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7 日消息,小米将推出 Redmi A1 手机的继任款,并将其命名为 Redmi A2。现在 WinFuture 曝光了这款手机的渲染图和配置规格。

Redmi A2 将带来与前代产品基本相同的设计,采用水滴屏幕,后置双摄像头。不同的地方在于处理器,爆料称这款手机将采用联发科新发布的 Helio G36 芯片。其余的规格则延续了 Redmi A1。

联发科 Helio G36 芯片采用 12nm FinFET 工艺,可支持 5000 万像素摄像头、90Hz 显示屏和联发科 HyperEngine 2.0 Lite 游戏引擎,支持动态分配 CPU 和 GPU 及内存资源,支持全球双 4G 连接,智能预测 Wi-Fi 和 LTE 的并发性。

联发科 Helio G36 的八核 Arm Cortex-A53 处理器为入门级游戏智能手机提供 2.2GHz 的峰值频率。IMG PowerVR GE8320 GPU 提供性能和功率效率的组合,支持高达 8GB 的 LPDDR4x 内存。

IT之家了解到,Redmi A2 将搭载 6.52 英寸 HD + 分辨率的 IPS LCD 屏幕,内置 2GB 内存和 32GB 存储,预计可扩展存储。后置 800 万像素的主摄像头和辅助 AI 相机。预装运行安卓 13(Go 版本)系统,内置 5000mAh 点此,通过 microUSB 端口支持 10W 充电。

Redmi A2 预计将在几周后推出,售价 97 欧元(当前约 711 元人民币)。将有黑色、蓝色和绿色三种颜色。

小米新机将于4月27日登场:72万跑分+E4屏,五大亮点备受期待

4月很快就要过完了,但是并不能阻挡手机厂商发布新机的热情,这不,前段时间小米就官宣了红米新款 游戏 手机要在4月27日的消息,随着小米官方的不断预热,这款手机的外观和核心配置等消息已经被曝光得七七八八。作为小米子品牌红米旗下的首款 游戏 手机,这款手机被命名为Redmi K40 游戏 手机。

从小米官方曝光的消息,我们得知,这款手机将会搭载联发科的6nm制程工艺芯片天玑1200,尽管小米官方的系统调教,这款 游戏 手机在安兔兔最新的V9版本跑出了72万的高分,虽然性能不能和骁龙888和麒麟9000等高端旗舰芯片相抗衡,但和骁龙865及骁龙870相比,已经是旗鼓相当的水准了。

第一、红米K40 游戏 手机将会搭载三星E4屏幕,屏幕表现能不能赶超红米K40? 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话题,据悉,这款 游戏 手机搭载的屏幕供应商依旧来自三星,将会支持120Hz刷新率和480Hz触控采样率,支持10.7亿色色彩显示,参数比K40更强,实际表现怎样有待验证。

第二、 从小米官方的预热,我们得知K40 游戏 手机在外观设计上并没有太过偏向 游戏 手机,而是有点介于 游戏 手机和传统手机之间,外观上看起来不会显得过于夸张,也不会显得过于传统,且 采用了铝合金中框,小米这样定位的目的是什么, 也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

第三、曝光的消息显示,这款手机将会搭载小米11 Ultra同款67W有线快充, 搭载5065毫安大电池,作为一款搭载天玑1200芯片的手机,为什么充电功率要比小米11、红米K40及红米K40Pro定位还要高,小米这么定位的目的又是什么。

第四、有传言说这款手机的定价将会对标真我GT Neo,可能卖到1699元起售 ,但也有另外一群人认为,这款手机的定价将会和红米K40标准版定位持平,标准版6GB+128GB定价1999元起售,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多个选择。 你认为哪一种更靠谱?

