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2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其中,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李建生和杨小红团队联合华中农业大学严建兵团队的研究成果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玉米、水稻和小麦是迄今驯化最为成功的三大农作物,为全人类提供了50%以上的能量摄入。由于它们的驯化地区、祖先各不相同,形态习性各异,其驯化过程是否遵循共同的遗传规律在科学界长期存在争论。

2022年3月25日,《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小红/李建生与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兵联合团队的研究论文。经过三代科学家18年研究发现,玉米基因KRN2和水稻基因OsKRN2受到趋同选择,并通过相似的途径调控玉米和水稻的产量。该团队进一步在全基因组层面阐明了趋同进化的遗传规律。

这一成果不仅揭示了玉米与水稻的同源基因趋同进化从而增加玉米与水稻产量的机制,为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而且为农艺性状关键控制基因的解析与育种应用,以及其它优异野生植物快速再驯化或从头驯化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杨小红、李建生教授,华中农大严建兵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农大博士后陈文康、博士生张璇,华中农大博士生陈露、杨宁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中国科协青年托举工程、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

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历经百年的世纪风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镇,始终站在推动科技进步的最前线。中国农业大学围绕人类营养与健康,以国家农业科技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为导向,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在生物育种、健康养殖、兽医公共卫生安全、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工程、食品制造、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与全球食物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居国内外领先水平。石元春院士主持完成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CELL、NATURE NATURE GENETICS上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奠定了学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

2022年,中国农业大学积极落实种业科技创新十大行动,基础研究成果产出捷报频传,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多举措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农业大学将紧握实现辉煌伟业的接力棒,勇攀事业改革发展的新高峰,以斗争精神迎接挑战,以奋进拼搏开辟未来,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就,为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欢迎关注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办头条号!

本文素材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官网、中国农业大学官微、央广网、中国科学报

中国在光量子技术中取得了哪些成就?

中国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号发射成功
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抓总研制,是我国新一代大容量通信广播试验卫星,主要用于卫星通信、广播电视、数据传输等业务,并开展多频段、宽带高速率数据传输试验验证。
2017年1月5日23点18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号送入预定轨道。这也是长征火箭第245次发射。
2、1月20日:中国星地高速相干激光通信实验成功
由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所牵头研制的星地高速相干激光通信载荷是2012年在中科院支持下启动,2016年8月16日实验载荷搭载“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升空。
2016年12月28日至2017年1月15日开展了首轮在轨测试,实现了星地距离1000公里以上,低仰角(20度左右)情况下,下行单路通信速率5.12Gbps,并成功进行了图像传输,图片清晰;同时也进行上行PPM调制直接通信,通信速率20Mbps。
星地相干激光通信载荷总指挥陈卫标介绍,这是我国首次开展星地高速相干激光通信试验,在轨测试的完成,表明该载荷已具备持续开展双向激光通信实验的能力,对我国高速相干激光通信技术来说,具备里程碑的意义。

什么叫转基因

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物质。转基因技术可用于培育新品种等方面。
实际上,基因的交换、转移和改变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是推动生物进化的重要力量。
正是因为基因的改变才使物种能够不断具有新的性状,进一步发展才会产生新的物种,形成了自然界绚丽多姿的生物多样性,我们的世界才能如此丰富多彩。
转基因,就是科学家利用工程技术将一种生物的一个或几个基因转移到另外一种生物体内,从而让后一种生物获得新的性状。比如,将抗虫基因转入棉花、水稻或玉米,培育成对棉铃虫、卷叶螟及玉米螟等昆虫具有抗性的转基因棉花、水稻或玉米。

一 科技活动

2004年11月23日,国土资源科技工作会议(地方)在江苏徐州召开。鹿心社副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切实加强地方国土资源科技工作。

2005年1月22日,中国地质科学院首批5个重点开放实验室正式挂牌,分别是: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开放实验室、地壳变形地表过程重点开放实验室、应用地球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地下水与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2005年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会在法国巴黎召开,中国申报的浙江雁荡山、福建泰宁大金湖、内蒙古克什克腾、四川文兴4家地质公园通过评审。

