掀起价格战的底气所在。问题是,如此之低的成本能否保证性能。


Model 2/Q将采用1000美元成本的电机,48V低压平台、锂电池电瓶和热泵系统。

电机降本主要通过减少75%的SiC器件用量。


SiC在电动汽车上被用作功率器件,耐压程度高、开关损耗低、效率高的优势。


但目前由于晶圆棒生长速度太慢,SiC量产还存在瓶颈。相比一般硅晶30-150mm/h的生长速度,SiC晶圆棒仅为0.2-0.4mm/h,相差数百倍,而且SiC衬底技术壁垒非常高,导致SiC价格高,产量低。


对于特斯拉减少SiC使用量的方法,业内有几种猜测:


一是特拉斯要弃用碳化硅,选择功率损耗更低(工作效率更高)的GaN。但目前,GaN还没达到量产的要求,市场上销售的氮化镓衬底制成芯片的成品率仅为33%,良品率低,导致成本比较高。而且GaN的应用与特斯拉减少SiC用量的言论也不相符,可能性较低。


二是特斯拉要用回Si基IGBT。但这一方案的封装烧结工艺仍有不少问题待解决,目前仍无确切信息表明特斯拉或者其芯片供应商能做到。


最有可能的是减少下一代主驱逆变器的碳化硅器件用量。


特拉斯Model 3采用了24个功率单管,每个单管采用了2颗碳化硅器件,合计48颗器件。用量减少75%,就是12颗。


投资者日上提到将采用“定制化模块封装技术”(We designed our own custom package)。


相比于市面上的SiC 功率模块产品,这种封装的散热能力提升了两倍左右,这意味着模块封装中的碳化硅晶片要小很多。


以此合理推测,特斯拉或许是想是通过功率模块技术的改进来减少碳化硅器件的尺寸和用量。


当然另一个辅助就是转向800V架构。电压平台升级也能减少SiC 的用量。通过这两者的技术迭代,有可能实现碳化硅器件数量的减少。


无稀土永磁驱动电机相比降本,更多或为地缘政治影响


利用稀土材料加工而成的永磁体,以稳定优越的性能,一般是永磁电机的首选。但也有不适用稀土的电机,如宝马量产的励磁电机、马勒的无磁电机等。


《电动汽车观察家》在与一位电机领域资深专家沟通时得知,不用稀土的永磁材料的电机中最典型的就是铁氧体电机,美国通用电气很早时就做过这种产品。不过,要做到同等功率,铁氧体体积和质量要大很多,也就意味着铜和铁材料用量相比稀土永磁电机多出许多,所以铁氧体电机和稀土永磁电机哪个更划算并不好说。“曾经有一段时间,在空调上到底用铁氧体电机还是用轻稀土电机是看价格的,哪个便宜用哪个。”该专家表示。


当然同样体积、重量下还是采用稀土的电机功率最大、效率区最高,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也就是说,不使用稀土的电机,高效区间短,体积重量又大,那两者叠加后,会导致非稀土电机车辆平均耗电量要比稀土电机大很多。


48V低压平台也有降本的作用。


特斯拉表示从Cybertruck开始,特斯拉将逐渐全面转向48V平台。相对于12V低电压平台,48V电压升高,电流减少可减少线束发热,可使用更细或其它材质的线束,减重和降低成本。


但切换到48V意味着内部电源隔离要更严格,设计能够支持48V的控制器和供电系统,对电路设计、供应商供货、变更管理等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将自己设计融合保险丝和继电器功能的“电子保险丝”,反应时间将提升至毫秒级,且支持固件重置,即OTA的能力。


所以,切换48V虽然可能降低车端成本,但系统改造的成本仍不容小觑,加上碳化硅和无稀土电机的现实限制,降本50%后的Model 2能否像Model 3一样好,仍是疑问。


04

27年造14亿辆车


在投资者日的问答环节,对于Model 2/Q的问题,马斯克要求直接跳过。事实上,相比新车,新产能恐怕是摆在特斯拉20年高增长目标前,更为紧迫和困难的工作。


截至投资者日当天,特斯拉已完成累计400万辆的生产交付,完成了作为汽车企业0到1的转型,但也只完成了14.4亿辆车队目标的零头。


问题是,剩下的14亿辆到哪儿造?目前,特斯拉的上海、美国、德国工厂官方公布的产能为200万辆。正如特斯拉特斯拉朱晓彤表示:“特斯拉生产工厂,及格线为90%的总体设备效率以及每45秒生产一辆车。“</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汽车观察家,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一文读懂马斯克秘密宏图第三篇章,狂人的世界是何模样?

