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小编网友 娃哈哈纯净水 的线索投递!

小编 7 月 24 日消息,2022 年 7 月 21 日至 23 日,2022 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省宜宾市召开,大会主题为“智汇绿色动力创享低碳未来”。

在 2022 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预计,202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产量规模预测合计将达到 562.7 万辆,同比增长约 71.7%;新能源乘用车约 535.7 万辆(纯电乘用车 429.44 万辆、插电混动乘用车 106.26 万辆),同比增长约 75.3%;商用车产量为 26.98 万辆,同比增长约 21.5%。

值得一提的是,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 7 月 19 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克服疫情多点散发等重重困难,实现了平稳快速发展。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66.1 万辆和 260 万辆,同比均增长 1.2 倍,市场渗透率为 21.6%。

小编曾报道,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 352.1 万辆,同比增长 1.6 倍,连续 7 年位居全球第一;搭载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乘用车新车市场占比达到 20%。

此外,2021 年,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售 954.3 万辆,同比增长 23.1%,市场份额达 44.4%,同比提升 6 个百分点;汽车整车出口 201.5 万辆,同比增长 1 倍,创历史新高。

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784 万辆,占汽车总量的 2.60%,扣除报废注销量比 2020 年增加 292 万辆,增长 59.25%。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 640 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 81.63%。2021 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 295 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总量的 11.25%,与上年相比增加 178 万辆,增长 151.61%。近五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数量从 2017 年的 65 万辆到 2021 年的 295 万辆,呈高速增长态势。

未来半导体 - 7月22日重要芯闻

# 中国 汽车 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预计2022年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量达526.7万辆 同比增71.7%

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中国 汽车 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预计,2022年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产量规模预测合计将达到562.7万辆,同比增长约71.7%;新能源乘用车约535.7万辆(纯电乘用车429.44万辆、插电混动乘用车106.26万辆),同比增长约75.3%;商用车产量为26.98万辆,同比增长约21.5%。

# MIT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性能比硅更好的半导体材料

硅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其纯净形式已成为许多现代技术的基础,从太阳能电池到计算机芯片,但硅作为半导体的特性远非理想。现在,来自 MIT、休斯顿大学和其他机构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称为立方砷化硼的材料,这种材料可以克服硅的上述两个限制。其为电子和电洞提供了高迁移率,并具有优良的热导率。研究人员表示,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好的半导体材料,在将来也可能说是最好的材料。

# 应对模拟混合信号市场,西门子推出 Symphony Pro验证平台

在日前的第59届设计自动化会议 (DAC) 上,西门子 EDA 推出了其下一代混合信号 IC 验证工具 Symphony Pro。Siemens EDA 混合信号业务部门首席产品经理 Sumit Vishwakarma 接受了一些媒体的采访,并解读关于验证及其他一些内容。

# 三星斥资2000亿美元新建11家芯片厂

据媒体报道,韩国半导体巨头三星电子提出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大规模建设半导体制造设施的计划。三星在向得州提交的一系列文件中,提出了投资近2000亿美元建设11家工厂的潜在计划。其中,两个工厂将建在得州首府奥斯汀,九个将在泰勒。此前,三星已经公布了在泰勒投资170亿美元建立一个先进半导体生产基地的计划。不过,三星并没有承诺一定会建造这些新生产基地,而是强调,这一“假设性提案”可能会在各种情况下出现变动。而且,即使三星确定投资并推进这一计划,首个新建的工厂也要到2034年左右才会开始运营。

# IQE控诉高塔半导体盗用商业机密及技术专利

# 三星电子寻求得州潜在芯片工厂税收优惠

据路透社报道,三星电子向美国得州当局提交的文件显示,该公司已开始为其在得州的11家潜在芯片工厂申请税收减免,投资总额约为1920亿美元。三星电子已在得州拥有一座芯片工厂,并正在建造一座新工厂。上述文件首次公开估计了拟议中的新投资的潜在价值,显示每家工厂将耗资120亿至230亿美元,并创造900个或更多就业机会。

