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复习是一个人一辈子都需要进行的事物,毕竟,人们常常说,温故而知新,活到老学到老等等俗语。可以说,学习如今成为了人们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这代表着一个人的进取心。然而,想要获取知识的途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现在也有许多开放教育资源,在网络上就可以轻松阅览。不过,对于年轻人而言,在学校学习是最有氛围的一件事,坐在学校里读书是十分温暖的。

那么,哪些城市的教育资源比较丰富呢?据悉,我国共计拥有三千多所高校,涵盖了成人高校、专科和本科院校等等。如果仅仅统计本科高校、专科高校的规模,那么哪一座城市的实力比较强呢?从最新教育部的数据统计,2022中国高校十大城市依次为北京(92所)、武汉(83所)、广州(83所)、重庆(70所)、郑州(67所)、上海(64所)、西安(63所)、成都(58所)、天津 (57所)、长沙(57所)。想不到吧,上海落后郑州,天津排在第九!天津的教育资源强大,还是毋庸置疑的。

需要注意的是,天津市已经跻身前十,并且天津市的本科大学数量也不低,达到了31所!从高校规模而言,上海市的数量落后于郑州市,但是上海市的本科高校数量为40所,毕竟,上海作为直辖市,本身也是传统教育强市,本科院校资源丰富!郑州市主要还是专科院校的数量较为庞大,这也说明郑州市的职业教育发展比较厉害。不过,郑州市还需要在经济上继续加强,在今年前三季度GDP数据之中,郑州市没有突破万亿,仅仅达到了9968亿,让人感到惋惜和遗憾。

2022高校排名一览表

全国211及985前30排名:

1北京大学    2 清华大学   3 上海交通大学   4 复旦大学   5 浙江大学   6 国防科技大学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 中国人民大学   9 南京大学   10 同济大学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2 北京理工大学   13 东南大学    14 武汉大学   15 华中科技大学    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17 西安交通大学   18 南开大学    19 北京师范大学    20 华东师范大学   21 电子科技大学    22 中山大学   23 天津大学     24 厦门大学    25 华南理工大学     26 四川大学     27 西北工业大学     28 山东大学    29 重庆大学     30 中南大学

全国本科院校

文科前30名:

1浙江工商大学   2文史类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3文史类四川外国语大学    4文史类集美大学5文史类广东财经大学    6文史类浙江传媒学院    7文史类天津外国语大学    8文史类上海体育学院    9文史类山东中医药大学   10文史类重庆工商大学    11文史类上海商学院    12文史类广东金融学院     13文史类天津商业大学     14文史类温州大学      15文史类苏州科技大学    16文史类江苏警官学院    17文史类成都大学    18文史类广西师范大学     19文史类江苏师范大学    20文史类武汉纺织大学     21文史类云南师范大学     22文史类重庆理工大学     23文史类浙江科技学院     24文史类四川美术学院    25文史类陕西中医药大学     26文史类北京物资学院   27文史类安徽财经大学   28文史类北京联合大学   29文史类浙大城市学院    30文史类西安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综合排名2022最新排名榜

从国际排名来看,中国科学院大学依旧稳居中国内地高校第一宝座,目前位居全球第41名。清华大学位居国内高校第二名,国际排名为第51位。排在国内高校第三位的是北京大学,目前位居全球第63名,紧随其后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排名65位)、浙江大学(国际排名70位)。
国际排名前200的高校还有复旦大学位列109位,中山大学位列113位,华中科技大学位列122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130位,南京大学位列146位,武汉大学位列188位,中南大学位列189位,四川大学位列190位,山东大学位列197位。
本次中国内地高校200强中,多所高校进步十分明显。其中进步最大的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国际排名上升了188个位次。海南大学和陕西科技大学也进步飞快,国际排名上升了176和174个位次。

2022全国大学最新排行榜

2022全国大学最新排行榜:北京大学1、清华大学第2、上海交通大学第3、浙江大学第4、武汉大学第5、挺进全国五强。

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的上榜高校共有590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连续8年蝉联全国三甲,实力强劲。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位列全国前五。其他位列全国前十名的大学依次为南京大学(第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七)、华中科技大学(第八)、武汉大学(第九)、西安交通大学(第十)。

