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目前中高考人才选拔的方向,已经由原来单一的智力考量标准,逐渐走向德智体美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目前全国各地中招考试中体育分值的普遍上调就是最好的证明。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起草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方案提出

防控近视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比如,要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禁止幼儿园“小学化”等等,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将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

方案提出

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到2030年,实现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

方案的目标为

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方案提出,防控近视需要政府、学校、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确保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全面实施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

裸眼视力纳入中考到底怎么“考”?

将裸眼视力和体重考核纳入中考,是长治市中考改革的一部分。2019年6月,长治市宣布从2022年开始,本市中考将增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50分,其中身体素质占20分。

这20分包括10分的过程性评价和10分的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心理健康表现等情况;结果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体重、裸眼视力情况,各占5分。引发社会争议的,是身体素质评价中的这一部分。

对裸眼视力的考察,最高分和最低分最多相差两分。“我们将裸眼视力分为三档,大于等于4.9为正常视力,得5分,4.6到4.8之间为中度近视,得4分,小于等于4.5为重度近视,得3分。”长治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体重的考察则由体重指数(BMI)来衡量,男生15.8到22.8之间、女生16到22.6之间为正常,得5分;男生小于等于15.7、女生小于等于15.9为低体重,得4分;男生22.9到26之间、女生22.7到25.1之间为超重,得4分;男生大于等于26.1、女生大于等于25.2为肥胖,得3分。最高分和最低分同样相差两分。

是否会造成歧视和不公平?

“我认为这一教改措施的导向是好的,能督促家庭和学校早一点关注孩子的视力问题和健康,但需要细致的配套措施”,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与低视力科副主任杨晓教授告诉记者,造成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一是先天性遗传因素,比如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的孩子,出生时就有一定度数,六七岁时就已经是高度近视了;二是环境因素,也就是用眼不当,这一般是上小学后学业增加、户外活动减少造成的。“如果没有更细化的规则考虑到这部分孩子,将是一种不公平。因为这些孩子的近视存在遗传易感性,并非用眼不当导致的。”杨晓说。

还有专家指出,不仅仅是近视,意外事故带来的损伤或其他病理性因素,也会造成裸眼视力下降。

对此,长治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回应称,对于先天性近视的学生,家长可提供孩子自近视以来的医院就诊及治疗相关证明材料,学校审核公示无异议后,可直接得5分;因意外事故导致裸眼视力受损的学生,可通过医疗部门出具诊断证明,学校审核公示无异议后,也可以得5分。

同样的,“对于吃含激素药物导致肥胖的学生,如果在用药期间,家长可提供医疗部门出具的诊断证明,学校审核公示无异议后得5分”。

杨晓建议,视力纳入中考这一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之间,最好有一定时间差,让大家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近视基本上是不可逆的,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在知道这一消息后,即便开始重视保护视力,也很难达标。”她说:“现在可以提出这一教改措施,但最好从绝大部分孩子还没近视的年龄段开始实施,让大家早点重视起来。进入小学前后是防止近视关键期,应该引导大家在入学前就开始注重视力问题。”但孩子离中考尚远的家庭,往往很难关注到相关政策。李柯的妹妹目前在长治市区一所小学读三年级。在记者采访她之前,他们全家都不知道视力考核将纳入中考,老师也没提过这件事。长治市市民陆雨陶是一位三岁女孩的妈妈,她也没听说视力将纳入中考,“孩子太小了,还没到关心中考政策的时候”。

对于将近视纳入学生考核各位家长怎么看呢?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将近视纳入学生考核的资料,后续相关资讯请关注可圈可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