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2月13日消息,随着全球经济面临严峻挑战,许多科技公司都不得不考虑削减成本。最近有消息称,Facebook 母公司 meta 已经推迟了决定多个团队的预算,因为它正准备进行新一轮的裁员。

据本站了解,meta 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称这一时期为「效率年」。但是近几周围绕预算和未来人数的问题一直不明确。meta 在去年 11 月已经宣布了一轮大规模裁员,裁员数量占员工总数的 13%,超过 1.1 万人,并且取消了员工的打车补贴等福利。

同样因为经济下滑,亚马逊和微软等科技公司也宣布裁员数千人。

Meta将启动史上首次大规模裁员!此次裁员的原因是什么?

       最近,外媒爆料说原称Facebook、现名Meta已经准备要进行大裁员,预计会裁员数千名员工,这或许是其公司成立十八年历史以来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大裁员。这次裁员将会波及这些员工背后的家庭,也会深深影响到数千人以上的生活。据称,这次Meta的大规模裁员背后原因还是因为要削减开支,降低成本,从Meta发言人保守的回应可以得知这点。这名Meta发言人特意点出了Meta公司CEO 马克・扎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 的声明,要将公司的资源集中做其他的事情,比如说:把投资重点放在少数高优先增长领域。

     现在像Meta这样的高科技公司频频进行裁员的事情也是不少,前段时间收购下Twitter的美国著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也表示要进行一轮裁员,Twitter的旗下的员工有不少都已经收到裁员通知。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称现在Twitter每天都在亏损,为了削减开支,降低成本, 会从裁员开始。据称,Twitter旗下25%的员工或受到波及。

     从Meta公司现在对外放出的消息可以看出,裁员的消息应该是不假,Meta 管理人员已经告诉员工从本周开始取消非必要的旅行,如果这次的裁员行动真的如外媒爆料那样,那将会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裁员。那个时候,原本有着固定收入的员工也将会面对像现在Twitter公司被裁员的员工那样前路茫茫。

Meta将启动史上首次大规模的裁员,这次裁员的规模如何?

 Facebook宣布将裁员25%后, Meta又宣布将启动史上首次大规模的裁员。尽管 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在周三重申了他的谨慎立场,但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称:“我们现在正在评估这次裁员的规模。”根据该公司的说法,此次大规模裁员的目标是将其年收入比去年下降一半达到40%。同时目前 Meta和 Facebook没有任何裁员计划的消息传出,这次裁员能否让外界满意还有待观察。

根据 Meta周二发布的声明,这次调整将是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资产重组,从今年开始,将有超过5500名员工被削减工资、福利和奖金,这些员工大多属于“非自愿离职”人群。Meta表示,这次裁员将从今年开始。据该公司称,此次规模庞大的行动会让该公司拥有12000名以上新员工,而前一阶段新员工达到12000人。

此前,扎克伯格表示计划在前关闭公司8500名员工中超过一半。他强调,这次裁员不会影响他目前的现金储备,因为他不需要钱来支付其他支出和偿还债务。同时这家社交媒体巨头表示计划每季度进行一次大规模调整,以保持公司处于“合理竞争力”水平下;并宣布了对未来几个月员工薪资下调25%的政策。

对于这次裁员计划,媒体表示, Meta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公布正式员工人数,因此计划在未来几个月进行裁员。根据报道, Meta已经为其员工建立了一系列组织结构。该公司最核心成员目前大约拥有29万名员工(包括营销、技术、生产、设计、市场和其他部门)。其中最多的是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其次是销售人员和市场和营销人员。此外,高管们还可能会被调岗和被裁掉。按此计算, Meta目前在全球有近20万人。

Meta外包岗位大规模裁员,是市场环境所致还是自身发展原因吗?

早些时候,Meta人力资源主管洛瑞高勒曾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称,Meta开始以更大的强度运营。对于那些未达到预期的员工,公司将考虑裁员。一些员工对此表示,迫在眉睫的裁员感觉像是一场政治迫害,因为公司希望淘汰那些表现不佳的员工。裁员还没有开始,但它即将到来。分析师预计,Meta第二季度销售额将出现零增长, 这也是自该公司十年前IPO以来的首次。而净利润预计将同比下滑33%。

一、要裁掉一部分在米国本土做内容审核的外包。不确定是否受影响,但才是内容审核外包最集中的地方。我知道因为我以前在 Facebook 就是做内容审核的底层平台的,曾经去过不同的内容审核中心了解内容审核人员是怎样工作的、我们如何可以提高他们的效率和用户体验。全球的内容审核人员有几万人,一些内容审核中心是三班倒的,不同班次的上班人数不一样,因为 不同地区和语言的用户活跃程度是跟着时区走的。这跟中国可能很不一样,因为中国国内用户都是跟着同一个时区生活的。

二、雇佣多家外包公司进行内容审核,包括,也就是挺有名气的埃森哲。但用的不是管理咨询服务,而是人力咨询外包服务。的几个大城市雇佣不少当地人做电话客服,互联网客服只是电话客服的变种,而内容审核只是互联网客服的变种。这是一份收入不低的体面工作,当地年轻人都希望加入 Accenture 做这类型工作。

三、当地收入不低的体面工作其实对于 Facebook 来说就没几个钱,而且 Facebook 也对 Accenture 提出了不低的效率要求。每一种类型的内容,无论是因为用户举报还是机器判断而被送往人工审核,都有对应的审核时限要求。为了满足审核时限,每一个中心雇佣多少人,每一个人对着每一种内容平均只能花多少秒来做判断,都有要求。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误判率一方面效率不能差,另一方面正确率不能差,但两样都要就很难。

Accenture 在 Austin 的内容审核中心就是这样一个存在。雇佣的全部都是当地人,熟悉漂亮国文化和俚语。Facebook 对他们的工作效率完全没有数字指标形式的要求,每一份内容你爱花对长的时间来研究就花多长的时间来研究,最重要的是最终做出准确的判断。这时候 Austin 就是些内容审核中心的对照组,用来回答一个问题:我们是否能用效率来换准确率?

四、现在经济不好,同样是内容审核外包,漂亮国本土的当然比的要贵,先裁本土的没什么逻辑问题。也有可能是 Facebook 流量下降,不需要那么多内容审核人员了。还有可能是,最终数据表明不值得花钱用效率换准确率。估计只有内部专门管理内容审核的全职员工知道为什么预算减少了。

当经济周期性下行时,大家纷纷开始削减不必要的开支,首先就要把这些没用了的人都处理掉。首先开始裁的,就是这帮已经不再被需要了的,且在之前就已经招到过剩了的HR。然后随着部门的缩招,各种合同工由于本身普遍能力就不强,至少不如全职员工强,而且裁掉他们不用赔款,所以一些业绩不好的部门,就开始大批量的拿合同工开到。直到最后合同工被开的差不多了,就要开始动全职员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