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厦门大学
厦大是教育部直属、副部级建制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中欧商校联盟创始会员,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福建省和厦门市重点共建学校。
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中国首个在海外建设独立校园的大学,学校早期建筑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被誉为“南方之强“、“中国最美大学”。
厦大共有4个校区,占地9700多亩,其中马来西亚分校约9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20多万平方米。厦大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29个学院和15个研究院;1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有专任教师2662人,两院院士22人;在校学生40000余人,本研比约为1:1。厦大人工智能研究院于2020年10月10日成立。
国家重点实验室: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疫苗学与分子诊断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实验室: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天然产物源靶向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谱学分析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声通信与海洋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性能陶瓷纤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计量经济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博士后流动站(31个):社会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中国语言文学、理论经济学、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物理学、教育学、考古学、中国史、海洋科学、生物学、新闻传播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化学工程与技术、生态学、信息与通信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戏剧与影视学。
专业博士学位点(1个):教育博士。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设计学。
专业硕士学位点: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机械工程、仪器仪表工程、材料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化学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航空工程)、临床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艺术硕士。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5个):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化学、海洋科学、工商管理。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9个):国际法学、高等教育学、专门史、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动物学、水生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环境科学。
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化学、生物学、海洋科学、数学、经济学、历史学。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临床医学。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法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飞行器动力工程、建筑学。
据ESI数据库2019年3月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厦大共有1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分别是: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植物与动物学、环境与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数学、农学、社会科学总论、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微生物学、药理与毒理学、地学、物理学,其中化学进入全球1‰。
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金融学、行政管理、经济学、财政学、物理学、英语、法学、历史学、海洋科学、化学、生物科学、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广告学。 第四轮评估:A+:海洋科学;A:应用经济学、化学、统计学、工商管理;A-:法学、生物学;B+:理论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戏剧与影视学;B:哲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世界史、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B-:民族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音乐与舞蹈学;C+:考古学、建筑学、基础医学、艺术学理论;C:光学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美术学;C-:力学、中医学、设计学。
2,福州大学
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百校工程”实施高校,福建省三所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入选国家“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和“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全国14个国家理科(化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是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
福州大学创办于1958年。当时,以厦门大学部分专业和专门化为基础,设立数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化学工程、无线电工程、土木建筑工程、采矿冶金工程等9个系,分设数学、计算数学、物理学、无线电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铸造、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电机与电器、无机物工学、基本有机合成、工业企业电气化、力学、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与桥梁、采矿工程、冶金工程等17个专业。三年困难时期,福州大学压缩规模,调整合并科系,全校保留5个系、10个专业。1966年至1969年,停止招生。1970年,华侨大学的土木建筑工程系并入福州大学,新设了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水电工程、道路与桥梁3个专业;以原福建师范学院数学、物理两系为基础,增办教育系,设数学和物理两个专业,同时恢复矿冶系。1973年,福建师范学院恢复,改名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教育系全部移交福建师范大学。1978年,华侨大学恢复,福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的一部分转到华侨大学,另一部分仍留该校,维持原建制。1978年,创办轻工系,设置轻工机械、食品工艺和食品包装3个专业;1982年,增设工业管理系,下设工业管理工程专业和工业企业管理专业。1983年,增设财经学院,设会计、计划统计、商业经济3个系,并把工业管理系并入财经学院。
福州大学拥有院士10名(含双聘8名,专任院士2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名,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名, "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万人计划”各类人选6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名,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4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6名,博士生导师290名。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化学(自定)。
国家重点学科:物理化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结构工程。
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专业硕士点: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和工程 硕士(含水利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电气工程、控制工程、化学工程、制药工程、材料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工业工程、项目管理、机械工程、工业设计工程、环境工程、地质工程、生物工程、食品工程、物流工程、测绘工程、车辆工程等22个工程领域)、金融、应用统计、国际商务、社会工作、艺术、翻译、会计、工程管理。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电气工程、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工商管理、信息与通信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点:数学、化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硕士点:应用经济学、数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法学、外国语言文学、生物学、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力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药学、公共管理、建筑学、矿业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美术学、设计学等。
