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消息,大众汽车首席财务官阿诺·安特利茨近日在接受德国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到 2026 年,大众汽车将“几乎不会”在传统内燃机技术上进行任何投资,而该公司的目标是从那时起在电动交通领域中获得丰厚回报。

此外,大众汽车预计,在新软件和电动汽车技术方面的投资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达到顶峰。

据了解,目前大众汽车正在全力发展电动汽车。该公司计划打造业内最大的电动汽车车队,其目标是在2025年之前取代特斯拉成为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导者。

大众汽车曾表示,将在未来五年内投资890亿欧元(约合1010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和数字化等未来技术,以提高公司竞争力。其中,用于电动汽车的拨款增加了50%,达到520亿欧元,而用于混合动力“过渡技术”的拨款减少了30%,达到80亿欧元。

2022年7月份,大众汽车宣布将与合作伙伴在电池业务上共同投资超200亿欧元(204亿美元),且将在欧洲建设6家电池工厂,以增加电池产量,从而加速向电动汽车转型。同年8月份,大众汽车和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已与加拿大签署协议,以确保获得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生产的镍、钴和锂等原材料。

韧性足,盈利强——德系三强给价格战中的中国车企打了一个样

作者:宋家婷

为什么最赚钱的车企却高喊“韧性”?

随着大众汽车集团、宝马集团相继召开2022年年报发布会,德系车企三巨头详细的成绩单凑齐了。

回顾过去一年,尽管业绩都实现了稳健增长,但是三家德国车企不约而同地用了“韧性”一词来概括这一年。

业绩说明会上的措辞也多了几分谨慎的乐观。

比如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就表示,2022年大众面临了“极为不利的外部条件”;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康林松则称,宏观经济及全球局势“无法掌控”;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相对高调一点,但是,言辞之间也留有余地。

当然也正是这样富有挑战性的外部环境,令取得的成绩显得尤为珍贵。

面对仍旧不确定的2023年,三巨头也给出了更加务实的计划。

盈利能力增强

实际上,三家德国车企在过去一年都展现了更加强韧的盈利能力。

以大众汽车集团为例。

整体来看,2022年大众汽车集团交付新车830万辆,同比下滑了7%,但是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2.5%,高达225亿欧元。简言之,销量降低了,利润保住了。

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包括大众、斯柯达、西雅特在内的量产品牌交付量降至410万辆,但营业利润从2021财年的35亿欧元增长至40亿欧元。

由奥迪、兰博基尼、宾利和杜卡迪组成的豪华品牌“天团”,利润率由2021财年的10.6%进一步增长至12.3%,销售收入由2021财年的559亿欧元增长至618亿欧元,营业利润由2021财年的59亿欧元增加至76亿欧元。

保时捷的表现更是抢眼。这也是保时捷IPO后首份财报,尽管其新车交付量相对2021年只提升了2.64%,但是营业利润率上升到了18.6%。

这使得双料CEO奥博穆都忍不住公开大赞保时捷,称大众集团汽车业务净流动资产增至430亿欧元,正是得益于保时捷的IPO。

奔驰也不遑多让。作为戴姆勒卡车业务拆分后的首个完整财年,一如康林松所言,重新规划后的梅赛德斯-奔驰成为了一家“盈利能力更强”的企业。

奔驰在上个月发布的2022财年业绩显示,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全年总销量为2040719辆,同比增长5%;全年营业额为1500亿欧元,同比增长12%;息税前利润更是大幅增长28%至205亿欧元。

宝马集团同样如是,尽管2022年销量同比下降4.8%,但是,全年总营收超1426亿欧元,同比增长28.2%;集团税前利润率达到16.5%,汽车业务部门的运营收益达到将近110亿欧元,超过了宝马此前预测至少100亿欧元的规模。

