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军装,他们是英姿飒爽的人民子弟兵;回归校园,他们是怀揣理想的当代新青年。热血军营,他们千锤百炼,磨炼本领;多彩课堂,他们勤学苦读,增长才干。求学武汉纺织大学,他们以满腔热情书写报国之志,以坚韧意志跋涉书山学海。本期推送,小编带大家一起认识这10位优秀的纺大退役大学生士兵!

董霄,中共党员,会计学院2018级本科毕业生。2017年入伍,2019年退伍,曾服役于武汉某空军部队。2022年考入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服役期间荣获“优秀义务兵”荣誉称号、两次个人嘉奖,获评一次“新闻宣传先进个人”。

张尧,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2018级本科毕业生。2018年入伍,2020年退伍,曾服役于天津武警某支队。2022年考入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入伍期间,获“支队优秀报道员”“优秀摄影师”等荣誉,并荣获“四有士兵”称号。

计子豪,中共预备党员,外国语学院2018级本科毕业生。2016年入伍,2018年退伍,曾服役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陆军某集团军。2022年考入中国地质大学体育硕士研究生。

秦怀宇,会计学院2018级本科毕业生。2018年入伍,2020年退伍,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陆军某部队。2022年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硕士研究生。

陈蕾,艺术与设计学院2019级本科生。2018年至2020年服役于海军参谋部,服役期间参与过多次重大活动的通信保障,并获得“四有”优秀士兵和“个人嘉奖”荣誉称号。

张成睿,现为服装学院2019级本科生。2015年入伍,2017年退伍,曾服役于海南省军区某炮兵团,服役期间表现优异,获得“优秀学兵”“优秀义务兵”“营嘉奖”“团嘉奖”“旅嘉奖”等荣誉称号。

晏松,中共党员,材料学院2020级研究生。2014年本科入学,大一学期结束后于2015年9月参军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获“集团军嘉奖”“优秀士兵旅嘉奖”等荣誉称号。

曾杰,数理科学学院2020级本科生。2018年入伍,2020年退伍,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某部队,返回校园后担任学校国防迷彩团组织部部长、院学生会宣传部主要干部。

马吉斌,现为环境学院2020级本科生。2019年入伍,2021年退伍,曾服役于云南省总队机动第三支队扣林山战斗英雄营穿插英雄连。服役期间他担任过副班长,步枪手,机枪手,狙击步枪手,手雷投掷手等职务。荣获“四有优秀士兵”两次,个人嘉奖两次。

万聪,中共党员,现为会计学院2021级研究生。2017年入伍,2019年退伍,曾服役于武警四川省总队成都支队,获得优秀义务兵、嘉奖等荣誉称号。本科期间,他荣获“青春力量·感动纺大”提名奖、“优秀毕业生”“抗疫先进个人”“优秀兼职学生军训教官”等荣誉称号。

携笔从戎,不负韶华。从校园走向军营,又从军营重返校园,纺大学子以所知所学回报祖国,也在磨砺摔打之中重塑自我,这段珍贵的迷彩生涯不仅让他们更加懂得担当奉献,也将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帮助他们直面困难,迎接更多挑战。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武汉纺织大学招生办”头条号!

本文素材来源:武汉纺织大学新闻文化网



武汉女学霸被世界名校提前录取,获133万奖学金,她到底有多优秀?

在武汉有一个女学霸,直接被世界名校的提前录取了,而且还因此获得了133万的奖学金,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多么优秀的女生。

当然学霸的世界也许咱们真的不懂,在大家的认知当中,这样的学霸肯定参加了非常多校外培训,但其实并没有,这位姑娘叫李知霏,这位姑娘从始至终都是靠着自己的实力,在高二的时候就已经当了班长,非常有目标性,也有包容性,在老师的眼中这个姑娘可以说是没有缺点,没有短板的一位学生。

 在高二的时候,这位姑娘就用校园这样的关系网,跟那些被名校录取了的师哥师姐们联系上了,再总结了一下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看一下哪个学校更加适合自己,所以确定了目标,有了这样一个目标之后,姑娘也有了动力。

 上英语课的时候她非常认真做笔记,看国外游戏主播录制的那些视频,提高自己的能力,哪怕洗澡睡觉的时候,也会自问自答去练习自己的口语,确实在学习这条路上没有捷径的,一切都是通过自己的自律,通过自己的努力。

 姑娘说自己之所以申请这所大学,其实是因为觉得这所大学和自己比较相合,也并不是为了奖学金,不仅成绩又有绘画水平也相当高,电脑编程也非常有兴趣,在学校的时候她就带领着小伙伴们成立了软件工程社团,所以真的像老师评价的那样,是个全方位的选手。

 这所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的录取率可是3%的,所以是非常难以申请的,而这一次她之所以被录取,靠的当然是自身的实力,也离不开每天的努力。

 当然我觉得这位天才的湖北女孩之所以可以如此优秀,说明自身学习和领悟能力本身就强,再加上勤加努力,对自己未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规划,而且付出了行动和努力。

来自湖北的这对双胞胎学霸有多牛?

10年磨一剑,10年的寒窗苦读,就为了那一刻的金榜题名。在中国的教育体系,我们从小就接受着一个价值观:唯有读书才能走向更远的天空。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但我们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读书不仅丰富自我,更能够有更多的选择。

但在湖北有这样一对双胞胎,他们有多牛?没有很高的后台,但他们却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向了自己人生的巅峰,一人选择放弃清华,一人选择放弃中科院。让人不解的是,他们居然选择回到了家乡武汉。他们选择放弃现在自己所处的,正在向上的一个处境!这又是为何呢?

