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政策纲领、科研机构与高水平科技的协同作用下,信创产业高歌猛进。基础硬件(芯片及整机)、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等信创产业链环环相扣又各司其职,其核心在于,通过行业应用拉动构建国产化信息技术软硬件底层架构体系和全周期生态体系,解决核心技术关键环节“卡脖子”问题。

2020年被公认为信创产业“元年”,党政市场开始大规模推广信创产品的应用;2021年开始,信创产品开始在党政之外的八大重点行业试点应用;进入2022年,信创正式开启规模化应用,从党政信创向行业信创延展,其中金融行业信创推进速度最快,电信、能源、交通、航空航天等紧随其后。

2022年,国家有关部门下发了信创发展指引文件,明确要求央企+地方国企落实信创替代工作,主要包括央企信创OA、门户、邮箱等全面替换;战略决策、ERP、风控管理等应替就替;生产制造与研发系统能替就替等。

由此不难看出,我国在实现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信创产业的稳步升级也离不开网络安全设备平台的辅助与协同。新一轮信创将直接带动网络安全设备产业升级,并实现行业创新驱动能力的提升。网络安全设备平台将在信创产业的带领下,为其保驾护航,提供稳定安全的生态环境。

作为网络安全设备平台领军企业的乐研科技,一直以来都紧跟政策与市场的指导,与政府保持着密切的协作关系。在区域协同层面,乐研科技发挥优势、推动创新、加强协同,与政府携手推动区域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在产业链合作层面,乐研科技积极投身“2+8+N”的信创产业浪潮,推出一系列基于国产化CPU及核心元器件的网络安全硬件平台,不断提高相关产品的国产化率。

截至目前,乐研科技已经完成了国产化网络安全高、中、低端产品的布局与迭代,在关键器件和设备自主可控方面持续发力。乐研科技专注于网络安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打造了覆盖传统网络安全、国产化网络安全、工业网络安全、特种网络安全等场景的产品体系。在信创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下,乐研科技也将为国家网络安全设备的国产化替代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大四小”信创格局显现,万亿市场谁是领头羊?

信创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简称,发展信创产业可以实现信息技术领域的自主安全,在基础硬件、基础软件、云平台、应用软件、信息网络安全等领域实现国产化,国家持续加大对 科技 创新的支持力度,信创产业上升至国家战略。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未来三年信创产业将在重点行业领域全面推广,至2023年我国信创市场容量将突破万亿元。

为什么信创会是一个万亿级市场呢?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信创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根据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中国信创产业研究报告(2021年)》,按照不同层级将其大致分为基础硬件、基础软件、云、应用软件以及信息安全五个部分,其中每个部分还包含着非常多的公司。

基础硬件:整机(联想、浪潮等)、存储(长江存储、紫光等)、芯片(鲲鹏、飞腾等)

基础软件:数据库(达梦、人大金仓等)、操作系统(麒麟、统信等)、中间件(东方通(300379,股吧)、金蝶天燕等)

云:阿里云、华为云、浪潮云、天翼云、易捷行云、中国电子云等

应用软件:流式软件(WPS、永中软件等)、版式软件(福昕、数科网维等)、OA(泛微、蓝凌等)、ERP(金蝶、用友等)、其他

信息安全:奇安信、深信服(300454,股吧) 科技 、绿盟 科技 (300369,股吧)、亚信安全、360、启明星辰(002439,股吧)、天融信等。

报告还显示,整体信创领域呈现出“集团”发展趋势,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了“三大四小”的信创市场格局。

“三大”指的是中国电子(CEC)、中国电科(CETC)和华为,它们率先入局信创市场,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信创最初落地于党政市场,因而有相关背景的企业最先入局,布局较为完善。中国电子和中国电科有着丰富的政府项目运作经验,通过“控股、持股或者战略投资”的方式,率先构建了自己一套较为完善的信创服务产业链。

以中国电子为例,早在2019年就完成了对奇安信、易捷行云、文思海辉的战略投资,补足了在安全、云计算和金融领域的产业拼图,形成了从芯到云再到应用的自主安全完整信创产业链。

作为中国重要的民营企业华为,不断在芯片、存储、数据库、操作系统等方面寻求突破,通过“生态联盟、开源社区”等方式,构建信创产业链。

而“四小”指的是航天系、中科系、浪潮和紫光。如果说“三大”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信创服务产业链,服务全区域、全行业,那么“四小”就是在信创风口,积极布局局部地区、局部环节、局部市场。