毫无疑问,三者能够保住业绩增长,一方面得益于集团内部调整业务机构、降本增效,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外部环境比如芯片荒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比如,奥博穆就任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后提出“十点行动计划”,在战略执行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包括各品牌的新产品战略、平台重点的重新聚焦以及软件发展路线图的修订等。这些都是漂亮成绩的重要后盾。

仍旧有挑战

尽管业绩单漂亮,但我们从三位掌门人的发言中不难看出,其较之过往都表现得谦逊不少。

比如大众汽车集团。它形容自己2022年的业绩仅仅是:“稳健”、“长足进展”这两个词而已。

面对新的一年,三巨头也都表示很有挑战。挑战主要集中在两点:

其一,全球经济、市场环境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仍将影响到各种供应链和原材料及能源价格的走势。

2023年,全球半导体供应短缺情况虽有所缓解,但部分问题仍继续导致供应受限。此外,消费者和企业面临的持续通胀压力,以及经济增长更明显放缓,都使2023年前景更加复杂。

其二,中国市场本土新能源车企的进攻。尽管过去一年德企在电动车上进步飞速,但在中国市场仍旧不占优势。

相对来说,大众、宝马的2023计划提升明显。大众表示,无论财务数据还是销量预期,都有较大增幅空间。其中,销量预期从去年的830万辆,增长到950万辆——这乃是基于其在西欧订单量已经达到180万辆。

大众汽车计划营业额从2792亿欧元放大到3020-3210欧元;现金流从48亿欧元增长到60亿到80亿欧元。

不过,鉴于经济的不确定性和成本压力的增加,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CFO Patrik Andreas Mayer还是将营业销售回报率设置在了4%——低于此前6%的期待值。

宝马集团虽然嘴上表示乐观,但行动上仍旧将2023财年的的自由现金流目标设定在70亿欧元左右。对于宝马来说,这个目标不高。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则相对保守,总销量保持上年水平就已经很满足。不止于此,其预计2023年集团营业额将保持上年水平,同时基于各细分市场的发展形势,集团息税前利润预计将略低于上年水平。

军备竞赛:电气化、数字化

总体目标低调归低调,但是,无一例外地,德系三巨头都将目标对准了电气化、数字化。

特别是大众汽车集团,其宣称2023年至2027年将向拥有最丰厚利润潜力的业务方向及地区投资1800亿欧元,其中超过三分之二将投向电动化及数字化。

大众汽车集团如此激进不难理解。

以电动化为例,2022年大众汽车集团纯电动车型交付量达到57.21万辆,同比增长26%,占据了总交付量7%的份额。现有订单中,也有16%为纯电动汽车,高于2021年的水平。

现在的大众汽车,除了在欧洲继续领跑纯电动汽车市场,在中国市场纯电动车型交付量更是劲增68%。北美市场的电动皮卡热潮,也使得大众在该市场份额占据一定席位。

尝到甜头的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到2025年,全球售出的每五辆汽车中预计就将有一辆是纯电动汽车。保时捷则力争在2030年,纯电动车型将占其所售新车的80%以上。

按照计划,今年大众汽车集团将继续推出多款新车,包括全新ID.3、ID.7、ID.Buzz长轴距版、CUPRA Tavascan和奥迪Q8 e-tron等,纯电动车交付量份额目标为10%。

今年,大众汽车集团还计划将北美市场的份额提升至10%,为此去年复活了在美国市场具有悠久历史的SCOUT品牌,并将在2026年交付首批纯电动皮卡和SUV车型。

值得注意的是,All in电动化的大众汽车集团并未放弃燃油车市场。它还将继续对最后一代内燃机的投资——这样做的理由是,大众汽车认为,“我们要保证燃油车的竞争能力,通过燃油车的销售,我们可以完成将来对电动车的投资。”

梅赛德斯-奔驰在电动化战略的不断推进之下,去年全球纯电车型销量达到149227辆(含smart),同比大涨67%。据康林松所言,如果算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奔驰旗下新能源车销量占其乘用车总销量的16.34%。