“双一流”高校在排名中占绝对优势地位,百强高校中有89所为“双一流”高校。新晋“双一流”高校表现抢眼,其中3所跻身百强。南方科技大学领跑新晋“双一流”高校,排在全国35名(比去年上升6名),上海科技大学排在55名(比去年上升11名),华南农业大学排在90名(比去年上升3名)。湘潭大学(106名)和山西大学(111名)这两所新晋“双一流”高校也表现不俗。

11所非“双一流”高校凭借强劲的综合实力跻身百强,浙江工业大学(66名)、深圳大学(68名)、江苏大学(73名)、扬州大学(79名)、南京工业大学(84名)位列非“双一流”高校前五,杭州电子科技大学(94名)和浙江师范大学(98名)则双双重回全国百强行列。

排名指标和方法:

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继续采用分类评价方法,面向中国内地公办高校,以发现优秀大学为评价目的,同时评价指标以学生为中心,所选取指标均与在校学生利益有密切关联。

本年度指标体系增加了思政教育、不良师德师风(负分)等新评价指标,保留了本科生相关指标权重,降低了无法顾及全类高校、统计无法全面以及对在校生影响有限的指标权重;去除少数与基本指标有必然因果关系的指标。

优化后的指标体系分为四大板块(办学层次、人才培养、学术科研和教学质量)、二十一项二级指标以及八十余项具体指标。数据来源于各高校官网信息公开、相关主管部门公示以及各类媒体报道等。

数据计算时对每个二级指标设定上限和下限,避免因办学类别优势而造成指标无限扩大影响评价结果,同时兼顾后列高校,并以条件函数自动赋分合理分布数值。

其中入学难度(本科录取线)、推免率以及指标中的生均、比例比率类均为拔尖指标,单项前百高校数据分化相对较大;每项二级指标得分均“归一”处理后累加获取总分后二次归一,并以最高分为基准按满分100分计算各校总分。

另外,对部分本科生小规模招生高校、财经类、语言类、军事类、医药类、艺术类、体育类以核心指标单独评价,排名采用参考位次,榜单中不占据位次。



2022年全国百强城市

央广网上海11月24日消息(记者唐奇云)近日,上海高校智库“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的智库重点研究项目“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在沪线上发布“新时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暨百强榜(2022)”。这是该校第五次公开发布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百强榜。
城市社会发展指数研究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实现共同富裕为价值取向,以人民的生活需求、生计需要和生机活力为中心,聚焦民生建设与民心凝聚,强调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定感和安全感。基于此,遵循导向性、前瞻性和开放性原则,兼顾指标相关性与数据的可得性,构建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标体系。
据悉,2022年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45个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分别为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人口发展与社会潜力、生态文明与环境治理、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教育文化与科技创新、公共医疗与居民健康、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课题组根据利用可获得的2021年各类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数据,对全国297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了排名。
榜单显示,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前十强城市分别为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广州市、杭州市、重庆市、南京市、武汉市、成都市、天津市。北京和上海引领城市社会发展,深圳和广州齐肩并进。国内主要城市群在社会发展百强榜中表现优异,排行榜前十位城市有7个城市来自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重庆、成都和武汉等3个西南和中部城市表现优异,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从整体上看,前三十强上榜城市名单基本稳定,但内部排位竞争激烈,这既反映了城市社会发展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也反映了城市政府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紧迫感。
上海市在多个一级指标排行榜中表现优异,其中“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教育文化与科技创新”“公共医疗与居民健康”和“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五个一级指标得分仅次于北京位居榜眼。上海市社会发展还存在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在校大学生规模优势不明显等短板。
7个一级指标专项排名百强榜旨在从多个角度反映城市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反映不同城市的资源禀赋优势或社会发展特色,体现城市居民在社会各层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些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由于特殊的环境条件和资源禀赋,或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投入,在一级指标专项排名百强榜中排名靠前。这充分说明城市社会发展不完全等同于经济发展,而良好的社会发展能够使城市居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有更大的获得感、幸福感,有更好的舒适度和健康度。
据介绍,课题组现有指标体系数据均来源于各类统计数据,后续将继续优化城市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推出中国城市社会发展区域专题报告等系列报告。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上海落后郑州,天津排在第九!2022中国高校十大城市,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