2005年2月16日,由中国地质大学组建的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审查。

2005~2006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报告

2005年3月15日,《地质学报》和《地质论评》两刊分别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和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2005~2006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报告

华美金凤鸟化石

2005年3月20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季强博士及其研究小组公布了在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发现鸟类化石——华美金凤鸟省。认为这是世界最原始的鸟类化石。

2005年3月28日,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国土资源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2005年4月18日,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举行竣工典礼,曾培炎副总理发表重要讲话,孙文盛部长主持典礼,鹿心社副部长宣读表彰决定,授予王达等16位同志“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曾培炎副总理向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进工作者颁奖

2005年4月22日,第36个“世界地球日”纪念活动在国土资源部举行,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何鲁丽、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为“世界地球日”纪念邮票首发式揭幕,李元副部长主持了首发式。这是我国发行的第一枚“世界地球日”纪念邮票。

何鲁丽副委员长和孙文盛部长为“世界地球日”纪念邮票首发式揭幕

学生们观看“世界地球日”宣传展板

2005年4月30日,中国首次环球科学考察第一航段考察任务结束,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派出7位科技人员参加了这一重大的科学考察活动。

中国首次环球科学考察第一航段考察任务结束

2005年5月1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3位科学家刘晓春、任留东、徐刚完成了对南极普里兹造山带地质考察,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系统地对该地区进行科学考察。

2005年5月31日,“金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建议书得到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为实现国土资源管理“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迈出了重要一步。

2005年6月25日,第15个“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

6.25”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现场

鹿心社副部长认真回答记者提问

2005年6月29日,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研讨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孙文盛部长为这次研讨会发来贺信,鹿心社副部长发表重要讲话,并对今后几年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研讨会现场

“金土工程”项目发布会现场

2005年8月7日,同位素丰度与原子量测定及其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国土资源部科学家丁悌平报告了硅原子量测量的最新成果。

2005年8月18日,第八届国际矿床地质会议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召开,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2005~2006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报告

2005年8月26日至29日,第六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和中国地质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召开,孙文盛部长向大会发来致词,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张宏仁先生在大会上致词。

2005年9月14日,“大型科学装备远程共享示范——离子探针质谱仪远程共享控制系统”项目通过科技部验收,首次实现离子探针质谱仪远程测定锆石年龄。

2005年9月14日,我国政府与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CCOP)联合举办的第42届年会在北京召开,汪民副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2005年12月16日,国土资源部科学家杨文采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土资源部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

2005年12月19日,国土资源部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土资源部获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

2006年1月20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颁布,这是中国地质工作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06年1月23日,中国地质学会第10届青年地质科技奖评选揭晓,评选产生了10个金锤奖、40个银锤奖。

孙文盛部长向金银锤奖获得者颁奖

2006年1月24日,由中国两院院士评选的“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发布,国土资源部科学家参加并实施的中国科考队首次登上南极冰盖最高点、我国测定珠穆朗玛峰“身高”和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深入地下5158.2m等3项地学成果入选。

2006年3月1日,国土资源部网站在国务院信息办组织的2005年度中国政府网站评估中名列前茅。

2006年3月18日,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中国委员会成立,孟宪来任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中国委员会主任。

2006年3月31日,《国土资源部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颁布,确定用15年时间显著提升国土资源科学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推动并实现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

曾培炎副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

2006年4月3日,全国地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温家宝总理就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做出重要批示,曾培炎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

2006年4月3日,第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曾培炎副总理出席颁奖仪式。

曾培炎副总理向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颁奖

领导参观国土资源部“十五”重大科技成果展

2006年4月5日,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孙文盛部长做重要讲话,提出了“科技兴地”战略的总体思路,李元副部长做大会总结。会议讨论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技兴地战略的决定》和《国土资源部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国土资源系统“十五”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并举办了国土资源部“十五”重大科技成果展。