古语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事物发展经过了三层境界之后,将会迎来豁然开朗的局面。

在埃隆·马斯克和他旗下企业矩阵的引领下,新能源产业在全球都开始蓬勃发展。

这一切,都源自于马斯克2006年发布的秘密宏图第一章,许多不凡的构想后来都一一实现。

十多年之后的2023年3月2日(北京时间),埃隆·马斯克发布了秘密宏图第三章,带来了更加激动人心的计划,新能源的未来已经跃然纸上。



01


秘密宏图第三章到底说了什么?

在本次的投资者大会上,埃隆·马斯克正式发布了秘密宏图第三章,内容非常非常丰富。

但万变不离其宗,秘密宏图就是一份关于未来新能源的规划。

在这份规划中,埃隆·马斯克从可持续能源的选择,到能源的储存,再到电动车的制造,以及机器人,极为详实地描绘了未来新能源的使用循环过程。


02


可持续能源的道路选择

可以确定的是,电能一定是未来的主流。

但是,电力从哪里来才能可持续?

目前世界上的电力供应主要有火电,风电、水电,核电等等。

埃隆·马斯克给出的答案是:风能和太阳能!

“如果在2030年前实现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量跟2022年相比增长3倍,动力、储能电池产量增长29倍,电动汽车产量增长11倍,那就能在2050年前实现地球能源100%可持续。”

特斯拉将发布一份白皮书,为地球使用可持续能源指出一条清晰的道路,将来,特斯拉甚至会为飞机和船只提供可持续燃料。



03


能源储存计划

解决了能源的来源,下一步就是储存问题。

在化石燃料时代,诸如汽油或者柴油,目前都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产业链和储存方式。

解决好电能的储存问题就像建设加油站一样,能让电能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营运,从而实现清洁能源的使用闭环。

埃隆·马斯克提出将投资10万亿美元,未来实现储能规模240TWH,可再生电力规模达到规模30TW。

请注意,这些数字的单位,每一项都是天文数字。

另外几个重点是,特斯拉对大容量电池储能的需求非常庞大,相关业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60%,下一代永磁电机将完全不使用稀土材料。


04


电动车的规划和变革

既然规划了庞大的电能供应,那就需要庞大的需求去消化。

特斯拉不仅根据能源规划测算了将来电动车的需求量,也将电动车的生产制造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

8500万的电动车队是特斯拉的目标,它们也希望未来所有的汽车都使用纯电驱动且是自动驾驶。

并且,下一代电动车的制造方式将会迎来颠覆性的改变,车身由几百上千个零部件,简化成几个一体式压铸成型的大件。

生产效率突飞猛进,组装成本能降低50%,整车成本随之大幅降低。

2022年年底Model 3每辆车的成本已降低30%,未来还能下降。

除此之外,电动皮卡中的赛博朋克Cybertruck今年会上市,特斯拉未来所有电动车低压部分都会使用48V。


05


其他还有些什么值得关注的信息?

人形机器人Optimus是埃隆·马斯克非常看好的新业务,他甚至认为,机器人业务将来可能会超过汽车。

最新版的Optimus已经能完成比较精细的动作,甚至,Optimus还能制造机器人。

另外一个信息是:未来特斯拉充电桩将会逐步开放,适配所有电动汽车。



06


消费者最关注的点在哪里?

整场发布会看下来你不得不感叹,埃隆•马斯克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企业家。

因为他思考的高度和格局远超一般的汽车厂商,这里没有先挣它一个亿的豪气,也没有通过高科技算法卖奶头乐的算计,地球如何走向完全可再生能源之路才是埃隆•马斯克要实现的目标。

能源和储能距离普通消费者较远,他们最关心的,其实还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电动车。

很可惜,这次发布会并没有太多关于传说中的Model Q的消息,我们只能通过特斯拉颠覆性的制造模式去大胆猜测:新车肯定会更便宜。

毕竟,Model 3新车已经接近20万了,Model Q定位更低,没理由很贵,大家耐心等待就好。

另外一个遗憾是:Hardware 4.0也没有现身,只大概透露新版系统将有7000多个零部件,并采用液冷散热。

未来特斯拉将发力全面自研,甚至会深入到电机电控设备的设计软件和模拟软件。

所以,未来特斯拉在软件上的优势会越来越大,说不定,Model Q发布之日Hardware 4.0也会同步上市。


07


发布会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特斯拉在2023年1月份的降价,猛烈震动了中国的新能源市场。

为什么特斯拉说降就降?

