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3年了!国务院事务办公室刚刚发布《关于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的通知》,直接为你划重点:
从2月6日开始,从香港或澳门入境,如果7天内没有外国和其他境外地区旅居史,不看核酸!
具体全文如下:
全面恢复通关的消息一出,我们的家长和学生都雀跃起来了,纷纷表示:“这一天已经等太久了!”
香港留学将迎新高潮
随着内地与香港、澳门恢复通关,两地人员往来,渐回昔日般频繁,当前香港也正致力于“抢人才”,澳门也在摩拳擦掌,时刻准备着。
其实,在2023fall申请季,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香港、澳门留学大力复苏的迹象。
同样,目前,香港、澳门各大学都在大力吸纳内地尖子学子前往港澳求学。
而且,随着近两年港澳地区成为热门留学地,其申请难度也是节节攀升。
《2022中国留学白皮书》显示,香港在意向留学地区中排名第三,意向占比逐年提升,今年达到19%。于此同时,香港各大院校也是越来越卷,申请难度逐年增高。
香港大学指出,有超过1.5万名内地生以高考和其他考试成绩申请报读香港大学,而2022年内地招生学额预计仅约300个,意味着50个内地生争夺一个学位!
因为港校拥有国际一流的师资,提供丰富的海内外实习交流机会,更有享誉全球的商科/人文类专业……种种利好优势,无不吸引着众多内地生逃离内地升学的内卷,转而申请香港留学。
但是,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如果你想逃离内卷,那香港留学可能并不适合你!
首先,港校申请,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在近两年港校竞争日益激烈,人人都想申港校,“供不应求”的情况产生,那港校招生官只能秉承择优录取原则,挑选最合适的学生。
因此,如果没有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准备,可能连初审都过不了。
无论是香港本科还是研究生申请,种种数据都透露出同一个信号:2023年香港留学真的卷,再像前两年那样捡漏港大/港科大,可能性几乎为零!
所以,各位同学,认清现实,好好规划,好好准备,看别人申港大,我也申,看别人报港科大,我也报,这样盲目申请的后果很可能就是,别人都拿到面试邀请了,你一所学校申请都还没完成。
其实,香港的好学校,不止一所港大或港科大,如果冲击港三/港五有点悬,一本线左右能上的港校也有,二本线可报的港校也有好几所,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成绩,有规划性地去申请。
其次,港校本科学习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轻松,可能比清北读书的压力还要大。
换句话讲,香港留学并不会直接让你成为“人上人”,只是换个环境和形式大家继续竞争!
真正经历过的大三学姐只想提醒你:香港读书,学业压力很大,但也能成就一个独一无二且极具竞争力的你!
目前,香港高校的2023年秋季本科申请基本已全面开放,动作迅速的如港科大,已经面试过了。
以下是2023香港热门院校DDL提醒!
澳门留学也是好选择,别看不上
其实,对于目前英语单科成绩不是很高,总成绩在一本线或二本线左右的学生,港澳地区依然有很多可以申请的学校和专业,特别是澳门!
澳门的院校也是独立招生,不会影响内地高考的志愿录取,相当于多了一条升学途径。
最重要的是,澳门高校不是大家以为的贵族学校,学费跟内地相比肯定要高一些,但也不是贵得离谱,如澳门理工大学,每学期学费约人民币30800元,四年本科学费也就人民币245900元,相当划算!
另外,这些学校,也不是有钱就能读,凭借高考成绩,综合素质申请材料,以及面试(个别院校的个别专业)择优录取。
提醒考生一点,澳门院校的本科申请没有香港那么早,一般要等到来年四五月份开始,网上报名时间很短,只有一个多月,例如澳大2023年本科申请时间是5月2日至6月25日。
如果你对澳门院校有意向,建议趁早准备,不能懈怠,因为时间短,择校选专业,准备申请材料,准备面试……
这都需要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而那时又是高考冲刺期,所以,早点准备申请事宜,安心备战高考,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重要的事情上,才能事半功倍!
