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3月27日消息,据悉,OPPO计划从德国和英国撤出部分业务,仅保留少数人员对接基本业务。欧洲市场以销售成本昂贵著称,并且业内普遍共识是需要长期投入、起效慢,且费用贵。OPPO相关人士表示:“当下智能手机行业相对而言并不处于一个扩张的时代,我们的重点市场会有阶段性的调整和倾斜,但我们对欧洲市场的关注是坚定的,未来也将精准、高效在重点市场投入。”

不过,尽管计划收缩在英国和德国的业务,但是OPPO并不会放弃该地的市场。OPPO一直对进军海外市场有着浓厚的兴趣。早在2018年,OPPO的新旗舰手机全球发布会就在法国巴黎开办,为其打入欧洲市场提供了信号。而OPPO旗下的一加手机在创立之初也是在耕耘海外市场。在业内看来,虽然产品能够卖出去,但是不赚钱,ROI不高,OPPO欧洲业务在失血。据本站了解,国内手机厂商在进军海外市场时需要做好长期投入和慢慢起效的准备。

最后,OPPO相关人士表示,在刚刚过去的2月15日,OPPO发布了Find N2 Flip 国际版,2月27日,OPPO携多款产品和技术参加了西班牙巴塞罗那2023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虽然此次计划撤离部分业务,但未来仍将精准、高效地在重点市场进行投入。目前,OPPO的业务在意大利、芬兰、西班牙和法国等欧洲国家仍在积极推进。

华为被迫蛰伏OPPO积极补位 手机市场格局生变

9月15日,美国对华为的禁令正式生效,包括台积电、高通、三星以及SK海力士、美光等在内的主要元器件厂商将不再供应芯片给华为。全面“断供”的开始,意味着华为可能再也买不到利用美国技术生产的芯片和存储器。虽然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透露,华为Mate40手机还需再等等,但一定会如期发布。但是市场多方消息印证,在Mate40手机之后,麒麟旗舰芯片可能成为绝版。

国内外分析认为,虽然华为已经加紧进行了芯片存货,但短时间内受禁令影响,其手机业务将受到极大的冲击。而OPPO的形式似乎正在好转,虽然上半年在国内市场遇到了较大的压力和挑战,但随着中国区成立,产品线调整到位,品牌主张逐渐清晰,重回增长轨道。在欧洲市场,OPPO已在德国设立西欧总部,今年第二季度市场份额更实现了三倍于去年同期的增幅。中国区在Reno 4上市之后,因准确的市场定位而热销,带动OPPO市场份额连续三周增长,正在全球范围内加紧补货。可见,OPPO等品牌在迅速调整市场策略之后,手机行业市场格局将迎来变动。

OPPO调高市场目标积极补位

以去年高达2.4亿部的出货量为例,华为近年来在国际多个市场均有所建树,不断冲击着三星、苹果的市场份额。但如今,华为因美国禁令被迫蛰伏,也让三星、苹果等国际品牌有望重新稳固市场份额。消息显示,苹果已要求供应商为多达8000万部新iPhone准备零部件,显示出iPhone对未来市场的信心。而OPPO、vivo、小米等国内企业,近期也在全球多个市场取得不错的增速。华为的市场失位,给他们留下了不小的市场空间。

据《科创板日报》援引的消息称,OPPO正在提高手机订单至8500万-1亿部,环比增长接近一倍,此举意在加大欧洲市场的拓展力度,以求迅速填补华为市场空缺。而就在前不久,OPPO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刘波发布的内部信更明确指出:“OPPO下半年整体销量将提高至1亿部,中国区下半年销量预计提高30%以上。”半年一亿出货量,这个目标甚至高于OPPO以往最高销量时期出货量。

IDC 数据显示,2020 年第二季度OPPO在全球和中国市场的出货量均出现了两位数的同比下滑,但OPPO欧洲出货量逆势暴增,继一季度实现惊人增速之后,二季度继续暴涨41%,同比增长直接翻了三倍。OPPO在欧洲市场的迅猛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华为的市场缺位。

布局芯片研发OPPO“追芯”声势浩大

今年二月份,OPPO CEO特别助理曾对内部员工发布一篇名为《对打造核心技术的一些思考》的文章,公布了自主研发芯片的“马里亚纳计划”。这意味着即苹果、三星、华为之后,OPPO正加速提升自研芯片的研发进度。

