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31 日消息,蔚来今天宣布,第 1,300 座换电站正式上线!2022 年全国换电站布局新增 528 座,累计数量已达 1,305 座(其中高速公路换电站 346 座),电区房覆盖率达 68.81%,目前蔚来用户累计换电超 1,500 万次。

交付数据显示,蔚来 2022 年 11 月创月度交付数新高,共交付新车 14178 台,同比增长 30.3%,环比增长 40.9%。其中,第二代技术平台 NT2 三款新车型 ET7、ES7 和 ET5 交付量均稳步上升,达 11072 台,预计 12 月交付量将会再创新高。

IT之家曾报道,蔚来周二还宣布他们预计 2022 年第四季度将交付 38500 至 39500 辆汽车,具体数据即将公布。

蔚来李斌:加快充换电站建设/自动驾驶需循序渐进

易车讯 12月18日,NIO Day 2021在苏州奥体中心成功举行,会后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与易车进行了深度交流,就用户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首先是ET5的订单情况,李斌表示是有史以来蔚来发布的订单最多的车,包括从ES8开始,这是在过去五年NIO Day发布的新车中,总体来说是订单量最多的一台车,但暂时还不方便透露具体的数字。

由于ET5与ET7同属轿车,有人担心ET5可能会影响ET7,对此李斌坦言,家里“两个孩子”,谁有出息都行。如果二排经常坐人,买ET7更好一些,这是毫无疑问的,还是要根据自己的用途去选择。

对于大家普遍关心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李斌表示2022年将建成1300座换电站(不包括海外),而这个数据截至目前是733座,2022年将新增550座以上的换电站,而具体城市方面,以北京上海为例,截止目前北京46座,上海61座,而在2022年,蔚来将在换电站建设方面加快速度,北京上海两座特大城市都将是三位数起,而在2022年蔚来超充桩将翻倍,目的地充电桩则是3.5倍。对于补能方面,蔚来还会去做很大的优化,也会更多站在充换电一体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去做充换电一体站。

对于换电李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表示换电技术有三个被低估的优势,第一作为储能的优势,未来储能发挥的作用远比想象还要大,中国一天只有两次,波峰波谷,晚上波谷电,白天有波峰,以晚上的电价储能充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成本;

第二,未来自动驾驶技术成熟了以后,它可以作为一个自动加电设施,结合NT2.0的车,最终实现在比如高速服务区换电场景下,只要法律允许,晚上的时候车自己完成换电,从技术对接来讲没有任何问题;

第三则是灵活升级。换电不仅补能速度快,对大容量电池优势则更加明显,比如75千瓦时容量的电池需要三分钟,150千瓦时的电池同样也只需三分钟,这是充电所不可能做到的。

2021年对于蔚来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蔚来围绕着智能电动汽车全栈技术去深入进行底层的研发投入,今年增加了近三千研发人员,目前总人数已接近五千人,在德国柏林建设欧洲的研发中心,以智能化研发为主,这样蔚来在中国、美国、欧洲都有了智能化研发的基地。

对于自动驾驶方面的问题,李斌表示在NT2.0平台上,所有底层技术的比如从感知到规控都是蔚来自己完成,相比此前是个巨大的提升,NOP Plus作为增强版NOP,会具有更强的传感器能力,特别是有激光雷达,安全性各方面提升明显,主要是作用在高速和快速路上的领航辅助功能。

对于NAD,其范围则更广,会在城区所有地方应用。李斌表示自动驾驶是一项服务,不是一项功能,之所以是服务,会呈现出对不同人群的不同,对于NAD不用特别着急,在ET7交付之后会逐步的去开通,逐步的给大家去体验。

虽然此次发布会没有提到子品牌,但李斌也表示子品牌会在不久后发布。

在电池容量方面,李斌表示150千瓦时的电池不会成为主流,而对于这么大容量的电池组,未来或将以租用的模式进行搭载,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减轻购车成本,套用李斌采访时的话来说“成天买个续航一千公里的,也没太必要”。

对于新能源二手车的问题,李斌表示未来蔚来会去探索更多二手车方面的东西,比如二手车的商业模式,二手车的保值率,把二手车的价格稳住,尽可能保护广大车主利益。

蔚来2022建设超1300座换电站跑了好几天的黄豆能不能打豆浆?