其中,在整个信创产业链中,信创云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向下对接国产CPU、操作系统等自主研发的基础软硬件,向上适配各类企业级应用,信创云蓬勃发展,将带动中国云计算市场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信创云产业整体处于发展前期,也是抢占第一波市场声量的关键时期。据《中国信创产业研究报告(2021年)》显示,目前信创云代表厂商华为云、浪潮云、易捷行云(中国电子CEC 战略投资)等,都是背靠一定的IT服务生态,通过与其它基础软硬件厂商合作来提供信创云服务。

随着2021年,信创发展由党政市场拓展到行业市场,信创云需求陡增。据了解,易捷行云在今年4月业内首个信创云发布会上宣布目前已经落地了 100+ 朵信创云,CEO 陈喜伦还预判:“2021年将会是信创云元年!”

不止是信创云,整体来看,信创产业已经进入到“风口期”,国内信创梯队基本成型,信创万亿市场的领头羊或将在“三大四小”中产生。

文章转自:大京网

下列哪些项目属于信创类项目

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它是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的基础,也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创,是把之前的一些行业放在了一起,并重新赋予了一个新的内涵——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简称“信创”。

信创项目涉及到的行业包括:

(1)IT基础设施:CPU芯片、服务器、存储、交换机、路由器、各种云和相关服务内容,

(2)基础软件:数据库、操作系统、中间件,

(3)应用软件:OA、 ERP、办公软件、政务应用、流版签软件,

(4)信息安全:边界安全产品、终端安全产品等。

今天就日常用到的信创产品做一下普及和介绍。

(一)信创是什么?

信创产业,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过去很多年间,国内 IT 底层标准、架构、生态等大多数都是由国外 IT 巨头制定的,由此存在着诸多信息安全风险。因此,我们需要逐步建立基于自己的 IT 底层架构和标准,形成自有的开放生态。这,也是信创产业的核心。通俗来讲,就是在核心芯片、基础硬件、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服务器等领域实现国产替代。信创产业,是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的基础,也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

(二)发展信创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要发展信创?长期以来,由于IT 国际巨头一直垄断了国内的信息基础设施,来自国际的威胁国内信息安全的事件常有发生,倪光南院士等国内行业专家也长期呼吁并推动国家的核心技术必须实现自主可控。在这样的背景下,信创产业应运而生。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是目前国内的一项战略,也是当今形势下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发展信创解决了本质安全的问题。本质安全也就是说,现在先把它变成我们自己可掌控、可研究、可发展、可生产的。信创产业发展已经成为经济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发展的关键,从技术体系引进、强化产业基础、加强保障能力等方面着手,促进信创产业在本地落地生根,带动传统IT信息产业转型,构建区域级产业聚集集群。

(三)信创产业的目标是自主可控和信息安全

信创产业未来将是关键领域的全面安全,实现软硬件的全部替换,并逐步实现政务云的国产化。以目前的信创产业为契机,全面实现以操作系统、芯片、数据库、应用软件等为核心的国产自主安全平台。同时,随着云计算、物联网、AI、大数据等应用,持续促进底层能力的提升,上层业务不断拓展,产业边际不断拓宽。

(四)信创产业主要的四大部分

信创产业是一条庞大的产业链,主要涉及以下四大部分:IT 基础设施产品:CPU 芯片、服务器、存储、交换机、路由器、各种云等。

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BIOS 等。

应用软件:OA、ERP、办公软件、政务应用、流版签软件等。

信息安全:边界安全产品、终端安全产品等。

其中,国产 CPU 和操作系统是信创产业的根基,也是信创产业中技术壁垒最高的环节。没有 CPU 和操作系统的安全可控,整个信创产业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操作系统在 IT 国产化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承接上层软件生态和底层硬件资源。操作系统国产化是软件国产化的根本保障,是软件行业必须要攻克的阵地。目前,国产操作系统经过多年的研发,已过了启蒙阶段、发展阶段、壮大阶段,已经比较好用易用。

(五)日常用到的信创产品

对我们普通大众来说,因为芯片、存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软硬件往来聚合在日常的计算机(包括笔记本、台式机、服务器等)之中,而交换机、路由器等存在于网络传输中段,而各种云则更是只有感应应用而没有实际的“看到”。

信创国产化的意义?

信创产业,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过去很多年间,国内 IT 底层标准、架构、生态等大多数都由国外 IT 巨头制定,由此存在诸多安全风险。因此,我们要逐步建立基于自己的 IT 底层架构和标准,形成自有开放生态,而这也是信创产业的核心。

通俗来讲,就是在核心芯片、基础硬件、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服务器等领域实现国产替代。信创产业是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的基础,也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将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