第五、 为了做极致性价比的 游戏 手机,这款红米K40 游戏 手机还会标配哈曼卡顿立体双扬声器,NFC,红外等诸多功能, 到时在定位方面不会自己的兄弟产品黑鲨4造成冲击, 小米官方又会怎么定位这两者的差距。

总的来说,红米K40 游戏 手机是一款非常值得期待的产品,如果你喜欢玩大型手游,不妨静候4月27日举办的发布会,当然,如果你不是那么喜欢玩 游戏 的话,现在就入手红米K40其实也挺香的了,搭载的E4屏幕,骁龙870芯片、1999元的起售价都很有竞争力。

小米5G新机:33W快充,采用高刷新率打孔屏幕!猜猜是什么手机?

大家好,这是我新开的节目,叫做“一天猜一机”。欢迎大家来猜一猜。

我在网上了解到,小米就在9月3日有一款5G的手机通过工信部许可,型号为K16A,配33W充电器,联发科处理器,采用高刷打孔屏幕,工程机最高输出也就50MP,所以估计定位不是很高。

我认为这很有可能是Redmi K40 青春版,采用的应该是天玑1300的芯片,亮点不多,33W的快充不算是快充,只能搭配大电池,屏幕方面低端的康宁大猩猩,运行算它可以上8g,5000W三摄。

算了不猜了33W安卓机,直接判定老人机一枚,没有Redmi note 10优秀!

大家觉得是什么型号,是红米还是小米?

红米(Redmi)是怎么一步一步把联发科逼疯的?

然而山寨机的大佬们并未投降,你红米出什么,我就模仿什么,我用软件改手机处理器型号,内训大小等等,我就在当时深受其害,我买了一个红米,结果感觉卡,结果自己下载了刷机包,总是提示错误,结果就去了公司对面的售后,结果一开始售后也没发现,最后有一个资深的师傅发现了我的手机竟然是个山寨……欲哭无泪。初代红米手机699,我还是加价在淘宝上买的……

别看前几天发哥发布了天玑820,在性能上拳打高通,脚踢麒麟(这仅仅是个参数,具体的还是要看体验),可谓是出尽风头。

具体规格上,天玑820基于台积电的7nm制程打造, CPU部分采用了4颗2.6GHz Cortex-A76 大核心加4颗2.0GHz A55 小核心的架构,GPU则是搭载了Mali-G57 MC5,安兔兔跑分高达408529分。

而这款堪称中端芯片之王的天玑820,也宣布将由Redmi 10X首发,并且会有一段很长的独占期,联发科这次又和老朋友红米(Redmi)做起了彼此的好兄弟。

那么红米是怎么把发哥一次次冲几高端的船上拉下水的呢?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 历史 吧。

像我们曾经耳熟能详的波导、天语、长虹、TCL这些手机厂商,和那些不知哪个犄角旮沓里蹦出来的山寨品牌,把它们的主板拆出来一看,可能都明明白白地刻着几个英文字母:Mediatek。

那时的联发科虽然占据了将近一半的功能机市场,却也被人讥讽为“山寨机之王”。

之后呢,随着iPhone的登场,功能机逐步被智能机取代,联发科也慢慢转向智能手机芯片的制造,由于之前一站式解决方案的经验,很快就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中占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2011年时,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里只有1000万部使用了联发科的芯片方案,而到了2012年时,这个数字增加了10倍,变成了1.1亿部,发哥之力,恐怖如斯。

2013年,联发科全年营收达到1360亿5600万新台币,总共出货智能手机芯片达2.2亿,比之2012年的1.1亿又翻了一倍,平板电脑芯片出货量也达到了2000万套。

然而这飞速增长的出货量之下,隐藏着的忧患却被联发科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那就是这几亿的销量几乎全是山寨机和低端机,是依靠着中国运营商渠道来卖掉的,联发科依旧没有摆脱功能机时代那顶“山寨”的帽子。

联发科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想从这个早已困住它多年的泥潭中脱身,最好的办法就是冲击高端,建立一个更加优质的芯片品牌形象。

冲击高端,对其他品牌来讲或许容易,但对于一个多年来给山寨机雪中送炭形象的联发科来讲,可太难了。2013年7月,联发科推出“真八核”MT6592处理器,全面对标当年三星推出的Exynos5410。

