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拍摄或光线较暗时,拍出来的画面噪点很大,光靠后期也难以处理,因此影视灯成了必不可少的补光设备。目前市面上大功率便携的影视灯非常少,摄影师不得不带着笨重的设备外出拍摄,大功率轻量化的影视灯成为迫切需求。智云最近推出的两款影视灯,将60W和100W功率做到业内前所未有的轻小,兼具便携性和专业性,全新体验让专业摄影师、视频博主和网络平台达人纷纷打卡种草。

视频博主:户外夜拍补光更便携,轻松拍出氛围感大片

需要经常外出拍摄视频的vlog博主“明明PHOTO”,在选择补光灯时将便携性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她表示,智云功率王X100在户外拍摄时更显灵活轻便,可以轻松移动灯位,有效提升拍摄效率,100W功率也足以将环境和人物打亮,拍摄夜景vlog时使用这款灯作为主光源,并以远景、近景、中近景、特写等景别交代环境和人物,配合不同的运镜技巧,不仅使画面变得更丰富,也能快速拍出极具氛围感的夜景短片。

人像摄影师:柔和光效彰显美感,人物皮肤更细腻

夜间人像拍摄非常讲究控光技巧,通过控光附件可以对光质、光型等进行控制,柔和的光线能让肌肤更加唯美动人,暖光则能营造温馨氛围感。“摄影师关小木”将智云迷你灯罩、迷你柔光箱、柔光球等附件应用于人像摄影,“丰富的附件让我能够随意控光,拍摄夜景人像时我用柔光球给模特补光,根据环境在2700K至6500K之间调节色温,打出的柔和暖光更能凸显皮肤细腻感;用智云标准罩在模特身后打出轮廓光,将人物与背景分离,增加画面层次感,配合古风服装、道具及人物造型,即使在夜间也能拍出温馨古风人像大片。”

抖音达人:供电方式很灵活,搭配充电宝随充随用

灯具的供电方式除了影响便携性,也会影响续航时间和拍摄效率。抖音达人“拍不了电影的Eric”外出时习惯携带轻便的补光设备,由于拍摄时间长,他对续航时间也有要求。“以前外拍时我常担心续航问题,智云的两款灯都适配PD协议Type-c快充供电,搭配PD移动电源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供电,这次我配备了大容量的充电宝,能够给灯具进行长时间供电;功率王X100还配有定制手柄电池,使用起来非常轻便,室内拍摄时可以使用传统的DC供电,灵活多样的供电方式,保障续航的同时也让拍摄更加顺畅。”

内卷下的影视灯行业,大功率轻量化已成为必然趋势。而轻量化影视灯的技术壁垒是散热和供电,谁掌握了核心技术,就能在同质化竞争中突围。智云能推出轻量化大功率兼具的影视灯,得益于其创新研发的电子回压散热系统和自适应集成供电系统,智云功率王解决散热和供电问题的同时,带来专业便携的全新体验,成为众多摄影师的新宠。纵观智云的产品发展,无论云台还是影视灯,智云都将“想到做到”的品牌精神贯穿其中,每次产品革新都有对结构和技术的创新突破,既引领了行业方向,又能满足用户需求,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创作便利。

谁是便携之王 奥林巴斯E-P1松下GF1对比

【IT168评测中心】4/3系统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个比APS数码单反相机更纯粹的电子化系统,以减小传感器画幅为代价,换来了便携性、机身防抖、传感器除尘功能上的许多优势。并且4/3系统作为一个跨品牌的开放平台,为用户的镜头选配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取消了反光镜的MICRO 4/3系统,进一步缩小镜头卡口,在产品的便携性上取得了比以往的APS单反相机更大的优势,却具有消费型数码相机难以比拟的成像性能,因此MICRO 4/3系统机型成为近来便携型专业相机的最热门机型。

松下LUMIX GF1跟奥林巴斯E-P1

跟常见的APS系统单反相机比起来,MICRO 4/3系统机型因为传感器尺寸小,所以镜头卡口可以做得更小,它们的镜头也就比APS单反相机的镜头小很多。而且由于没有反光镜取景机构,MICRO 4/3系统的机身也就能比APS单反相机机身节省很多体积跟分量。比如MICRO 4/3系统的奥林巴斯E-P1的机身体积、重量分别是120.5mm×70mm×35mm、g,比小巧单反相机的代表——宾得K-x的122.5mm×91.5mm×67.5mm、515g还有很大的优势。