无法确定黄豆是否能够被使用多天的电池更换站(换电站)来制作豆浆,因为黄豆和电池这两种物品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或者关联。

蔚来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动汽车的公司,他们建设的超过1300座换电站是为了方便车主更换电池,以便更长时间的驾驶电动汽车。黄豆是一种农产品,用于制作豆浆等食品。这两种物品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黄豆不能被使用多天的电池更换站来制作豆浆。

需要注意的是,电池更换站(换电站)中的电池需要经过专业的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性能和安全。因此,我们不建议将电池更换站(换电站)中的电池用于其他非车辆相关的用途。

在今年nioday门票抽取规则中,蔚来值高于哪个值可以百分百获得门票

2022 年 7 月 6 日,蔚来西藏拉萨慈觉林大道换电站投入运营,这是蔚来的第 1,000 座换电站。与此同时,7 月 6 日还新增 11 座换电站投入运营,全国累计建成换电站共 1,011 座。

在换电站 1,000 座里的程碑时刻,蔚来召开了 NIO Power Day 2022 沟通会,会上蔚来不仅分享了对补能体系建设的思考,还透露了接下来 NIO Power 的规划。

一些不为人知的数据

按照惯例,NIO Power Day 2022 刚刚开场,秦力洪向我们介绍并回顾了这 4 年来 NIO Power 取得的战绩。

截止 2022 年 7 月 6 日蔚来建成了 1,011 座换电站,这 1,000 多座换电站覆盖中国内地所有省级行政区,日均换电次数 30,000 次,累计完成了超过 10,049,462 次换电,全国「电区房」覆盖率达到了 62.1%,一键加电共 821,350 次,家充装的安装量 127,528 根,蔚来所有对外开放的充电桩数量为 9,603 根。

在 2017 年的 NIO Day 上,蔚来首次发布了第一代换电站,在那个时间点,大家对「换电」更多的是质疑,无论是做换电倒闭的 Better Place 这个历史案例,还是换电站后续的建设成本,都显得这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儿。

但是在 2021 年 9 月 29 日,蔚来第 500 座换电站上线了,今天突破 1,000 座了。

蔚来的第一个 500 座用了超过 3 年时间,而蔚来的第二个 500 座只用了 10 个月,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蔚来的持之以恒的决心。

关于电区房这个说法其实并不是蔚来创造的,而是从蔚来社区中流传出来的,指距离换电站 3 公里以内的住宅或办公场所。

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深圳排名第一,达到了 84.0%,上海和北京分别以 77.8% 和 75.9% 的数据位列第 4 和第 6。

沟通会上,秦力洪表示:「换电是最快的加电方式。」不过也坦言:「家充桩充电是最佳的加电方式。」

从目前蔚来 22 万辆左右的交付量来看,蔚来用户中接近 60% 车主都具备家充条件。

另一个有趣的数据是,蔚来分享了 6 月超过 20 万用户补能的数据:

换电 52.3%

家充桩充电 24.2%

顺利充电 11.4%

一键加电 0.9%

在蔚来用户总的加电量中 88.8% 的加电量来自于便捷加电场景,所谓便捷加电,也就是用户不是专门为了充电且花了大量时间的补能方式。

考虑到换电的平均时长已经在 10-15 分钟以内,所以我们也认同将「换电」放进便捷加电场景。

在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 2 个数据,第一个是换电的占比达到了 52.3%,所以对于一辆不能换电的车型,那便捷加电场景将会从 88.8% 骤降到 30%;另一个数据是「一键加电」的占比仅 0.9%。

在蔚来刚刚推出一键加电服务的时候,大家对这项服务普遍是嘲讽的态度,但是有意思的是,这项服务在蔚来车主中服务的占比已经下降到了 0.9%,但开始有越来越多第三方车企开始向蔚来签约这项服务,截止目前这项服务的已经服务了 54 个品牌。

另一个数据,是蔚来 9,000+ 充电桩 80% 的充电电量服务的是非蔚来品牌的车型。

显然,NIO Power 在做的已经不仅仅是服务好自己的车主,同时还服务了很多第三方品牌车主。

从这个维度来看,蔚来在做的事儿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公司,而是同步在做中石化、中石油的事儿。

秦力洪在沟通会上也呼吁:「天下的电动汽车在市场上虽然竞争,但是在战略上仍然是一家人,所有电动汽车用户的体验好了,电动汽车这个品类才能好,我们还没到你进一步,我必须退一步的阶段,在此,我们也会呼吁所有电动汽车的品牌都应该投入经营自己的充换电设施,给用户提供方便,也呼吁所有有自己充电桩的汽车品牌,开放自己的充电桩,为所有品牌的电动车提供服务。」

蔚来的能源云能干啥?

