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研笔试数据和调剂数据即将公布,在这个节骨眼上,我想,没有哪个考生和家长是不焦急的吧!

保研率也是现在学生们报考大学时非常关注的一个点,在就业很难的环境下,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历,自己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而成为研究生,从当下来说,已经是最低标准了。

2023各大高校的保研率排名情况已经发布,清沐今天也是整理了数据,学生们可以根据这次分析来为报考做好铺垫。

23全国高校保研率排名公布

2023保研率第一名学校是:北京大学,其医学部为68.6%,其余为58.6%。

2023保研率第二名学校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保研率为50%。

2023保研率第三名学校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保研率为48.7%。

2023保研率第四名学校是:上海科技大学,保研率为45.2%。

2023保研率第五名学校是:南京大学,保研率为40.3%。

2023保研率第六名学校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保研率为39.6%。

2023保研率第七名学校是:复旦大学,保研率38.6%。

2023保研率第八名学校是:西安交通大学,保研率为37.5%。

2023保研率第九名学校是:北京师范大学,保研率为35.87%。

2023保研率第十名学校是:同济大学,保研率为34.66%。

湖北双子星均无缘前十

备受关注的两大985学校,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2023年的保研率分别为30.87%和29.6%,可以说,这多少有些让人大跌眼镜。

这两大高校的地理位置优势其实是应该让其保研率更高的,要知道一点,湖北省武汉市是全国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城市,各大高校每年都会争先恐后的纳入人才,然而从保研率方面看,这确实有些让人意难平。

不过还好的是,两大高校的整体实力还是很不错的,底蕴也是非常足够,研究生数量非常多,虽然保研率排名没有进入前十,但是保研率数据并不差,差几名就可以进入,所以我们客观分析,两大985学校在这一方面还是有着不错的发挥,如果可以提升起来这一点,也许整体实力会再次登上一个台阶。

上科反超南大

上海科技大学今年的保研率数据非常不错,能够反超南京大学跃居第四,确实值得我们赞扬。

这所学校虽然不是全国顶尖级高校,但是也有很多出色的两点值得我们关注,比如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都是有着较为深厚的经验。除此之外呢,学校的研究生培养和人才储备也是做的非常到位,保研率能有这么高,也完全可以证实这一点,学生们报考时可以多去关注。

该校的地理位置也是有着不错的优势,所以,学生们能够在上海本地就业发展,将会非常不错。

叨叨叨:

保研这方面的数据还是很值得大家报考时关注的,很多学生报考时都会以分数为主,其实我们也要统筹兼顾,保持稳定的同时,也要学会客观分析各个方面的要点。

2021年国内大学排名,武汉大学无缘前十,南科大第8,你怎么看呢?

近年来,国内外各类大学排行榜层出不穷,其中,以泰晤士、软科、QS、US News等四个版本的大学排名权威性、认可度最高。当然,这些榜单由于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各有不同,所以也会出现部分排名争议较大的高校。比如说日前出炉的2021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就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一起来看看吧!

内地顶尖高校格局稳定

透过上述2021年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内地高校50强榜单不难看出,顶尖高校格局非常稳定,继续呈现出“清华、北大”+“华东五校”的前7排位。其中,除了南京大学外,其余6所高校世界排名全部跻身了100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排名第20位的清华大学,也是该榜单2011年采用现行研究方法以来首个进入前20强的亚洲高校。当然,北大与清华的差距非常微小,仅相差了3个位次,代表了内地高校在全球高校圈的实力和地位。

深圳“双子星”高校表现亮眼

深圳“双子星”高校指的是深圳土生土长的两所实力派高校——南方科技大学和深圳大学。在此次最新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南科大和深大的排名,分别处于内地第8和第18的高位,领先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一大批“985工程”、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尤其是排名第8的南科大,让很多不了解高校圈的人大呼不可思议。

眼下,新一轮“双一流”遴选在即,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均有很高的呼声。一旦能够跻身名校方阵,相信两所深籍高校的发展速度将更快,前景会更好。

武汉大学迭出前十

在近年来国内外各类大学排行榜中屡进前十的武汉大学,此次仅排名第12位,多少有些让人意外。不仅如此,来自同城的华中科技大学来力压武汉大学一筹,排名位居第11位。从今年湖北高考录取分数线来看,武大和华科基本势均力敌,文史类武大更占优,理工类华科有优势。与武汉大学一同无缘前十的实力派高校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一批“四非”高校入围TOP 50

除了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外,泰晤士内地高校前50强中,还有浙江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一批“四非”高校,当中的不少也是新一轮“双一流”的热门院校,期待未来不久能传来好消息。

对于泰晤士2021年世界大学排行榜内地高校50强具体排名情况,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交流!

武书连2020年大学综合实力排名,哪些高校入围前十,你怎么看呢?

