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0 日消息,在经过 4 年停摆后,商用车行业最盛大的展会 —— 德国汉诺威商用车及零部件展(IAA 2022)于昨日正式开幕。在本届展会上,梅赛德斯奔驰 eActros LongHaul 纯电动长途重卡首次亮相。

据戴姆勒卡车中国官微报道,eActros LongHaul 纯电动长途重卡首批原型车已完成密集测试,并将于今年接受公共道路测试。在明年,接近量产的原型车将开启客户测试。配置方面,eActros LongHaul 纯电动长途重卡三个电池组的总容量超过 600 千瓦时,新型电动轴配备两台电机,持续输出功率 400 千瓦,峰值输出功率超 600 千瓦。eActros LongHaul 单次充电后的续航里程约为 500 公里。

戴姆勒卡车官方表示,公司的开发工程师正在完善 eActros LongHaul 设计,其目标是让整车及零部件的耐久性媲美传统长途重车,即在十年内可行驶 120 万公里。据悉,eActros LongHaul 所搭载的电池采用磷酸铁锂技术,其首要特点是使用寿命较长,可用能量更多。在输出功率约为 1 兆瓦的充电站,量产型 eActros LongHaul 的电池可在 30 分钟内从 20% 电量充至 80%。

IT之家了解到,除了车辆本身的续航,eActros LongHaul 纯电动长途重卡还可通过电动挂车延长续航里程。戴姆勒卡车官方表示,在搭载科技企业 Trailer Dynamics 与挂车制造商 Krone 联合开发的 eTrailer 时,量产版 eActros LongHaul 单次充电后,其续航里程有望超过 800 公里。

奔驰T级概念车将于2021年底前亮相 戴姆勒卡车将单独上市

易车讯 近日,我们从奔驰官方获悉,电动Citan和T级概念车将于2021年底前首发。此外,本次吃首款纯电旗舰车型EQS纯电轿车、奔驰全新EQB纯电SUV及EQE纯电轿车也将于今年分别亮相。

戴姆勒卡客车正聚焦人和货物运输的碳中和目标:续航里程超200公里的eActros纯电动卡车适用于城市重型货物运输和配送,预计于今年秋季开始量产。续航里程达500公里的eActros LongHaul纯电动长途卡车正在研发中,计划于2024年上市。此外,戴姆勒的燃料电池卡车计划于2025至2030年间量产。在客车业务领域,eCitaro和eCitaro铰链电动车型均已上市,通往城市碳中和交通之路。

为在转型过程中充分释放两大工业领域业务板块的潜力、创造可持续价值,戴姆勒董事会和监事会于2021年2月决定对集团架构进行根本性调整:公司计划将戴姆勒卡车独立后单独上市,并拟将戴姆勒卡车的主要多数股权分配给现有戴姆勒股东。 

戴姆勒卡车的相关交易预计于2021年底前完成,并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此外,戴姆勒拟适时将企业更名为梅赛德斯-奔驰。对独立计划的投票将在拟于2021年秋季举行的特别股东大会上进行。

2020财年业绩超越预期 2021财年一季度展望

在去年延续至今的良好势头下顺利开局,戴姆勒对本财年充满信心。根据预期的市场发展以及各业务部门当前的评估,预计2021年销量、营业额和息税前利润仍将大幅高于上年水平。

未来我国汽车市场会是什么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比重正在加快。据乘客协会介绍,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增长至22%左右,2020和2021继续保持改善势头。2021是新能源汽车的开局之年,随着价格的下降、车型的魅力,新能源汽车对燃油汽车有很强的替代作用,新能源车销量达到352万辆,同比增长158%。

在纯电动汽车领域,2021特斯拉国产3、Y型车销量增加,价格降到30万元以下,与市场上的宝马3系、奔驰C级车竞争。五菱宏光MINI EV车型以极高的性价比横扫微型车市场,年销量达到43万辆。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领域,比亚迪在叶片电池和混合动力系统方面的创新将价格降到了与同档次燃油汽车相同的水平,使其插电式混动车型在2021售出近30万辆,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一半。

此外,理想ONE车型增加了三倍,达到90000辆,推动了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的高速增长。自2021下半年以来,吉利、长安、长城威派和东风蓝图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已经面世。2022年,这些新车型将能够进一步提升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知名度,其使用体验和价格与同级别燃油车相似。

2017年,中国品牌依靠SUV的先发优势,市场份额有所增加。2013年至2017年,中国SUV市场总销量从300万辆猛增至1000万辆。长城汽车、广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企业推出哈夫H6、传祺GS4、吉利博越、长安CS75等爆款车型,享受着从无到有快速市场扩张的红利。然而,随着SUV市场热潮的回落,其市场份额逐年萎缩。2021市场份额的增长来自汽车市场的突破。根据该协会编制的市场零售数据,2021,中国品牌汽车的销售额同比增长66.8%,而日本、德国和美国汽车的销售额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