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建设银行龙集采平台披露了国产操作系统软件采购结果。

公告显示,建行国产操作系统软件已完成采购工作,入选供应商为麒麟软件,统信软件则落选。

本次采购价格为9900万元,采购方式为竞争性谈判。

目前,建行、工行、中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党政、金融、交通、能源、电信等多个行业,国产操作系统都在快速普及,麒麟、统信已成为遥遥领先的前两强,麒麟系统则是中国Linux市场连续11年第一。

据了解,麒麟软件成立于2019年12月,由中国电子旗下天津麒麟和中标软件合并而来,第一大股东是A股上市公司中国软件,持股比例40.2%。

麒麟软件旗下产品包括银河麒麟服务器操作系统、桌面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麒麟云、操作系统增值产品等,支持飞腾、鲲鹏、龙芯、兆芯、海光、申威等主流国产CPU,在中国空间站、火星探测器、远望六号测量船、中国铁总数据中心等领域得到应用。

统信软件成立于2019年11月,由诚迈科技、北京世界星辉、北京一路创科、宁波深度汭溥、自然人刘闻欢、北京神州绿盟等共同出资组建,第一大股东是A股上市公司诚迈科技,持股比例32.54%。

统信软件先后发布了统信UOS社区版、行业版等六个版本,团队已有2000多人,开源社区用户超100万,和龙芯、飞腾、申威、鲲鹏、兆芯、海光等国产芯片有广泛和深入的合作。

国产操作系统新动态:麒麟抱中兴大腿,统信UOS要慌了?

近日,从中兴的新支点操作系统官方获悉,新支点操作系统携手麒麟操作系统推出首个中国桌面操作系统根社区openKylin。在发布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七位院士作为openKylin社区咨询委员会委员,均高度肯定了openKylin社区对于中国发展开源技术的战略意义,呼吁更多的行业伙伴加入,希望openKylin社区可以成为我国具备自主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顶级开源社区。

发展国产操作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从技术、产品、市场、生态各方面综合来看,中国主要的三大国产操作系统为中兴新支点、麒麟、统信。

新支点操作系统依靠中兴的强大实力,经过十多年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已打造成一个面向未来的智能通用操作系统,集合了桌面模式、服务器模式、平板模式,采用微内核设计,实现了交互体验、接口、组件、内核版本4大统一,为不同设备和场景提供了统一的平台。一个操作系统,即可满足各种智能设备和场景的需求,从常用的笔记本电脑、一体机、台式机、平板电脑,到专用的智能终端、智能 汽车 、服务器、边缘计算、云计算平台、数字基础设施等,让不同设备不同场景使用同一平台,解决操作系统的碎片化,带来人性化交互、简洁流畅、安全可靠的多场景使用体验。

中兴的新支点操作系统已通过公安部四级安全认证和CMMI三级认证,在政务办公、高铁复兴号、国产荣威 汽车 、电网智能设备等我国核心领域得到应用。

而麒麟操作系统,据中国权威专业调研机构赛迪顾问发布报告显示,在国产操作系统领域,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稳居“2020年中国Linux操作系统市场排名第一。

统信UOS是近年来由多家企业联合自愿发起的操作系统项目,虽然成立时间比较新,但由于统信UOS是基于深度操作系统发展而来,UOS在研发和生态方面依然有一定的基础。

然后近几年来,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非常迅速和火热,但依然难于撼动微软和苹果等国外巨头在操作系统的市场。为了打破这种局限,国产操作系统各厂商们一直在努力研发和发展生态,中兴甚至将新支点操作系统的桌面模式向所有用户都免费使用,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企业。

而现在麒麟操作系统与中兴新支点操作系统强强联合,共同努力推进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和生态繁荣,两大国产操作系统厂商放下敌对,选择合作共赢,这必将是国产操作系统新的里程碑,对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带来积极的意义。

国产操作系统另一个厂商统信UOS在研发实力和资金上比不过中兴,在市场占有率上比不过麒麟,面对麒麟与中兴新支点的强强联合,这种孤身奋战还能否继续发展下去呢?

不管怎样,国产操作系统的新局面基本成形,希望国产操作系统真正形成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生态,能够与Windows和macOS抗衡。

HarmonyOS升级用户开始加速

鸿蒙的问世进一步强化国产软件 在硬件发展受到制约的背景下,华为正在联合国内产业链,努力实现软件端的自主可控。

6月5日,华为捐赠出鸿蒙基础架构,意味着鸿蒙基础架构开源。而鸿蒙的开源基本可以消除其他厂商对作为竞争对手的华为的顾虑,可以根据自己的诉求平等地使用鸿蒙,有利于鸿蒙系统接入更多的设备,从而加速鸿蒙生态体系的建立。

华为预计到2021年底,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设备数量将达3亿台,其中华为设备超过2亿台,面向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各类终端设备数量超过1亿台。随着鸿蒙基础架构开源,鸿蒙在不同平台软硬件产品的渗透率有望持续增长。