2006年4月22日,第37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鹿心社副部长参加纪念活动并致辞。

2006年4月27日,国土资源部发布《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国土资源工作的七个主要预期指标和七项主要任务。

2006年5月10日,国土资源部做出《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技兴地战略的决定》,标志着国土资源部“科技兴地”战略正式启动全面实施。

2006年6月16日,国土资源部科学家尤海鲁等撰写的“中国西北早白垩世两栖型今鸟类化石”一文在美国《Science》杂志发表。研究认为中国甘肃鸟化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今鸟类化石。

甘肃鸟化石

2006年6月20日,为了加强对国土资源科技工作的领导,全面实施“科技兴地”战略,国土资源部科技领导小组成立,孙文盛部长任组长,李元、鹿心社、贠小苏、汪民、王世元副部长任副组长。

2006年6月25日,第16个“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李元副部长,王世元副部长到现场参加活动。

6.25“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现场

李元、王世元副部长认真回答群众提问

2005~2006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报告

2006年7月21日,中国地质博物馆庆祝建馆90周年暨“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孙文盛部长为中国地质博物馆“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揭牌,并为巨型山东龙雕塑落成剪彩。

2006年8月19日,中国白垩纪大陆科探井开钻。国土资源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集团总公司等部门和单位的100多位专家、技术人员和钻井工人参加了开钻典礼。

2006年9月5日,《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审查实施办法(试行)》出台。

2006年9月16日至21日,第六届国际地质及环境材料分析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是:资源与环境材料的现代分析技术。

2005~2006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报告

2006年9月19日,成都理工大学、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和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科学家在西藏发现全球第三颗超过40亿年的碎屑锆石。

2006年10月9日,第34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在北京召开,孙文盛部长任大会组委会名誉主席,贠小苏副部长任大会组委会主席。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地下水的现状和未来。

2006年10月12日,为全面实施“科技兴地”战略,促进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发展重大问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加快推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进步,国土资源部成立了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由48位专家组成,李元副部长任主任委员。

2006年10月20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50周年。曾培炎副总理为中国地质科学院题词:继往开来,再创辉煌。李元副部长代表孙文盛部长致辞。

2006年11月15日,何梁何利基金2006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梦熊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中国地质科学院50周年院庆现场

专栏一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节选)

2006年1月20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颁布。为贯彻落实《决定》,2006年4月3日,全国地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温家宝总理做出重要批示,强调要重视和加强地质工作,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曾培炎副总理莅临大会并做重要讲话,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地质工作,要努力做到”四个统筹”,即统筹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统筹矿产地质勘查与环境地质勘查,统筹国内地质事业发展与地质领域对外开放。

曾培炎副总理在全国地质工作会上讲话

《决定》指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地质科技创新能力:

(一)推进地质科技进步。完善地质科技创新体系,编制全国地质科学和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建立健全鼓励创新的机制,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积极开展重大地质问题科技攻关。积极开展非常规油气资源、低品位资源、难利用资源以及尾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加快推进地质工作信息化,实施地壳探测工程,提高地球认知、资源勘查和灾害预警水平。提升地质装备水平,提高现有地质装备利用的效率,增强矿产资源勘查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野外长期观测站网等科技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地质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地质科技领域的作用。建立多渠道的地质科技投入体系。

(二)积极发展地质教育。大力发展地质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加强地质类学科建设,调整优化地质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推进地质类高等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和共建。加大对地质类教育的财政投入。保持合理的地质类学生招生规模。国家奖学金和资助贫困学生政策进一步向地质类学生倾斜,提倡高等院校地质类教师到地质勘查单位挂职,鼓励学生毕业后到地质一线就业。在中小学教学中增加地球科学方面的内容。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地球科学、资源环境、地质灾害等方面的知识。

