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7 月 18 日消息,瑞典电池制造商 Northvolt 已于今年上半年开始出货,成为第一家向汽车制造商提供动力电池的欧洲企业。

Northvolt 是一家欧洲电池产业的明星企业。虽成立时间仅有 6 年,但它已经拥有宝马、大众、高盛、Spotify 等公司投资,去年 6 月获得的一笔私募股权投资规模高达 27.5 亿美元,旗下客户包含大众、宝马、沃尔沃等一众公司,对于欧洲本土企业减轻对亚洲电池的依赖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Northvolt 宣布已成功开发出直径为 21 毫米、高度为 70 毫米的圆柱电池,并准备量产,这意味着圆柱型电池的竞争将加剧。

小编了解到,它还为其现有的方形和新的圆柱形产品采用了品牌名称 —— 圆柱形电池的“Ling on berry Power”和方形产品的“Ling on berry Life”。

韩国分析师认为,Northvolt 短期内无法缩小与韩国电池企业的技术差距,但 Northvolt 将与其他电池产业链公司持续争夺订单。

据称,全球圆柱形电池市场主要者主要是 LG Energy Solution、三星 SDI 和松下三家公司。三者中,三星 SDI 预计受 Northvolt 的影响最为强烈。毕竟三星 SDI 只有圆柱形和棱柱形电池,和 Northvolt 产品线完全相同,企业客户明显重叠。

值得一提的是,Northvolt 的大部分客户也是三星 SDI 的客户。因此,三星 SDI 与 Northvolt 之间的竞争有望加剧。

还有外媒称,Northvolt 是因为被大众汽车集团要求才启动圆柱形电池开发项目的,目前大众集团拥有 Northvolt 20% 的股份,而且大众汽车还是 Northvolt 唯一圆柱形电池保底客户,预计大众汽车将从 2025 年开始使用圆柱形电池。

欧洲本土动力电池终于破零开始出货

欧洲本土动力电池终于破零开始出货

欧洲本土动力电池终于破零开始出货,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开始出货,成为第一家向汽车制造商提供动力电池的欧洲企业,欧洲本土动力电池终于破零开始出货。

欧洲本土动力电池终于破零开始出货1

近日,瑞典电池制造商 Northvolt 开始出货,成为第一家向汽车制造商提供动力电池的欧洲企业。

Northvolt 为欧洲电池产业的明星企业。虽成立时间仅有 6 年,但 Northvolt 已获宝马、大众、高盛、Spotify 等公司投资,去年 6 月获得的一笔私募股权投资规模高达 27.5 亿美元。Hydrovolt 由 Northvolt 和 Hydro 建立,是欧洲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回收厂,每年可处理约 2.5 万个废旧电池。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 (BNEF) 的数据显示,目前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份额的近 34%,是全球第二大市场。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之中,其在电池供应及矿产资源方面均不占优势。

市场研究机构 SNE Research 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均为亚洲企业,且总体市场占有率在九成以上。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动力电池所需的上游原材料多分别于拉美、非洲及澳大利亚等地区。

Northvolt 的客户大多是欧洲本土车企。该公司表示,它已经从包括宝马、大众和沃尔沃在内的汽车制造商那里获得了超过 500 亿美元的订单,并将在今年余下的时间扩大生产规模。作为 Northvolt 最大的投资人之一,大众公司将推出在本土建立电池工厂的计划,并希望在 2030 年在欧洲建立六座大型电池工厂。

此前,欧洲电池厂 Northvolt 与先导智能在无锡合作建立“智能产线联合创新中心”(简称“联创中心”),以此作为 Northvolt 在产线打通前的重要创新与调试基地。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产线合作和技术创新,在目前合作的第一期、第二期智能整线项目基础上,先导智能将为 Northvolt 提供后期更高产能、更高技术水平的智能整线和服务。

欧洲本土动力电池终于破零开始出货2

近日,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开始出货,成为第一家向汽车制造商提供动力电池的欧洲企业。公开资料显示,Northvolt为欧洲电池产业的明星企业。虽成立时间仅有6年,但Northvolt已获宝马、大众、高盛、Spotify等公司投资,去年6月获得的一笔私募股权投资规模高达27.5亿美元。

此外,Hydrovolt由Northvolt和Hydro建立,是欧洲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回收厂,每年可处理约2.5万个废旧电池。