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化学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专业点。 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木工程防震减灾信息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桥梁技术创新与风险防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平板显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数字电视智能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第四轮学科评估:
A-:化学;B+: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B:数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B-:法学、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C+:马克思主义理论、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设计学;C:建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公共管理、美术学;C-:外国语言文学、生物学。
3, 福建农林大学
坐落于福州市,是一所以农林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农业农村部与福建省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建高校,是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3所高水平大学之一 ,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全国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111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福建农林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36年的福建协和大学农科和成立于1940年的福建省立农学院。1952年,原厦门大学农学院和福州大学农学院汇集成立福建农学院。1958年秋,以福建农学院森林系为基础,成立福建林学院。2000年10月,原福建农业大学和原福建林学院合并组建新的福建农林大学。
拥有两院院士10人(含双聘院士9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入选者8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先后有15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部)、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部)。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天然生物毒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发改委)、菌草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国家发改委)。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农业部)。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园艺学、作物学、植物保护学、林学、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林业工程学、生态学、风景园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植物病理学。
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作物遗传育种。
国家级特色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物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植物保护、林学、蜂学、农学、动物医学、园林。
第四轮评估:
B+:生态学、风景园林、植物保护、林学;B: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B-:林业工程 、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林经济管理;C+:作物学、公共管理;C:畜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C-:统计学、兽医学、工商管理。
4,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大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斐然的百年省属高等学府。学校肇始于1907年清朝帝师陈宝琛先生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并沿用至今。2012年,教育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8年被确定为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拥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3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9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青年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含海外)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成员3人,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评审组召集人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理论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化学、世界史、地理学、生态学、统计学、光学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艺术学理论 、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
国家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6个):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汉语言文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基地、音乐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美术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地理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物理学实验中心、化工综合实验中心、生物学实验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生物技术与生物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经济学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体育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音乐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中文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物理、教育学。
国家重点学科(1个):中国现当代文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美术学、体育学类、汉语言文学、音乐学、英语、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经济学、历史学。
第四轮评估:
A-: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音乐与舞蹈学; B+: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地理学; B:理论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美术学; B-:教育学、世界史、物理学、生物学、生态学、戏剧与影视学;C+:心理学、中国史、化学、统计学、光学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C:法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艺术理论;C-: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
5,福建中医药大学
是福建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学校、中国内地第一所招收台湾学生的中医药院校。
福建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8月,原名福建中医学院,是中国创办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福建中医药大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西医结合。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
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中医学、中药学、药学、护理学。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康复医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闽台中药分子生物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医师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中医骨伤及运动康复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康复研究中心:中医康复研究中心。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经络俞血学 。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中西医临床医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伤寒学、中医文献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脾胃病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康复学、中医护理学、针灸学、中药化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经学、中医急诊学、中医养生学、推拿学、中药分析学、临床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心理学、中医预防医学。
第四轮评估:
B:中西医结合;C-:中药学、护理学、中医学。
6,华侨大学
位于泉州,直属中央统战部领导, 中国第一所以“华侨”命名的高等学府,是国侨办与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共同建设的综合性大学,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