(三)加快地质人才开发。建立健全鼓励创新的地质人才开发机制和管理体制。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项目负责人中要有一定比例的中青年技术骨干。改善野外地质工作条件,对野外地质工作人员继续实行工资倾斜政策,逐步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勘查开采项目收益分配的新机制,为稳定地质人才队伍创造良好环境。

专栏二

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大会

孙文盛部长和李元副部长向先进个人颁奖

2006年4月5日至6日,国土资源部建部以来第一次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部署实施“科技兴地”战略,动员整个国土资源系统,大力推进国土资源科技进步与创新、实现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

孙文盛部长在会上做重要讲话,重点部署了“科技兴地”战略,并提出了实施“科技兴地”战略的三条政策措施: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切实保障科技投入;进一步改进科技管理方式。

2005~2006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报告

大会发布了《国土资源部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讨论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技兴地战略的决定》,决定成立国土资源部科技领导小组和科学技术委员会。大会对国土资源系统50个“十五”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140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国土资源部“十五”重大科技成果展,展示了国土资源部的科技实力。

为贯彻落实本次科学技术大会的精神,国土资源部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2006年3月31日,《国土资源部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颁布。

2006年5月10日,国土资源部《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技兴地战略的决定》颁布。

2006年6月20日,国土资源部科技领导小组成立。

2006年9月5日,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审查办法(试行)》出台。

2006年10月12日,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

专栏三

孙文盛部长在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大会上讲话(节选)

实施“科技兴地”战略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显著增强国土资源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立杰出人才不断涌现的人才培养机制,整体提升系统人员素质。促进科学技术更加紧密地与国土资源工作相结合,促进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和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服务,努力实现国土资源工作的现代化。

孙文盛部长在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大会上讲话

(一)必须确立实施“科技兴地”战略的重点目标任务。实施“科技兴地”战略,重在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增强解决国土资源重大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对国土资源工作的贡献率。

(二)实施一批带动性、突破性、原创性的重大科技专项。落实“科技兴地”战略的重点任务,必须按照有利于加强科技资源整合,有利于实现关键技术集成,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有利于改善科技基础条件的原则,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集中力量办大事。

(三)加快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任务是要建立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体系。这就是要围绕国家科技工作的战略部署和国土资源中心工作,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为主,形成由公益性科研单位、事业单位、企业和相关高校组成的部和地方配置合理、协调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

(四)建立高素质的科技队伍,不断培养杰出人才。一定要坚持把发现、培养、使用和凝聚优秀人才、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加大力度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坚持从实践中培养人才的原则,以国家和部重大科技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为依托,培养一批能解决重大问题的高层次人才,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和国际一流的学术团队,在省、市两级培养一大批青年科技骨干,形成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老中青结合的科技队伍。

专栏四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胜利竣工

曾培炎副总理与许志琴院士在亲切交谈

2005年4月18日,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竣工典礼在江苏省东海县大陆科学钻探现场举行。孙文盛部长主持典礼,曾培炎副总理出席竣工典礼并讲话,强调要加强地球科学理论研究,加快地球探测技术发展,并向广大地质工作者提出五点希望:一是加强重大地质课题研究;二是推进地质科技进步与创新;三是深化地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四是重视地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五是扩大地质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典礼上,王达等16位同志被授予“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上天、入地、下海是人类向自然界挑战的三大壮举。被称为“入地工程”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也是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中正在实施的20个项目里最大的项目。科钻一井开钻1353天,在坚硬的结晶岩中钻进5158.2m,连续取心钻井,不仅在我国没有先例,在世界上也属于高难度的钻井工程。通过实施这一工程,在地质科学研究方面,进一步深化了对地壳成分、结构及其发展演化规律的认识,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在工程技术方面,有力地促进了钻探、测井、实验测试等地质探测技术的发展,研制成功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钻进系统,提高了我国地球科学理论和地球探测技术在国际上的影响。

竣工典礼现场

转基因历史

1.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转基因植物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最早进行转基因食品研究的是美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上第一例进入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食品是1994年投放美国市场的可延缓成熟的转基因番茄。