其实客观原因很简单,因为特斯拉销量没有预期的好。

但情别忘了,能降价的本质原因还是因为特斯拉单车毛利率接近30%,和传统的大厂相比多出了六七倍,堪称暴利。

特斯拉除了是领先的智能软件和硬件公司,另一个核心竞争力是超强的制造能力以及衍生出的超低成本。

譬如,特斯拉创造性地应用了一体化铸造,Model Y一体化压铸后地板零件数由70个减少至1~2个,制造时间从1-2小时缩短至45秒-2分钟。

此外,4680 CTC技术将电池包集成到车体与座椅连接,使车辆降重10%,续航里程增加14%,零件减少 370个,单位成本下降7%。

制造,低成本,这可是中国制造业最熟悉的字眼。

很难想象,“新能源汽车先驱的”杀手锏居然是低成本。

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之初,自主品牌之所以能夹缝中生存,主要靠低成本,生产线和人工都很便宜。

发展至今,我们拥有全世界一流的工厂,厂里面有全世界一流的机床,甚至产生了只需要极少人力,只用机器就能24小时运转的黑灯工厂。

可是从没有人想过去简化车身零部件,重构生产模式,通过技术而不是廉价的劳动力来大规模降低成本,这就是特斯拉厉害之处。

这次发布上特斯拉表示:一代电动车平台的组装方式可以提升44%的操作效率和30%的时空效率,最终的目标是45秒造一台汽车。



结束语


单从品牌数量和产销量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确实是领先的。但是回顾我们新能源汽车发布会上的各种吊打,在特斯拉面前多少有点搞笑。

大家都用宁德时代的电池,都用8155的芯片,还有大冰箱大彩电,当然这种做法也有一定的市场意义,但更多的是低层次的内卷,难以带来特别革命性的突破。

反观特斯拉,真的做到了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西游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马斯克说火星造城计划需要10万亿美元,那么成功了之后可以收回这巨额成本吗?

据美国科技媒体Futurism报道,SpaceX公司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认为,人类在火星上建造城市所需要的成本可能会高达10万亿美元。在远离地球数亿英里之外的另一个星球上建造城市,这将会是一个极其昂贵的项目。马斯克在其Twitter上表示,他预计在火星上建造城市的成本将会在“1000亿到10万亿美元之间。”

马斯克的回复按照这个范围来计算,火星建城项目的成本有可能在美国2019年运势预算的10%,到2018年美国税收收入的3倍之间。简单说,这将会是一大笔钱。

为了支持他所预计的数字,马斯克计算了未来将最小有效载荷运送到火星的大约成本,他认为这个成本为每吨10万美元。2017年的时候,马斯克曾估计这个成本为每吨14万美元。因此,如果需要运送100万吨用于在火星上建立自给自足的城市的物资(在今年7月接受CBS News采访的时候马斯克曾表达过这个观点),那么总成本将会达到大约1000亿美元左右。

但是如果SpaceX想要在另一个星球上建造城市,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其Starship火箭成功升空,而且这也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已。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个大型火箭或许可以将100吨荷载送到火星——前提是SpaceX能够找到在地球轨道为火箭补充燃油的方法。

17年前吹过的“牛”都实现了,这次他又开启了新的篇章

17年前,2006年8月2日,有一名35岁的年轻创业者,在自己的推特写下了四个愿望:1、造一辆电动跑车;2、用赚到的钱开发一款人们买得起的轿车;3、再用赚到的钱开发一款价格亲民的轿车;4、进行上述三步的同时,提供可持续能源。相信大家都猜到他是谁了,没错他就是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

