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经历了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同学们最期待的就是在离开校园之后,能够通过自己多年以来积累的知识,获得一份心仪的工作,然后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想要过上这样的生活,求职就是同学们的必经之路,但求职是一件很严肃的事,尤其是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把哪座城市作为自己的第一个“落脚点”,就是毕业生们首当其冲需要考虑的一件事。
有关部门对大学生毕业后首选就业城市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份毕业生首选城市榜单,有些城市表现相当亮眼,但大家最熟悉的北京市,排名却出乎大家的意料。
北京失宠了?毕业生首选城市榜单前十出炉,北京已无缘“前三甲”
北上广深,作为我国公认的经济发展最好的城市,一直以来都吸引着很多毕业生前来发展,所以在本次的排名中,上海、深圳、广州也是包揽了榜单的“前三甲”,但是作为四大城市之首的北京市,排名却掉到了第五名。
大城市之所以更受毕业生的青睐,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城市能够给予毕业生的机会更多,薪水也更高,而且有一些新兴的行业也是先会在大城市发展,所以渴望自己毕业后能够大展宏图的毕业生总是把目光首先所以锁定在大城市。
除了机会以外,大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也对毕业生更有吸引力,租房补贴,购房补助等等,也更加加深了毕业生未来想要留在大城市的态度,所以优秀的毕业生和大城市其实也是一种“双向奔赴”。
目前经济发展最好的,除了北上广深以外,杭州也在奋起直追,总体来说,杭州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潜力股”,而且随着大学生的越来越青睐,城市的建设也会越来越好,非常值得毕业生考虑。
成都在本次的排名中可以算得上一匹“黑马”了,超过了北京,成为了榜单的第四名,成都作为省会城市,经济发展上算得上是中规中矩,但是成都这所城市给人一种很有活力,未来可期的感觉,很适合年轻人,而且包容性也很强。
最后青岛、南京、重庆、长沙头顶“新一线”的光环,也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尤其是青岛,生活节奏相对较慢,但是经济发展也比较不错,风景很好,非常宜居,带给毕业生的生活压力也不算大。
不喜欢在大城市打拼就是没有志气?其实不然,大学生不用被这样的说法“绑架”
“年轻人就要去大城市拼一拼”,可能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曾听到过长辈过着一些所谓的“过来人”给自己这样的人生经验,但其实大城市真的并不适合所有人。
大城市的机会和高薪可能让很多同学向往不已,但是这些背后,刚毕业的同学们也要承担相对应的压力,每天三四个小时的通勤时间,和几个陌生人挤在同一间出租屋,这些可能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常态。
所以,机会往往是和挑战并存的,毕业生愿意接受挑战可以,不愿意也无可厚非,而且总要有人留下来建设家乡,家乡才会更加美好,选择永远没有对错,适合自己才最重要。
虽然在大城市打拼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是利用高考“见见世面”总是没错的
毕业之后,要不要去大城市打拼,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以及专业规划进行选择,但是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如果同样都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既可以选择大城市也可以选择小城市时,那么笔者还是建议大家选择前者。
高考对于很多同学来说 ,其实就是一个走出去看看的机会,大学里也没有什么生活的压力,选择大城市也不会给自己造成什么压力,但是却可以让自己有机会看看大城市的发展,当你见识的世界更宽更广时,你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才会更加清晰和明确。
笔者寄语:
能够在全国众多城市中,荣登毕业生首选榜单前十名,其实不管排名靠前还是相对靠后,都已经能够证明这些城市的确有值得毕业生选择的理由,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规划,按需选择。
距离毕业生正式离开学校的时间差不多也就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了,希望同学能都能在毕业时,顺利地拿到自己心仪公司的入职邀请,一步一步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前进。
话题讨论:你心目中的top1的城市是哪一所?欢迎留言分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S2021亚洲大学排名,对于北京大学无缘国内前3,你怎么看呢?