学校入选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高水平大学、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外专、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是福建省第二所设有研究生院并具有教授、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府,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是全国首批有资格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单位,香港政府特许的招收副学士升学试点大学之一;是全国拥有境外学生最多的大学之一,新中国最早实行董事会制度的大学之一;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居福建省第二位,拥有双聘院士6名。
华侨大学于1960年由国家创办于泉州,是一所为方便华侨青年回国升学而设的大学,属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领导,首任校长由中侨委主任廖承志兼任,学制5年(医学系医疗专业为6年)。1960年,华侨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招收学生,暂借福建师范学院上课。1961年秋,增设数学系应用数学专业和化学系化学专业,借集美华侨补习学校上课。校舍陆续建成后,迁回泉州。1962年,增设政治系政治教育专业、物理系物理专业、热带作物系热带作物栽培专业。1963~1965年,先后增设医学系医疗专业、土木建筑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及农田水利专业、化工系无机物工学专业和基本有机合成专业、外语系印尼语专业、英语专业和日语专业。至1965年秋,连同设在北京的艺术系,全校共有11个系15个专业,在校学生2300多人,教师480多人,干部职工340多人。至1966年夏,该校共毕业两届学生228人。那些年,华侨大学90%以上的学生来自东南亚等17个国家和地区,以印尼华侨青年为多数。华侨学生热爱祖国,学习勤奋,外语基础较好,文体活动开展活跃。1969年底被迫停办, 多数教师、干部下放劳动,图书、仪器设备被分给其他单位,校舍分配给福建医科大学使用,校产、家具损失殆尽。1978年4月,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和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报告,华侨大学复办,国家要求华侨大学“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办成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结合的工科大学,以招收海外华侨及港澳同胞和台湾青年学生为主,同时也招收部分内地的学生(归侨、侨眷子女为主)。
华侨大学在泉州市和厦门市拥有两个校区,在新加坡设有南洋学院,在巴塞罗那设有海外华文教育基地,在曼谷、普吉、维也纳等地设有孔子学院,在全球五大洲设有77个办事或招生机构。
国家特色专业:建筑学、土木工程、旅游管理、中国语言文学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类、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1个):数量经济学。
国侨办重点学科(10个):数量经济学、企业管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结构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学、生物化工、计算机应用技术、物理电子学。
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
第四轮评估:
B:工商管理;B-:机械工程、应用经济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C+:哲学、法学、政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学; C:中国语言文学、光学工程、软件工程; C-: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7,福建医科大学
位于福州,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之一 、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福建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和医疗预防保健中心。
福建医科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937年的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1939年改名为福建省立医学院,1949年改称福建医学院,1969年与福建中医学院、华侨大学医疗系合并,成立福建医科大学。1982年更名为福建医学院,1996年4月更名为福建医科大学。2003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重点建设高校。福建医科大学拥有博士生导师138名,硕士生导师787名。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血液病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药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消化道恶性肿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集美大学
地处厦门市,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交通运输部与福建省、国家海洋局与福建省、福建省与厦门市共建高校,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硕士研究生推免单位,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教育部授权对港免试招生院校和对台湾学生单独招生院校之一;是厦门市“海丝”国家留学生“陈嘉庚奖学金”招生院校之一,是交通部海事局批准大陆唯一具有开展台湾船员无限航区海船船员适任培训和履约过渡期适任培训资格的院校;是香港特区政府“青年内地交流计划”福建省唯一资助单位;是国家汉办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主要院校和福建省首批“海外华文教育基地”。
学校办学始于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18年创办的集美学校师范部和1920年创办的集美学校水产科、商科,1994年,集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集美航海学院、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厦门水产学院、福建体育学院合并组建集美大学。 一 级学科博士点(2个):水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应用经济学、体育学、数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
硕士专业学位点(4个):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硕士、教育硕士、税务硕士。
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航海技术。
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6个):航海技术、轮机工程, 水产养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航海技术、轮机工程。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 水产养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轮机工程、财政学、航海技术、水产养殖学。
第四轮评估:
C+:食品科学与工程、水产;C-:体育学、数学。
福建大学排名
福建大学排名如下:
1、厦门大学。差基
2、集美大学。
3、福建师范大学。
4、福州大学。
5、厦门理工学院。
6、华侨大学。明燃
7、闽江学院。
8、福建工程学院。
9、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10、福建农林大学。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副部级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福建省和厦门市重点共建高校。
厦门大学由爱国虚槐谨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设立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成为中国首个在海外建设独立校园的大学、早期建筑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被誉为“南方之强”“中国最美大学”。
截至2022年4月,学校建有思明校区、漳州校区、翔安校区和马来西亚分校,4个校园占地9700多亩,其中马来西亚分校约900亩;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33个学院和16个研究院;有专任教师近3000人,两院院士32人;在校学生44000余人,本研比约为1:1。
福建所有大学排名
福建所有大学排名为:第一名厦门大学、第二名福建师范大学、第三名福州大学、第四名福建农林大学、第五名华侨大学、第六名福建医科大学等等。
一、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副部级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福建省和厦门市重点共建高校,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
二、福建师范大学(Fujian Normal University)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福建省“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
三、福州大学(Fuzhou University),简称福大,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国家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福建省三所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四、福建农林大学(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农林大”,位于福建省会福州市,是一所以农林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理、工、经、管、文、法、艺、海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由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福建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
五、华侨大学(Huaqiao University),校本部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直属中央统战部领导,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设立的中央部属高校,是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综合性大学,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
六、福建医科大学(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福医大,位于福建福州市,是福建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福建省前8所大学介绍,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