Northvolt表示,由于上游原材料短缺,且价格过高,该公司提高电池出货量,可以帮助车企提高产能。对欧洲车企而言,Northvolt还可以改变其对欧洲外部供应商的依赖,提高电池供应安全。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Northvolt的客户大多是欧洲本土车企。该公司表示,它已从包括宝马、大众和沃尔沃在内的汽车制造商那里获得了超过500亿美元的订单,并将在今年余下时间扩大生产规模。

作为Northvolt最大的投资人之一,大众公司推出在本土建立电池工厂的计划,并希望在2030年在欧洲建立六座大型电池工厂。专业人士表示,Northvolt及其合资子公司Hydrovolt,最核心竞争优势是对供应链所有环节的了解和掌控。

欧洲本土动力电池终于破零开始出货3

被中日韩等亚洲电池企业“长期压制”,欧洲动力电池产业终究是心有不甘。此前,BMI曾预测,到2030年欧洲将至少有16家电池超级工厂投产,年产量为446GWh,这将使欧洲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

如今,欧洲正在加快本土电池制造进程。据报道,近日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已开始出货,成为第一家向汽车厂商提供动力电池的欧洲企业。该公司表示,已从宝马、大众、Fluence、斯堪尼亚、沃尔沃、极星等车企处获得超过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45亿元)订单,并将在今年余下时间扩产。

“该电池是第一款完全由欧洲本土电池公司自主设计、开发和组装的电池,标志着欧洲电池工业进入崭新的历史篇章。”Northvolt负责人表示,Northvolt目标是,到2030年至少在欧洲电池市场占据20% 至25%的市场份额。

Northvolt曾在公告中提及,未来数年公司将在瑞典北部的Ett超级工厂按照每年60GWh的生产能力扩张,建成后的超级工厂足以配套约 100 万辆电动汽车,以应对公司已经收到的巨量电池订单。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Northvolt也将提供多种形态的动力电池。

值得注意的是,Northvolt不仅仅是自产电池,还通过合资建厂的方式扩大产能。去年,沃尔沃汽车宣布与Northvolt共同投资300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202亿元),用于先进电池电芯技术的研发和制造。双方还将共同打造位于瑞典哥德堡的电池研发中心和电池制造厂,为下一代沃尔沃纯电车型提供定制化电池产品。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 (BNEF)的数据,目前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份额的近34%,是全球第二大市场。有机构预测,未来10年,欧洲电动车复合增速将达28%,动力电池需求复合增速将达34%。预计到2030年,仅德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就将达到700万-1000万辆;整个欧洲市场对电池的'需求将达到400GWh。

但非常尴尬的是,目前欧洲的动力电池市场绝大部分被亚洲企业垄断。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 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前10的企业均为亚洲企业,且总体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

“我国电动汽车中使用的电池100%都是在亚洲生产的,我对此感到不满意。”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曾经既无奈又心有不甘地表示。因此,欧洲对Northvolt给予了厚望。

据了解,Northvolt 虽然成立时间仅有五六年,但已获包括宝马、大众、高盛、Spotify 等众多知名企业和机构投资,仅去年6月曾获得的一笔私募股权投资规模就高达2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4亿元)。不久前,德国又拨款1.5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98亿元)用于资助Northvolt建造电池厂。

Northvolt活性材料副总裁表示:“Northvolt的使命是制造世界上最绿色的电池,以实现电气化转型。”Northvolt致力于提升电池制造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标准,计划通过在生产中使用清洁能源与资源回收等方式使电池的碳排放量较当前的基准值减少最多90%。

欧洲本土电池制造商并非仅Northvolt一家。

早在两年前,法国电池初创企业Verkor就宣布计划在法国建设电池工厂,并计划将于2023年交付第一批电池产品。Verkor的目标是在2024年实现16GWh的电池制造产能,并到2030年扩大至50GWh。去年,Verkor和雷诺集团达成合作,Verkor将每年为雷诺系列的C级及更高级别车型以及Alpine车型提供10GWh的电池供应。

此外,汽车巨头Stellantis集团曾与道达尔创立了电池合资公司ACC,梅赛德斯-奔驰后来又宣布收购ACC电池公司33%的股权。根据规划,到2030年ACC的电池产能将至少提升至120GWh,较原计划高出一倍多,有望成为欧洲最大的动力电池巨头之一。