# 摩根士丹利:需求疲软,预计联发科第三季度营收下降超 8%

7 月 22 日消息,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报告称,由于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萎缩,联发科第三季度需求疲软,预计其营收将会下降。摩根士丹利表示,虽然中国工信部 6 月份数据显示手机出货年增率转正,但预计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全年出货量仍将下滑 10%-15%。由于 618 期间手机销售量不如预期,因此下半年智能手机供应链将减少库存。在此情况下,预计联发科今年第三季度营收将减少 8%-12%,毛利率降低为 48%-50%。

# 消息称英特尔部分 FPGA 芯片产品涨价,最高达 20%

近日,一份英特尔 PSG 业务线产品致客户函件在业界流传。该份通知函显示,因供应链成本压力和持续的旺盛需求,英特尔拟调涨部分 FPGA 产品价格,涉及 Arria 、MAX 、Stratix 、Cyclone 等产品线,其中较旧料号涨价幅度为 20%,较新料号涨价 10%。

# SK 海力士否认无限期推迟韩国工厂扩建:还没有作出决定

据韩联社报道,有消息人士称,由于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越来越严重,全球第二大存储芯片制造商 SK 海力士暂停了韩国工厂扩建计划。消息人士表示,在 SK 海力士上个月 29 日召开的董事会上,决定无限期推迟扩建计划。SK 海力士作出该决定主要是因为在经济前景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公司将对大规模投资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

# 长沙盈芯半导体 科技 公司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近日,长沙盈芯半导体 科技 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深圳速源控股、长沙麓谷投资、民航股权投资基金、蒲公英私募基金、国融大量私募基金共同完成。本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芯片研发、人才建设、市场推广、产业布局等体系完善。

# 川环 科技 :拟参与设立合资公司 涉足储能及半导体行业等领域新材料产品

川环 科技 7月22日晚公告称,公司拟与文琦超、文建树、唐宏3名自然人股东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川环德尚,旨在为新能源(储能)及半导体行业等领域提供新材料解决方案及终端产品与服务,打造新的盈利增长点,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与盈利能力。文琦超及文建树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本次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的事项构成关联交易。

# 韦尔股份投资成立半导体 科技 公司 注册资本1亿元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天津极创豪芯半导体 科技 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可卿,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集成电路销售;软件开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韦尔股份等间接共同持股。

# 浙江大学发布“天目 1 号”超导量子芯片系列应用成果

# 射频芯片厂商国博电子成功登陆科创板

7 月 22 日,国博电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据了解,国博电子建立了以化合物半导体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和系列化产品布局,产品覆盖射频芯片、模块、组件。在高密度集成领域,公司基于设计、工艺和测试三大平台,开发了 T / R 组件、射频模块等产品;在射频芯片领域,公司基于核心技术开发了射频放大类芯片、射频控制类芯片等产品。

# 近 5 年全球元宇宙专利申请超过 2000 件,微软三星均已过百

西班牙一家咨询公司的数据就显示,在过去的 5 年里,全球所申请的元宇宙相关专利翻番,超过了 2000 件,微软和三星目前所拥有的元宇宙相关的专利,分别已有 158 件、122 件,是元宇宙相关技术专利第 1 和第 2 多的公司。宇宙相关专利在数量上仅次于微软和三星的,是在 2015 年凭借一段“鲸鱼跃出篮球场地面”的视频而大火的 Magic Leap,之后的则分别是 IBM、迪士尼、Meta、Adobe、Verizon、英特尔和 Snap。

# 宁德时代 M3P 电池明年将推向市场,能量密度高于磷酸铁锂、成本优于三元电池

据财联社报道,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今日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公司 M3P 电池已经量产,明年将推向市场运用。M3P 电池是宁德时代基于新型材料体系研发的电池,其能量密度高于磷酸铁锂,成本优于三元电池。

# 初创公司与 SpaceX“抢饭碗”,将于 2024 年发射火星探测器

7 月 22 日上午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太空初创企业 Relativity Space 从未发射过火箭,太空运输企业 Impulse Space 也从未在太空中测试过任何推进器,尽管如此,7 月 19 日,这两家位于美国加州的太空公司宣称,将联手启动一项雄心勃勃的太空任务,预计不到 3 年的时间内登陆火星表面。

