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 日消息,据 5G 推进组发布,近日,在中国信通院 IMT-2020(5G)推进组的指导下,中兴通讯在 10 月初完成实验室 5G 毫米波独立组网全部功能项目的技术验证后,首家在怀柔外场完成了和第三方终端 5G 毫米波独立组网下全部性能项目的测试验证,为 5G 毫米波独立组网的商用打下基础。

本次测试,中兴通讯的高性能、低功耗毫米波 NR 基站和搭载高通骁龙 X65 5G 调制解调器的 CPE 测试终端采用毫米波独立组网(SA)模式下的 FR2 only 方式进行连接,在 200MHz 单载波带宽、下行 4 载波聚合、上行 2 载波聚合的配置下,分别完成了 DDDSU 和 DSUUU 两种帧结构的全部性能项目的验证,包括单用户吞吐量、用户面和控制面时延、波束切换和小区切换性能。IT之家获悉,测试结果表明,采用 DDDSU 帧结构时下行峰值速率超过 7.1Gbps,采用 DSUUU 帧结构时上行峰值速超过 2.1Gbps。

毫米波独立组网模式的 FR2 only 方式,是指在不使用 LTE 或者 Sub-6GHz 锚点的情况下部署 5G 毫米波网络,并完成终端的接入和业务流程。运营商能够在该模式下更加灵活地为个人和商业用户提供数千兆比特速率、超低时延的无线宽带接入服务,实现所有适用场景的绿色固定无线接入网络部署。

中兴通讯首家完成与第三方终端5G毫米波独立组网技术验证,意味着什么?

IMT2020(5G)推进组后续还将进一步开展毫米波独立组网的外场测试,中兴通讯将在推进组指导下持续创新,继续携手行业伙伴共同推动毫米波产业发展,为工业、企业和消费级应用场景的超大网络容量和数千兆比特的极致性能需求提供更多选择。

5G大突破!中兴通讯完成全球首个毫米波外场DSUUU帧结构性能测试

5G商用时代,传统行业面临数字化升级的新机遇,对上行大带宽的需求格外迫切,5G上行速率因此成为运营商的“必争之地”,相关技术开发更如火如荼地展开。

近日,中兴通讯就协助中国联通合作成功完成毫米波+8K业务演示,这也是毫米波DSUUU帧结构国内首个外场真实业务演示。本次业务演示成功验证了5G毫米波的超级上行能力,对于满足未来众多5G行业应用的上行大带宽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5G发展,唯快不破

5G时代万物互联,特别对于要打造工业互联网的传统工业制造业行业来说,5G上行大带宽绝对是刚需。

比如在智慧矿山的建设上,因为井下煤矿海量视频回传,因此大带宽势在必行;在智能制造的AI质检环节,因为需要质检机回传高清图片到AI算力平台,就需要极大增强上行传输速率,以满足质检机的工作需要;智慧港口则需要上行带宽增强方案实现智能理货、视频监控,从而达成规模商用。此外,在智能电网、远程医疗、工业设计方面,5G上行大带宽都会发挥有如定海神针的作用,从而推动5G更好赋能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5G上行大带宽日益成为生产力关键要素,对通讯设备商和运营商来说则是更大的挑战和全新的机遇。而中兴通讯就与中国联通携手一道,展开了“没有最快只有更快”的5G上行速率 探索 。

毫米波让8K更高清

在各行业与5G的融合发展中,8K超高清视频是重中之重,而作为5G的重要组成部分,毫米波在这其中发挥的作用极为关键。

8K超高清视频具有超高的分辨率,能大大提升传递信息的细节感和质感,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视觉震撼。超高清晰意味着巨量数据的产生。在这方面,5G毫米波网络具有天然的容量优势。通过增强上行链路的网络容量,上行链路峰值速率能够提高3倍,可以有效满足8K超高清视频的网络要求。

