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的VR/AR火过一段时间后,这两年又以元宇宙的名义卷土重来,国内很多互联网及科技公司纷纷投身元宇宙行业,人才也成为关键,各大公司抢人基本上是三倍工资起步,高级人才年薪500万毫不稀奇。

据一家正在大规模招聘元宇宙人才的游戏公司透露,最近行业需求旺盛,员工流失也很严重,想挖墙脚的公司都是开除了三倍起步的薪水。

在最为关注的薪酬方面,业内人士的消息称,普遍应届生能达到40万-50万元左右,10年经验的资深工程师薪资约为100万-200万元,对于特别优秀的人才,开出400万-500万元的高薪都不稀奇。

前不久不惜将公司名改为meta的原FB公司委托咨询公司Analysis Group发布了元宇宙白皮书,指出未来元宇宙相关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0万亿美元,相当于31个苹果公司的市场规模。

最新消息:第一波元宇宙公司发不出工资了!哪些人是第一波“韭菜”?

     有媒体报道了一家自称要做“元宇宙时代的微软”的某公司已经发不出工资的消息。这几元宇宙公司已经拖欠了公司员工200多人的工资、长达半年之久,平均每人被欠薪可高达10万元左右,这样的消息,让不少人在认为,“元宇宙”是不是不行了,“元宇宙”是不是已经不会被看好了。“元宇宙”是不是在收割“韭菜”?

     关于“元宇宙”这一个概念,让不少公司纷纷加入,最有名的是扎克伯格的Facebook,为了表明要转型成为“元宇宙公司”,还“改头换面”,将原本公司名称“Facebook”改为“meta”。微软也一样进入了“元宇宙公司” 行列,一时间,“元宇宙公司”被很多高科技公司看好,也引得了不少其他的公司纷纷效仿。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将公司转型为“元宇宙公司”的并没有表现出来“新生”,那么,“元宇宙公司”收割了哪些“韭菜”呢?

     目前被报道出来“元宇宙公司”收割“韭菜”行为的就有涉及到:上市公司元宇宙虚拟房产,有不少人反映了自己的上市公司元宇宙虚拟房产价值暴跌,血本无归,虚拟房产现在的行情非常差,他们一开始以为可以像比特币那样高涨,顺便发一笔横财,但是没想到现在的虚拟房产暴跌,被市场抛弃。

     还有另外被上市公司元宇宙“高薪职位”引诱的研发、技术人才,他们在某些招聘平台上面看到的高薪职位,也纷纷加入,某些元宇宙公司声称后端开发工程师的年薪就可以达到“百万级别”,某些求职者被引诱、陷入了求职陷阱中。

亚马逊云科技与英伟达推出元宇宙千人人才计划 ,对人才引进有什么保障?

首先是人才引进对于科技创新和元宇宙的结合有重要保障。由于这一概念涉及多种技术,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多样,从VR/AR、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具备基础设施的“基础设施”岗位,到技术美术、3D建模、游戏设计师等“创作者”,再到虚拟人,都是概念“落地之路”中必不可少的核心环节。一些宣布进入元宇宙的公司甚至开出了百万年薪的高薪,其他很多行业头部公司也将VR/AR等部门的招聘放在了战略位置。

其次是人才引进对于自驾车行业的发展重要保障。在这次秋招中对人才的渴求,是因为2021年行业的井喷式发展。技术层面,随着5G时代的到来,自动驾驶技术日趋成熟,汽车共享等新的商业模式为智能汽车带来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政策层面,国家继续完善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的监管法律法规,为商业化铺平道路,并提出到2025年实现高度自动驾驶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的市场化应用。

再者是领域人才与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潜力密切相关,其中尖端人才是驱动创新的关键。科技领域尖端人才的储备成为综合国力最重要的资源,使一个国家在科技创新、R&D与应用、产业链高端控制、全球治理能力、军事对抗等国际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

要知道的是“全球数字人才计划”旨在鼓励全球年轻人参与到数字化转型的浪潮。通过接受数字经济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包容性发展的理念,推动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芸香属N位于哥第二大城市麦德林,是由哥市政府和当地企业共同建立的非营利性公共机构。旨在通过营商环境、人才和企业网络的建设,将麦德林打造成为拉美创新创业中心。

500万年薪都挖不到区块链人才的原因?