松下LUMIX GF1小巧得可以轻松手持

跟APS系统机型比起来,MICRO 4/3系统在性能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由于图像传感器面积较小,因此同样像素数级别下,MICRO 4/3系统的机型在成像噪点控制能力和成像宽容度上往往要差一些。2.由于采用对比度检测对焦模式,原本4/3系统镜头自动对焦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在MICRO 4/3系统上不再明显。

可更换镜头是MICRO 4/3系统机型相对紧凑型相机的一大优势

但是跟佳能PowerShot G系列,松下LUMIX LX系列这一类传统的专业型消费机型比起来,MICRO 4/3系统机型又具有很明显的功能和性能优势:1.首先MICRO 4/3系统的图像传感器面积要大数倍,因此同样感光度下成像噪点要控制得好很多,成像宽容度也更大。2.作为专业性更强的机型,MICRO 4/3系统的机身跟镜头带来的光圈、快门范围更大画面表现力也强于一般的消费机型。3.可更换镜头、更多丰富的附件也能带来比消费型相机更强的创作能力。

作为一个跨品牌的开放标准,MICRO 4/3系统机型现在已经在松下跟奥林巴斯名下诞生出多个型号。但由于品牌之间的个性差异和技术因素,即便是同样标准下的机型也存在着不少的差异,下面我们就要对比一下奥林巴斯首款MICRO 4/3系统机型E-P1跟松下的LUMIX GF1,看看二者在机身设计、操控体验及功能、性能各方面的差异,便于大家选购时做一参考。

虽然松下推出的MICRO 4/3系统机型已有多款,但到LUMIX GF1这款机型才真正实现了非常出色的机身便携性,不过它在外形上的修饰不多,看上去跟松下之前的LUMIX卡片机风格非常相近。而奥林巴斯则在其多年相机制作传统的基础上为首款MICRO 4/3系统机型E-P1赋予了小巧而且精致复古的机身外形,看上去更有气质。

松下LUMIX GF1跟奥林巴斯E-P1在一起

由于没有反光镜取景系统,甚至电子取景器也被舍弃,因此奥林巴斯E-P1跟松下LUMIX GF1二者的机身都是按照平板机型的风格来设计的,手柄都很小。单机身重量都在300g左右,而且厚度也不过40mm。当然,由于都采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来打造机身,因此这两款相机拿在手里的份量感都相当讨人喜欢。

奥林巴斯E-P1没有内置闪光灯是机身设计的一大软肋

松下LUMIX GF1还可以外接电子取景器

在机身的扩展性方面,奥林巴斯E-P1与松下LUMIX GF1都提供了闪光灯热靴,不过奥林巴斯E-P1没有内置闪光灯,对于一个便携机型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软肋,当你带着它到比较昏暗的环境下拍摄的时候,你可能会因为没有足够亮的灯光而感到十分无助;而松下LUMIX GF1的内置闪光灯虽然使用起来有些局限,但在关键时刻至少能解决燃眉之急。此外松下LUMIX GF1还提供了电子取景器接口,可以解决显示屏在某些环境下观看效果不好的问题。但奥林巴斯E-P1只提供了旁轴光学取景器,由于视野偏差的缘故,其实用性远不如电子取景器。

奥林巴斯E-P1与松下LUMIX GF1的机身背面

奥林巴斯E-P1与松下LUMIX GF1的机身顶部

奥林巴斯E-P1跟松下LUMIX GF1二者都没有在操控界面设计上向专业机型上过多倾斜,机身上没有布置太多专用的功能按钮。只是松下LUMIX GF1更加注重其视频拍摄功能的应用,专门设置了录制按钮。不过这两款相机的参数设置拨轮设计都非常好,奥林巴斯E-P1采用两个可自定义功能的拨轮,在手动或半自动曝光时设置光圈、快门或曝光补偿就非常方便;而松下LUMIX GF1单一的参数拨轮可以通过“按下”动作快速切换设置项,在曝光调整时也非常高效。而且二者的参数拨轮也都可以用于菜单设置,这一点甚至是许多入门单反相机都没有做好的。