马斯克称自己的计划为“秘密宏图”第一章,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起初马斯克并不是特斯拉的创始人,他只能算一名投资人。特斯拉是由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和马克·塔彭宁(Marc Tarpenning)于2003年7月1日所创办。而马斯克只是投入了650万美元,用来支持电动敞篷跑车Roadster的研发。

2005年1月,Roadster原型车制作完成,马斯克看到了它的“钞”能力,于是又追加了900万美元用于该车的进一步测试。最终2006年7月,Roadster一经亮相就喜迎“爆单”,后来也因为供应商、成本等各种问题,Roadster不得不面临延期交付。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写下了“秘密宏图”第一章。

时间一晃过去了10年,许多人最早都不看好马斯克,认为他在吹牛。但仅10年时间,他完成了“秘密宏图”第一章的所有计划:有了电动跑车Roadster;从高端Model S到Model 3,真正打造了一辆大家都能买的起的纯电轿车;通过太阳能电池实现了可持续能源。他做到了,没有食言。于是在2016年,马斯克又开启了“秘密宏图”第二篇章。

并且马斯克发布推文说到:“‘秘密宏图’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让人们看到特斯拉的愿景和规划并非随心所欲。特斯拉的最终目的是造大多数人都买得起的车,而非只为富人造车,主要是为了打消人们对特斯拉造跑车的异议。”

“秘密宏图”第二篇章依旧分为了四个方面,“四”可能是他的幸运数字:1、打造太阳能屋顶并整合储能电池;2、扩展新能源汽车产品线至所有的主要细分市场;3、开发安全性十倍于手动驾驶的无人驾驶技术,并通过大规模车队实现快速迭代;4、让车辆闲置时通过分享为你赚钱。

就目前来看的话,这四个愿望好像只有第四个没有实现,其它的都完成了:Powerwall和屋顶光伏技术以及Tesla Electric电力零售计划,实现了能源的储存和售卖;丰富了细分市场,Model Y、卡车Semi还有皮卡Cybertruck;自动驾驶就不用多说了,虽然现在争议很大,但也已经在北美大范围普及了。马斯克虽然在某些事情上,行为让人无法理解,但是在计划落地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水平。

之前2月11日,Model X Plaid迎来北京首秀,在当时的Workshop中,还提到了特斯拉即将开启第三篇章。没想到这么快就宣布了,2023年3月2日,特斯拉2023投资者日活动在美国得州超级工厂举行。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现场揭晓特斯拉“秘密宏图”第三篇章——全面转向可持续能源,目标在2050年前实现能源100%可持续。

这次马斯克有了新的想法,“秘密宏图”第三篇章拆解来看可以分为五个核心方面:全面转向电动车;在家用、商用和工业领域使用热泵;在工业领域使用高温储能及绿色氢能;在飞机和船舶上应用可持续能源;用可再生能源驱动现有电网。

活动现场,马斯克展示了一张PPT,上面的数据是这么写的:“240TWh储能、30TW可再生发电、10万亿美元制造投资、不到燃料经济1/2的能源所需、小于0.2%的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占地面积、相当于2022年10%全球GDP的可持续能源投资、0不可逾越的资源挑战。”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当这些要素齐备时,可持续能源经济或将成为现实。

投资者日活动上,马斯克表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是地球的投资者。我们要行动起来,而不是一味痴心妄想,相信地球可以自发转向可持续能源经济。”不久后,特斯拉又一座全新超级工厂——墨西哥蒙特利超级工厂即将诞生,继续为提升全球产能、达成2030年交付2000万辆电动车增长的目标而努力。新工厂将生产下一代平台车型,全球其他工厂也会随后跟进。

此次投资者日,特斯拉所透露的信息量远不止于此:电动皮卡Cybertruck将于今年面世,人形机器人可以制造机器人,Cybertruck、人形机器人和所有未来车辆都将转向48V 架构,下一代永磁电机将完全不使用稀土材料、2050年前可实现能源100%可持续……在“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之路上,马斯克已经把“秘密宏图”的第一、二篇章从蓝图变为现实,现在即将开启第三篇章。

综上,抛开马斯克的“火星移民”、“脑机”以及被他“玩弄”的推特来看,特斯拉在近些年的发展,我们都看在眼里。不知道“秘密宏图”第三篇马斯克什么时候可以兑现,至少他一直在不断探索的路上。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ramp驾道,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