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建国初期的五大地院,
直属于地矿部,
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地学人才,
为祖国地质事业的发展,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已过去了将近70年,
这五大地院,
经过不断的调整和改革,
依旧在不断前行。
小桔今天带你回顾,
五大地院这几十年的风雨历程!
成都地质学院
现
成都理工大学
发展历史
★
1956年3月15日
由国务院批准建立,3月27日,高等教育部和地质部联合发文,以重庆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的工科部分为基础,同时抽调北京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院部分干部教师组建成都地质勘探学院。
1958年
成都地质勘探学院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
1960年
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1年
学校成为国家恢复学位制度后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1993年
成都地质学院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
2001年
由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合并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有色金属地质职工大学)。
2010年
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成都理工大学协议。
2017年9月
学校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学科建设
国家级重点学科“地质工程”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
★
1956年
该学科的前身“工程地质”与“探矿工程”两门学科始建。
1984年
经评议(评估)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定,“工程地质”学科取得我国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资格。
1988年
“工程地质”被教育部评定为我国首批国家重点学科。
1998年
根据国家对学科专业的调整,工程地质、探矿工程两学科合并为“地质工程”学科。
2001年
调整后的“地质工程”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2007年
以该学科为主要支撑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实验室被科技部批准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
近期重要成就
1.联合国防灾减灾署(UNDRR)特别报道成都理工大学最新地灾研究成果
地灾国重实验室近日实现重大突破——最新成果《地震诱发地质灾害链效应:规律、机制与影响》(Earthquake-induced chains of geologic hazards: patterns, mechanisms, and impacts)在地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综述性期刊《Reviews of Geophysics》上发表。
该刊物每年仅发表20篇左右论文,影响因子16.73,是目前地学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刊物,超过Nature子刊Nautre Geoscience影响因子14.48,这是我国学者首次在地质灾害研究领域以第一(通讯)作者及第一单位,在该刊物上发文,论文长达83页。
联合国相关报道截图
2.科研团队参与发现渤海千亿方大型凝析气田
今年4月,渤海油田联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多所高校开展攻关研究。
成都理工大学王元君教授、侯明才教授、阎建国教授、周怀来教授、王峻副教授团队,依托学校承担的中海油重大攻关项目“渤海海域潜山石油地质特征、典型油气藏成藏机理与有利勘探区带预测”等多个大型课题,对渤海海域潜山形成机制、潜山储层成因机理和潜山太古界变质岩裂缝-孔洞型储层地球物理预测方法技术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促进了渤海油田渤中19-6大型凝析气田的成功发现。
阎建国教授与渤海专家一起就潜山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参加国际交流
渤中19-6项目已上交国家探明天然气储量1186亿方,探明凝析油储量1.14亿吨,总计三级地质储量8亿吨油当量。其三级储量如果全部探明,将会是渤海湾盆地第一大油气田。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China Daily、路透社等多家国内外媒体对此进行报道。
长春地质学院
现
吉林大学
地质宫(吉林大学)
★
1951年8月30日
中央批准在长春建立东北地质专科学校,校长由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兼任。1951年12月1日,东北地质专科学校正式成立。
1952年
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以东北地质专科学校为基础,由山东大学地质矿物学系、东北工学院长春分院地质系和物理系的一部分,合并组成东北地质学院。
1957年1月
东北地质学院更名为长春地质勘探学院。
1958年12月
更名为长春地质学院。
1979年2月
教育部决定长春地质学院列为全国重点高校。
1984年5月
学院召开第八届党代会,提出了建设以地学为中心,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发展边缘新兴学科的综合性地质大学的发展目标。
1997年3月
长春地质学校正式并入长春科技大学。
2000年
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新吉林大学。
2001年
吉林大学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
学科建设
地球科学学院现有
国家重点学科: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二级学科为矿产普查与勘探)
2个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一级学科:
地质学(包含6个二级学科:矿物学 岩石学 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数字地质科学)
公共管理(包含1个二级学科: 土地资源管理)
1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学科:
海洋地质
南岭校区图书馆
近期重要成就
1.吉林大学极地钻探装备成功钻取南极冰下基岩
今年3月,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吉林大学科考队赴南极科考。这一次,执行任务所用的“极地深冰下无钻杆取芯钻探装备”由吉林大学研发。并且极地钻探装备成功钻取南极冰下基岩。
吉林大学极地钻探装备成功钻取南极冰下基岩
这次钻探成功是一次重大的技术突破,为中国深入开展极地钻探工程、获取更多南极深冰下的岩心样品提术支撑。这是中国自行研制的极地冰盖及冰下基岩钻探装备首次在南极应用,也向国际证明了中国钻探装备的可靠性。
2.高校科学家联合绘制1:250万比例尺的全月球地质图