今天盘后,有媒体报道:“从华为内部人士处获悉,截至目前,HarmonyOS升级用户已经突破1000万。”

鸿蒙受益可分为四层:鸿蒙生态的合作伙伴、配套软件、物联网模组、国产软件等。

第一层:合作伙伴受益鸿蒙渗透率提升。

在构建鸿蒙生态体系过程中,合作伙伴的配合至关重要。此前华为的软件部负责人王成录表示:“在2021年底将会有3亿台设备升级鸿蒙系统,而手机占据其中的2亿,可穿戴设备等占据其中的3000万,而剩下的需要靠友商来支持。”

第二层:配套软件适配鸿蒙率先抢占市场。

在Open Harmony开源项目的支持下,鸿蒙OS拥有更丰富的配套软件,涉及视频播放、视频剪辑、地图、社交软件等应用。率先适配鸿蒙系统的软件公司有望保持在细分赛道的市占率,同时可以分享鸿蒙系统成长红利。

第三层:鸿蒙推动物联网模组加速发展。

鸿蒙系统要真正实现万物互联,一方面需要解决软件层面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赖于硬件的支持,物联网模组则是硬件领域必不可少的一环。鸿蒙系统2.0的正式推出,有望加速推动万物互联的发展进程,为物联网模组带来强劲需求。

第四层:国产软件伴随鸿蒙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5月24日,据路透社消息称,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早前公司内部会议上表示,华为重视软件,因为在该领域,未来的发展基本不受美国控制,有较大独立自主权,可以“扎到根,捅破天”。鸿蒙的问世加强了软件领域自主可控情绪,我国本土软件服务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另外,十四五软件规划即将发布,国产软件可能迎来新一轮政策催化,并且最近调研表明产业对信创发展乐观。

6月7日盘后,在重庆举办的首届中国工业软件大会上,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表示,“我们会尽快发布软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十四五时期软件产业发展,加快出台关键技术软件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对工业软件关键技术软件的重点支持。”

2019年以来,美国频繁对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 科技 公司实施技术封锁,信创产品国产化需求更加迫切。另一方面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行业软件等各方面的国产化产品已日趋成熟,国产替代条件已具备。

另外,根据6月信创产业调研,产业对信创发展非常乐观,预计今年党政信创市场招标350万台,同比增长25%以上。

行业信创方面,监管部门要求今年金融行业拿出预算的15%用于信创,明年加码至30%,一般系统要在2023年底全部替换完毕;电信行业目标5年内实现完全替换,包括核心系统。同时行业信创价格高于党政信创,如金融行业采购东方通中间件价格提升至2万元以上。

国产软件体系介绍

第一,操作系统

国家全面推行党政办公系统国产化,2020年是党政信创落地元年,采购总量为700万套,按3:5:2的比例在2020-2022年逐年推进。2020年采购量大约为规划总额的30%,2021年采购量将不低于总额的50%,采购金额相比今年有望翻倍。

2020年党政领域操作系统招标总量约200万台,麒麟软件中标占比55%-60%,统信软件占比40%-45%。麟操作系统由中国软件旗下子公司麒麟软件开发运营,对标微软;诚迈 科技 与武汉深之度共同成立统信软件UOS,并深度绑定华为。

第二,中间件和数据库

中间件是应用于分布式系统的基础软件,位于应用软件与操作系统、数据库之间,为应用软件在不同的技术间共享资源提供了可复用的标准件,是与操作系统、数据库并重的三大基础软件之一。

预计到2023年,我国中间件市场规模达130亿元,复合增长率17.2%。在国内中间件市场,外国公司IBM和Oracle市占率超过50%,国产替代空间巨大。东方通中间件产品市占率5%,排名国内厂商第一,第二名宝兰德市占率1.9%。

此外,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兴起,未来软件基础设施逐渐从基础中间件向云应用平台和数据中台演进。

第三,网络安全

今年等保2.0等合规性政策的执行力度有望加大,《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有望出台,网安实战化演练行动覆盖范围、实施力度进一步提升。此外,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相关重保投入也有望增加。随着疫情逐渐企稳,2021年网安行业全年增速预计将恢复到20%以上。

第四,行业应用软件(包括工业软件、办公软件、金融软件、医疗软件等)

1)工业软件

工业互联网占5G下游应用的80%,是5G应用的核心场景之一,5G的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大连接广覆盖的特性可有效提升工业生产效率。

工业软件上游主要为计算机硬件设备制造、系统软件、开发工具软件、中间件厂商,代表性企业为微软、IBM 等,上游产业基本仍由海外企业占据。下游应用领域众多,几乎涉及所有工业领域,涵盖离散型行业和流程性行业,如 汽车 制造、机械装备、航空航天等行业。

