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 日消息,据中铁十七局发布,10 月 31 日,承建的集大原铁路 2 标冯村特大桥跨 205 省道现浇连续梁顺利合龙,成为山西段全线首座合龙的现浇连续梁。

中铁十七局承担集大原铁路 2 标 58.12 公里建设任务,此次合龙的冯村特大桥现浇连续梁全长 145.5 米,上跨交通繁忙的 205 省道,最大跨度 64 米,施工工艺复杂,是标段架梁通道上的重点控制性工程。

IT之家获悉,集大原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呼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站引出,经察右前旗、丰镇市,山西省大同市、忻州市,接入大西高铁原平西站,全线新建线路长 269.6 公里,设计时速 250 公里。

集大原高铁完工时间

集大原高铁完工时间是2024年。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设计标准等级高、可供列车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系统。其概念并不局限于轨道,更不是指列车。高铁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以及不同的科研学术领域有不同规定。中国国家铁路局颁布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文件中将高铁定义为新建设计时速为250公里(含)至350公里(含)。

运行动车组列车的标准轨距的客运专线铁路,中国国家发改委将中国高铁定义为时速250公里及以上标准的新线或既有线铁路,并颁布了相应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文件,将部分时速200公里的轨道线路纳入中国高速铁路网范畴。

发展历程

“高铁”同时被民间和中国铁路总公司旗下的火车票系统(12306官方网站)代指中国高速动车组旅客列车(G字头车次),实为错误用语。截止2020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6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中西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9万公里。

广义的高速铁路指使用磁悬浮技术的高速轨道运输系统。在中国,时速高达200以上,并使用CRH和谐号列车的称为“动车组”,时速160-200公里的城际列车称为“准高速”及长途列车称为“特快”,120-160称为“快速”,120以下的称为“普快”,80或以下为“普客列车”。

大西高铁与集大原高铁的关系

集大原高速铁路,由集大高速铁路和大西高速铁路大同至原平段组成,是一条连接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山西省大同市与原平市的高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呼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大原段不但是呼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大原高铁是内蒙古南下的重要通道。

集大原高速铁路由乌兰察布站至樊家庄线路所,线路全长290.116千米,设8座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设计速度250千米/小时,预留300千米/提速条件。项目总投资约339.3亿元,建设总工期4-5年。

这条铁路修建完成后,乌兰察布至大同、呼和浩特至太原的列车运行时间将大幅度缩短至150分钟、75分钟左右,内蒙古、山西、京津翼三个区域的交通动脉也将实现无缝对接。同时,它还将于张呼、大张、大西、石太高铁连通,接入全国高铁网络贯通,从呼和浩特可通过太原、郑州、西安等铁路枢纽直达长三角、珠三角、西南地区

乌兰察布高铁都通哪里

 首列乌兰察布至北京高铁从乌兰察布站出发,途经兴和北、张家口、昌平站等五个车站,经2小时2分抵达终点(北京市)清河站。这是首次从乌兰察布市出发进京的高铁,既标志着“薯都”乌兰察布市与首都北京的空间距离越来越短,也预示着京蒙合作将越来越紧密。

乌兰察布市与北京市在经济、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合作紧密,中心城区距离北京仅有320公里,同时乌兰察布市也是京津地区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以及生态防线,此趟列车开通将乌兰察布市与北京更加紧密连接在一起,方便沿途居民往来。 乌兰察布站始发至北京高铁开通,是个新时代的开始。乌兰察布将进一步打破牵制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和交通壁垒,真正成为北京的“后花园”,进一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乌兰察布是内蒙古全区距离北京较近的盟市,该市兴和县距离北京240公里,G6、G7和G55三条高速公路在乌兰察布交会,交通四通八达。该市拥有神舟回归地杜尔伯特大草原、辉腾锡勒高山草甸草原、察右后旗火山草原以及“塞外明珠”岱海、“天然氧吧”苏木山等旅游景区。乌兰察布夏季温凉,平均气温18℃,全年空气优良天数350天以上。

乌兰察布市是北京对口帮扶地区之一。土地贫瘠、风蚀沙化、天气寒冷的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脱贫攻坚主战场,所辖11个旗、县、市区中,曾经有8个国家级贫困旗县、2个自治区级贫困旗县,深度贫困人口一度占内蒙古的46.2%。2020年年初,乌兰察布市贫困旗县均已脱贫摘帽。

乌兰察布站始发至北京高铁的开通,必将带动北京科技、金融和人才优势与乌兰察布市优质的绿色农畜产品、优良的环境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深入互补,将极大地改善乌兰察布市投融资环境,为招商引资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改造拓宽渠道,进一步建设和完善高铁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