在好成绩的加持下,奔驰今年纯电车型销量预计将大致实现翻番。除此之外,奔驰另一个关注重点在自动驾驶上。被康林松称作奔驰转型的“下一新篇章”——全新操作系统MB.OS上月已经揭晓。

根据规划,MB.OS将随全新梅赛德斯-奔驰模块化架构(MMA)平台推出,预计于2024年面世,2025年正式上市。

康林松认为,软件是车企的核心竞争力。未来软件将为奔驰带来可观的收益提升。2022年,梅赛德斯-奔驰软件相关营收超过10亿欧元。官方估算,到2025年左右,由软件带来的相关营收将增至数十亿欧元。

德系三强里电动化实力最强的宝马集团,则打出了“全力以赴电气化”的口号。

宝马集团在全球已经交付了超过50万辆纯电动宝马和MINI车型,仅2022年交付量就超过21.5万辆,在供应链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仍比2021年多了一倍。

为了推动业务向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宝马在2022财年投资了大约78亿欧元,用于新车开发项目以及新车的数字架构和数字功能开发。

宝马预计纯电动车将占今年全球销量的15%,到2024年占1/5,2025年为1/4,2026年将达到1/3。在这种发展势头下,到2030年之前宝马就能实现纯电动车型占销量一半的目标。

不仅如此,齐普策还称,“如果在特定时间个别市场或地区要求100%销售纯电动汽车,我们也已经做了充足准备。”

截至目前,纯电动产品已经覆盖宝马、MINI、劳斯莱斯和宝马摩托车几乎所有细分市场。更为激进的是,宝马宣称未来10年内,MINI和劳斯莱斯都将成为纯电动品牌。

中国市场,非常重要!

毫无疑问的是,电动化、数字化的主战场仍旧是中国市场。因此,尽管过去一年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德国车企都坚决表示不会放弃中国市场,并且要加大投资力度。

仍以大众汽车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在北美市场投入更多资金,乃至寻找韩国等更多市场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中国市场投资的减少。

因为收获丰厚。过去一年,大众汽车集团的中国战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

纯电动ID.系列车型在中国市场的交付量实现翻番,其中ID.3、ID.4和ID.6 3车型的总销量达到14.31万辆,同比翻倍——要知道,这距离大众在华电动化元年仅仅两年时间而已。

值得注意的另一个要素是,眼下大众汽车集团和大众中国的掌舵人对中国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就坦言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他大概每年都要来四次中国,与一些中国朋友的友谊长达几十年之久。他甚至还获得了同济大学获得汽车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奥博穆掌舵大众汽车集团后提出的“十点规划”,第三点就提到了中国市场。特别是1月底,他来华拜访一周,谈到各方面的发展,尤其是“技术上的先进”让他印象深刻。

▲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 奥博穆

“中国目前还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奥博穆说,有必要在电动车领域加速步伐,才能够保证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市场地位。

大众汽车中国董事长兼CEO贝瑞德,更是中国微博的坚定爱好者。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半年时间里,他实地走访了大众在华多个工厂,通过和当地工人的对话,坚定了在华投资的信心。

▲大众汽车中国董事长兼CEO 贝瑞德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中国社会突飞猛进。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拥抱数字化生活方式的开放态度也同样令人振奋。”几天前,贝瑞德在微博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从两位掌舵者的话语中,可以判断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人汽,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大众汽车集团:转型挑战很大,但钱足够

在大众汽车集团2023年度媒体沟通会上,有一页画面展示了过去一年对于大众汽车集团而言值得被记住的瞬间:既有ID.BUZZ这样的经典产品,也有保时捷IPO这样的历史时刻,但更有深意的是与中国科技公司地平线的合资,以及SCOUT品牌的复活。

前者是大众汽车集团迎接中国市场变革的一个回应,而后者是这家跨国汽车大公司在全球各地加速本土化的缩影。这是这家全球最具实力的汽车集团,在完成换帅后,面对未来竞争新格局所作出的变化。

