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9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揭晓。评选结果突出反映了2019年国防科技工业全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重大成果。候选新闻和人物(团队)由国防科工局有关部门、各军工集团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有关院校及媒体等单位推荐,经层层遴选、专家评审和最终审议评出。

  1.嫦娥四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

  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任务同时搭载4个国际合作载荷,取得丰硕成果。国际天文联合会将嫦娥四号着陆点命名为“天河基地”。由国家航天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飞向月球》科学纪录片荣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一批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科学家荣获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9月29日,首次开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多位科学家获奖,其中,于敏、孙家栋、黄旭华获得“共和国勋章”,叶培建获得“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受表彰的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军工人的杰出代表,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中国将为“人造太阳”打造“心脏”

  9月30日,规模仅次于国际空间站的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心脏”安装阶段在京启动。ITER组织与中核集团牵头的中法联合体正式签订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主机安装一号合同(TAC1)。这是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中竞标的最大核能工程项目合同,也是中国核能单位首次以工程总承包形式成功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项目。该合同的签订意味着中国30多年不间断进行核电建设所形成的工程总承包能力、50多年的核聚变技术积累和国际影响力获国际核能高端市场认可。TAC1安装标段工程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托卡马克装置最重要的核心设备安装工程,其重要性相当于核电站的反应堆、人体的心脏。

  4.一批国防科技工业新型装备精彩亮相国庆阅兵式

  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一批国防科技工业新型武器装备精彩亮相。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包括洲际战略核导弹在内的多型武器装备、航天科工集团研制生产的10余型武器装备、航空工业集团研制的37型172架军机、兵器工业集团为主研制的16型主战装备、兵器装备集团研制生产的19型产品、中国电科集团研制的多型装备以及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研制的装备在天安门前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5.航空工业“20家族”再添直20虎将

  10月10日,第五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刚刚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成功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的直20再次走进公众视野,首次参加国际航展。这款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中型双发多用途直升机的面世,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直升机谱系。至此,我国国产直升机领域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研发、生产、配套、材料等体系,形成了“军民结合、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产品格局。从运20到歼20的首次亮相,仅隔了3年时间;从歼20到直20的首次走进公众视野,也只隔了3年。“20家族”迅速壮大,各种机型相继研制成功并体系化发展,航空武器装备推陈出新,跨越发展,让国人振奋,世界瞩目。

  6.10处军工历史文化遗产首次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月16日,国务院发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原子能“一堆一器”旧址、核工业711功勋铀矿旧址、三线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三线航天066导弹基地旧址、三线贵州歼击机总装厂旧址、三线贵州航空发动机厂旧址、三线火箭炮总装厂旧址、首座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旧址、洞窝水电站、中央电工器材厂一厂旧址等10处军工历史文化遗产,首次成体系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军工历史文化遗产填补了我国文物保护领域的空白,极大激发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军工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7.中国架构PK体系2.0首次全新亮相

  10月20日,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架构PK体系2.0首次全新亮相。PK体系是中国电子自主构建起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软基础软硬件体系,被誉为“中国架构”,其中英文字母P代表飞腾“Phytium处理器”,英文字母K代表麒麟“Kylin操作系统”,“PK”体系创新成果于2017、2018连续两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此次推出的升级版PK体系2.0,是由飞腾2000系列CPU及与之配套的麒麟4.0系列操作系统、盛科青马系列交换芯片等产品技术组成,融入云物移大智等主流技术,以贯通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为目标,是面向现代数字城市和网络信息体系的主流生态技术体系,是中国产业与中国应用结合的典范,也是构建“中国架构”的关键发展段。

  8.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全球最大造船集团诞生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成立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11月26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在京隆重举行。重组后的中国船舶集团有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和上市公司147家,资产总额7900亿元,员工31万人,拥有我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和最完整的船舶及配套产品研发能力,能够设计建造符合全球船级社规范、满足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和安全公约要求的船舶海工装备,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

  9.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

  12月17日,由中国船舶集团设计建造的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为“17”。该航母的入列使中国首次拥有自主设计的航母,实现了从改建到自建航母的历史性跨越。

  10.长五遥三等航天重大发射任务取得多项新突破

  2019年,航天重大发射任务取得多项新突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实践二十号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发射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为后续探月工程三期、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奠定基础。6月5日,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将技术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B星及五颗商业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试验取得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实施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海射技术的国家。12月7日的6个小时内,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两枚同型号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相继将1颗和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打破了同一发射工位和同一型号火箭发射时间间隔最短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