# 福特:将从宁德时代采购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来追赶特斯拉

福特 汽车 周四表示,将从中国电池巨头宁德时代(CATL)进口成本较低的锂铁电池,用于其北美电动皮卡和 SUV。目前福特正在与 CATL 建立更进一步的联盟,并达成一系列单独协议,以确保未来 10 年的电池和电池材料安全。对此,宁德时代证券事务代表表示,宁德为福特全球供应电池,宁德时代并不造车,而双方的合作锁定的电池体系是磷酸铁锂。

# NASA 将于 9 月下旬借 SpaceX 龙飞船去往国际空间站,包括日本、俄罗斯宇航员

5月14日汽车要闻-比亚迪汉EV欧洲34.6万起 奔腾发动机热效率超39%

每日要闻:

比亚迪汉EV海外首秀,预估价格4.5万~5.5万欧元;

江淮全新中大型SUV命名“嘉悦X8”;

一汽奔腾1.5T发动机热效率达39.06%;

武汉市将对购买在武汉生产且上牌的新能源车补贴1万元;

青岛对新建加氢站最高补贴900万元;

石墨烯电池“上车”:充电速度堪比加油;

2020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价格或将下降10%;

动力电池“无钴化”风口已至;

4月动力电池装车量环比增三成,磷酸铁锂需求恢复明显;

乘联会:2025年乘用车市场零售预计2400万;

日产计划淘汰Datsun品牌 削减3000亿日元固定成本;

零部件短缺 丰田削减北美工厂3成产量;

马自达发布利润预警 净收入或暴跌81%;

疫情已致欧洲汽车产量损失近240万辆。

每日要闻1:比亚迪汉EV海外首秀,预估价格4.5万~5.5万欧元

5月13日,比亚迪宣布旗下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纯电动车型汉EV在欧洲首发。据悉,比亚迪汉EV在欧洲预估的价格区间为4.5万~5.5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4.6万-42.3万元。比亚迪汉EV已正式搭载量产状态的刀片电池和比亚迪即将发布的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同时也是中国首个搭载博世“IPB智能集成制动系统”的新能源量产车。

每日要闻2:江淮全新中大型SUV命名“嘉悦X8”

江淮全新中大型SUV正式命名为“嘉悦X8”,并公布了该车设计图。新车外观设计稳重大气,还融入了众多流行元素。同时,嘉悦X8提供三种座椅布局,主打6座车型。

每日要闻3:一汽奔腾1.5T发动机热效率达39.06%

奔腾T77 PRO搭载的4GB15TD发动机获得中汽研热效率001号认证。根据中汽研测试,4GB15TD发动机最低有效燃油消耗率达到218.6g/kW·h,最高有效热效率为39.06%。

热效率是指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转换成机械能的比例。优秀的发动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热效率高。比如,从1995年至今,日本车企的发动机热效率从37%增长到41%。丰田就曾对外公布,旗下的一款2.5L汽油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0%。一般来说,发动机热效率越高,燃油经济性就越好。

每日要闻4:武汉市将对购买在武汉生产且上牌的新能源车补贴1万元

5月14日,武汉市将发布促进汽车消费的实施细则,对从细则发布之日起至12月31日期间,购买武汉市企业生产且在武汉市销售、上牌落户的乘用车,由武汉市政府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其中,燃油乘用车每辆车按销售价格的3%,5000元封顶;新能源乘用车每辆1万元。

每日要闻5:青岛对新建加氢站最高补贴900万元

日前,青岛西海岸新区城市管理局制订《青岛西海岸新区汽车加氢站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暂行办法》显示,“按照加氢站类型和加氢能力,对加氢站给予一定建设补助和加氢补助”。

对2020年12月31日(含)前新建成的固定式加氢站,且日加氢能力≥500公斤的,可补贴900万元。

每日要闻6:石墨烯电池“上车”:充电速度堪比加油

据广汽新能源官方消息,石墨烯电池量产研发工作已走向实车,广汽新能源埃安车型将率先搭载。石墨烯电池具有超轻、超高强度、超强导电性等特性,8分钟就可以将电池充电至85%。

每日要闻7:2020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价格或将下降10%

日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在线发布了《2019-2020年中国汽车动力电池和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报告认为中性假设下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较2019年下降10%或基本持平。预计全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合计110.6万辆,其中乘用车95.84万辆,商用车14.74万辆。