2013年底,TCL idol X+首发搭载MT6592处理器,联发科创始人兼董事长蔡明介罕见地为这次手机发布会站台,原因很简单,这是标志着联发科正式冲击高端市场的一部手机,它的定价来到了1999元。

董事长蔡明介面对799元的红米Note,当时的回答是,我们不会去干扰客户的定价,但他也补充说明,八核芯片是联发科针对高端手机所开发的重要处理器产品。

2014年算得上是4G大规模商用的一年,手机厂商们纷纷推出自家的4G旗舰机型,而处理器就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联发科这一年又推出了MT6595,是全球首款支持4G LTE网络的八核处理器,意图再次冲击高端,他们把眼光投向了一家珠海小厂——魅族。

只可惜搭载MT6595的手机只有寥寥数部,出货量也不算太大,只能算是一次简单试水。2014年的联发科想要一鼓作气,被红米Note在价格上一轮背刺,高端之路,小小受挫。

2015年可以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这一年主流旗舰处理器的工艺制程发展至20nm,突破了28nm的桎梏,能够有更加强劲的性能表现。高通骁龙810旗舰处理器早已蓄势待发,由于前代800和801的出色表现,它们理应是安卓阵营中的最强处理器。

但是高通太过自傲了,它在这一代上没有采用自研架构,而是为了赶上64位的大潮,赶鸭子上架,直接用了ARM的公版架构A57和A53。发布时大家一致喊好好好,高通就是安卓之光,机皇非搭载810的手机莫属……结果消费者一拿到手机就露馅了,发热降频那是家常便饭,四个A57的大核基本就没出过力,如果不降频处理,有的手机直接能发烧到55度,直接煎个荷包蛋不成问题。

行业的龙头老大出了致命问题,受益的就是原本跟在后面的小弟,三星的Exynos 7420和海思的麒麟950率先用上更先进的14nm工艺后,有效避免了发热降频的问题,搭载它们俩的机型在高端市场上更加吃香,也算是确立了这两位旗舰处理器的地位。

联发科也意识到了,这一年将是冲击高端的绝佳机会,错过了这一年,天晓得还要再等多少年,于是它赶忙修改了产品线名称,抬出了Helio X10这颗处理器。

Helio取自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Helios,中文名为曦力,寓意是为这个世界带来活力与能量。联发科在2015年Helio X10的发布会中,将未来的联发科处理器规划成了两条产线,X系列冲击高端,对标高通骁龙8系,P系列则瞄准中端,对标高通的6系和4系。

这部手机在当时的行业中引起了一场地震。时任魅族副总裁李楠直接在朋友圈暴走:“Trade Off,不舍市场,怎做高端?全都想要的事情不是商业,是做梦。”很显然,同为互联网手机厂商的魅族受到伤害最深也最大。

把原本定位旗舰的处理器变成了千元机,不光是那些已经用上这块芯片的友商,联发科自家员工也难以忍受,称小米“是把如精品般的高级4G芯片曦力,当做地摊货在卖”。

但联发科的高管依旧保持着蔡明介的“客户定价自由”态度。

当时的联发科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谢清江表示:“我只有2个选择,一个是含泪数钞票,一个是含泪不数钞票……既然含泪都是要做的,当然最好还是数钞票。”

抛开外界评论不谈,用现在的眼光来看,Heilo X10本身还是有点问题的,28nm制程跟20nm乃至14nm制程相比落后了不少,而仅有A53小核让它在性能上也有点堪忧,跑分虽然强劲,但在实际场景中的表现只能说是平庸。

除此之外,WiFi断流问题也是扼住这款芯片成为旗舰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5年,联发科的高端之路再启,却又是红米Note 2在它的伤口上捅了一刀,痛彻心扉。

