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新能源车怕低温,冬季续航往往要打7折,甚至出现无法充电的情况,很多车企往往会推出各种电池加热技术,应对严寒。

其实,部分新能源车也是怕热的,今年夏天多地高温突破40摄氏度,不少新能源出现了充电慢的状况。

据1818黄金眼报道,周师傅为了跑网约车,去年3月买了一辆大众朗逸纯电动车,花了14.8万。

ps.大众朗逸新能源搭载了一台最大功率136马力,最大扭矩290牛·米的永磁同步电动机,配合来自宁德时代的37.2kWh电池组,官方公布的综合续航里程为278km。

今年7月,这辆大众出现了充电特别慢的状况,原先在快充桩上只要1小时就能充满,现在需要5、6个小时。

周师傅表示,自己一充就是4、5个小时,在充电过程中,而旁边的车四五辆都走了,非常煎熬。而且对其网约车生意有很大影响,以前每天600多元,现在只有300多元。

其提供的截图显示,全速充电功率只有5.6KW,有时甚至只有3.5kW,都比7KW的家用慢充桩还要慢。同时电池温度为53℃左右。

还有十多名网约车司机表示遇到了相同的问题,大众4S售后给出的答复是,最近高温,电池包因为保护措施而进行了限流。建议充电的时候暂停以下散下热,或者在地下车库充电。对于这种建议,网约车司机并不满意。

新能源汽车充电慢什么原因

【太平洋汽车网】新能源车充电慢主要因为以下几个原因:1、电池技术。2、剩余电量。3、电池温度。4、电网电压。5、BMS管理策略。电动汽车充电过程,就是锂离子从负极脱出,穿过隔膜和电解质,扩散到达正极的过程。所以,电池内部锂离子扩散的速度越快,电池的充电速度也越快。

电动汽车充电过程,就是锂离子从负极脱出,穿过隔膜和电解质,扩散到达正极的过程。所以,电池内部锂离子扩散的速度越快,电池的充电速度也越快。虽然可以通过加大充电电流来影响锂离子扩散速度,但充电电流过大,会造成电池内部结构损坏,影响电池性能和使用寿命甚至引发热失控。所以,电池材料就成了电池方面影响充电速度的最大因素。不同的材料制作的电池,其充电速度自然也不同。

2、剩余电量。

如果观察下动力电池的充电过程,就会发现,电池的充电速度并不是呈线性的。在不同的剩余电量值(SOC)下,充电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电池的剩余电量在20%-90%之间时,充电速度特别快,所以,从整个充电过程看,电池的充电速度是遵循慢-快-慢的规律的。

3、电池温度。

在外界气温较低的时候,电池里的电解质会变得黏稠,致使锂电池内部的锂离子扩散变得艰难,从而使充电速度变慢。

4、电网电压。

虽然充电桩的充电功率是固定的,但如果在用电高峰期,电网电压也会有所下降,从而影响充电功率,使充电速度下降。

5、BMS管理策略。

电池充电时,是会释放出一定的热量的,优秀的BMS管理系统,总能及时对电池的温度进行干预,使其在较佳的温度环境下工作。在充电时,如果电池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充电速度发生变化。如果BMS能够及时发挥作用,对电池温度提前进行干预,则可加快充电速度。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新能源汽车充电限流怎么回事

【太平洋汽车网】新能源汽车充电限流的意思是虽然充电速度加快,但是因为在快速充电过程中,电池发热量急剧增加,同时电池内部剧烈进行化学反应,所以对电池的寿命会造成一定影响,从而使电动车的后期使用成本大幅度增加。

在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过程中,私人充电桩安装难一直是最为关键的阻力之一。

文丨彭苏平近日,受外牌“限行”新政发布的影响,上海市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骤增。这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其中之

一是,充电基础设施愈发捉襟见肘。

11月6日,智库君了解到,上海市某小区业委会近日发布公告表示,11月5日起,将暂停所有非产权车位的充电桩安装申请。这意味着,小区充电桩的安装也要被“限流”了。

上述小区暂停部分车位的充电桩安装,是因为不堪短期内陡增的用电压力。实际上,在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过程中,私人充电桩安装难一直是最为关键的阻力之一,如何加强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下一阶段国内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点工作。

充电桩安装受阻该小区业委会表示,暂时“限流”主要是因为,近期业主安装充电桩的申请数量大幅度增加,目前小区用电已经处于满负荷状态,如继续大量增加充电桩,势必会影响小区居民的用电安全。用电设备扩容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不过相关金额庞大,故暂不考虑。

据智库君了解,该小区的车位分为地下产权车位和非产权车位,地下产权车位暂不受公告影响,但非产权车位中也有不少是固定车位,业主以出租的方式常年使用,因此在购置新能源汽车的时候,也会有充电桩安装的需求。

充电桩安装的申请数量大幅增加,背后是上海骤然火爆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智库君此前了解到,10月24日以来,上海新能源汽车销量开始明显增加,个别门店的销量甚至比平日暴增数倍。

上海本身是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其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总销量的10%左右——即便是对上海而言,这轮暴涨也实属罕见。

政策刺激是最为直接的因素。10月24日下午,上海对外地牌照进行了“限行”规定的升级,一方面,从11月2日起,内环高架上外牌限行时间加长,另一方面,明年五一假期之后,内环地面道路也将开始限时开放。这直接刺激了一波新车消费需求的释放。

回到充电桩安装的“限流”问题。公告发布之后,新购入新能源汽车的业主们暂时享用不到自家的充电桩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仅有公共充电桩一条选择。

该小区业委会表示,后续将针对非产权车位安装充电桩的申请办理,拟定相关方案,并经业主大会表决后再具体实施。

据了解,目前的初步计划是在小区内建设公共充电桩,不过这需要经过各方的投票表决,并且,也涉及到后续与充电桩运营商的合作协调。有小区业主表示解决方案的推行前景并不乐观,预计需要耗时数月才能敲定。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