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1 日消息,欣旺达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动力电池在手订单饱满,公司已根据客户订单需求并结合市场情况开始建设对应的产线,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IT之家了解到,谈及成本上涨及锂矿布局等问题,欣旺达称公司已通过参股、竞得探矿权、设立合资公司等方式积极布局上游锂矿,包括公司在青海东台吉乃尔盐湖拥有探矿权并且通过与金圆中科、川恒股份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参与盐湖锂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工作等。公司通过以下方式解决成本上涨的问题:

公司通过前述方式布局上游原材料,能够保障公司原材料的长期供应,优化采购价格。

公司积极对电池产品进行材料、工艺、结构等方面升级创新,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

公司已与终端客户形成了价格联动机制,终端客户会与公司共同分担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

公司结合在手订单进一步提升生产规模以及产品良率,形成规模化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欣旺达表示,公司还计划推出“低成本、宽温域钠离子电池产品开发项目”“新型钠离子电池关键技术研发”“高安全、高比能全固态电芯产品”“新一代高比能、快充三元电池产品”“新一代采用 CTP / CTX 技术的动力电池”等产品。

磷酸锰铁锂电池方面,欣旺达称公司已与国内外多家车厂就磷酸锰铁锂电池开展交流和合作,公司可以提供 400-750 公里续航里程要求的磷酸锰铁锂产品解决方案,生产时间以具体合作项目为准。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的 2022 年 10 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数据显示,欣旺达排名第 5,装车量为 5.50GWh,国内市占份额为 2.45%。

欣旺达:宁德时代的紧随者!未来潜力巨大

欣旺达发布的2021年中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6亿元,同比增加30%。净利润6亿,同比增加100倍。然而,宁德时代的半年营业收入也才300-400亿,欣旺达的体量是宁德时代的一半左右,但市值是宁德时代的20分之一!相比之下,欣旺达的未来潜力巨大。

2021年8月12日,欣旺达全资子公司欣旺达电动 汽车 电池有限公司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项目投资协议》, 拟投资200亿元,在南昌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项目内容为动力电池电芯、电池模组、电池PACK、电池系统等

作为传统消费类电池巨头企业之一,近年来欣旺达在新能源 汽车 动力电池领域持续发力,紧抓双碳机遇,坚定推动扩产增效。今年7月,携手吉利集团、浙江吉润拟设立合资公司山东吉利欣旺达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满足浙江吉润、吉利集团及其关联方全系列HEV 汽车 动力电池产品的需求。

2021年上半年,公司动力电池的业务发展势头良好,新增15款车型,相继获得东风柳汽菱智CM5EV、东风E70、广汽A9E、吉利PMA平台、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等多家车企车型项目的定点函。目前,已建立合作关系的车企包括:雷诺、日产、易捷特、吉利、东风、广汽、上汽通用五菱、小鹏等。

根据中国 汽车 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1-7月动力电池月度数据,2021年1-7月欣旺达新能源 汽车 动力电池装机量为0.52GWh,国内装机量排名第13, 其中,7月动力电池装机量为0.22GWh,国内装机量排名第7。显示排名在不断上升!

公司董事长王明旺有N年的电池管理经验,1967年出生在广东茂名,最初家里条件很差,艰苦完成学业后他带着几十块钱出门闯荡。董事长今年54岁,年富力强,有能力带领公司更上一层楼。 董事长 自1993 年起涉足电池模组行业,1997 年创立欣旺达有限,十余年时间,依靠其在锂离子电池模组行业丰富的生产管理、研发经验和 科技 兴企的理念,带领公司发展成为中国锂离子电池模组行业的领先企业。董事长长期致力于锂离子电池模组研发,为公司技术研发的领头人,先后主持开发并形成十余项公司核心技术并获得多项专利,曾荣获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区长奖,宝安区 科技 进步三等奖。

HEV电池市场将大爆发 欣旺达/蜂巢能源/科力远“抢先摘果”

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及市场需求疲软影响,2019年中国 汽车 产销双双同比下滑,就连近些年一直突飞猛进的新能源 汽车 产销也出现了首次下滑。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HEV的强势逆势增长。根据乘联会数据,2019年国内HEV车型累计销量28.5万台,同比增长33%,且连续三年正增长。

HEV即混合动力 汽车 ,是传统燃油 汽车 与纯电动 汽车 的折中方案。HEV同时利用传统 汽车 的内燃机(可以设计得更小)与纯电动 汽车 的电机(PMSM或者异步电机)进行混合驱动,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需求,提高了燃油经济性,从而达到节能减排和缓解温室效应的效果。