当然蔚来并不满足于此,为了更好地服务车主,并高效利用资源,蔚来今天也向我们展示了蔚来能源云 NIO Power Cloud。

基于「车」、「桩」、「站」的数据,NIO Power Cloud 可以实现智能选址、智能运维、智能规划和电网互动。

智能选址

首先在这套系统中,会集合蔚来所有当前补能设施的位置、类型,周围用户的数量、家充情况,以及周围换电站的工作情况,综合判断出当前最需要建站的地点。

此外,这套系统还具备仿真预测能力,通过这套系统蔚来可以清晰地预测建站之后这个站点接下来 30 天的单量、每个用户预计的换电时长等等。

智能运维

所谓运维就是运营和维护,在运营层面通过整套系统,蔚来可以清楚地知道当前 NIO Power 体系下的充电桩、换电站的实时数据信息。

维护层面,每个换电站都有一套数字孪生兄弟,也就是说物理空间有一套实际的装置,在数字空间里面一套一模一样的模型,通过数字空间里的特征指标,蔚来可以轻松判断换电站是否有故障,故障在哪。

基于这套系统一方面蔚来可以更好地对专员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可以让蔚来更好地实现无人值守。

智能规划

其实这项功能,在去年的 NIO Power Day 中就已经简单介绍过了,而今年的变化点就在于,蔚来的能源云经过进一步的演变在蔚来 App 中上线了「加电旅程」的功能。

算是一个半充电站点查询一半旅游的路书,即解决了补能的问题,又开拓了一条新的旅游路线,相信会成为电车车主们一个非常喜欢的工具。

电网互动

这一项功能的作用更多是利用现有车辆的电池,作为储能装置,帮助电网平衡白天和夜间的需求,实现削峰填谷,更加节能。

这是接下来的 NIO Power

二代服务车

也不知道蔚来是不是受上海疫情时用户们的需求而得到的启发,蔚来在 NIO Power Day 的后半程发布了第二代多功能移动服务车,也就是全新的奶妈车。

根据蔚来的介绍,第二代多功能移动服务车具备加电、维修、保养三项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而且已经于今年 6 月开始投入了使用。

接下来二代车会不断地替换过去的一代服务车队,并且不断地扩大规模。这也意味着我们后续对车辆进行简单的维护工作都可以在自己家或者公司楼下进行,这一度让上个周末为了保养油车在 4S 店呆了大半天的我非常羡慕。

500 kW 超快充

首先,蔚来公布了新一代超快充,最大功率达到了 500 kW,其中峰值电流为 650 A,与特斯拉的超充桩一样属于大电流的方案。

根据蔚来介绍,新一代的充电桩将采用液冷枪线,枪线的重量将会比蔚来现在快充桩的枪线轻一半,这无疑是女性车主们的福音。

这一批全新的充电桩将会于今年年底,同时在国内和欧洲市场开始部署。

同时沈斐也表示,相较其他品牌来说蔚来落地超大功率充电桩是比较容易的。因为 500 kW 的超快充是能够与换电站一起落地的,目前换电站的变压器容量为 630 kW 或者 1,250 kW,所以能够额外在换电站边上竖 1—2 根超快充。不过就 500 kW 所支持的车型,本次 Power Day 上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解答。

第三代换电站

除了500 kW 的超快充之外,蔚来还对第三代换电站以及 800 V 电池技术做了个预告。同样是今年年底左右,蔚来会发布蔚来的第三代换电站,而且届时可以做到立即部署。据透露截止到目前三代站的研发已经接近尾声了,正在进行样站的测试工作。