如果问哪些高校能够跻身国内十强,相信答案会有异样,毕竟当下衡量高校实力的标准很多样化,且每个人看问题的视角不尽相同。不过总体而言,通过近些年各方面的综合表现,国内前十高校还是比较有谱,认可度较高的是“清华”+“华五”+“西哈人武中华”(六选三)的大格局。

其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TOP 2的位置几乎无人能撼动,唯一的悬念是谁一谁二。“华东五校”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复旦大学在角逐“第三校”上有一定优势,南京大学近些年多处于垫底位置。“西哈人武中华”六校,基本只能争夺第8—10位。如果榜单偏向综合性高校,那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优势更明显。

在2020年高考临近之际,有着近30年国内高校研究评价经验的武书连课题组,发布了最新版的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不过,榜单给出的前十高校却让不少人表示看不懂,与传统认知有不少“错乱”之处。以下是TOP 10高校的具体排名情况: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和吉林大学。

武书连版的国内10强高校之所以受到诸多质疑,无外乎以下三个点:

第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传统名校纷纷无缘前十,中国人民大学更是跌倒了第18位,与其前5的高考录取分数排名相距较远。

第二,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两所同城“985双子星”排名虚高,即便是有能力进入10强,也难以排在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之上。

第三,四川大学和吉林大学规模优势明显,但还不具备前十实力。尤其是后者,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没有收获一个A+档学科,入围前十的确难以服众。

那么,对于类似武书连这样版本的大学排行榜,我们该如何看待呢?

首先,了解其评价指标体系。每一个版本的大学排行榜,都有其独特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也是导致同校排名悬殊的最主要原因。只有在了解了榜单的评价指标体系后,才能去客观地分析其合理性。以武书连版榜单为例,多项指标采取的是总量,而非生均或师均值,这很显然对“巨无霸”高校更有利。因此,不难看出2000年左右有过大规模合并的高校,在榜单中排名更靠前。

其次,从高校的角度来看,不可以榜单排名为导向,来展开教科研。瞄准学生在校的获得感,以及促进毕业后有更好地发展才是正确之道。当然,作为顶尖水平高校,科研产出方面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

最后,对于高考生而言,在志愿填报择校时,切不可依据高校在榜单上的排名,最合理的做法是参考过往三年的高考投档线及平均录取分数线。简言之,就是相信过来人的选择,而不是迷带有一定商业味道的榜单!

对于武书连版本的2020年国内高校10强榜单,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说出你心目中的TOP 10。

校友会最新大学排名,复旦、南大无缘前十,你怎么看呢?

长期以来,大学排名一直是高校圈热度很高的话题。不过,各类榜单的口碑却并不太好,即便是号称的世界权威排名,每到发布之时也会引发争议不断。

原因很简单,衡量一所大学好坏的因素有很多,很难用一份榜单来界定,这也是为何单一指标往往认可度更高的主要原因。

比如说新鲜出炉的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学术排名,就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个维度,展现了41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防科技大学由于身份特殊,未纳入此次评比)的位次。以下是该榜单的自然科学版排名,一起来先睹为快吧!

清华大学无悬念问鼎

透过上述排名不难看出,清华大学是毫无悬念地摘得了第1名的宝座。排名第2的北京大学,总分与清华相差611分,反倒是被身后的浙江大学(991)紧追不舍。

排名第4-6位的高校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与华科来自同城的武汉大学,同样在榜单上有出彩表现,高居第7位。十强中的另外3所高校分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东南大学。

理工科高校优势明显

入围前十的高校中,除了东南大学以外,其余几乎都是国内十强榜单的常客。不过,虽然东南大学整体名气要小些,但作为原“四大工学院”之一,其在工科领域实力相当硬核。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东大拿下了4个A+学科的强势表现。

东南大学能够入围自然科学榜国内十强,说明此榜理工科优势校占据天然优势,几乎除了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外,其余十强高校都是理工类优势更为明显。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武大近年来进步明显。

复旦、南大无缘前十

在其它各种类型榜单中,复旦大学和南开大学几乎是稳入前十,但在自然科学单一指标排名上,复旦和南大仅分列第13和15位,这也从侧面说明两校在社会科学方面有很强实力,否则综合排名很难进入前十的高位。与复旦、南大还有类似特点的高校有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

同济、北航表现不尽如人意

在自然科学榜单中,复旦、南大无缘前十尚能理解,同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两所工科牛校也无缘前十就有些让人意外。当然,除了同济、北航外,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也排名不太理想。

总结的话:虽然每一份大学排名都有其评价依据,但对于高考生而言,不可太过于认真看待,尤其不可将其视作高考志愿填报的参考依据,高考生更多还是需要结合目标高校历年分数、心仪专业实力等两大核心因素来择校。

对于上述校友会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0中国大学学术排名(自然科学),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23全国高校保研率排名公布,湖北双子星均无缘前十,上科反超南大,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