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5 月份,海信旗下年轻潮牌 Vidda 正式发布全球首款 4K 全色激光投影 C1。

Vidda C1 搭载海信自主研发的全色激光技术,还采用了海信高端电视同源画质调校技术,包含 NR 降噪技术、SR 超分辨率技术、全维 AI 画质增强技术等,支持 HDR10+ 解码和 MEMC 智能运动补偿。

据了解,海信“全色激光技术”是将红、绿、蓝三色激光作为光源,并且结构中取消了荧光色轮部件,色彩表现更佳优异。由于激光是世界上颜色纯度最高的光源,所以三原色激光在经过混合调色之后,可以还原出最接近现实世界的色彩。这一点也是全色激光技术相比 LED 等现有显示技术最大的优点。

来自海信官方的数据,全色激光技术实现了 107% 的 BT.2020 色域,如果换算到旧版的 BT.709,则达到了惊人的 207%,甚至要远优于 OLED 显示,在色准方面,海信全色激光技术同样达到了 ΔE≈0.9。

此外,由于三原色激光中采用了 465nm 波长的蓝色光源,避开了对视力有伤害的 400nm-450nm 短波蓝光,因此全色激光技术也是目前最为健康无忧的显示技术。

在外观设计上,Vidda 4K 全色激光投影 C1 采用了一个相对“正方”的造型,机身为深灰色,没有过多的线条修饰,一体金属机身造型相当简约,有很强的百搭属性。

正面,Vidda C1 采用了金属拉丝工艺处理,且围绕投影镜头做了一个回形圆处理;下方则是大面积的条形散热孔。

投影镜头两侧,还有一枚摄像头和 ToF 传感器,用于自动对焦、自动避障、入幕等。

背面,熟悉的 Vidda 镂刻标识,下方有一排内凹的接口,从左至右依次是:圆形 DC 充电口、HDMI2.0*2、USB2.0*2、(数字音频输出)光纤 * 1、耳机 * 1、网口 * 1。

Vidda C1 顶部,是开机键、暂停键、音量键、指示灯,以及用于原厂语音的麦克风开孔等,其余部分大面积留白。

机身两侧,同样也是大面积的散热孔,用于散热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立体声音效。

Vidda C1 的遥控器设计也很有意思,底部有圆形的镂空,设计上正好与投影镜头相呼应,在功能按键上基本也是全面涵盖,诸如语音控制键、对焦键、设置,该有的都有。

在安装方式上,Vidda C1 支持桌上正投、吊装正投、吊装背投、桌上背投等,可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重量方面,产品净重 4.6kg,长 245mm、宽 216mm、高 179mm,诸如户外露营,或者是客厅、卧室,都可以轻松搬动 Vidda C1,且配送的电源线长度达到了 3m,无论是户外还是室内,这个长度基本都能够满足。

细节图赏:

产品配置简介:

硬件部分,Vidda C1 配备了 MT9669 旗舰级芯片和 4GB+64GB 内存,支持 2.4G / 5.0G 双频 WiFi,内置蓝牙 5.0 可同时连接 2 副 TWS 耳机。在专属游戏模式还可实现 120Hz 高刷和 12ms 无感超低延迟。

音响方面,Vidda C1 配备了 2×10W 扬声器,拥有 1.5L 音腔,支持 DTS Virtual X 360° 环绕音效、Dolby DAP 影院级沉浸音效,蝰蛇音效。

Vidda C1 的推荐投影尺寸为 80~150 英寸,采用双目动态识别技术,包含 2 块高精度 CMOS 模组、1 组 ToF 激光雷达以及 1 个高灵敏光线传感器,支持无感自动对焦、智能梯形校正、自动避障、自动入幕等。

新技术开创新时代 - Vidda C1 4K全色激光投影仪简测

大家好,我是波导终结者。

我工作室楼上的小伙伴原来是住在城郊稍远一点的地方,但是最近喜得千金,出于方便考虑(之前备产的时候刚好遇到听我说谢谢你温暖了四季,还好都平安),搬回了市区里。只是之前的电视要再搬的话,就有点头疼了,最后决定是直接搞一台投影仪。正好他有个朋友在海信Vidda工作,手里有一台样机,是新发布的那款4K全色激光投影仪C1,喊我去使用体验一下,正好也能拍点图和大家分享。

由于是手机拍的,图片质量和丰富程度与平时在工作室没法比,请大家多包涵。这款投影是海信旗下的互联网品牌Vidda推出的4k全色激光投影仪,最主要看重的还是画质。硬件参数上,这台投影仪最大分辨率3840*2160,投射比1.2:1,拥有1350ANSI流明的实标亮度,高达202% BT.709的色域,0.9左右的出厂色准(德塔E),4+64G的容量,Dolby+DTS的双重音效等,其他什么蓝牙5.0双频WiFi之类的不再一一细数了。