进入21世纪以后,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发展异常迅速,1998年全球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仅2780hm2。 美国最多,占74%;中国不到1%。

转基因植物按种植面积多少排序为大豆、玉米、棉花、油菜、马铃薯。转基因性状主要是抗除草剂和抗虫,分别占77%和22%。

1999年全球转基因植物种植总面积达4000hm2,其中美国、加拿大、阿根廷三国占99%,此外中国、印度等国也有一定量的种植。 2002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为5870hm2,主要生产国为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中国。

主要农作物有:抵抗昆虫的玉米,抵抗杀虫剂的大豆,抵抗病虫害的棉花,富含胡萝卜素的水稻,耐寒抗旱的小麦,抵抗病毒的瓜类和控制成熟速度及硬度的西红柿等等。 转基因植物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最早进行转基因食品研究的是美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上第一例进入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食品是1994年投放美国市场的可延缓成熟的转基因番茄。

进入21世纪以后,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发展异常迅速,1998年全球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仅2780hm2。 美国最多,占74%;中国不到1%。

转基因植物按种植面积多少排序为大豆、玉米、棉花、油菜、马铃薯。转基因性状主要是抗除草剂和抗虫,分别占77%和22%。

1999年全球转基因植物种植总面积达4000hm2,其中美国、加拿大、阿根廷三国占99%,此外中国、印度等国也有一定量的种植。 2002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为5870hm2,主要生产国为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中国。

主要农作物有:抵抗昆虫的玉米,抵抗杀虫剂的大豆,抵抗病虫害的棉花,富含胡萝卜素的水稻,耐寒抗旱的小麦,抵抗病毒的瓜类和控制成熟速度及硬度的西红柿等等。 。

2.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历史

1974年,科恩(Cohen)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质粒上的抗青霉素基因转到大肠杆菌体内,揭开了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序幕 。

1978年,诺贝尔医学奖颁给发现DNA限制酶的纳森斯(Daniel Nathans)、亚伯(Werner Arber)与史密斯(Hamilton Smith)时,斯吉巴尔斯基在《基因》期刊中写道:限制酶 将带领我们进入合成生物学的新时代。

1982年,美国Lilly公司首先实现利用大肠杆菌生产重组胰岛素,标志着世界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的诞生。

1992年荷兰培育出植入了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转基因牛,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 *** 红细胞生成,是治疗贫血的良药。转基因技术标志着不同种类生物的基因都能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进行重组,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创造新的生命类型。 同时转基因技术在药物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利用价值。转基因技术,包括外源基因的克隆、表达载体、受体细胞,以及转基因途径等,外源基因的人工合成技术、基因调控网络的人工设计发展,导致了21世纪的转基因技术将走向转基因系统生物技术 2000年国际上重新提出合成生物学概念,并定义为基于系统生物学原理的基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