为了加快布局自研芯片,OPPO不仅豪掷500亿,更迅速组建了芯片技术委员会,挖来前高通技术总监陈岩担任负责人,并持续通过在全行业疯狂“挖人”,强化芯片团队战斗力。有消息称,除联发科无线通讯事业部总经理李宗霖和前联发科共同运营官朱尚祖之外,OPPO还引进了大量的前华为海思工程师。虽然受限于美国禁令,华为芯片研发遭遇困境,但OPPO布局芯片领域,也调动起不少国人对于中国自研芯片的期待之情。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担忧,对于一家芯片设计公司而言,研发人才是核心资产,“新兵”OPPO此番对于半导体行业人才的大量引进,可能会打乱沉淀多年的人才培养体系,并不利于中国半导体行业的长远发展。

重兵布局线下战火重燃

值得注意的是,OPPO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刘波发布的内部信还强调:“OPPO将计划在年底内新签约60家超级旗舰店”,这一表述被不少行业分析人士认为OPPO将大打“线下牌”。据了解,在国内手机行业中,华为、OPPO、vivo等品牌均将线下市场视为公司重要的根基。

论线下渠道的布局,OPPO和vivo可谓是经验丰富,成绩显著。通过开展“人盯店”的贴身扶持,并不断进行零售渠道的下沉,OPPO、vivo不仅在三四线城市打造了“线下帝国”,更将鲜明的标志色铺散到中国乡镇的大街小巷中。而华为通过对OPPO、vivo的学习借鉴,近年来也大举进军线下渠道,并摸索出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渠道方法。据悉,截止2019年年底,华为消费者业务大中华区包括直营店和授权店在内的门店已经达到7500家,同时还有超过35000家的专区与专柜。

如今,因为无法搭载GMS,华为手机八成以上都为国内销售,国内市场已然成为华为的重中之重。在国际市场缺位之际,华为能够保持中国市场销量和份额持续上升,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加大了对渠道的拓展力度。然而,因为缺芯而引发的供货吃紧,也让其不得不对渠道进行了限制,专卖店申请等市场拓展一度暂缓。

另一边,OPPO加大了线下渠道的投入并加速开店,有消息称给予开店的房租补贴最高达50%,这在以往渠道策略中并不常见。相比于因为缺货问题,华为不少渠道商需要通过涨价的方式来平衡供需,OPPO充足的供货能够让零售商赚取更多的利润,这势必迎来不少渠道商的倒戈。有零售商表示:“现在只要是开OPPO、vivo的店,两家就会派人员支持、免费装修,且对综合店最高补50%房租。”此外,还有不少OPPO渠道商打出了"同样国产手机,缺货也不涨价"之类的广告语。可见,OPPO通过加速线下布局,不仅正在收复失地,更做好了在华为缺位后第一时间补位的准备。根据市场研究公司TrendForce对OPPO第三季度表现的预测,市场份额有望继续上升。

在华为遭遇市场困境的当下,OPPO大举提高市场目标、网罗研发人才、拓展线下渠道的行为,被一些人认为是不道德的趁火打劫行径。但正如一位国内电子行业资深分析师表示:“难道华为手机出货困难,丢掉的市场份额就要让给国外厂商?国内手机厂商之间需要竞争,但只有良性竞争,才能真正促进行业的 健康 发展。在美国对于中国 科技 企业蛮横无理的限制令下,对华为的禁令绝不仅仅是孤例。中国的手机厂商应该丢掉幻想,做好充分的准备,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绝对不是自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策略。”

oppo开始与德国公司合作,趁机抢占欧洲市场,是因为没有芯片了吗?

今年受疫情的影响,手机市场也受到了严重冲击。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0年1至9月份手机市场的分析报告称:2020年9月全国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约为230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5%。2020年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累计2.26亿部同比下降21.5%。不难理解,国内手机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各个手机厂商也都在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和市场的增长点。

华为近期将举办华为mate系列手机新品发布会,但随着华为最后一批高端芯片的发布,预示着可能半年后华为将面临无芯可用的局面。那么如果情况真的如现象般恶劣的话,也就预示着华为占全球26%的手机市场份额要被其他手机厂商瓜分。 OPPO手机,这个国内一线手机品牌已经深耕海外多年,今天宣布已经与欧洲领先的德国电信(Deutsche Telekom)建立了合作关系,趁着华为在欧洲被排挤的局面,利用自己在5G方面的技术优势,借助欧洲本土运营商的力量拓展自己的品牌。OPPO与之合作,将有助于提升oppo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就当前的国际形势而言,OPPO相对于华为来说,它有着得天独厚的商业环境。虽然没有华为这样数百亿的研发投入,但在手机技术领域还是有先天优势的。在芯片领域有高通骁龙处理器和联发科的芯片任意选择,在国内市场深受年轻一代消费者喜爱,在国际市场也没有像打压华为一样区别对待oppo。在产品的供应和生产方面完全不存在任何问题。所以oppo也趁此机会开始加大与国际大运营商(渠道客户)合作,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抢占华为在欧洲的失去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