2017年初,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月球及地质科学领域相关专家召开了“1:250万月球数字地质图编研”和“1:250万月球构造纲要图编制”方案研讨会,为绘制月球地质图和构造纲要图制定标准。项目的主要任务是绘制1:250万的全月球地质图及分图。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陈圣波所在团队的任务之一就是绘制全月球构造纲要图。其中,构造纲要图要完整绘制出不同类型的断裂、小天体碰撞月球形成撞击坑的大小、形貌、结构和成因类型,便于人们了解月球受到各种内、外动力作用下的变形过程与历史。
项目计划于2018年绘制出草图,2020年前正式出版发行。
西安地质学院
现
长安大学
长安大学 助学碑
★
1953年
西安地质学校创建,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
1978年
在西安地质学校基础上与西北大学地质系合并升格而成
1982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
1984年
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1996年
更名为西安工程学院
2000年4月18日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长安大学,划归教育部管理。
2008年
长安大学首次入选国家“111计划”。
2017年9月
长安大学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科建设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拥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5个硕士学位点。
开设地质学(应用地球化学和岩矿鉴定方向)、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方向、油气地质方向)、矿物加工工程(宝玉石学方向)、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整治工程5个本科专业。
其中资源勘查工程(含油气方向)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地质学和地理信息科学为陕西省特色专业。
长安大学教学楼
近期重要成就
1.国际矿床成因大会荣获库汀纳-斯米尔诺夫奖
2018年9月,第15届国际矿床成因大会(15th IAGODSymposium)为4名国际矿床学家颁发了库汀纳-斯米尔诺夫奖(Kutina-SimirnovMedal)。库汀纳-斯米尔诺夫奖是主要奖励在经济地质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在长安大学建站的毛景文院士获此殊荣。该协会主席在介绍毛景文院士的学术成就时表示,毛景文教授所提出的中国东部中生代大陆成矿新理论不仅深化了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也推动了多金属矿找矿取得重要突破,他的有关论著引用率和H指数在国际矿产资源领域名列前茅,他无疑是当代领先(Pioneer)矿床学家之一。
毛景文院士是我国矿床学领域在经济地质学家学会(SEG)、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GOD)、应用矿床地质学会(SGA)三大国际组织中获得终身学术成就奖的第一位矿床学家。
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终身荣誉会员Reimar Seltmann教授为毛景文院士颁发证书
2.中国测绘年会2018学术年会和第八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博览会荣获“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8年9月,由国家自然资源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测绘学会等联合举办的中国测绘年会2018学术年会和第八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博览会,测绘科技进步奖由国家科技奖励主管部门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批准设立,用以奖励在测绘及地理信息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高新技术产业化等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长安大学地测学院韩玲教授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多源遥感协同的地质矿产信息提取方法研究与应用”成果荣获“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年会会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翠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五楼
★
1952年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中央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院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清华大学地学系、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地质工程系和西南交通大学(原唐山铁道学院)采矿系地质组以及西北大学地质系合并成立了中国地质大学前身——北京地质学院。
1960年
学校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并跻身国务院确立的64所全国重点大学之列。
1970年
学校整体迁至湖北办学,更名为湖北地质学院。
1978年
武汉地质学院在原北京旧校址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1987年
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组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地办学。
2005年3月
京汉两地独立办学。
2006年9月
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
2017年9月
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校门(温家宝题字)
学科建设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一级学科在2009年、2012年教育部高校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一,其下的5个二级重点学科(矿物岩石矿床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全都是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此外,地理科学是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共建二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海洋科学。
资源学院,拥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其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历次学科评估中均排名全国第一,2017年学科评估被评为A+学科,并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在最近的学科排名中名列全国第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下设的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地球化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矿产普查与勘探,构造地质学5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第四纪地质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2个学科为省部级重点学科。
