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9 月 15 日早间消息,据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谷歌正在收缩内部的新项目孵化器 Area 120。近期,谷歌正在控制开支,更专注于人工智能业务。
根据知情人士的说法,Area 120 的一些团队本周接到通知,他们的项目已经被重组或取消。受影响的员工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在谷歌内部找到新岗位,否则将被裁员。消息称,Area 120 的一半团队都受到了影响。
谷歌发言人在声明中表示,Area 120“将调整重点,专注于建立在谷歌对人工智能深度投资的基础上,并可能解决重要的用户问题的项目”。“因此,Area 120 正逐步收缩多个项目,为新工作让路。受影响的团队成员在谷歌内部探索新项目和新机会时将得到专门的支持。”
知情人士表示,Area 120 将继续孵化新的项目。
在近几年的业务调整中,谷歌通常会给受影响员工一个窗口,让他们在内部找到新的角色。然而,员工可能会面临一场艰难的斗争,尤其是在谷歌的招聘整体放缓的情况下。
Area 120 成立于 2016 年,为一些员工提供了在谷歌内部的创业机会。Area 120 的网站显示:“谷歌许多最优秀的创意都是从兴趣项目开始的。”该孵化器最成功的项目之一是 GameSnack。这是一个 2020 年推出的游戏平台,面向低速移动网络上使用低端手机的用户。
谷歌近期一直在向员工和资本市场放出信号,表明面对潜在的经济衰退,该公司将实行更严格的财务纪律。在 7 月份致员工的电子邮件中,Alphabet 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表示,谷歌计划在今年剩余时间和明年“将招聘重点放在工程、技术和其他关键岗位上”。
不过,Alphabet 的其他部门仍在继续加码。Alphabet 旗下生命科学公司 Verily 本周宣布,已在母公司牵头的新一轮融资中筹资 10 亿美元。券商 Wedbush Securities 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表示,一系列的变化表明,Alphabet 目前优先考虑短期内的实际收益,而不是“天上掉馅饼”的创新。
他说:“谷歌和其他所有科技公司一样,将不得不做出一些艰难的决定。由于没有更多闲置资金,投资者不希望这些公司像上世纪 80 年代的摇滚明星那样大手大脚的花钱。”
Meta计划本周启动史上最大规模裁员,这一次裁员会有哪些影响?
Meta计划本周启动史上最大规模裁员,这一次裁员会有如下的影响。
一、Meta计划本周启动史上最大规模裁员在英特尔,微软, Twitter,亚马逊这些巨头裁员后, Meta公司的大规模裁员已经迫在眉睫。
相关媒体报道,Meta公司将于本周开始一场大规模的裁员,此次裁员将是公司自2004年创立以来最大的一次裁员,并有可能波及数以千计的雇员。
现在还不知道裁员的人数和裁员的比例。然而,裁员工作有望在这个周末结束。
二、Meta的元宇宙项目将缩减Meta在元宇宙中的项目从去年开始就花费了150亿。但终究只是雷声响,雨点小。
上周,一些股东甚至写信给扎克伯格和 Meta的董事会,敦促公司节省开支,开始裁员,削减元宇宙的一半开支。
一位Meta的投资人特定写信给扎克伯格和 Meta的董事会,建议Meta尽快削减对元宇宙的投入,因为这是一个无底洞,就算把钱砸进去,也不会有任何动静。
而除了提出大幅缩减有关元宇宙的投资之外,信中也指出,目前 Meta的人实在是太多,想法也太多,而且缺乏紧迫感,必须尽快缩减开支,开始裁员。相信,Meta将先开始裁员,再开始缩减元宇宙的项目。
三、美国科技公司将掀裁员潮另外一家技术巨人谷歌也宣布了裁员的消息。谷歌的初创企业Area120中有半数的雇员在90天之内必须在公司里找到新的工作。
谷歌的母公司 Alphabet首席执行官桑达·皮查伊说,公司将在今年剩下的时间内降低雇佣率,并期望将公司的生产率提升20%。
美国网约车公司 Lyft公司表示,为了节省开支,它将裁员13%。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硬盘制造商希捷公司,也正打算削减大约3000名全球雇员,占其全球雇员的8%。
第二代谷歌眼镜要来!用上苹果同款技术,外观有惊喜
作者 元亦
来源 极果编辑部
大家还记得曾经轰动一时的Google Glass谷歌眼镜吗?它首次采用了 AR 增强现实技术,能像科幻电影里一样把重要的资讯推到你眼前。#数码 科技 趣闻#
这款眼镜的研发背景也很神秘,来自谷歌 X 实验室,号称一年烧钱40亿的地方。
不过这款“划时代”眼镜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光是 9500 多元的售价,外加 2000 多元的国际运费,就劝退了大部分买家。
最终产品因为 “ 潜在的隐私风险 ” 遭到大量抵制。于是乎谷歌眼镜从刚发布时的“惊为天人”到被美国咖啡店禁用、逐渐销声匿迹。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Google Glass只是出现在了不属于他的时代里。总而言之,它出现得太早了, 同时AR技术尚未成熟、用户接受度不高。
不过现在随着5G网络的加速落地,元宇宙浪潮的兴起,可穿戴设备终于站在了风口。
这不,不死心的谷歌瞄准了时机,将曾经的Google Glass以全新的方式再度“复活”!