综上所述,实际上奥林巴斯E-P1跟松下LUMIX GF1二者在机身设计上的实质性差异很小,在操控体验和控制效率方面几乎是平分秋色的。只是在外形和扩展性方面而二者又各有所长,所以如果你很在乎所谓的“气质”或“品位”的话,选择奥林巴斯E-P1应该更能为你的个人魅力加分;而松下LUMIX GF1在扩展性方面的优势和内置闪光灯则表现得更有“实干型”的特点。

奥林巴斯E-P1与松下LUMIX GF1二者的菜单设计各有特色,奥林巴斯E-P1最明显的特点是菜单为并不丰富的操控界面带来了非常强的操控柔性,按钮的功能、拨轮的方向等大多可以自定义,能够尽可能地满足不同的用户习惯。

奥林巴斯E-P1的Fn按钮自定义设置

而松下LUMIX GF1的操控系统则没有像奥林巴斯E-P1那样具有柔性,自定义菜单里几乎没有对按钮和拨轮操作方式的自定义设置项。不过松下LUMIX GF1的Q.MENU菜单囊括了拍摄常用的多项参数,对提高拍摄效率很有帮助,奥林巴斯E-P1也有这样一个快捷菜单。

松下LUMIX GF1的个人识别功能设置

LUMIX GF1具有预先自动对焦功能

比较起来,奥林巴斯E-P1的基础拍摄功能更加完备,甚至提供了多重曝光、测光曝光偏移等功能。不过松下LUMIX GF1则在某些细节方面做得更贴心一些,比如松下LUMIX GF1的包围曝光可一次拍摄7幅。

奥林巴斯E-P1的曝光调整选项

曝光调整是一项很实用的功能,如果你觉得相机的自动测光曝光结果并不满足你对曝光量的要求,总是偏暗或者偏亮,那么就可以通过曝光调整来让相机拍摄的照片调子做些变化。

松下LUMIX GF1非常注重视频拍摄功能,提供专门的AVCHD Lite压缩格式来节省存储空间,拍摄可控性也非常好。预先自动对焦功能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对焦和拍摄响应速度。

松下LUMIX GF1的视频拍摄菜单

尽管相差不大,但奥林巴斯E-P1的有效像素比松下LUMIX GF1的还是要稍多一些,实际上从成像结果来看, 同样感光度下奥林巴斯E-P1的照片要比松下LUMIX GF1的颗粒感更明显一些。不过奥林巴斯E-P1的感光度最高可以达到ISO 6400,松下LUMIX GF1在ISO 1600及以上感光度下拍摄的照片里有比较明显的渗色现象,相邻区域的色彩干扰影响了照片效果。也就是说要想得到更加细腻的画质,那么选择松下LUMIX GF1没错,而如果想要经常在昏暗的环境下拍摄,则奥林巴斯E-P1更有优势。以下是二者拍摄的对比照片切片:

奥林巴斯E-P1拍摄

松下LUMIX GF1拍摄

ISO 100

ISO 200

ISO 400

ISO 800

ISO 1600

ISO 3200

下面是二者在ISO 3200的感光度下拍摄的对比样片,注意画面里“游客服务中心”几个字,奥林巴斯E-P1拍摄出来的效果比较“毛躁”,而松下LUMIX GF1拍摄出来的效果则要清晰、细腻一些。但是你也同时能发现,这样的高感光度下松下LUMIX GF1拍摄的画面色彩就没有奥林巴斯E-P1的那么明亮、饱和了。

相机机身影响成像分辨率的因素主要是有效像素和噪点控制能力,也就是说在相同的镜头搭配下,这两个因素决定了相机对画面细节的表现能力。如果有效像素多,噪点又控制得好,那么相机就能再现更多的画面细节。下面是奥林巴斯E-P1和松下LUMIX GF1拍摄的ISO 12233分辨率测试标版,使用同样的镜头和光圈。从目视效果来看,二者的分辨率差别不大,这是因为在ISO 100的感光度下,二者噪点都还不明显,而像素数也相差不多。因此这两款相机在低感光度下对画面细节的再现能力差别不大,不过再高感光度下奥林巴斯E-P1则略输一筹。

奥林巴斯E-P1成像水平分辨率

松下LUMIX GF1成像水平分辨率

奥林巴斯E-P1成像垂直分辨率

松下LUMIX GF1成像垂直分辨率

下面是奥林巴斯E-P1和松下LUMIX GF1拍摄的对比样片的切片,我们可以观察一下画面里包含的细节有何差别:

从上面的画面切片来看,其实很难区分出哪个更能表现多一些的细节,因为它们的差别实在是非常小。而下面的这副对比照片,我们也都能看到芹菜叶边缘差不多的锯齿细节,叶柄上的纤维纹理也都再现得很自然,谁也没有绝对的优势。

奥林巴斯E-P1跟松下GF1都可以设置照片的效果参数,从而控制画面表现效果。而除了这种比较“传统”的 效果控制之外,它们都可以拍摄一些效果更为夸张、艺术化的照片,能给拍摄带来许多乐趣。

松下GF1的“胶片模式”设置

松下GF1的“我的色彩”拍摄模式

奥林巴斯E-P1的艺术滤镜拍摄模式

以下是奥林巴斯E-P1跟松下GF1分别用艺术滤镜和胶片模式控制拍摄的照片,它们都比平常那样“中规中矩”的照片更艺术化。虽然这些效果都可以通过后期的图片编辑来实现,但是在相机可以方便实现,拍摄出来还是非常好玩的。

“针孔相机”效果

画面色彩比正常照片更加鲜艳

而实际上我们通过大量的样片拍摄来看,在自动白平衡模式、标准色彩风格下,奥林巴斯E-P1对色彩的表现仍然属于比较浓郁的那一类,大多数色彩不会显得很明亮,饱和度很高。而松下GF1拍摄的照片则很容易出现暖暖的调子。以下是二者拍摄的一些人像样片。

IT168评测中心观点:作为同一个系统标准下的机型,奥林巴斯E-P1跟松下GF1在操控体验和性能方面都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可能由于在系统设计上的积淀更加厚重一些,所以奥林巴斯E-P1带来的操作体验和响应速度方面表现更好,在满足不同用户习惯这一点上做得尤其出色。松下GF1则在整个系统设计上没有摆脱消费级机型的条条框框,不过在成像品质方面却有不小的优势,同样条件下对画面的表现更加细腻、真实。因此如果你已经有了性能更强劲的单反相机,只需要一个更小、更方便的机型,那么我们建议选择奥林巴斯E-P1;而松下GF1则更适合作为你的主力机型,或者满足你对图像品质更苛刻的要求。

女孩能学影视后期专业吗?需要什么基础?

学影视后期专业不分男女,只要喜欢,热爱都可以学。

影视后期制作必学软件:

第一,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该软件是影视后期制作的基础。

第二,音频处理软件GoldWave。与Sony Sound Forge、Adobe Audition相比,GoldWave并不先进,但它小巧、实用,具备录音、播放、转换、编辑等功能,内含丰富的音频处理特效,对常用的音频处理如降噪等提供很好的支持。GoldWave的另外一个显著优点是易用性好,初学者可以快速入门并掌握实用操作。

第三,3D文字软件Xara3D。影视后期制作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就是片头、片尾的字幕设计。使用AE、Photoshop等软件难以快速生成高品质的3D文字。而Xara3D,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几乎不需要学习就可以创作效果惊人的3D文字。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文字风格、文字颜色、灯光、贴图、动画效果等,生成光滑平整的专业图片,也可以生成视频、flash动画等多种格式的文件,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第四,音频视频转换格式软件FormatFactory。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遇到不少好的音频和视频素材,而AE和Premiere能读取的文件类型很少,因此,专门的格式转换工具是必不可少的。FormatFactory是当前功能最强大的音频视频格式转换软件之一,易用性好。

当然,影视后期制作的相关软件还有很多,个人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学习。

影视后期制作必备技能:

一、组接镜头,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剪辑;

二、特效的制作,比如说镜头的特殊转场效果,淡入淡出,以及圈出圈入等。还包括动画以及3D特殊效果的使用。

三、声音的出现和立体声的出现进入到电影以后,我们应该还考虑后期的一个声音制作的问题,包括后来电影理论中出现的垂直蒙太奇等。这三点是影视后期制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影视后期制作就业方向:

一、可以从事电影、电视剧、动画片、动画电影的特效镜头制作与合成输出;

二、游戏片头、广告中特效部分的 制作和合成输出;

三、可服务单位包括动画制作公司、电影与电视剧制作公司、特效公司、游戏公司、广告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