3. 【转基因的发展与成就】

转基因技术的定义 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Transgene technology).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Geically modified ani *** ,简称GMO).转基因技术,包括外源基因的克隆、表达载体、受体细胞,以及转基因途径等,外源基因的人工合成技术、基因调控网络的人工设计发展,导致了21世纪的转基因技术将走向转基因系统生物技术 - 合成生物学时代.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关系 自从人类耕种作物以来,我们的祖先就从未停止过作物的遗传改良.过去的几千年里农作物改良的方式主要是对自然突变产生的优良基因和重组体的选择和利用,通过随机和自然的方式来积累优良基因.遗传学创立后近百年的动植物育种则是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进行优良基因的重组和外源基因的导入而实现遗传改良. 因此,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但在基因转移的范围和效率上,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有两点重要区别.第一,传统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第二,传统的杂交和选择技术一般是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进行,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可能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对后代的表现预见性较差.而转基因技术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因此,转基因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充.将两者紧密结合,可相得益彰,大大地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 转基因水稻从实验室走向田野 据新华社杭州电广受世人关注的转基因水稻研究正从实验室走向田野,记者最近从中国水稻研究所获悉,转基因水稻已进入大田释放阶段,现正申请商品化生产. 1996年,中国水稻研究所以黄大年研究员为首的课题组,在世界上首次研究出了抗除草剂转基因杂交稻,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杂交稻制种纯度问题提供了新方法.这项成果名列由我国500位两院院士评选出的“199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榜首.之后,课题组又成功配制出抗除草剂转基因直播水稻,可省工省时除尽稻田杂草. 去年3月,中国水稻所与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了浙江金穗农业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正式拉开了将转基因水稻推向产业化的序幕. 目前,黄大年等人已选育出一批优良的转基因水稻组合和新品系,经农业部基因产品安全委员会的安全审定和批准,这些新品种已开始在浙江的富阳、临安、丽水等地进行继实验室研究和中间试验后的大田释放和试种示范,并正在向有关部门申请商品化生产. 转基因食品你敢吃吗? 2000年3月,克隆小猪“横空出世”.随之而来,欧美之间也为转基因食品吃与不吃的问题争论不休.在我国,转基因食品还比较罕见,到目前为止,经农业部生物工程安全委员会准许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仅有6种,其中有3种涉及食品,两种西红柿、一种甜椒.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推进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食用转基因食品将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那么,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到底能不能吃? 十几年来一直从事基因工程方面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罗云波教授的答疑或许能为转基因食品的食用者壮壮胆.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它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真正的商业化是近十年的事.90年代初,市场上第一个转基因食品出现在美国,是一种保鲜番茄,这项研究成果本是在英国研究成功的,但英国人没敢将其商业化,美国人便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让保守的英国人后悔不迭. 此后,转基因食品一发不可收.据统计,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确定的转基因品种已有43种.美国是转基因食品最多的国家,60%以上的加工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90%以上的大豆、50%以上的玉米、小麦是转基因的.转基因食品有转基因植物,如:西红柿、土豆、玉米等,还有转基因动物,如:鱼、牛、羊等.虽然转基因食品与普通食品在口感上没有多大差别,但转基因的植物、动物有明显的优势:优质高产、抗虫、抗病毒、抗除草剂、改良品质、抗逆境生存等.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 面对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人们的认识并非一致,以美国为首的主吃派和欧洲为首的反对派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两大阵营.不久前调查表明,美国、加拿大两国的消费者大多已接受了转基因食品,仅有27%的消费者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而在欧洲,大多数人是反对转基因食品的,英国尤为明显.缘由是1998年英国的一位教授的研究表明,幼鼠食用转基因的土豆后,会使内脏和免疫系统受损,这是对转基因食品提出的最早质疑,并在英国及全世界引发。

4.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历史

从表面上看来,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似乎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

从1983年以来,生物学家已经知道怎样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具有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这个基因可以来自任何一种生命体:比如细菌、病毒、昆虫。

这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人们可以给某种作物植入一种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特性,这是人类9000年作物栽培史上的一场空前革命,将大大促进作物的质量和产量。世界上第一种基因移植作物是一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

它在1983年培植出来;直到10年以后,第一种市场化的基因食物才在美国出现,那是一种可以延迟成熟的西红柿。1996年,由这种西红柿食品制造的西红柿饼才得以允许在超市出售。

转基因牛羊、转基因鱼虾、转基因粮食、转基因蔬菜和转基因水果在国内外均已培育成功并已投入食品市场。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彭于发研究员介绍,全球的转基因作物在问世后的7年中整整增加了40倍,转基因生物以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为多,其中植物是最普遍的。

从1983年研究成功后,转基因作物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直接增长至2003年的6770万公顷,有5大洲18个国家的700万户农户种植,其中转基因大豆已占全部大豆种植的55%,玉米占11%,棉花占21%,油菜占16%,这些作物的国际贸易出口额也在增加。 。

5. 转基因食品的历史,要详细的并且简练

自1997年以来,该地区土地总面积用于种植转基因食品的次数增加了惊人的80个,并突出了产品的知名度,这些食物非常好。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食品是没有争议所包围。 虽然经历历史上的 转基因食品,你不能不看到,它已经为众多争议周围更多的消息,对于它的好处。在我们周围移动)到它的历史,企图争议看到的发展以及转基因食品(如各种,让我们尝试了解转基因食品的实际含义。

什么是转基因食品?

