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 日消息,昨日吉利控股集团旗下 LEVC 发布全新出行科技品牌“礼帽出行”。礼帽出行面向全年龄段人群,主打高品质、定制化的新出行服务,填补市场多元化出行需求的缺口,还可为企业“一对一”深度定制出行服务,礼帽出行即日起在杭州、大连、湖州三城启动正式运营。

IT之家了解到,礼帽出行的一大特点是采用了专业级的出行专车 LEVC TX5。伦敦 TX5 超大乘坐空间达到 3.6m³,独有的斜坡踏板设计,让婴儿车和轮椅车的出行便捷而轻松;宽大的车门,使上下车更加方便自如。在车内,TX5 配备高强度司乘透明隔断,实现了乘客舱、驾驶舱的独立分隔,可以有效防疫、防暴、隔音。司乘一键对讲系统,控制面板处的盲文设计,给予出行更多人文关怀。

据悉,TX5 提供纯电 / 增程两种新能源动力,其中纯电车型续航 410km,可充可换,可实现 3 分钟快速换电;增程纯电驱动车型纯电续航 120 公里,综合续航超过 550 公里。TX5 国内零售价为 33.98 万元起。

礼帽出行打通“线上网约 + 线下扬招”的约车模式,乘客可以通过 App、小程序或电话线上叫车,也可以直接在街头扬招。

在出行定价方面,官方称礼帽专车的线下扬招价与各地出租车价格一致;网上约车价格相当于同价位车型(30~40 万)的三分之二。

此外,礼帽以高标准严选管家,每一位管家在上岗前都要通过 24 项考核及认证培训,培养礼帽管家更专业化、多元化的能力。

今年以来,礼帽出行已陆续在杭州、大连、湖州等地启动试运营,已为累计 50 万人次提供高品质的出行服务,并与飞猪、携程、银泰百货、正泰等合作伙伴达成战略合作。未来五年,礼帽出行将在全国 15 座城市陆续投放 3 万台以上高品质专车。礼帽也将立足中国,发展欧洲市场。

新品牌入局出行市场 吉利集团推"礼帽出行"品牌

日前,记者通过全国企业信用公示系统等渠道查询得知,吉利旗下“礼帽出行”近期接连注册成立了两家全新子公司。其经营范围显示主要涉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

通过股权穿透图可以看到,控股方浙江礼帽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礼帽出行”)由浙江英伦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伦敦电动汽车LEVC”)100%控股。而后者正是由吉利集团于2013年收购的英国伦敦出租车公司。此前的消息称,伦敦电动汽车LEVC将在国内布局移动出行品牌“礼帽出行”,采用的车辆为经典英伦出租车型TX5。

今年早些时候,浙江礼帽出行已在全国多地相继设立了九家子公司或分公司。在相关网站上可以看到,这些子公司由浙江礼帽出行于今年2月份到12月份之间先后成立。经营范围均涉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

据可靠消息,浙江礼帽出行已取得网约车平台运营资质,未来将正式进军移动出行市场。经典的英伦出租车和服务能为移动出行市场带来何种改变,我们将密切关注。

自动驾驶+飞行汽车 吉利布局天地一体智慧出行

颠覆性的技术正在席卷“天上”“地下”所有的交通出行产业。在地面开自动驾驶 汽车 、在天上乘飞行 汽车 ,这样一个“天地一体”的智慧立体出行生态,是吉利控股集团构建的未来愿景。

从传统的自主品牌 汽车 制造企业到散发炫酷气质的智能出行 科技 公司,即将登陆A股科创板的吉利正在 探索 科技 赋能之路。

大胆下注自动驾驶吉利领跑 汽车 智能网联

让自动驾驶解放人类双手,让 汽车 成为“四个轮子”的移动空间,如今是全球风之所向。通过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实现车路协同,让无人驾驶这一终极目标更早到来,已成为我国既定的智慧交通战略核心方向。

麦肯锡2018年时预计,中国未来很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2030年,自动驾驶相关的新车销售及出行服务创收预计将超过5000亿美元。

但早些年,大部分传统 汽车 制造商对“自动驾驶”这一过于理想化的目标慎之又慎,自主品牌吉利却大胆下注。

早在8年前,吉利在智能网联 汽车 领域开始前瞻性战略布局,开辟 汽车 智能互联先河,意图打造车联万物、智慧畅行新时代。

2016年,吉利战略投资、独立运营的 科技 创新企业亿咖通 科技 成立。亿咖通聚焦座舱智能与整车智能两大核心领域,投入数十亿元研发费用,在车联网领域申请了100多件核心专利。

智能网联离不开完整的行业生态。2018年,吉利推出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这一开放平台融合打通了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小米、京东、喜马拉雅等互联网头部企业,数百家不同领域的企业在这一平台合作。

2019年,吉利又推出具有代际领先优势的GKUI 19系统、首款达到车规级的量产高性能车载芯片E01,引领中国智能网联 汽车 进入“超级大脑”时代。

截至目前,吉利旗下共有22款车型搭载了GKUI系统,装机量已超200万台,吉利今后所有全新车型都将搭载GKUI系统。通过对马来西亚及俄罗斯的海外输出,GKUI系统将智慧出行体验带入了东南亚及东欧地区。