“节能 汽车 要实现混动化。”近日,国家新能源 汽车 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传统 汽车 因为数量巨大,消耗能源非常多,所以节能是非常重要的任务。王秉刚认为,混合动力是减少传统 汽车 燃料消耗最有效的手段,今后15年中国的传统 汽车 要全面向混合动力去转变。

“电池不是一种技术模式、一种技术特征,应该根据车辆发展的需求来确定什么样的电池。”王秉刚认为,新能源 汽车 动力电池技术是多样性的,包括能量型、功率型、能量功率兼顾型等。他表示,混合动力 汽车 用的电池是功率型,一旦混合动力 汽车 大量发展功率型电池需求量将非常大。

面对即将大爆发的HEV电池市场,一些先知先觉的电池厂商早已秣兵厉马、整装待发,抢摘丰硕的果实。

“目前我们已经开发了两款HEV方型电芯,在能量密度、高倍率充放电、环境耐候性、高安全可靠性、长寿命等方面都具备一定优势。”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梁锐表示,欣旺达开发的HEV电池性能与LG化学的相当,2019年率先获得了雷诺、日产等国际车企客户的定点,并于今年开始批量供货。

据了解,欣旺达于2019年4月收到雷诺-日产联盟的供应商定点信,相关车型未来七年的需求预计达115.7万台,保守预计订单金额将超过百亿元。2019年5月,欣旺达又被指定为易捷特(雷诺、日产和东风的合资公司)X项目待开发的动力电池供应商,2020-2025年欣旺达将为易捷特约36.6万台相关车型提供电池配套。今年6月,日产又宣布将与欣旺达合作共同为e-POWER系统开发下一代车载电池。

为满足订单需求,今年7月10日,南京欣旺达新能源项目一期工厂量产交付,该项目目前已建成两条HEV产线和一条BEV产线,该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分为三期建设,全部达产后可分别形成30GWh电芯和系统的产能。“欣旺达的HEV电池在南京首先实现大规模量产,这有别于国内其他很多动力电池厂商,凸显了欣旺达的独特优势。”梁锐表示。

除了欣旺达外,动力电池“后浪”蜂巢能源也强势涉足HEV电池领域。9月21日,蜂巢能源发布消息称,公司HEV电池包于9月18日通过了ECER100.02标准工厂审核,此次工厂审核标准要求严格,能够一次性顺利通过,为后期产品顺利获得E-Mark认证,进入海外市场,夯实了基础。

据介绍,该款HEV电池包申请的是卢森堡E13交通部的E-Mark认证,认证包括文件审核、现场审核、型式试验认证、证书办理、COP审核多个环节,审核涵盖了ISO9001体系管理、零部件检验、生产过程管控、成品检验等方面,重点从产品一致性保证能力方面详细审核。

据电池中国网了解,蜂巢能源的该款HEV电池包,采用5.2Ah电芯,采用风冷冷却方式,定位于搭载HEV车型,整车通过启动、加速、制动等过程介入,充分达到低油耗要求,欧盟等发达国家认可度较高,该产品的开发及量产,丰富了蜂巢能源公司的产品线,彰显了强大的研发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丰田和本田是全球HEV领域的两大巨头。其中,2019年丰田混合动力 汽车 全球销量突破1400万辆,是名副其实的全球HEV领军企业,而科力远则是目前丰田在中国HEV电池产业配套的唯一供应商。

据了解,为了满足丰田HEV市场增长的需求,科力远近年来一直致力于HEV电池配套产能的扩张,预计到2021年6月,公司旗下科力美、科霸公司、常德力元将实现年产48万台套的产能释放。科力远相关负责人表示,科力远HEV用动力电池供应链经过前期铺垫,近年来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可以预计,随着配套产能不断提升,科力远在丰田HEV产业链的价值将逐步增厚,盈利能力进一步加强。

据电池中国网了解,HEV电池在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和BEV(纯电动)不尽相同。据业内人士介绍,BEV一般带电量较高,但是HEV带电量较少,只是需要高能量密度保证其更强的动力性能;同时,HEV电池要求有非常高的功率性。

“HEV要求电池具有非常长的循环寿命,比如达到10000次以上,而BEV电池一般2000次左右;再有就是从电池开发和产品质量管控难度上,HEV电池难度更大。此外,HEV电池研发和制造成本更具挑战性,这也是大多数电池生产企业都在优先开发BEV电池的原因。”该业内人士表示。

纵观全球,目前能够开发并量产配套HEV电池的企业仅有丰田旗下公司PEVE、松下、日立、Blue Energy、LG化学、欣旺达、蜂巢能源、科力远等少数几个玩家。不难想象,随着混合动力 汽车 市场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未来还会有更多电池厂商涉足HEV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