2)办公软件

在国内信创自主替代的大趋势下,国产办公软件支持国产软硬件环境且价格相对较低,同时产品贴近国人使用习惯,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金山办公的办公软件在党政及行业市场市占率超90%,客户覆盖国务院下属65家单位中的62家、97家央企中的90家、153家中大型银行中的133家。

比芯片更迫切!欧洲成立万亿芯片联盟后,华为行动了

文| 科技 在前方

自2018年的中兴事件,到2019年的华为事件,以及2020年美国修改半导体行业的交易规则,美国在近两年里对我国高 科技 企业的打压是愈发的激烈。美国是当之无愧世界上 科技 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并掌握了 科技 霸权,但美国可能也没有想到,由于改变半导体行业规则而带来的连锁反应这么明显。

在深刻地意识到我国在半导体芯片领域的不足后,我国大举投入资金和人才进入国产半导体芯片领域,并力求在五年内实现从30%到70%的芯片自给自足。其中中科院担起了攻克光刻机等高端芯片技术的重任;国家第一所南京芯片大学的成立担起了半导体芯片人才培养的重任;国家四部门也明确提到将向芯片制造企业首次推出10年免征所得税政策。

在国内上下齐心协力的背景下,相信我国芯片关键技术会接连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然而,在美国与中国企业的这场 科技 较量中,欧洲企业也被卷了进来,比如荷兰ASML的EUV光刻机没有美国许可无法出售给中芯国际、意法半导体与华为的芯片合作也被迫中止。

在切断了与中企华为的合作后,欧洲企业彻底失去了中企的订单,本来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欧洲企业彻底坐不住了。根据欧媒报道显示,美国在半导体规则上,频繁地给予了美企众多“特权”,而欧洲企业没有一家获得供货中企的许可。

要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全球各国都想瓜分市场份额,众多美企获得了”特权“就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优势,而欧洲企业却只能眼看着面对损失。此前,欧洲企业还以为帮助了美国,但现在来看它们却在为别人搭“嫁衣”。因此,欧洲17国决定成立万亿芯片联盟,壮大欧洲的半导体芯片产业。

看来欧洲17国成立万亿芯片联盟,是下定决心要壮大欧洲在半导体芯片行业的地位,试图不再发生为别人搭“嫁衣”的事情。只有核心的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不会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因此,在美国修改半导体规则的背景下,欧洲国家以及中国都开始了芯片自研的大潮中。

但是,其实我国还有一项技术的研发比芯片还要迫切,那就是我国另外一个容易被“卡脖子”的技术领域操作系统。要知道,在操作系统领域,不仅是中国的痛点,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使用的都是美国人研发的操作系统。

比如在PC领域,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整体市场份额已超过86%,可谓是“一统江湖”。而排名第二的苹果Mac OS,虽市场份额不足10%,但仅这两家美国公司,就垄断了全球95%以上的操作系统市场份额。

手机端操作系统同样于此,基本上由安卓和苹果iOS两大操作系统垄断。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手机端安卓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达到68.63%,同期iOS操作系统的份额为30.99%,它们合计就占据了全球99.62%的市场份额。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用的操作系统就很难得到保障,如果美国真的想用操作系统卡脖子的话,对于各国来说,恐怕一时无一可幸免。正如在2019年谷歌宣布限制华为使用GMS生态和安卓系统,这对华为在海外的智能手机业务造成了一定影响。

当然,对于操作系统受制于人的局面,我国也并未闲着。在长期摸索过程中,不仅国内操作系统取得了重大突破,华为也开始行动了。根据媒体报道,如今在PC领域,国产操作系统中,麒麟系、 统信 UOS处于领先地位。

麒麟系统被认为是国产操作系统的领军者,2020年8月13日,在银河麒麟操作系统 V10 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麒麟操作系统安全等级已达到国内最高等级。

统信UOS是在深度操作系统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商用领域做得比较好,被认为是适用度最好的国产操作系统。据悉,目前统信已发布了UOS社区版、个人版、企业版等六个版本。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脑操作系统方面,华为也联合统信、中兴、龙芯等30余家国产 科技 企业共同成立了“同心生态联盟”,目标就是打造中国人自己的操作系统生态联盟,打破微软Windows的垄断。可以说,在PC操作系统领域我国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了。

而在手机端系统方面,华为鸿蒙系统及生态建设正在不断扩大。目前,华为鸿蒙系统已经开始在智能手机、电视、车机等领域应用,据悉华为全球注册开发者已达180万,华为HMS的应用数量已经达到9.6万个,不得不说,华为真的厉害了而鸿蒙系统也是国产系统里最为完善一整套操作系统。

不可否认,无论是微软的Windows系统、苹果的IOS系统其地位无法撼动,国产操作系统要想替代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随着国产操作系统的成熟以及华为开始行动加入“同心生态联盟”,相信打破美国系统垄断的局面最终将会实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