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30 日消息,近日,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多个“微信输入法”图形商标,国际分类涉及科学仪器、教育娱乐、通讯服务等,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申请中。

IT之家了解到,在 2021 微信公开课 Pro 版的微信之夜上,腾讯高级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透露,微信即将有自己的输入法。张小龙表示,微信原来并不想去做输入法,但收到很多用户投诉自己聊天记录被窃取,因为输入什么就会看到相应的广告。他解释道,微信不保存聊天记录,微信也规定谁看了用户的聊天记录会被开除的。所以,出于保护用户的隐私,微信就要自己做一个输入法。

去年底,有网友爆料称,微信上线了专属输入法功能,并表示自己已经获得内测资格。从「 我的 → 设置 → 插件」中查看,如果显示有微信键盘,就证明有资格,直接开启便可使用。不过现在过去大半年了,微信这个输入法仍然没有正式推出。

腾讯申请多个微信输入法商标 或开发微信输入法

据天眼查公开信息显示,近日,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多个“微信输入法”图形商标,国际分类涉及科学仪器、教育娱乐、通讯服务等,状态均为申请中。

据了解,在此前微信之夜活动中,张小龙就表示,微信将推出自己的输入法。他指出,微信原先也并不想去做输入法,但收到很多用户投诉自己聊天记录被窃取,因为输入什么就会看到相应的广告。

张小龙还称,微信输入法的目标不是一下子获取多少用户,输入法是文字表达的入口,可能出现新的输入形态,所以还是值得投入去做的。

据悉,微信在今年1月份的更新中,正式推出了微信键盘,但并没有完整的输入法,只有数字键盘输入,而且只有在发红包界面,输入红包金额和红包个数时才会自动启动微信键盘。

腾讯申请的微信键盘商标被驳回

腾讯申请的微信键盘商标被驳回

腾讯申请的微信键盘商标被驳回,据了解,目前微信键盘仅限于红包发放页面,而且仅支持体验数字版本,大家在输入红包数量和金额时使用的就是微信键盘,腾讯申请的微信键盘商标被驳回。

腾讯申请的微信键盘商标被驳回1

今天上午,微信App更新成了全网最火的话题,除了朋友圈可以发20张图之外,微信键盘也引起了大家激烈的讨论。

目前,只有在发红包界面,输入红包金额和红包个数时,微信会自动启动微信键盘,键盘的确定”按钮应景地被设计为新年红颜色。

暂时还没有文字输入界面上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其实早在去年1月份的微信之夜活动中,张小龙就在演讲中提到,微信将推出自己的输入法。

当时他表示,微信原先也并不想去做输入法,但收到很多用户投诉自己聊天记录被窃取,因为输入什么就会看到相应的`广告。

张小龙强调,微信输入法的目标不是一下子获取多少用户。因为输入法是文字表达的入口,并且输入法必然越来越智能,可能出现新的输入形态,所以还是值得投入去做的。

另外,张小龙还曾表示,微信不会保存聊天记录,而且内部还规定谁看了用户的聊天记录会被开除。

据企查查App显示,腾讯公司已于2021年3月申请注册微信键盘商标,商标国际分类涉广告销售、通讯服务等,目前商标状态为驳回复审中。

或许在商标审核通过之后,微信完整的输入法就会正式登场了。

腾讯申请的微信键盘商标被驳回2

微信又更新了,又是苹果iOS抢先更新,安卓版还得等等。

最新微信版本是8.0.18,这次主要带来了两大功能,一个是朋友圈发20张照片,另一个是微信键盘。

其中,朋友圈发20张照片被网友诟病,虽然突破了原先9张图片的限制,但超过9张(最多20张)时,会让你制作成视频。网友吐槽:“我要发的是20图而不是照片拼成的幻灯片放映啊”

对于“微信键盘”,很多网友压根就没找到。

据了解,目前微信键盘仅限于红包发放页面,而且仅支持体验数字版本,大家在输入红包数量和金额时使用的就是微信键盘,而当你输入祝福文字时,它又会变回原先的键盘。

其实,早在去年4月的内测中,微信就加入了自带的输入法。只要在微信的设置中,即可找到名为“微信键盘”的插件,开启后在微信聊天的时候,即会调用微信自带的输入法来输入问题。

微信自带键盘是迫不得已,据媒体报道,张小龙表示微信原先也并不想去做输入法,但收到很多用户投诉自己聊天记录被窃取,因为输入什么就会看到相应的广告。张小龙解释道,微信不保存聊天记录,微信也规定谁看了用户的聊天记录会被开除的。

腾讯申请的微信键盘商标被驳回3

近日,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申请注册的多个“微信键盘”商标状态变更为驳回复审,国际分类涉及通讯服务、广告销售等,商标申请于2021年3月。

据悉,微信升级到8.0.18 for iOS 版本后,微信键盘上线,同时,朋友圈可发20张图片,此前上限为9张。

目前微信键盘还处于商标驳回复审中,并没有完全投入使用。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律师沙仁高娃认为,商标申请驳回理由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与他人在先申请商标构成近似商标的;

二、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益冲突的;

三、仅有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的;

四、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特点的;五、带有欺骗性或有不良影响的因素等情况。

不过,通过新版微信红包界面,输入金额时可以提前体验一下微信数字键盘。

此前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在表示,做输入法是因为收到特别多的投诉,说微信暴露聊天记录。微信不保存聊天记录,也不去分析。只有业界的人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腾讯注册“微信键盘”商标,快速打字要来了?

需要注意,根据腾讯高管给出的回应,“微信键盘”并非服务于快速打字;

它只是一款,帮助用户保护自己“键入文字时候‘隐私’”的输入工具。

当然,保护隐私的效果几何、又会有多少人去用它的输入法,肯定就是个未知数了。

一方面,聊天信息构成我们日常信息一部分。另一方面,它又不是我们日常信息的全部,用户日常还会产生大量其他、经常还更为关键的信息(比如在某电商平台检索了某类商品,比如完成购买了一个订单)。

除此之外,用户还会在各类网页页面上,几乎永久地留下自己的各类评论——这类信息,即使游离在输入法之外,也能够做到随时被相应平台拿去进行大数据挖掘

在大数据时代,到底什么叫“隐私”?还能不能将从前、久远时代的信息,仍然归为“隐私”范畴?

这无疑是个更基本的问题。

事实上,如果将时间往前推得久远一点,我们也许会注意到,古时候并没有“隐私”这个词汇、全然没有“隐私”这种概念。

在今天,如果说比如我们在人事网站上面存留、不时投递的那份简历,如果这算隐私的话,那它其实不知道已经被多少人事工作人员过目,并且也许还议论传播过了;

然而,数十年过去,这些“过目”、“议论”、“传播”,又对我们新生代的人们,产生一丝一毫影响了吗?根本没有。

是的,如果其他人的同类信息都严格被保密,而单单某一个人的信息被暴露出来,这种情况也许会给该个体造成一种不便、损害;

但如果所有人的同类信息、同时都被暴露出来的话,那这种信息(作为一大群人的“共性”)立即再也不能对任何人带来损害了。

我们从覆盖整体的所有信息当中,通常看不出多少个体的独特性,而仅仅只能看到一种“统计分布”;就好比不管如何如何独特的基因,在今天它只要存在,就注定广泛分布在成千上万人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