今年8月,中兴通讯在中国联通的指导下,配合IMT-2020(5G)推进组测试需求,在北京怀柔完成全球首个毫米波外场DSUUU帧结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中兴通讯5G毫米波基站与DSUUU帧结构,单用户上行峰值速率接近920Mbps,下行速率达到2Gbps以上,二者均接近理论峰值。

不到半个月,中兴通讯又与中国联通实现了该项技术的真实业务演示,展示了毫米波在大带宽、高容量、低时延方面的超强能力,并将推动5G网络在工业视频采集,AR/VR、超高清赛事直播等产业链的快速成长。

毫米波再精进

今年4月工信部发布的《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明确提出,组织开展5G毫米波基站研发和端到端测试,加快技术和产品成熟,奠定5G毫米波商用的产业基础。由此可见,2021是中国5G的“毫米波测试”之年,5G毫米波产业化同样会持续推进,从而满足未来众多5G行业应用的上行大带宽需求。

接下来,中兴通讯还将继续与中国联通深度合作,致力于推动毫米波的示范应用和商用进程,将毫米波高带宽、高容量、低时延的技术优势发挥到极致,推动其在不同网络场景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特别是目前中兴通讯已与合作伙伴在电子制造、钢铁、冶金、矿山、电力、轨交、港口、新媒体、文旅等15个行业广泛开展5G+创新实践,全球范围内实施了超过60个示范工程。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中兴通讯的毫米波技术会为这些行业的超高清视频监控、多点并发上传,以及精准远程控制指导等方面提供极大助益,从而推动5G赋能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更快实现。

燃点!vivo又有大动作,完成5G毫米波外场测试

从5G牌照的正式颁布,到线下手机商店随处可见的5G 标识牌,我们对5G 的感知也不再局限于新闻文章,而是可以亲身体会到:网速确实大幅提升了!当然了,5G 并没有因此停止向前发展步伐。据报道,在2020年10月13日发生了一件大事:IMT2020(5G)推进组组织的北京怀柔外场毫米波测试在北京举行,vivo携手中兴通讯,基于vivo的5G 毫米波手机,在拉远测试距离达1.3km的情况下,实测到了下行4CC 2.06 Gbps的峰值速率。

或许有人尚不明白这次测试的意义何在,其实在了解毫米波技术之后会清楚一些。我国现已商用的5G 网络为Sub-6GHz,而毫米波相比它而言具有更高频段、更大带宽、更高速率和更低时延等优势,因此也是国家部署5G 网络计划的下一个重点项目。

下行4CC 2.06 Gbps的峰值速率意味着5G又一次突破了“天花板”,也标志着以vivo为代表的国产移动终端设备厂商,已经具备了雄厚的毫米波研发技术实力。5G 网络部署到了新阶段,毫无疑问,毫米波技术作为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将会引导5G 未来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激发出5G 的潜能价值。

就如同GSMA 大中华区技术总经理刘鸿所预测的那样:“5G 毫米波预计将在2035年之前对全球GDP做出5650亿美元的贡献,占5G 总贡献的25%。5G 毫米波和中低频的Sub-6GHz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是实现5G 完整和最优用户体验的关键。”

对于发展前景广阔的新事物,vivo一直坚守着“早计划、早布局”的信条,这才让其在迎面扑来的5G 浪潮下,有条不紊地平稳前行。截至目前,vivo已经发布了5G 智能手机十余款,每一款都在市场上收获了非常不错的口碑反馈。面对新技术毫米波,vivo再次展示了自己具有前瞻性的目光。

早在2016年, vivo 5G团队就开始了关于毫米波核心关键技术的预研,并全面地参与了 3GPP R15/R16毫米波标准化工作。提早布局的结果就是,vivo已经累计提交毫米波相关技术提案100多篇,推动了5G毫米波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

新事物从产生到成熟的过程,往往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锻造。而我们也庆幸拥有像vivo这样的厂商,不仅规划出未来通信行业的蓝图,还为达到理想中的美好愿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让便利程度更高的新世界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