联发科当然不会甘心,在接下来的2016年里,推出了Helio X10的继任者Helio X25和X20,同样是瞄准高端,同样是魅族来为联发科试水。

魅族的旗舰Pro 6搭载Helio X25,次旗舰MX6搭载Helio X20,其中MX6的价格来到了1999元,联发科再次向高端的山峰进发了。不过这次还没等到红米的背刺,联发科自己先裂开了。

首先我们要知道,联发科在Helio X20系列中搞出了一个十核三丛集架构的概念,所谓的三丛集,就是分为大中小三种核心,轻载开小核,中载开中核,重载开大核,十核协同工作。

听上去很美妙,然而十核只有在跑分时候才会全开,大部分时候只有一两颗核心在工作,如果核心开启数量一多,就会出现发热降频。

所谓的一核有难,九核围观也正是从Helio X20的时候开始的,联发科在消费者中的口碑降至谷底,买手机闻联发科色变……

当然老朋友红米最后还是带着红米Note 4来了,给联发科最后的一记背刺,搭载Helio X20的红米Note 4起售价899元,再次把联发科的旗舰变成了千元机标配。

2016年,联发科遭遇三丛集架构问题和红米Note 4的无情补刀,高端梦彻底破碎。

在Helio X20之后,联发科就陷入了长达三年时间的沉沦:Helio X30虽然用上了10nm,但出货量不过寥寥百万;中端P系列芯片在高通6系7系的凶猛攻势下毫无招架之力;华为海思崛起,蚕食了联发科本就不多的市场……

2017年至2019年,联发科几乎没有一款像样的旗舰芯片拿得出手,有一段时间,大家甚至开始怀疑联发科是不是就这样缩在中低端市场了。

这时候,红米向联发科伸出了援手。

2019年的红米已经改名为Redmi,而在8月份推出的Redmi Note 8 Pro上搭载的不是别家的处理器,正是联发科的G90T处理器。

这款处理器虽然用的还是12nm的制程工艺,但两颗大核A75加上四颗小核A55的表现还是非常稳的,在GPU上更是直接用上旗舰架构的Mali G76 MC4,实际的性能表现已经超过了高通骁龙730,比肩海思麒麟810。

用上G90T的Redmi Note 8 Pro,冲进了2019年第四季度手机销量排行榜的前十,与Redmi Note 8合计销量突破3000万台,这次总算让联发科笑着数钱了。

联发科在2019年对整个产品线重新进行了规划,名为天玑的新系列将会取代之前的Helio ,成为联发科中高端的主打产品。

天玑(Dimensity),又名禄存,既是作为指引方向的北斗七星中第三颗星,也是主理天上人间的财富之星”,联发科的野心与信心可见一斑。

但是问题依旧存在着,之前Helio X系列带来的负面影响过于严重,大家都心存疑虑。大规模使用天玑系列处理器的手机厂商还很少。

这时候Redmi 10X选择首发天玑820处理器,无疑是给联发科吃了一记定心丸,一方面保证大规模的出货建立天玑系列口碑,另一方面也能让联发科自身的营收得到持续增长。

对于Redmi来讲,这同样是一个重大利好,强大的天玑820处理器能保证Redmi 10X在中端市场所向披靡,同时也能在定价上有更多空间,不至于被高通掐住脖子。

而这种双赢局面的形成,离不开这两家在G90T时的冰释前嫌以及鼎力合作,更离不开联发科自己在Helio失利之后的痛定思痛。

纵观联发科在2014年至2016年的几款旗舰产品,虽然定位在旗舰,但其实际素质相较于高通,仍然有很大一截差距,即使价格拉到旗舰级别,但种种问题却无法消弭。

一味埋怨红米的多次背刺,不如先把产品本身做好,打铁还需自身硬,想必联发科是明白了这一点,才做出了天玑系列,一改以往在工艺和核心上的抠门策略,把参数性能功耗做到了真正的中高端水平。

这样看来,红米当时的几次799和899的定价,何尝不是震醒联发科的几下警钟呢?

看似相爱相杀,实则相辅相成,即是联发科与红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