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0 日消息,零跑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香港 IPO 全球发售的发售股份数目为 1.31 亿股,每股最高发售价 62 港元(约 55.3 元人民币),预计于 2022 年 9 月 29 日在联交所开始买卖,交易代码 9863。

零跑汽车 2019 年至 2021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17 亿元、6.31 亿元、31.32 亿元,2020 年、2021 年营收同比增幅依次达到 439.74% 和 396.13%,期间毛利分别为-1.12 亿元、-3.2 亿元、-13.88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01 亿元、-11 亿元、-28.46 亿元。

8 月 29 日,港交所文件显示,零跑汽车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9 月 18 日,零跑汽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港交所文件显示,该公司 IPO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中金公司、花旗、建银国际。

零跑科技在文件中表示,其为一家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公司,主要聚焦于价格介于人民币 15 万元至 30 万元的中国中高端主流新能源汽车市场。

数据显示,2021 年全年,该公司合计交付 43,748 辆电动汽车,较 2020 年增长 443.5%;2022 年上半年交付 51,994 辆智能电动汽车,较 2021 年同期增长 265.3%。

IT之家了解到,零跑科技称会继续快速扩展并升级多元化的产品组合,进一步渗透中国中高端主流新能源汽车市场。计划未来以每年一到三款车型的速度,于 2025 年底前推出七款全新的纯电动车型,涵盖各种尺寸的轿车、SUV 及 MPV。这所有七款新车型将聚焦于中国中高端主流新能源汽车市场,分别在公司的 A、C 及 D 平台上进行开发。

零跑汽车正式登陆港交所 开盘首日多次跌幅超30%

易车讯 9月29日,零跑科技以“9863.HK”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本次零跑的上市打通了境内新势力主体直接赴港上市融资的通道。此次零跑登录港交所,基本面得到此前曝光的包括红杉中国、中金资本、杭州国资、上海电气在内的资方支持。

不过零跑科技上市首日低开低走,开盘价41港元,最低跌至32.64港元。截至午间收盘,零跑汽车股价为30.3港元/股,下跌36.88%,总市值306.6亿港元。

对于股价首日破发,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表示,“确实一个不是很好的时间段,因为全球形势动荡,处在下行通道。但我们选择上(市),主要原因是我们不在乎当下的时间段,这是一个长跑。我们更关心的是真正的质量如何,尽快拿到我们的市场份额。”

不同于先一步登陆港交所的同行“蔚小理”们先美股后港股的路径,零跑科技是首家将港交所作为首发第一上市地登陆港股市场的新势力车企。这也就意味着,区别于蔚小理三家境外审核上市,成立于2015年的零跑科技是在历经境内境外监管机构的双重验证后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第四家港股造车新势力企业。

招股书披露,零跑汽车已实现智能电动汽车所有核心系统和电子部件的自主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打造了智能动力系统(Leapmotor Power)、自动驾驶系统(Leapmotor Pilot) 及智能座舱系统(Leapmotor OS)。换句话说,零跑汽车软硬件方面均具有一定实力,除了电芯、内外饰外购,底盘、汽车电子电器为自研及外包生产外,其它所有零部件均为自研自产。

进入2022年,零跑销量持续快速攀升,8月零跑汽车共计交付12525台,连续四个月创新高,同比增长超180%,2022年1-8月累计交付达76563台,同比增长超222%。

就市场扩张步伐来看,截至2022年7月31日,零跑科技销售及服务网络已增加至151个城市,覆盖443家门店,直营店增加至49家,是2021年末的一倍还多,渠道合作伙伴店则增加了47%达到394家。

根据易车App“纯电动车型热度榜”数据,零跑C01日均关注度3.2万,位列第18名。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网传零跑汽车将在香港IPO 回应:非官方消息来源

易车讯 日前,从相关渠道获悉,零跑汽车正考虑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筹资金额至少将在10亿美元,有媒体求证零跑官方,其回答称,此消息非官方消息来源,关注后续信息。

知情人士称,该公司已经就IPO事宜进行了初步讨论,最早可能在明年上市,筹资金额和时机等细节尚处于初步阶段,可能会有所改变。

据资料显示,零跑汽车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滨江高新开发区,业务范围涵盖智能电动汽车整车设计、研发制造、智能驾驶、电机电控、电池系统开发,以及基于云计算的车联网解决方案等。

据相关信息显示,零跑汽车成立至今已经完成7轮融资。最新一轮融资是在今年7月,由中金资本、中信建设资本、杭州国资投资等投资的45亿元,其融资总金额已经超过100亿元。

T03

据官方数据称,9月零跑汽车销量为4095辆,同比增长432%,1-9月累计交付34731辆,当然零跑汽车也在一定程度受制于芯片问题影响,更多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