和大多数跨国车企一样,大众汽车集团在2022年同样面对了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在中国市场面对本土新能源车企的进攻,而海外市场则是国际局势和供应链紧张带来的挑战。

但结果还不错。

2022年,集团车型交付量达到830万辆,尽管有7%的小幅下降,但销售收入增长了12%达到2792亿欧元,集团未计入特殊项目的营业利润率增长至8.1%,这反映集团良好的定价纪律、成本控制和强大的产品组合。

而2022年供应链和物流问题造成的运营资金增加,使得汽车业务净现金流下降到48亿欧元,但集团预计在2023年这项问题将得到大幅缓解,同时供应链瓶颈问题也将逐渐好转。

得益于保时捷首次公开募股,截止2022年底,集团汽车业务净流动资产增长至430亿欧元。

信心:重点投资数字化及电动化

面对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趋势,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在2023年至2027年向拥有最丰厚利润潜力的业务方向投资1800亿欧元,包括推进集团的电池战略、扩大北美地区业务、强化在中国的数字化实力和产品竞争力,以及继续发展集团领先的产品组合。

未来,68%的资金将投入到与数字化、电动化相关的领域,而在上一个五年计划中,这个比例是56%。到2025年,全球售出的每五辆汽车中预计就将有一辆是纯电动汽车。

集团计划投资150亿欧元到电池战略,包括为新成立的电池公司PowerCo建设电池工厂,以确保其原材料的前期支出。此外,集团也将继续对最后一代内燃机的投资。

面对即将于2025年来临的投资峰值,大众汽车集团也做好了资金基础。

正如大众汽车集团首席财务官兼首席运营官Arno Antlitz所说:“集团在2022财年充分展示了业务模式的稳健性。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下,我们交付了57.21万辆纯电动汽车,并使集团的整体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得到提升。2023年,我们拥有强大的品牌、令人信服的产品以及约180万辆的待交付订单。集团坚实的财务基础使我们即便在充满挑战的经济环境中,仍有能力继续推进电动化、数字化领域的投资。”

具体来看,在过去的2022年,包括大众、斯柯达、西雅特在内的量产品牌交付量降至410万辆,但保持了营业利润的增长,从2012财年的35亿欧元增长至40亿欧元。

而奥迪、宾利、兰博基尼和杜卡迪组成的豪华品牌利润率进一步增长至12.3%,同时后三者的订单量保持高位。2022年,这些豪华品牌销售收入增长至618亿欧元,营业利润增加至76亿欧元。

保时捷的营业利润率则上升至18.6%;金融服务贡献了57亿欧元的营业利润,Traton商用车的销售利润率增长至4%,销售利润16亿欧元。

挑战:面对内卷,保住中国市场地位

不久之前,奥博穆以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身份首次到访中国,而这次中国之行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中国的技术发展给我很深的印象,因此必须要加速步伐才能保证我们在中国的地位。”

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所面对的挑战,以及中国市场之于大众汽车集团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这也意味着转型必须小心谨慎同时又高效果断。

我们能看到过去一年集团的努力。

比如在管理层面,在中国建立了跨品牌的中国董事会,以加快中国市场的决策和发展进程,并充分发挥品牌之间的协同效应。

比如与本土合作伙伴的深化合作,在2022年集团携手地平线,推动在中国驾驶辅助系统和高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比如CARIAD中国子公司成立,以加速研发进程、拓展软件研发,并推动面向中国市场的技术概念落地。

再比如大众安徽在2022年加速推进,研发测试场开工建设,首款车型将于今年下半年投产。

而在新能源车领域,奥迪一汽新能源工厂实现奠基,大众品牌纯电动ID.系列在中国的交付量也实现102.9%的同比增长,集团整体在中国市场纯电动车型交付量同比增长68%。

如果说燃油车时代,我们看到大众汽车集团的本土化更多是“加长”、本土外观设计,那么电动化时代的本土化或许将更为彻底,随着地平线与CARIAD中国子公司的加入,在软硬件层面都提供因地制宜的本土化解决方案。