能源学院下设的“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田开发工程”分别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北京市重点学科,“石油工程”和“资源勘查工程”(新能源方向)为国家特色专业。
近期重要成就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的《Journal of Earth Science》影响因子达1.784
19年6月20日,科睿唯安发布了2018年最新《期刊引证报告》(简称JCR),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的《Journal of Earth Science》各项指标均继续提升,2018年影响因子由上一年的1.50上升到1.784,总被引频次由上一年的898上升到1207,在综合类地球科学期刊中排名由124位(共189种)上升到115位(共196种)。《Journal of Earth Science》获评“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并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湖北省精品优秀期刊、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受到中国科协等6部委组织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资助。
2.韩元佳教授获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最佳论文奖
2019年度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年会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特任教授韩元佳发表的论文获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最佳论文奖。自1970年设立以来,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最佳论文奖每年面向全球仅评选一篇文章,用于表彰在石油地质学领域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青年学者。
韩元佳论文题目为《富有机质页岩中的滞留油与孔隙演化》,该文章通过干酪根溶胀理论,成功解释并预测了富有机质页岩中滞留烃的富集机理与有机孔的演化规律,对指导页岩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王成善院士团队为恐龙灭绝原因提出新证据
18年3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成善院士科研团队,借助“白垩纪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项目提供的地质记录,与美、英、德等多国科学家合作得出的最新研究发现,小行星撞击不是恐龙灭绝的唯一主因,德干火山喷发在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已经导致了气候剧变和部分生物绝灭。相关内容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著名期刊《Geology》上。
文章名为《Deccan volcanism caused coupled pCO2 and terrestrial temperature rises, and pre-impact extinctions in northern China》。
2.山东发现首例群体小型恐爪龙足迹
古生物学者们一直为真实的伶盗龙是否群居争议不断,因为此前发现的恐爪龙类恐龙足迹大多数是独行侠。中美澳恐龙足迹考察队在山东省郯城县李庄发现了一处大型恐龙足迹点,其中四道平行的小型恐爪龙类足迹首次证实这类恐龙有着群居特性。通常,一个足迹点的恐龙足迹种类只有寥寥一两种,但李庄足迹点的恐龙足迹却共计7种类型,整体超过300个足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说:“此次我们发现了首例小型驰龙类确凿的群居性证据,为长期争议画上了句号。”此项学术研究已发表于《白垩纪研究》期刊。(2018年7月)
河北地质学院
现
河北地质大学
河北地质大学 综合楼
★
1953年
由老一辈地质学家李四光、革命家何长工亲自选址塞外古城宣化,成立了新中国最早的唯一的设置有经济类专业的地质院校——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宣化地质学校,是直属于地质部领导的5所院校之一。
1971年11月
为了适应地质事业的发展,根据学校实际办学条件,经河北省委批准,宣化地质学校改办河北地质学院,招收本科生。
1985年6月
为了使学院得到更快的发展,经国家计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和地质矿产部批准,河北地质学院从宣化迁至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办学。
1996年5月
更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
2000年
学校的管理体制由国土资源部管理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
2013年
国土资源部、河北省人民政府签署“省部共建石家庄经济学院协议”,学校成为省部共建大学。
2016年3月
石家庄经济学院更名为河北地质大学。
李四光与学生在一起
学科建设
学校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4个国家级、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会计学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4个河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创新高地:
地质矿产教育创新高地、管理教育创新高地、水利水电教育创新高地、经贸会计教育创新高地
8个河北省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会计学专业
运动场
近期重要成就
地学同行超8000人次关注肯定陈志耕教授“世界第一震源遗迹”,跃居《地质学报》摘要点击第一位
2015年8月,已有93年创刊历史的国内地球科学权威学术期刊之一的《地质学报》,发表了河北地质大学陈志耕教授东秦岭古震源遗迹科学发现成果。
《地质学报》官网上显示:以地球科学同行专家为主的关注群体,对东秦岭震源遗迹科学发现成果自2017年10月进入摘要点击量前十名以来,地球科学同行仍持续关注,截止至2018年11月15日,该科学发现成果的摘要点击量已高达8027人次;成果公开发表三年余,便进入《地质学报》发表成果摘要点击量排名的第一名(在该刊摘要点击量前十名中,最早成果发表于1931年)。
建国初期直属于地矿部的五大地质院校
现在依旧活跃在地学界
为地学的发展添砖加瓦
是地学事业繁荣发展的见证!
来源:桔灯勘探
征稿邮箱:718710799@qq.com
编辑整理:刘旸
审核:毕永华
免责声明:图片来自原帖转载或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煤传媒,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 010-65367827,邮箱 hz@people-energy.com.cn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直属原地矿部,五大院校的前世今生,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