一、前十名中占有七席
这份排行榜的前10名中,内地高校占了5席,香港高校占了2席,我国高校在前10中霸占7席,在全亚洲占据压倒性优势。前10名中的3所国外高校分别是排名第1的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第3的南洋理工大学和排名第9的马来亚大学。
国内有很多人对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评价一般,事实是国内的确有人不认可这两所新加坡名校,但这两所学校的国际影响力的确非常强。去年的同一张榜单上,南洋理工大学是排在清华大学前面的。
2009年,是QS公布亚洲大学排名的第一年,那一年的榜单中,内地高校只有1所进入前10名。时隔11年,从1所到5所,这是实实在在的进步。
内地大学中,清华大学是排名最高的,排在第2。其他四所大学分别是排在第5的浙江大学、排在第6的复旦大学、排在第7的北京大学和排在第10的上海交通大学。人都是有惯性思维的,在绝大多数国人心中,清华北大就应该是综合实力前两名。显然,这张榜单上北京大学的排名并不符合我们的惯性思维。
二、入选数量亚洲第一这张榜单总共包括650所大学,比去年包含的院校数量增长了18%。这650所大学中,有177所来自中国的大学,其中有124所是内地大学。毫无疑问,中国是亚洲入选高校数量最多的国家,排在中国后面的,是有107所大学入选的印度、有105所大学入选的日本和有88所大学入选的韩国。
很多人对印度的印象是落后,但是客观来说,印度的高校从数量和质量来看,在亚洲是具有一定地位的。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分校分别排在亚洲37、47和50名。
三、港台大学各有特色刚才说到榜单中有177所中国大学,其中124所内地院校,由此可知,港澳台入选的高校数量是53所。这53所大学中,有43所在台湾,8所在香港,2所在澳门。这三地的院校,从整体上看特点完全不同。
澳门的大学数量少、质量弱。香港的大学数量也不多,但是院校的质量比较高,香港大学亚洲第4,香港科技大学第8,香港中文大学13,香港城市大学18,香港理工大学25,这5所大学都进入了亚洲前25,其中香港中文大学是排名下滑比较明显的。台湾的大学数量比较多,但是质量比较一般,台湾大学排在19,台湾清华大学学33,台湾成功大学42,台湾科技大学48,只有这4所大学进入了前50。
QS2021亚洲大学排名,北京大学无缘国内前3,你怎么看呢?
日前,QS发布了2021亚洲大学排名,这已经是QS连续第13年发布该大学榜单。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此次最新排名共包含了650所亚洲高校,是有史以来参评高校最多的一次。其中,中国高校继续展现了在亚洲的集团优势,共有177所上榜,内地高校则占据了124所。以下是QS2020亚洲大学排名中的国内高校TOP 30,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大学无缘前3
透过上述排名不难看出,昔日稳居国内前2的北京大学,仅位列第4,排名前三的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
清华排在北大前面,这并不会让人感到意外。至于浙大和复旦力压北大,则是不大不小的冷门,这也是前十强高校中唯一的“没想到”。
除了“淸浙复北”之外,排名国内第5位的上海交通大学,同样也在亚洲前10强之列。
武汉大学国内第8
排名第6至第10位的国内高校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理学优势特色明显的中科大外,其余4所均为人文社科类优势校。其中,武汉大学的排名一直在各类排行榜中备受争议,此次国内第8的高排位,想必也难以让多数人信服。对于武汉大学是否有国内前十强的实力,你怎么看呢?
上海大学表现亮眼
在排名第11-20位的高校中,几乎全部都是耳熟能详的985工程、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诸如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其中,最让人惊喜的莫过于来自211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方阵的上海大学。
作为一所以直辖市命名的高校,上海大学虽然名气和综合实力与北京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有一定差距,但依托区位和经济优势,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排名能够跃升至国内第19,也是实至名归。
南方科技大学入围前30
此次国内前30强高校中,惊喜地出现了一所“四非”高校身影——南方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年轻新型高校,南科大在成立的短短10年时间里,能够有如此高的排位(第29名),一方面得益于“小而精”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得益于深圳市在各方位的全力支持,尤其是资金上,让南科大有足够强的底气来吸引名家大师加盟。南科大的突起,让深圳市本土高校呈现出“双子星”格局。虽然深圳和南科大目前没有名校光环,但两校在很多方面已经达到了名校水平。即将开启的第二轮“双一流”遴选中,南科大和深圳均有一定机会入围,让我们拭目以待。
对于QS2021亚洲大学榜单国内30强高校具体排名,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北京失宠了?毕业生首选城市榜单前十出炉,北京已无缘“前三甲”,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