勤奋学习

这两个双胞胎的名字分别叫周海和周洋,这两个双胞胎兄都出生在湖北咸宁的一个山区。而父母也都是在外务工的人。作为山区的孩子,他们从出生开始,就意味着要承担比别人更多的责任。

从小开始他们就要帮助家中的爷爷奶奶干农活,有时候家庭的重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但是他们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父母是谁,自己的出生。所以在他们心中只有一条路,可以来改变自己人生的轨迹:那便是读书。他们十分地努力,两兄弟常常互相帮助,有时不会的作业也会相互询问。有时候也会相互比赛竞争,以此来提高自我。

实际上在农村的教育水平是没有办法跟城里的教育水平相比较的。因为农村相对封闭,又没有足够的师资,加上父母也没有接受过高的教育,他们没有办法给予孩子更多的帮助。所以在农村两兄弟也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们从小学,初中,高中都一直在一所学校读书。两兄弟在学校表现都十分的优秀,名列前茅。2016年他们面临着人生的第1场大考:高考。那一年他们一起奋斗,在无数个夜晚,他们挑灯夜战,只为了最终的那场高考。他们用汗水去浇灌自己梦想种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兄弟在高考中都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正是因为他们持之以恒的努力,才换来了他们应该拥有的果实。两兄弟分别被武汉科技大学和湖北大学录取,他们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途。

从不放松,从不懈怠

对于很多的学生来说,进入大学肯定会比高中会更加放松一些。但是实际并不是这样的,大学需要的是一份自律,只有自律,不松懈自己,你才能够在众多的学生中出类拔萃。正所谓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

高考结束以后,双胞胎兄弟被不同的大学录取,但他们却依旧没有放松自己,他们没有在这花花世界中迷失了自我。相反他们更加的勤奋,更加的努力。从进入大学开始,他们就对自己的学习做好非常高要求的规划。他们没有像其它的大学生一样,只想着去享受大学生活,把很多的时间都浪费在了一些社交上。

弟弟周洋在大一的时候就已经在为考研做准备了,他对于自己的目标十分的明确。他把考研的所有的试题都刷了一遍。经常泡在图书馆里面查阅资料,来提升自我的学习水平。同时在课上,他积极地与老师互动。到大二的时候,他就已经加入了学校的软件工程研究所,跟所里的老师们一起来探讨科研问题。他的努力是很多人无法比及的。他常常为了一项科学实验而废寝忘食。有时候他学习到累得直接趴在书桌上睡着了。

想要变得优秀,想要出人头地,你就不能停下自己的脚步。哥哥周海实际上也是一个非常努力优秀的人,在看到弟弟这么拼的时候,也更加激发了他学习的斗志。他也几乎每天都去图书馆,直到闭馆才回寝室。他很清楚,既然你你是一个普通人,那么你就得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大三开始,周海也进入学院陈姚节老师的计算机仿真控制研究室。开始了他的研究生涯。和弟弟一样,他也十分地拼,从不甘于落后于别人。为了验证自己的实验成果,他在过年时,初六就回到了实验室,继续进行科研工作。

人这一辈子就是不能够停下自己的脚步,你想要什么就得靠自己去奋斗,去努力。就像这一对双胞胎一样,或许我们的出生并没有那么好,但是我们却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实,超越自我。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这两兄弟虽然都在武汉,但都埋头学习科研。他们很少见面,但却经常在微信上寒暄学业讨论。因为学的是同一个专业,所以两兄弟经常相互帮助对方,进行学术交流。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长处,在一些难的问题上他们能够进行经验互补。两兄弟都在一起成长。

就在去年他们还一起发表了一篇论文在期刊上。为了这篇论文,他们的见面时间也会更多一些,他们常常讨论到凌晨几点钟。并且哥哥在这次论文写论文的过程中发烧了,但他依旧还坚持了下来。因为这是他们共同的作品,他们必须要把它做得更加的完美,更加的好。

在读大学期间,他们甚至连学费都从未向父母要过。因为他们靠自己的实力去获得了大学的奖学金。因为两人都过于优秀,周海和周洋分别都被提前保送至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光电研究中心读博。而在此期间哥哥收到了清华大学的offer,周洋也收到了中科院的offer。但他们一人放弃清华,一人放弃中科院,两个人决定照顾妈妈留在了武汉,都是孝顺懂事的孩子。

实际上,周海和周洋他们的家庭并不富裕。因为妈妈常年患病在家休养,而父亲又在国外打工的缘故,他们选择放弃更高的深造,留在了家乡武汉,留出更多的时间去照顾母亲。他们是既孝顺又懂事的孩子,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是值得为他们骄傲而自豪的。

虽然放弃了更高的一个位置,但对于他们而言是值得的。父母这一生含辛茹苦地把他们养大,既然他们已经有所成,那也就应该用自己余下的时光去报答父母。两兄弟对未来的生活仍旧充满着期望,他们相信留在武汉,继续进行他们的科研工作,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永远不要看低自己的实力,只要你坚定信心,勇往直前,前途是一片光明的。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屡获嘉奖!这10位学霸拥有“同一”身份,还来自湖北同所名校,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