但努力可能还需要更多。

当中国市场的价值和围绕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都已明确时,更大的挑战就在于如何用更快的速度将其落地,并转化为市场占有率。

毕竟,面对比亚迪在大众化市场以及蔚来、理想等新势力品牌在高端车市场的冲击,目前的大众、奥迪品牌都还需要更强的竞争力才有可能保持份额和利润。而无论是与地平线的合作,还是大众安徽的产品,或是奥迪PPE的新车,以及两家合资企业的转型,都需要更快在市场中产生化学反应。

小目标:纯电动车交付量占10%

2022年,集团纯电动汽车的交付量增长达到26%,并占据了总交付量7%的份额,而现有订单中有16%为纯电动汽车,高于2021年的水平。

过去一年,集团最畅销的三款纯电动车型为:

大众汽车品牌ID.4/ID.5车型 19.32万辆 大众汽车品牌ID.3车型 7.66万辆 斯柯达品牌ENYAQ iV车型 5.37万辆

今年,集团将继续推出多款新车,包括全新ID.3、ID.7、ID.Buzz长轴距版、CUPRA Tavascan和奥迪Q8 e-tron等,今年集团将电动车交付量份额目标设定为10%。

迪斯时代的激进,至少让大众汽车集团在过去一年里的电动化转型表现在跨国车企中处于前列,也帮助集团在北美业务实现扩张。

2022年,首批ID.4在查塔努加工厂下线,集团纯电动车型在美国的交付量增长18.8%,达4.42万辆,位列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第四位。

而在美国市场具有悠久历史的SCOUT品牌,在2022年也得以被大众汽车集团复活,并将在2026年交付首批纯电动皮卡和SUV车型,借助北美市场的电动皮卡热潮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为此集团将在加拿大建立一座新的电池工厂,为南卡罗来纳州的Scout工厂供应电池,这也是PowerCo的一部分。而南卡的新工厂将在未来提供超过4000个工作岗位,计划年产超过20万辆汽车。

此外,ID.7和ID.Buzz也将在2024年亮相北美市场,我们或许可以期待,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大众T1、甲壳虫、Scout越野车在电动时代得以复活,并帮助大众汽车集团重现当年的荣光。

目前,集团在北美的市场份额为4%左右,而到2023年计划将这一份额提升至10%。

写在最后

2023年将是奥博穆出任集团首席执行官后的第一个完整财年,也将是他加速“十点计划”落地的关键一年。

如果说正在快速发生变化的中国市场,或是在电动化时代重新起步的北美市场都还充满着太多的不确定性,那么集团转型信心在哪里?或许就是财务层面的坚实,以及奥博穆接任后对于业务的梳理和顺利过渡。

相比迪斯时代,如今的集团多了一些面对变革时稳定的底气,目标和方向更为清晰。但当变革进入所谓“深水区”,战略需要落地之时,也就到了检验变革成色的关键期。

毕竟,战略再好,终归需要市场的买单。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大公司,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往班级群里发了不该发的班级管理员是男的还是女的

女的,

女班主任在家长群里“发错消息”,家长纷纷质疑:是故意的吧

晓婷聊教育

2021-05-28 09:58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有一种群聊,一些人觉得它便利,而另一些人却又觉得它容易引发不必要的误会,它就是“家长群”。

家长群在方便了家长和老师交流沟通的同时,却也更容易引发家长和教师之间矛盾和误会。

女班主任在家长群里“发错消息”,家长纷纷质疑

在某一家长群里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一名女班主任在班级群里发了一条有关书籍的订单消息,虽说很快就又发一条消息,称之前的发错了,但群里面的家长感觉“套路满满”,纷纷询问女班主任具体是什么书。不知这是无心之失,亦或者是女班主任有心在向家长们推销图书。