如何实现自动驾驶 汽车 量产,是每家车企面对的挑战,吉利走在前沿。

2018年,吉利 汽车 成为首家实现L2级自动驾驶批量交付的中国自主品牌车企。2019年,吉利新量产车型L2配置率和市占率在行业内均达第一。通过吉利 汽车 已量产的智能驾驶系统,实现了避免或减轻>53%的交通事故。

2022年,吉利要实现一个短期目标:在亚运区域内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技术运营。吉利参与建设的全国乃至全球第一条支持智能驾驶、无人管理的智慧高速公路——杭绍甬智慧高速也将在杭州亚运会区间提供智能化出行。

敢为天下先让飞行 汽车 梦想照进现实

如何将科幻电影中的城市飞行 汽车 变成现实?吉利“敢想”,也“敢干”。真金白银做出来的飞行 汽车 就是佐证。

Terrafugia(太力飞车)及Volocopter两家公司是吉利控股集团目前在空中出行服务领域的两大布局。

“未来的飞行 汽车 ,一种是适合长距离飞行,需要跑道起降;另一种是多螺旋桨垂直起降的机型,可以在拥挤的空间自由起降。第一种可以替代部分小型通用飞机,满足城市之间的出行;后一种将替代部分城市公共交通,满足都市内的交通出行。”吉利这样描绘未来飞行 汽车 。

太力飞车专注开发城际之间的客货运飞行 汽车 解决方案。

3年前,吉利集团全资收购了美国“太力飞车”公司的全部业务及资产,今年6月,太力飞车首次公布TF-2A原型机外形。

飞行 汽车 并非仅停留在“概念车”“概念机”阶段,其生产正在武汉市汉南通航产业园有序展开。吉利飞行 汽车 项目一期二阶段装配车间工程项目已经正式招标,工程计划完成时间为明年11月30日。

吉利2019年还领投德国城市空中出行公司Volocopter C轮首轮融资5000万欧元,戴姆勒股份公司参与投资,双方各持股10%。与太力飞车聚焦城际间交通不同,Volocopter专注城市内短途航班,提供点对点的空中电动出行服务。

目前,Volocopter已积累了丰富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技术,并在全球多个城市成功进行试飞。最新一代两座机型最高时速110公里,续航里程35公里,能够满足90%以上大型城市内的短途出行需求。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感叹:“飞行 汽车 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领域。能改变未来的出行方式,引领一个新行业的发展。”

做网约车先行者构建智慧立体出行生态

共享 汽车 的出现让出行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机构断言,由于新技术革命,未来出行服务的利润甚至会超过新车销售。

这样的观点已成行业共识,近两年,不少整车制造企业纷纷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

吉利仍是其中先行者。2015年,吉利前瞻布局共享出行领域,以曹操出行为入口,构建中国首个以 汽车 制造商身份打造的共享出行平台。曹操出行也是国内首家取得网约车许可证的新能源 汽车 共享出行服务平台。

曹操出行坚持“新能源 汽车 +公车公营+认证司机”B2C模式,目前已在全国55座城市上线,累计投放50000辆新能源 汽车 ,拥有3940万注册用户,日均接单量近100万单。曹操出行服务今年甚至启动了首座海外城市——巴黎。

第三方权威数据监测公司发布的2019年底大数据显示,曹操出行从2019年第二季度开始成为中国第二大网约车公司、中国第一大B2C网约车平台。

“耀出行”是吉利与戴姆勒联手共建的高端出行品牌,2019年底投入运营,目前已在杭州、广州和成都开展运营。耀出行初期采用梅赛德斯•奔驰品牌S级、E级、V级豪华多功能车,未来也将采用梅赛德斯•迈巴赫以及吉利旗下的高端纯电动车型。

出行公司离不开创新技术加持。2021年,曹操出行自动驾驶试乘服务将面向公众,2022年亚运会举办期间,曹操出行自动驾驶车队将扩大至数百辆级别。

创新驱动 科技 转型引领 汽车 “四化”技术变革

技术的进步从来离不开真金白银,吉利“十年千亿”的研发投入如今已见成效。

仅2019年,吉利研发投入就超207亿元,占销售总收入的6.3%。这一比例与国际一流 汽车 集团基本一致,反映了吉利研发水平的国际竞争力。

吉利在全球布局了五大工程研发中心及五大设计造型中心,研发设计人员2万多人,专利总数达17677件。

在中国杭州、中国宁波杭州湾、瑞典哥德堡、英国考文垂、德国法兰克福,吉利设立了五大工程研发中心。

在中国上海、瑞典哥德堡、西班牙巴塞罗那、西班牙巴塞罗那、美国加州,吉利设立五大造型设计中心。

此外,吉利早些年收购的沃尔沃 汽车 在全球拥有三大研发中心及三大造型中心。

产品协同方面,吉利在无人驾驶、车载芯片、操作系统、激光通讯等前沿技术方面持续提升能力。

今年,吉利正式布局商业卫星领域。吉利旗下时空道宇宣布自主研发的首发双星即将开启全面验证,今年年底,预计将完成两颗低轨卫星首发。卫星项目不仅为吉利自身天地一体化出行生态提供基础设施,还为未来出行、智能制造、无人机运输、城市管理等多领域提供支撑,构建 科技 生态链优势。

吉利正在主动迎接 汽车 “四化”变革,以创新引领发展,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新优势,与全球伙伴联合,通过协同和分享占领技术制高点,打造未来智慧立体出行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