秦力洪表示,三代站会有很多的提升,具有更大的容量,更高的效率,更加灵活的布局,以及兼容更加广泛的车型和电池类型。

这所提到的更广泛的电池类型,就是指 800 V 高压平台的电池包也将会被三代站所兼容。同时,秦力洪额外提到后续 800 V 高压平台电池包及配套的换电体系会面向全行业开放。

在本次的 Power Day 中秦力洪不止一次提到:「换电合作是取决于其他品牌的意愿,蔚来一直是开放的,蔚来可换电的底盘技术、可拆卸的电池包技术,包括拥有的 1,000 多项专利都是向全行业开放的,因为技术合作是可以帮我分摊成本的。」

但是对于其他车企来说,这样的合作弊大于利。从目前来看,其他品牌的车企与蔚来换电站进行合作,可以省下一大笔铺设换电站以及充电桩所需的基建资金,而且可以快速地让用户拥有非常成熟的换电补能体验,这对于品牌的销售无疑会非常有帮助。

但长久来看,这样的合作就会让参与进的车企显得非常被动。首先,整车的底盘、电池包会碍于蔚来的换电技术受限。有再好的技术,也不能贸然上车,除非放弃换电、放弃合作的补能资源。其次,在拥有相同的换电资源和生态下,产品一定需要有足够多的差异化才能够产生利润。因此这样子的风险不是所有车企都想去尝试的。

关于其他品牌使用换电站,目前能够确定的是,蔚来代号为「阿尔卑斯」的新品牌将会有自己的换电站,提供给 20 万级的「换电版 Model 3 和 Model Y」使用,而且定位更高的蔚来也能用,但是秦力洪透露道新品牌不一定能用蔚来的换电站,这也相当于用品牌定位做了服务体验上的区分。

2025 愿景

在去年的 7 月 9 日,蔚来的首届 NIO Power Day 上发布了 NIO Power 2025 换电站布局计划。⾄ 2025 年底,全球换电站总数将超 4,000 座。这一计划到一年后的今天又被再一次搬了出来,目标没有改变仍旧是全球 4,000 座,但这次将 4,000 做了进一步的拆分。

在中国国内,换电站的数量要达到 3,000 座以上,国外的建设数量要在 1,000 座,就目前欧洲的换电站布局而言仅有挪威一家在运营,本月开始将试点无人运营,同时还有两个换电站正在欧洲另外两个国家中做基础标定。

沈斐表示,今年下半年会在欧洲发力部署。今年 10 月,会针对进军更多欧洲国家开一场专项发布会。发布会中会比较详细地介绍蔚来在欧洲所有的服务体系和战略安排,届时我们也会跟进报道。

回到国内市场,在 2025 年的换电站布局计划中,蔚来又将其分为了城区和城际两种用车环境。市区的换电站仍旧是以「电区房」的覆盖率达到 90% 作为目标,秦力洪也提到由于用户的分布是动态的,具体的 90% 多少仍需要给他们一点时间,所以不出意外的话,明年的 NIO Power Day 我们就会看到一组更精确的目标。

而城际公路的覆盖,到 2025 年将从如今的五纵三横四大城市群直接升级为九纵九横十九大城市群,其中 19 大城市群是来源于国家发改委的规划,甚至包含了新疆的天山北坡城市群。关于换电站的部署秦力洪直接表示:「在边际效益最大的前提下,只要蔚来存在多少年,就会不是多少年,直到用户们提不出要求。」这一点 NIO Power 的确走在了解决用户痛点的前段。

写在最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蔚来 NIO Power 的能力边界也在不断拓宽,在 2019 年开始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就已经陆续超过了 500 km,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家的焦虑更多在「补能」环节。

现阶段电动车桎梏与补能速度,第三方充电桩品牌很难通过「卖电」实现盈利,既然无法实现商业闭环,这个生意自然很难做下去,而车企来干不可避免需要同样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如果这件事儿能够帮助车企卖更多的车,那就是一件值得做的事。

在可预期的时间内,电池技术和补能速度都很难有颠覆性的变化,而在所有厂商都在转型电动化的环境下,蔚来 NIO Power 的优势只会越来越大。

这也是蔚来在成立之初就已经想清楚的:体系化竞争力。

作为用户来看,站在 2022 年这个时间点,能让用户舒舒服服地开着电车想去哪就去哪的品牌,一只手都数得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