对于这种情况,虽然有部分家长看到消息后连忙询问班主任具体是什么书,适不适合自己的孩子阅读等问题,但还有一部分家长对于班主任的行为深表反感,怀疑女班主任是故意而为之。

到底是不是故意发错消息?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出于方便家长和老师沟通交流的本意,几乎每个班级都成立了班级群,但有时候班级群的存在不仅没能起到成立时的目的,甚至还可能会给家长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开支。

家长群里往往会发生各种令人诟病的事情,经常有个别家长假借相互交流的名义,和其他家长乱加好友,将老师在家长群中发布的消息截图作为证据向教育部门举报,甚至还有极个别老师借着老师的身份向家长借钱等等。

无论我们之前提到的那位女老师是不是真的发错了消息,只要家长们看见了,心里都会有些不舒服,毕竟如果真的是老师在推销那些书籍,那么购买的那些书籍的家长,就能借此巴结老师,造成一种不良的风气。

但如果真的只是老师发错了,可能会有一些以为老师是在推销的且正义感比较强的家长,会将群内截图作为证据举报给教育机关,对这位老师造成不利的影响。

总而言之,以人民教师的身份公开在群内向学生家长做生意,已经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其行为将是对教师身份的亵渎,同时也侵犯了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相关权益。

教师“副业”不可为

古语有云,君子有可为,有可不为。教师作为人们眼中教书育人的神圣职业,就应该保持其教书育人的初衷。

虽然在当今社会,国家鼓励人们创业,但我们相信教师开办辅导班,绝不属于国家鼓励的范畴,不仅不鼓励,甚至很多教师开办辅导班的行为都会受到相关部门处罚。

事实上,在人们眼中,老师是一种衣食无忧的职业,但只有真正成为一名老师才知道,并非所有老师都能拿到满意的薪酬,因此,一些老师就不得不为了更加丰厚的报酬而开展副业。

但社会上对老师开展副业的行为是充满争议的,如果只是写作的稿酬还好,但如果是在家长群内买卖产品,那就很容易会受到家长的举报,最后丢掉教师这份工作。

管理好家长群是老师必备的能力之一

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要教育好学生就少不了要与家长沟通,为此就需要对家长群严加管理,在树立老师威严的同时,还要保证能与每个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促进家长群内氛围和谐。

在实际操作上,各班主任老师可以规定群内家长不得随意添加群内成员,若经查实,如果有家长违反规定对其他家长造成骚扰的,可以在群内进行警告。

再比如可以设置新进群成员必须经过管理员的同意,不得随意拉入闲杂人等,给予家长们更好的群聊体验感。

收费公示依据,做到合理合法合规。

对于需要家长支付的学杂费用、课本费、课外活动费等等收费项目,老师应将学校出示的收费通知或教育局开出的收费公告在群里进行公布,并解释具体的用途,让家长们知道并非是老师胡乱收费,提高老师的公信力,避免与家长对于收费情况产生冲突。

维护群内秩序,保持绿色健康。

由于群内学生家长的素质不一,某些家长出于一时兴起,可能会往群内发布一些不良信息或不实信息,对此,班主任老师需要利用管理员权限撤回成员信息,如实在无法撤回,也需要对发布信息的家长进行警告,要求其对此进行道歉,并声明今后不会再发布此类消息,从而维护群内聊天氛围的绿色健康。

总而言之,对于可能存在矛盾冲突的家长群,老师应该起到监督规范作用,而不能监守自盗,自己先触犯相关法规,老师应该要利用家长群做一些对家长和学生都有意义的事情。

7

24个金币已到账

金币可兑换现金

立即提现

教师大会上校长脱稿讲话:希望老师们用这3个心对待教书育人工作

教育好文

250评论

C罗月薪约1.2亿元人民币!利雅得胜利:C罗退役前会回到欧洲踢球

体坛八点半

3评论

不再“浪费”一分钱!大众集团计划2026年“几乎不会”投资内燃机,期望从电动交通中获得回报

每日经济新闻

2评论

看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