全色激光的意思就是RGB红绿蓝三色均为独立的激光器,由于各个颜色通道的控制互相独立,可以得到更精确和纯净的画面,在色域、色准等表现上都会好很多。其实我手头有红蜘蛛,支持投影仪校色,不过没有带来,而且仔细想想对一般影音用户来说意义不大,就没弄了。

全色激活的另一个好处就是“0蓝光”,这里的蓝光指的是有害蓝光。说来也很简单,传统LED的蓝光有一段波长是伤眼的,而激光光源的蓝光,波长不在这个区段内,自然也就0有害蓝光了。

当然,影响画质的因素还有很多,稍微懂行的朋友都会想问:DLP多大?目前几千元的投影仪里,最高都是0.47英寸的,因为再往上0.66的芯片,整台起来造价肯定是要多个0的,有的甚至要接近六位数。

不过,德州仪器的DMD使用了XPR技术,位移0.5个像素,同时以240Hz的刷新率运作,便可以得到4K60帧的画面。0.47英寸的DMD芯片原生分辨率是1092x1080,这样抖4K其实效果是最好的,再往下的投影,其实也是更小的芯片抖成2K或者1080P。而往上的话,0.66英寸芯片的原生分辨率其实是2716x1528,还是靠抖实现4K,却要多花10倍的价格,实在是性价比不高。

这是傍晚拉了普通窗帘,用手机拍的,全色激光的观感确实比普通灯泡机或者LED投影好得多,每个颜色都特别纯净鲜亮。一样的芯片,不一样的发光原理,画面效果竟然可以差这么多,难怪现在厂商都在激光投影这块儿竞争。

直接影响投影仪画面表现的还有另一个因素,那就是亮度。我手头一时没有对比用的设备,就用资料图了。很多朋友买投影仪只看表面数字,但确实很多是虚标的,而Vidda C1是经过了权威机构实测亮度(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官方检测),虽然在宣传上其实很亏,但是我欣赏这样实诚的态度。

因为如果虚标了,那参数就没什么意义了。之前见过那种几百块的玩具性投影仪,也有几千的亮度,那实在就是离谱。其实玩过投影的,大概多少亮度是可以看出点端倪的,现在普遍的共识是1000以上的真实亮度可以满足白天使用的需求,大家如果选投影也一定要注意一下。Vidda C1我是下午3点多开始折腾的,也试了一下效果,妥妥的实标。

接口方面,给了2个USB2.0的口子,2个HDMI2.0,光纤口,耳机口和网口。最主要的还是这俩HDMI,可以接XSX或者PS5爽4K60的 游戏 。说到 游戏 ,Vidda C1的延迟也低至12ms,算是同档次投影里最低的了,而如果不需要4K,则在1080P下可以达到240Hz的刷新率,那可真是太爽了。

机身上方是几个操控按键,其余功能主要还是靠遥控器来完成。说到控制,其实现在很多的投影仪都集成了语音助手甚至智能音箱的功能,Vidda C1不仅有息屏智能音箱功能,就是息屏后还能作为智能音箱使用,而且还具有远场+近场的双AI语音响应,无论在哪里,只要一发语音就能够实现常用功能。

说到智能,以往很多需要手动操作的功能,Vidda C1都自动实现了,鉴于没带脚架不方便拍,这里用发布会视频里的演示来看。自动对焦算是比较常见的,自动梯形校正也挺多的,避障和入幕就比较不错了,有时候有点障碍物挡住直接自动避障了事,入幕更是省去来回对齐缩放的功夫。

图中可以看到,几个智能功能非常准确地把画面牢牢的锁在了幕布白框里,跟外面一圈黑框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的智能功能也省得我老是过来帮忙调试……这一切主要还是MT9669这块旗舰级芯片的功劳。

机身底部给了四个可以独立调整的小脚座,可以进行很细致的微调,也是非常贴心的。底部微调加上智能AI交互,使得花在校正屏幕的时间缩到了最小,非常省时省力。

整个机身方面,用的都是一体式热弯成型的金属制成,这种技术在机箱领域也是倍受欢迎。虽然工艺成本比拼接式的高,但是耐用度和颜值的提升使得这一切都物有所值,全金属对于散热也非常有帮助。

而且这样的结构,对于音箱来讲也是有更大的空间,Vidda C1装配的双10W立体声,不仅支持Dolby和DTS双解码,还搭载了DTS VX+Dolby DAP+酷狗 蝰蛇的多音效处理方案,平时直接当成智能音箱用也很不错。

Vidda C1这阵子618首发预售,到手价是6499,上探到8K多的投影仪当中,都具有相当的优势,特别是全色激光的显示效果实在是太惊艳了,想尝鲜的朋友值得一试。

激光投影仪哪个品牌好?年轻人觉得Vidda 推出的激光投影仪C1 怎么样?

激光投影仪可以选Vidda 的4K 全色激光投影C1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自己房间,拉上窗帘、打开C1,然后在昏暗的灯光内享受极致的观影时光,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缓缓褪去一天的疲劳...

可以说,Vidda C1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们年轻人的精神追求。望百度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