近日北京一则区块链招聘广告刷爆朋友圈,要求应聘者对区块链技术和密码学有深入研究,给出的年薪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并且上不封顶。

“这确实是区块链人才招聘现状。但就算这样也挖不到人,因为符合条件的人难找。”猎聘平台“猎头”吕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据领英全球统计数据显示,从目前的5.5亿用户来看,在职业技能中标注自己具有区块链相关技术的人在2015年到2017年增加了19倍。

记者登录一家招聘网站查询发现,目前招聘与区块链相关的职位近300个,且都是高薪诚聘,招聘的公司多为科技公司,区块链招聘职位呈现多样化,包括区块链研究员、开发工程师、投资分析师、文案编辑、业务产品经理、技术专家等,普通区块链工程师年薪也可达50万元左右,总监年薪在500万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招聘公司中,不乏蚂蚁金服、京东、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公司,也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讯公司。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宋沫飞对记者表示:“从开发经验上来说,国内区块链产业的兴起集中于最近两三年,人才市场上具有长期区块链开发工作经验的人少之又少。”他认为,过高的薪水难免会吸引一些投机分子,但薪水的提高并没有带来应聘门槛的提高,甚至部分招聘人员对区块链技术也只是一知半解,这对于区块链人才的招聘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区块链站上风口 核心领域人才难觅

猎头Rita在圈里工作多年,长期关注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保健、物联网等领域,现在区块链已成为她的重点关注领域。她对记者表示,“现在区块链人才需求比去年同期增长2.3倍左右,人才荒确实有。”但她认为,区块链“缺的不是技术人才,缺少的是架构设计者和深刻理解区块链方面的人才。”

网贷天眼研究院分析师李雪也认为,“国内有很多技术型人才,但是区块链是在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概念和技术,真正理解并懂得区块链技术的人才,或者说具备区块链思想的人才并不多,甚至微乎其微。”

移动招聘平台BOSS直聘发布的《2018旺季人才趋势报告》可以更直观的看到区块链人才市场的需求,报告显示,2018年前两个月,区块链相关人才的招聘需求已经达到2017年同期的9.7倍。除了需求旺盛外,区块链行业人才的平均薪酬也相对较高,达到2.58万元。区块链相关岗位的发布地区高度集中,北上杭深占比超八成,其中北京招聘相关岗位占比达44%。

BOSS直聘数据显示,在这些公司中,51%的企业为A轮及以下的初创公司。按规模划分,员工数量在100人以下规模的公司占比达到62%。

记者发现,按细分领域划分,招聘区块链相关人才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金融、计算机软件、企业服务三个领域,三者总占比超过50%。在具体职位中,区块链应用开发工程师和底层研发工程师需求量占比较高。

捷越联合创始人王晓婷对记者表示,“与国内企业求贤若渴相比,符合企业要求的区块链人才还很稀缺。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其实是一种集成技术,涉及密码学、计算机网络、博弈论、系统工程等多方面内容,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比其他技术难,尤其是国内高校涉及区块链技术的专业课程比较少,科班出身的区块链人才紧俏。另一方面,具备区块链技术相关基础知识的人才不少,但兼有商业逻辑和创新思维的人才比较少。虽然区块链人才市场火爆,但是真正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并不多。”

“因为缺乏积累沉淀,有丰富经验的区块链人才非常少,更多是分布式系统、共识算法或者密码学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转行过来‘吃螃蟹’”。猎聘网首席数据官单艺对记者表示。

区块链泡沫泛起 培训机构趁虚而入

一边是旺盛的人才市场需求,一边是眼花缭乱的区块链培训课程被相继推出。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开展区块链人才相关培训课程的组织机构及培训中心很多,其中有黑马程序员、千锋教育、孔壹学院、炼数成金网、巨推学院、51CTO学院等组织和机构,培训费用从几百元至几万元不等。记者登录几家培训机构网站发现,从其培训大纲来看,关于区块链的培训课程基本相同,大致都包含密码学、分布式、共识算法、以太坊源码解析、数据库、网络协议等课程,且无一例外,这些培训机构都大肆渲染和鼓吹区块链。

记者致电某培训机构招生咨询人员,他表示:“有区块链培训。”当记者问及都培训有哪些课程时,他却表示,自己非区块链专业培训老师,具体可以让专业老师再次致电解答,对于课程收费多少他表示,“是专业老师制定。”

“其实,很多课程可能都是现有的基础性课程内容,比如编程语言、数据库、金融学、密码学等内容,区块链的内容可能只占很少一部分,而且是基础性的内容,培训机构不过是打着区块链的噱头,吸引招生罢了。”李雪对记者表示。

她还表示,“目前,区块链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和边界先定,包括的内涵、外延。加上行业正处于监管真空期,这也导致区块链衍生市场比较混乱,有一些人模糊区块链的定义和边界,打着数字货币、数字资产的幌子,进行传销、诈骗、ICO非法集资等活动。由于区块链技术采用‘去中心化’的技术设计,监管难以对主体进行有效控制,而且很多区块链项目都是国际性的,发起方可能在境外,难以被监管到。”

宋沫飞对记者称,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单纯的掌握一些区块链工具的使用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区块链在效率和可扩展性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开发人员能对区块链的底层平台进行改进,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而区块链技术集密码学、计算机网络和博弈论于一身,是一个典型的复合型综合学科,掌握并理解区块链的底层技术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在猎聘网首席数据官单艺看来,区块链的核心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分布式信任系统的社会关系和商业模式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以去中心化为典型特征。“区块链的未来发展仍然有很多不确定性,目前存在明显的泡沫,很多区块链项目不靠谱。”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