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7 月 25 日消息,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于 2022 年 7 月 25 日 10 时 03 分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表示,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科学实验舱。后续,将按计划开展组合体姿态融合控制、小机械臂爬行和大小臂组合测试等在轨工作,并利用问天舱气闸舱和小机械臂进行航天员出舱活动。

小编了解到,北京时间 2022 年 7 月 24 日 14 时 22 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 B 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 495 秒后,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问天实验舱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 7 月 25 日 3 时 13 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 13 小时。这是我国两个 20 吨级航天器首次在轨实现交会对接,也是空间站有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首次进行空间交会对接。

神十四乘组什么时候返回

神十四乘组2022年12月4日返回。

2022年12月4日,在中国空间站出差183天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即将踏上回家之旅。

同日,19时20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陈冬成为中国首个在轨驻留时间超过200天的航天员。

相关介绍: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是指中国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三名航天员陈冬、刘洋(女)和蔡旭哲。陈冬担任指令长。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2年7月25日3时13分,问天实验舱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同日,10时0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

2022年9月1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进行首次出舱活动;9月17日,神舟十四号乘组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

11月13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进入天舟五号货运飞船;11月17日,神舟十四号乘组进行第三次出舱活动;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与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在中国空间站首次上演“6+6”太空会师。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问天实验舱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问天实验舱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问天实验舱,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于7月25日10时03分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问天实验舱。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问天实验舱1

7月25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进入问天实验舱。航天员陈冬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于7月25日10时03分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

后续,将按计划开展组合体姿态融合控制、小机械臂爬行和大小臂组合测试等在轨工作,并利用问天舱气闸舱和小机械臂进行航天员出舱活动。

问天实验舱将开展哪些任务?

有网友通过新华社客户端“问记者”平台就“问天实验舱”提出了一些感兴趣的问题,新华社记者这样回答。

网友:问天实验舱是什么舱?

记者:问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空间站的首个实验舱,由工作舱、气闸舱及资源舱三部分组成,舱体总长17.9米,直径4.2米,发射重量达23吨,是全世界现役在轨最重的单舱主动飞行器。网友:问天实验舱里面都装了啥?

记者:问天实验舱集平台功能与试验载荷功能于一体,与天和核心舱互为备份,关键平台功能一致,可以完全覆盖空间站组合体工作要求。此外,问天实验舱还装载了8个实验机柜、22个舱外载荷适配器,就像是把一个大型科学实验室搬到了太空,意味着中国人可以在太空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了。

网友:问天实验舱将开展哪些任务?

记者:问天实验舱的'主要任务是具备空间站组合体统一管理和控制能力,具备与核心舱进行交会对接、转位和停泊的能力;支持航天员在轨驻留,提供专用气闸舱和应急避难场所,保证航天员安全;支持开展密封舱内、舱外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网友:对接后航天员要进入问天实验舱吗?

记者:是的。根据计划,问天实验舱升空后,将与天和核心舱前向对接,完成“一”字构型。随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将进入问天实验舱,这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在有人的状态下迎接航天器的来访。

网友:问天实验舱能住人吗?

记者:问天实验舱的工作舱是迄今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单密封舱体。舱内设有3个睡眠区、1个卫生区。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后,中国空间站的“床位”数增加到6个。可满足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两个乘组共6名航天员的入住条件。

网友:这次还有太空授课吗?

记者:有。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将在问天实验舱这个“新教室”里继续开办“天宫课堂”,开展科普活动。网友:从问天实验舱能出舱吗?

记者: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设计了一个比节点舱出舱舱门更大的舱门,为的是给航天员提供更加宽敞舒适的出舱窗口。问天实验舱与核心舱成功对接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将主要通过问天实验舱实施出舱活动。

网友:问天实验舱要在天上待多久?

记者:据了解,中国空间站的设计寿命为10-15年,所以问天实验舱在天上至少要工作10多年。

网友:这次发射对接有什么特别之处?

记者:问天实验舱需要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进行交会对接,这需要由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实施“零窗口”发射,即在规定时间分秒不差地发射,这也是长五系列火箭首次执行“零窗口”发射任务。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问天实验舱2

7月25日凌晨,问天实验舱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这是我国两个20吨级航天器首次在轨实现交会对接,也是空间站有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首次进行空间交会对接。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于7月25日10时03分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科学实验舱。

7月24日,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托举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太阳帆板完成一次展开。发射成功后,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前向对接,实现“一”字构型。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在有人状态下迎接航天器的来访。

作为我国空间站的首个实验舱,问天实验舱的主要任务是统一管理和控制空间站组合体,与核心舱交会对接、转位和停泊;提供专用气闸舱和应急避难场所,支持航天员在轨驻留,保证航天员安全;支持开展密封舱内、舱外的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问天实验舱体型大、功能强、结构复杂、指标先进,凝聚着太多人的智慧与心血,在我国航天器的研制历程中创下多项纪录。下面,就让我们从以下五个视角来了解问天实验舱的“更大、更强、更足、更优、更细”。

作为中国空间站的首个实验舱,也是国家太空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问天实验舱可支持开展单学科或多学科交叉的空间科学实验,为我国开展系列化长期空间科学研究提供更大平台。问天实验舱装载了8个实验机柜、22个舱外载荷适配器,就像是把一个大型科学实验室搬到了太空。

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在有人的状态下迎接航天器的来访,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轨收看了问天实验舱发射的全过程。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问天实验舱3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于北京时间7月25日10时03分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科学实验舱。

后续,中国空间站任务将按计划开展组合体姿态融合控制、小机械臂爬行和大小臂组合测试等在轨工作,并利用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和小机械臂进行航天员出舱活动。

7月24日14时22分,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搭载问天实验舱,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问天实验舱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7月25日3时13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小时。这是中国两个20吨级航天器首次在轨实现交会对接,也是中国空间站有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首次进行空间交会对接。

据知,在轨2个月后,问天实验舱将实施转位,与天和核心舱形成“L”构型,静待梦天实验舱的到来。按照计划,今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还将执行3次发射任务,发射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空间站三舱“T”字基本构型,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随后发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将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轨轮换,并驻留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