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7 月 21 日消息,近年来电动汽车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随之将会产生大批量的报废动力电池。这些报废动力电池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同时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据上证报,在今日上午举行的“2022 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云明在致辞时表示,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体系,“目前,我国在地市级行政区已建设了 1 万多个回收服务网点。”

张云明称,未来将进一步健全回收利用体系,加快制定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加强央地工作联动,形成协调监管机制,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支持智能拆解、材料再生等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加快培育一批梯次利用和回收再生的相关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天的大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称,上游原材料资本的炒作给动力电池产业链带来了短期的困扰。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电解液原材料以及负极的石油焦等上游材料均出现价格暴涨。曾毓群称,实际上,矿产资源并不是产业发展的瓶颈,目前已探明的锂资源储量可以生产 160 TWh 的锂电池,随着锂资源继续探明后会更多。

小编了解到,曾毓群提到,宁德时代通过陶瓷锂一系列技术提升了优势矿产开发利用水平,而且电池中的绝大多数材料可以回收利用。目前镍钴回收率达 99%,锂回收达 90% 以上,预计到 2035 年退役电池的回收材料能满足大部分市场需求。

据测算,2021 年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 150 亿元左右,到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超 400 亿元。

即将爆发的行业——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全面分析

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我国主要的动力锂电池回收上市公司包括赣锋锂业(002460)、格林美(002340)、光华科技(002741)、宁德时代(300750)、天奇股份(002009)、骆驼股份(601311)、中伟股份(300919)、华友钴业(603799)、杉杉股份(600884)、超越科技(301049)、迪生力(603335)等。

本文核心数据:企业资质数量、回收网点情况

全国动力锂电池回收蓄势待发

我国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脉络与我国动力电池回收政策的出台高度相关,从早期作为部分条款出现在上游行业的产业规划当中,到现在发展指导和行业监管愈发完善。我国动力锂电池回收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全国动力锂电池回收产业蓄势待发。我国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经历了大致三个阶段:

再生及梯次利用两项资质企业数量少

按照《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依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工信部从2018年至今共公示了三批具备合格资质的企业名单,三批共计47家企业,代表我国目前具有工信部认定的具备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合格资质的企业仅有47家(其中名单企业有部分重合,实际数量为45家)。其中获得再生利用合格资质的企业数量为16家,获得梯次利用合格资质的企业数量为20家,拥有两种合格资质的企业数量仅有9家。

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

随着动力锂电池退役潮来临,我国动力锂电池回收的需求也在快速上升。但是目前在动力电池短缺情况下,各类原材料价格也水涨船高,退役动力锂电池回收的价格因此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面对较高的经济效益,部分退役电池流入各类小作坊,对正轨动力锂电池回收企业造成了较大影响。为了促使退役电池流入正轨渠道,我国在动力锂电池回收方面主要建设的基础设施包括共享共建回收服务体系和回收利用溯源管理体系等。其他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开始探索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线上交易等。

全国回收网点布局已初见规模

工信部根据《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和《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整合并在网站公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的信息情况,每季度更新一次。截止2022年1月11日,工信部认定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共有14899个。其中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汽车企业的官方回收渠道,一般为品牌4S店和部分经销平台的合作网点,品牌包括吉利、比亚迪、北汽等。第二类为汽车企业下属或者专业的拆车公司。第三类是具备《再生资源经营许可证》、《危险品道路运输许可证》等各种资质的新能源企业。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江苏、山东是2021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分布最多的三个地区,网点数量分别为1504个、1088个和1080个,占比为10.09%,7.3%和7.25%。从回收企业来看,广汽、吉利和一汽是2021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分布最多的三个企业,网点数量分别为1675个、1364个和993个,占比为11.24%,9.15%和6.66%。

注:上述企业数据合计统计所有旗下子品牌、控股子公司数据。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新能源车电池处理行业未来将如何发展

2021年7月7日,《“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正式出炉。“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其中,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行动是六大重点行动之一。目前,我国加快动力电池回收行动迫在眉睫。

虽然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确实在一步步明确释放支持电池回收的信号,但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仍存在多方面问题。在《“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十四五”期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将逐步完善,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将加速发展。

动力锂电池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动力锂电池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海峡创新(300300)、新天科技(300259)、汉威科技(300007)、三川智慧(300066)、科陆电子(002121)、国电南瑞(600406)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

1、加快动力电池回收行动迫在眉睫

当退役电池进入再生处理环节,其中的镍、钴、锰等金属元素会被提取出来,加工制作成可用于电池生产的正极材料,再制成动力电池包实现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目前,退役的动力电池中钴、镍的回收率可以做到98.5%以上,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价值大。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提升,动力电池装机量的逐渐增长,我国将面临大规模动力电池逐步退役,如果这些退役电池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将会带来触电、燃爆、腐蚀等安全隐患,对生态环境和人身健康存在较大威胁。

除此之外,退役的动力电池中所包含的锂、镍、钴、锰及稀土等金属,如不能充分地回收利用,也将极大地造成资源浪费。我国加快动力电池回收行动迫在眉睫。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布数据,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约20万吨,2025年累计退役量约为78万吨。

2、政策推动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面对庞大的动力电池退役,我国多次出台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相关政策,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20年10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完善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和再资源化的循环利用体系,鼓励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2021年7月7日,《“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正式出炉,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其中,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行动是六大重点行动之一。

3、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仍存在诸多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确实在一步步明确释放支持电池回收的信号,但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仍存在多方面问题,例如行业的不公平竞争、退役动力电池收集困难、梯次利用安全性问题、电池回收技术有待提升等。因此,未来面对庞大的退役电池数量,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体系仍需完善。

4、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将加速发展

本次《“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要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体系推进动力电池规范化梯次利用,提高余能检测、残值评估、重组利用、安全管理等技术水平,加强废旧动力电池再生利用与梯次利用成套化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

相信在《“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十四五”期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将逐步完善,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将加速发展。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动力电池PACK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电动汽车电池哪里有卖

电动汽车电池可以去对应品牌的电动汽车专营店预定购买安装。

废旧电池往哪儿送?

今年7月,我国工信部宣布在全国已建成一万多个新能源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表示,我国目前已形成涵盖基础材料、电芯单体、电池系统、制造装备的完整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