报告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价格将有10%的下降空间,对应采用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系统的价格分别可达0.90元/kWh和0.75元/Wh。燃料电池方面,预计今年燃料电池汽车运营有望突破5000辆,加氢站总数有望突破100座。

每日要闻8:动力电池“无钴化”风口已至

从蜂巢能源推出首款无钴电池,到今年特斯拉就“无钴”电池供应与宁德时代达成合作,再到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横空出世,直至5月11日宁德时代在其2019年业绩说明会上证实其同在研发“无钴”电池,“无钴化”也成为近期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的重要话题。

一直以来,钴的价格波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三元材料的价格,成本问题一直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绊脚石。作为核心成本的“动力电池”一直被寄予希望能够尽快降低成本,三元锂电池在降低钴比例和含量后,会相应地降低整车的成本。在“高镍低钴”的市场需求推动下,国际上主流的动力电池企业如LG化学、松下电池、宁德时代都在将低钴和“无钴化”作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的研发方向。

低钴、无钴的三元锂电池正加速到来,同时,基于成本优势、技术成熟以及使用寿命、安全性等多方面优势,本身不含“钴”的磷酸铁锂电池也是目前“无钴化”动力电池的重要方案之一。

每日要闻9:4月动力电池装车量环比增三成,磷酸铁锂需求恢复明显

近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4月新能源汽车电池产销量及装车量数据。数据显示,4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4.7GWh,环比增长5.5%,同比下降35.5%。其中,三元电池4月产量为2.9GWh,占总产量60.6%,同比下降33.7%,环比下降11.7%;磷酸铁锂电池产量为1.8GWh,占总产量39.1%,同比下降34%,环比增长49.6%。装车量来看,4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共计3.6GWh,同比下降33.7%,降幅有所收窄,环比上升29.5%。其中,三元电池共计装车2.6GWh,同比下降30.4%,环比上升17.8%;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0.9GWh,同比下降39.2%,环比上升74.1%。

每日要闻10:乘联会:2025年乘用车市场零售预计2400万

乘联会:国内乘用车中长期预测下调,市场将于2021年恢复正增长,且在2022年增速达到小高峰后,后续年份逐渐回落至正常水平。2025年乘联会狭义零售口径预计2400万辆,年均增速约3%。

每日要闻11:日产计划淘汰Datsun品牌 削减3000亿日元固定成本

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日产汽车公司计划推进公司重组,削减约3000亿日元(约合28亿美元)的年度固定成本。

上述知情人士还表示,日产将逐步淘汰达特桑(Datsun)品牌,除了最近关闭的印尼生产线外,还将关闭另外一条生产线,并通过削减营销、研发和其他成本来实现今年的支出削减目标。

每日要闻12:零部件短缺 丰田削减北美工厂3成产量

据外媒报道,受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需求下滑和零部件短缺影响,丰田计划今年4-10月削减北美工厂三成产量。

今年4月至10月,丰田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产量预计在80万辆左右,相比2019年同期下降约29%,较1月份公布的产量预期下降32%。目前,丰田在北美共运营7家工厂,其中美国作为丰田第三大生产中心,2019年产量占丰田全球产量的约14%,仅次于日本和中国。

每日要闻13:马自达发布利润预警 净收入或暴跌81%

据外媒报道,日本汽车制造商马自达下调了其上财年(截至2020年3月31日)利润预期。该公司警告称,受COVID-19疫情的影响,其净收入将暴跌81%。

5月12日,该公司在发给投资人的通知中表示,该公司上财年的净利润将下滑至121亿日元(约1.122亿美元)。

该公司当前预计,其营业利润将下降47%,相比此前预计的27%的跌幅有所加大。马自达认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将下跌至141.9万辆,同样低于此前的预期。此前该公司预计其全球销量将下降4%,至150万辆。

每日要闻14:疫情已致欧洲汽车产量损失近240万辆

根据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整理的数据,从3月中旬至5月11日,欧盟范围内因疫情关闭工厂造成的产量损失已达2,396,54辆(包括乘用车、轻型商务车、公交和长途汽车);平均停产时间为29个工作日。ACEA指出,如果继续停产或者再有工厂突然停产,产量损失情况将会更严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