由一个适当的定义走,转基因食品是食品加工产品,是从转基因植物和动物。)在本生物体(包括,上述生物是受到遗传的方式来修改它们的DNA变化所作出的具体工程。这涉及到或插入或。缺失基因的 基因工程 一直是一个在该领域取得的成就主要 生物学 ,并使用相同的食品生产无疑是诱人的。

转基因食品的历史

在转基因食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孟德尔-奥地利的僧侣和植物学家,进行了一项实验,其中他短暂豌豆杂交种豌豆种与高显示一个物种的某些性状的继承其他与此进程。尽管孟德尔被认为是今天的科学遗传学奠基人,他的努力没有承认,直到20世纪。 孟德尔的意见铺平了第一种方式的发展 转基因植物 -烟草植物的抗生素有抗药性的1983年,在。

1983年后的突破,科学家们又花了十年成长的转基因食品首次用于商业用途。 这种转基因作物是由美国加州的公司创建了一个番茄 - Calegne。 番茄新品种 - 这是该公司FlavrSavr命名,是在1994年提供商用。这是基因改造的方式,它需要较长的时间期限为它分解后回升到正常相比,西红柿。即使消费者表现出同样的浓厚兴趣,该公司于1997年停止了这样的事实:由于其较长的保质期使该公司盈利减少生产。

一些人士还列举了为制止这种作物生产的实际原因是它要面对竞争,从传统的对应,以及一些生产,该公司遭到了问题。在此同时,另一家欧洲公司制造的,从转基因番茄酱和番茄品种在1996年它在市场上发售。在转基因食品的争论就开始与一些声称这些产品为转基因动物和人类一样有害的科学家。 一个这样的科学家阿帕德泰博士 - 一位匈牙利出生的生物化学家和营养学家,谁透露,他已经注意到这些食物对胃壁的人,他和美联储在1998年转基因马铃薯的老鼠免疫系统的一些不良影响。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相关的一个争议的 转基因食品的优点和缺点 这使群众相信,人类减少了对这一新技术为单纯的豚鼠。虽然这并影响世界的基因改良生产的食品,在某些地区,它并没有带来同样的完全停止。基因研究继续和许多其他食品很快被转基因农作物以满足人类的需求。该地区土地总面积种植转基因作物的生长增加4.2万英亩一十九万九千七点零万英亩到2009年的331。截至今天,美国有一个主要份额占有率分别为转基因食品生产达百分之45的世界巴西生产,其次是阿根廷和16和百分之15的世界。

这是一个在过去十五年的历史短,但争议的基因在转基因工程食品的聚光灯一直保持这个概念。即使在今天,转基因食品的争议和以往一样的很大一部分信贷这正好冲突研究 转基因食品的优势和风险 和他们夸大的结果。在当天结束的,有没有具体的理由说这些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害,我们还是没有,因此它是明智的评估 转基因食品的优点和缺点,并选择安全的出路-即使这意味着弃权从他们的消费。

(求推荐)