近日,《纽约时报》确认谷歌正在开发一款新 AR 头盔,项目代号为“ProjectIris”,目前开发工作仍处在早期阶段,产品预计最快会在2024年上市。
虽然ProjectIris具体长啥样还没公布,而谷歌就已经开始大秀它将搭载的众多全新技术。
从目前的消息来看,研发中的新一代ProjectIris是一款无线设备,还有爆料称称,该设备目前的原型“类似于一副滑雪护目镜”。
此前谷歌在旧金山湾区的工厂开发了一款不需要外接电源、类似于滑雪护目镜的早期原型,也证实了这一点。
同时该头显采用定制的谷歌处理器,就像其最新的谷歌Pixel智能手机一样,并在Android系统上运行,谷歌的招聘信息表明他们还在开发一个全新独特的操作系统。
至于其他功能,ProjectIris与Facebook和苹果即将推出的头显一样,谷歌的设备也使用外置摄像头将计算机图形与真实世界影像结合,由自家的处理器驱动。
那么“算力外置”应该是这款眼镜的主打功能,即为将复杂的图形处理留给外部计算机。
在AR眼镜运行时,谷歌会让自己的数据中心远程渲染一些图形,并通过互联网将它们传送到眼镜中,这很像类似云 游戏 的概念。也就是说,谷歌决定将ProjectIris眼镜会更加依赖云计算,而不是靠硬件加持。
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谷歌以“Iris”为名,还建立了一个机器学习模型Media Pipe Iris,该模型无需专用硬件就能通过单个RGB摄像头实时追踪虹膜、瞳孔和眼睛轮廓,以相对误差小于10%的精度确定对象和摄像头之间的度量距离。
由于AR在内的大量应用都依赖于通过虹膜追踪来估计眼睛位置,该模型可被视作谷歌为开发AR设备做的其中一项努力,以此创造出比现有AR眼镜更具沉浸感的混合现实体验。
顺带一提,为了这款ProjectIris头显的诞生,谷歌背后的研发团队也是下了血本。
去年12月中旬,就有消息称谷歌正在招聘一支“AR操作系统”团队,专注于为“创新的AR设备”构建软件,应该就是为Project Iris项目蓄力。
一直到现在,Project Iris在谷歌内部是一个严格保密的项目,隐藏在需要特殊钥匙卡访问的大楼内,且出入人员需要签署保密协议。
资料显示,整个负责头显的核心团队大约有300人,并且谷歌还计划再招聘数百人。负责这项工作的是谷歌实验室副总裁克雷巴沃尔(Clay Bavor),他直接向首席执行官Sundar Pichai汇报。
Clay Bavor自2005年以来一直负责谷歌的VR和AR业务,最早可以追溯到Carboard和Daydream。
2021年11月,他成为了谷歌实验室副总裁,领衔AR和VR、Project Starline、内部孵化器Area 120、以及任何其他“高潜力的,长期的”项目。
他还管理着去年演示的超高分辨率光场显示屏Project Starline,该设备有望在2024年与Project Iris一同发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谷歌请来了前Magic Leap首席技术官Paul Greco加入Project Starline团队。
据外媒消息,微软 HoloLens 团队的首席光学架构师伯纳德·克雷斯 (Bernard Kress) 已离开公司,加入了在最近成立的谷歌实验室,并担任 XR 工程总监,正推动谷歌 AR 眼镜的研发。
同时,谷歌Pixel团队也参与了一些ProjectIris硬件部分的研发工作,但目前尚不清楚头显最终是否会使用Pixel同款技术。
所以说,拥有如此强劲的研发团队加持,谷歌这款ProjectIris眼镜还是很有发布希望的。
其实谷歌当下选择研发ProjectIris,最终目的也很明显:在AR领域中回归硬件。
说起来,谷歌涉足AR/VR领域已有将近10年,从2012年谷歌眼镜开始,谷歌多年来一直在VR/AR领域努力,但最后还是关闭了很多项目。
目前的谷歌完全以AR/VR软件为主打产品,Google Glass早已退出了消费市场,2019年,谷歌在决定叫停虚拟现实平台Daydream的同时,同时也宣布不再销售Daydream View等移动端设备,基本上可以说完全放弃了AR硬件产品的市场。
不过谷歌硬件研发之心不死,而时隔多年Project Iris的出现,标志着谷歌将回归硬件类别。
并且在去年10月,谷歌最新掌门人皮采在谷歌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正在重新“考虑”AR,它将成为“我们的主要投资领域”。
不过现在的市场可不是当初的谷歌一家独家大了,去年马克·扎克伯格将他的公司押在AR和VR上,雇佣了数千人,并将Facebook更名为Meta。苹果公司也一直有风声透露,准备最早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自己的首款MR头显设备。
在这样激烈的大环境下,不知道最终谷歌Project Iris此时的回归,能否与这些 科技 大佬们一争高下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