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胞膜蛋白种类繁多,但多数膜蛋白分子数目较少,分布不均匀。根据膜蛋白分离的难易程度可将其分成两个基本类型:外在膜蛋白和内在膜蛋白。外在膜蛋白为水溶性蛋白,靠离子键或其他弱化学键与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或脂分子结合,因此结合较为疏松;而内在蛋白多数为跨膜蛋白,通过自身的跨膜结构域与磷脂双分子层的疏水核心相互作用,通过跨膜结构域两端的带电荷的氨基酸残基与磷脂极性头部相互作用,因此结合非常紧密。

2、膜的流动性是生物膜的基本特征,也是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教材中提到荧光抗体免疫标记实验,该实验中随着标记时间的延长,可使己均匀分布的标记荧光重新排布在细胞表面的某些部位(成斑现象)或聚集在细胞的一端(成帽现象),从而进一步证实膜蛋白的流动性。该实验虽能直接说明膜蛋白的流动性,但并非膜整体(包括膜脂)的流动性,而且这种流动性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源于某些膜蛋白与膜下细胞骨架结构相结合,限制了膜蛋白的运动。事实上,有些细胞只有30%的膜蛋白处于流动之中。因此,有了“一定的流动性”的描述。

3、此外,关于膜蛋白流动性的原因,也是许多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实验证明,用药物抑制细胞的能量转换、蛋白质合成等代谢途径,对膜蛋白运动没有影响,但如果低温处理,则膜蛋白的扩散速度会降低至原来的1/10~1/20。由此可见,膜蛋白的运动是自发的热运动。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是什么

生物的知识点是很多类别的,下面我就大家整理一下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是什么 ,仅供参考。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指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包括细胞膜上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运动性);而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指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二、结构基础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镶嵌、贯穿、覆盖其间.磷脂分子的流动性和蛋白质分子的运动性导致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物质进出细胞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以及胞吞和胞吐等方式,而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决定了进出细胞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因此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三、二者关系 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正是因为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运动性,才决定了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从而体现出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1、将细胞与外界的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的结构

1、膜脂:膜脂质主要由磷脂、胆固醇和少量糖脂构成。在大多数细胞的膜脂质中,磷脂占总量的70%以上,胆固醇不超过30%,糖脂不超过10%。磷脂分子以脂质双层的形式存在于质膜中,亲水端朝向细胞外液或胞质,疏水的脂肪酸烃链则彼此相对,形成膜内部的疏水区。

2、膜蛋白:细胞膜蛋白质(包括酶)膜蛋白质主要以两种形式同膜脂质相结合:分内在蛋白和外在蛋白两种。内在蛋白以疏水的部分直接与磷脂的疏水部分共价结合,两端带有极性,贯穿膜的内外;外在蛋白以非共价键结合在固有蛋白的外端上,或结合在磷脂分子的亲水头上。如载体、特异受体、酶、表面抗原。

细胞膜上存在两类主要的转运蛋白,即: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载体蛋白又称做载体(carrier)、通透酶(permease)和转运器(transporter),能够与特定溶质结合,通过自身构象的变化,将与它结合的溶质转移到膜的另一侧,载体蛋白有的需要能量驱动,有的则不需要能量,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运输物质。

3、膜糖:膜糖和糖衣:糖蛋白、糖脂。细胞膜糖类主要是一些寡糖链和多糖链,它们都以共价键的形式和膜脂质或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脂和糖蛋白。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是什么 。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起什么作用啊? 并举例说明!

1、糖蛋白:受体,用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比如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时,通过糖蛋白传递信息,能激活溶酶体酶.

2、通道蛋白:主动运输时,当做物质的载体,用于转运离子等物质.

3、结构稳定蛋白:稳定细胞膜的结构,使细胞膜不易散开,保持细胞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