而作为 Northvolt最大的投资人之一,大众汽车集团更加雄雄勃勃,计划到2030年在欧洲建造6座大型电池工厂,年总产量将达240GWh,平均每个超级工厂的年产能为40GWh。

“到2025年,欧洲可能控制全球电池制造能力的11%。这将削减中国的市场份额,并在该行业与美国展开竞争。”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同时,欧洲委员会也估计,届时电池市场每年的价值可能达到25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7672亿元),其中欧洲的电池工厂或供应商至少可分走10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069亿元)。

据业内统计,截至2021年,欧洲在动力电池产业链上的投资金额已经超过了127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978亿元),为了能够在2030年在欧洲构建一个自给自足、不受制于人的电池产业,其还将追加382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7003亿元)的投资。

不难想象,未来在群雄逐鹿的动力电池市场,中日韩电池企业或将迎来一个强大的欧洲竞争者,全球市场格局也将迎来巨大变化。

固态电池开发商Quantum Scape的上市将对行业产生哪些影响

前几日美国固态电池开发商Quantum Scape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QS”。很有意思的是,这是第一个致力于下一代电池技术开发的公司上市。QS的上市,也会带动整体固态电池公司首先进入上市公司的节奏。

【全球范围内看固态电池的公司发展】

传统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负极、电解质及隔膜、外壳及附件等部分组成。正负极材料从根本上决定了电池的容量,而电解质(及隔膜)则作为传输锂离子的介质。固态锂电池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的不同在于以固态电解质替代了传统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和隔膜。目前已经在使用或者接近商用的固态锂电池的电解质有三种:聚合物、硫化物和氧化物。

?聚合物的主要问题是室温离子电导率很低,较高温度下电池才能正常工作,电化学窗口窄,使得聚合物的性能上限较低。

?氧化物材料体系的主要缺点是总体电导率较低、电极接触性不好。目前可以通过结构和制备工艺的进一步优化,实现室温下高于10-3 S/cm 的本征电导率。

?硫化物同样与正负电极接触性较差,通过设计双电层电解质改善了这个问题——在正负极两侧界面分别采用不同的改性工艺同时达到和电极较好的接触性。硫化物易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反应产生有毒气体,加大了制备工艺难度,在大规模制备上增加巨额成本。

综合来看,在国内金属氧化物固态电池仍是最有可能成为未来主流固态电解质的选择。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欧洲固态电池主要是聚合物体系,美国是固液混合,在亚洲中日韩主要是氧化物和硫化物。在固态电池的投资上,有多家企业选择阶段性停止,如下所示,投资固态电池是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轮逐步扩大上市的过程中,有不少的企业都已经GG了,如下图所示,这张辉能做的PPT里面给每家消亡的企业做了“骷髅头”标记。

图1 全球范围内来看固态电池开发商情况

【Quantum Scape的故事】

Quantum Scape成立于2010年,主要投资者包括来自硅谷的克莱纳·珀金斯、科斯拉创投、比尔盖茨等,大众汽车是后面加入的最主要的投资者。大众投资的电池这块的持股比例来看,QS是占了18.32%的比例,和持有Northvolt的17.5%股比相似,然后也和QS的应用孵化成立了合资公司(持股50%)。因此大众在2020年6月追加2亿美元的投资以帮助QS在2025年建立固态电池量产生产线。

顺理成章,大众或将成为Quantum Scape固态电池的第一个主机厂客户。

图2?大众对电池研发商的持股比例

通过这次上市,QS拿到了10亿+美元的资金,这笔钱还将继续投入到固态电池的量产线上面。由于首日效应,目前也受到了投资者的看好。现在一个很大的疑问是,作为这次从美国市场上拿到接近20亿美金的“天之骄子”,能不能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里面真正把固态电池弄出来。

备注:根据各方面了解,其实QS的技术路线和实际的尝试也是走了不同的路径,到底定没定、有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从外部真的很难调研。

图3 厉害炸了的PPT在获得近10亿美金的私人投资和10亿美金的股市资金后是否能落地?

小结:我觉得这一波QS的成功上市,会刺激国内的几家研发商冲击中国的科创板,借着这一轮的新能源热潮拿到资金来加速投产,可能在2-3年左右能看到这几家公司这一波“烧钱”的成果。

图|网络及相关截图

作者简介:朱玉龙,资深电动汽车三电系统和汽车电子工程师,著有《汽车电子硬件设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