三维通信与潘建伟哪个好

今年3月,西湖大学校长、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联合创始的药企——“诺诚健华”在港交所上市,一度引发广泛关注。
7月9日,由中科院院士潘建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彭承志等创办的“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盾量子)正式登陆科创板,由此成为国内外首个独立上市的量子通信科技公司。
其中,科大控股为最大股东,持股18%(发行前);潘建伟为第一大自然人股东,持股11.01%(发行前)。
9日上午9时30分,国盾量子以每股280元开盘,较发行价(36.18元/股)上涨673.91%;以该股价计算,国盾量子市值超过210亿元。
潘建伟系大股东但“未参与公司技术研发”
国盾量子由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的潘建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彭承志等8人于2009年创办。
潘建伟 图片来源:新华网
值得关注的是,潘建伟还是国盾量子实际控制人之一暨董事长彭承志、董事暨总裁赵勇的博士生导师。
彭承志 图片来源:彭承志微博
记者通过查询“天眼查”获知,潘建伟目前持有国盾量子660.8万股,持股比例为11.01%(发行前),是国盾量子第一大自然人股东。按股票开盘价计算,其所持股份价值18.5亿元。
不过,据招股书显示,潘建伟虽然自国盾量子成立至今一直为公司股东,但其当下并未在公司任职,也未参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研发工作。在科创板允许“同股不同权”的章程下,潘建伟所持股份表决权也已委托科大控股行使。
《中国科学报》从招股书中发现,此次发行后,潘建伟的持股比例被摊薄,变成8.26%。
图片截取自《国盾量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科创板上市公告书》
作为国际上量子信息和量子通信实验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潘建伟已是该领域拥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
29岁时,潘建伟及其同事在《自然》发表了有关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该成果后来与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影响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杂志选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
2001年回国后,潘建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要从事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
统计显示,其研究成果曾6次入选英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5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9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11年,潘建伟当选中科院院士。
量子通信第一股
国盾量子技术起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量子信息研究团队。在安徽省市政府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政策之下,国盾量子于2009年5月成立,是国内最早一批探索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化的公司。
截至9日上午10时,国盾量子每股报价300元,上涨逾7倍。
关于国盾量子的证券代码,还有一个小故事。科创板目前已有超百家上市公司,但“688027”这个代码一直无人问津。而国盾量子一眼就相中了它:688027是一个无法分解的质数,而保密通信就与质数分解息息相关。
招股书显示,国盾量子此次科创板上市融资将用于投建量子通信网络设备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包括高性能量子密钥分发(QKD)技术、实用化星地量子通信系统研究和量子通信芯片化技术等。
据了解,上市后,国盾量子也成为国内外首个独立上市的量子通信科技公司。
公开资料表明,目前国盾量子拥有国内外量子技术相关专利212项,以及多项领先的非专利技术;牵头8项量子技术国内外标准项目制定,参与21项;其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世界首条远距离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及其首条商业延伸线“武合干线”等项目,并为北京、上海、合肥、济南、武汉等地的城域网提供设备和技术保障。
同时,国盾量子产品还用于“墨子号”量子卫星地面站,并进一步为金融、电力、政务、国防等领域客户提供安全服务。据统计,目前国内总计7000 余公里实用化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超过6000公里使用了国盾量子产品且处于在线运行状态。
在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反哺科研方面,据国盾量子方面披露,2019年国盾量子营业收入达到2.58亿元,其中7594万元投向研发,初步形成了量子通信技术产学研相互促进的闭环。
中科院“血统”又一硬核上市企业
7月9日,国盾量子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上市仪式。正式登陆科创板后,国盾量子成为继科大讯飞、中科曙光、中科星图等企业之后的又一中科院系硬核上市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产品对标谷歌地球的“中科星图”刚刚于7月8日正式登陆科创板。
公开信息显示,中科星图控股股东是中科九度(北京)空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其实际控制人是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曙光为其大股东之一。
另外,孵化自中科院计算所的人工智能明星公司寒武纪预计于7月下旬在科创板挂牌上市。寒武纪由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陈天石、陈云霁联合创立于2016年,陈天石和陈云霁两兄弟都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在中科院计算所,陈天石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算法,陈云霁则主攻计算机芯片。
目前,拥有中科院“血统”的上市公司已涉及人工智能、超导、大数据等多个领域。国盾量子的出现,将中科院系上市公司的领域范围扩张至量子信息技术领域。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两院院士评选!中国农业大学硬核成果,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