港大和港科大,怎么选
DIy申请过程中我个人感受是港科比较注重学生创新性 港大比较传统
对于工科的话 去港科能更好专研学习
港科大的学术氛围是大于港大港中。
港大比较浪说实话 本地学生玩的比较嗨 科大是出了名的压力大GPA各方面
*如果是想要纯粹的学术氛围以及较少政治活动 强推港科大
从商科角度来讲 总体来说港科商科除了金融其他我的看法是好过港大 而且机会比较多毕业拿到的公司offer大都多过中大港大
港大一直名气最大因为综合能力最强 但是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说 我个人更喜欢科大
science港大今年好过港科。并且前三家只有港大港中医学院
最终选择的时候凭良心说我觉得两个学校差不了很多 最重要还是哪个环境能最大化你的潜能吧
一、对学生的基本关怀和支持体系
二、各方发展资源
三、关于香港
需要提前声明的是,没有一所学校是完美的,而我个人的感受也绝不能代表全体;港大给予我的平台、资源和历练,我铭感于心,而她自始至终的公平公正、学术灵活,也让我获益匪浅。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希望给各位正在考虑报考港大的同学一点用来中和溢美之辞的、不一样的衡量角度。这篇文章很长,但我真心希望你能把它看完。如果有任何疑问或评价,欢迎你在后台留言。
一、对学生的基本关怀和支持体系
港大对待学生如同后妈一般的冷漠,我在赴美求学前没有清晰的感受,毕竟,没有拥有过的东西是没法想象的。
港大的curriculum design极其复杂,尤其是对刚刚从内地教育系统出来的高中毕业生而言,港大的学分和专业体系令人非常困惑,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几乎无从入手。至于全新的舍堂(residential hall)制度,更是让人两眼一黑。
获得港大录取以后,港大从来没有给学生发过一份邮件,哪怕是简单介绍一下学校制度,或是从什么网站能够获得关键信息。确认offer后需要尽快申请宿舍,这一重要信息港大从始至终没有任何通知,以至于很多同学直到最后才发现自己错过了申请期限,被随便分配到了一个离自己学院教学楼很远的地方。
如何使用选课系统、如何申请宿舍、tutorial是什么、什么时候选专业....这些至关重要的信息,港大官方完全缺位,让学生抱团取暖,开启荒岛求生模式。
现在回想起挣扎着应付一切的高三暑假时光,我衷心感谢内地生学生新生群,在那里,我遇到了愿意花好几天时间一点一点带我走出迷雾的学长学姐们。如果没有他们,我的大一生活一定惨不忍睹。
与港大相比,我交换所在的威斯康星大学,在我入学前两个月开始陆续给我发邮件,亲切又贴心地将一切学生适应新国家、新城市、新学校可能需要的信息事无巨细地告知。同时,学校网站提供细致的入学指导,一步一步有条不紊,答疑迅速且精准,整体感受让人非常安心、很难不在踏入校园之前就这个学校拥有了极大的好感。
交换生报到的第一天,学校举行了一场大会,告诉我们学校提供什么样的资源来保护我们的绝对安全,遇到问题能够向谁求助。学校设置的学生服务部门无所不包。令人大开眼界:”如果觉得天黑回家的路不安全,请打电话,我们派人送你回家“;至于医疗资源、学术指导,更是极大丰富、触手可得,永远向所有学生张开怀抱。
这种身旁有人紧握着你的手的安全感,对于初至异乡的人们何等重要。
"We do everything we can to keep you safe and support your growth"
他们说到做到。
反观港大,啥也没有。
香港大学是一所让人没法产生归属感的学校,因为学生们如同被弃于河心的孤儿般哇哇哭着,扑腾着艰难求生。学校对学生感受的漠视、支持体系的缺位,使得学生难以产生向心力;把学校当跳板,而不是把学校当家。
上港大三年,我仍然觉得“港大是我的母校”这句话十分别扭,因为它和“母”这个形象,实在相差太远。
二、各方发展资源
必须声明,港大从没有主动限制内地学生的发展资源。我们现实面对的困难是许多历史原因共同造成的。港大之罪,是全然放任、无力协调的的失职之罪。
先说学生社团活动和交友资源。
港大每年招收300名左右以高考成绩进行申报的学生(内地生招生名额逐年增加)、300名以SAT、A-Level等成绩进行申报的同学,原则上各占总招生人数10%。
从港大建校(1910)到面向内地生开放(2003)之间长达93年的时间里,港大的基本传统、社团结构早已奠定:港大官方学生会牢牢被香港本地生把控,内地生、国际生全无席位;所有校级大型社团都鲜见外地人。在这里,内地生和外国人不是20%的主人,反倒像不能上主桌的后来之客。
为什么社团、学生会和人脉网络不是共享的呢?因为港大缺乏高等学府最基本的宽容并包环境,不同背景的学生融合非常之差。
语言隔阂,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据我观察,90%的香港同学普通话不能达到流畅沟通的水平;除了少数二代移民,大部分香港人prefer你直接说英文。然而实际上,很多香港同学的英文口语也十分别扭,这样的交流注定是不顺畅的。如果你加入一个本地生占绝对人数优势的社团,大家都会很尊重你,但他们可能因嫌麻烦而选择避开与你交际,同时在集体活动七嘴八舌时完全忽视你的存在。当然,你可以强行用英文/普通话和他们进行艰难搭讪,或者努力学习,使你的粤语口语达到native speaker级别,从而成为一名炉火纯青的社交达人。但我相信如果你是一个拥有如此强烈的社交进取心的人,你到世界上任何一所学校交到的朋友一定是在港大的指数倍。
最重要的是,大部分香港同学似乎并没有什么想要和外来人口多打交道的意愿。许多主动示好的善意,都在这种一厢情愿的落寞中消磨殆尽了。
政治与意识形态分歧是否也是一个因素?我个人偏向于“是”。你或许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你或许也根本不care港人独或不独,但你也会被“港大是属于香港人的学校”这样的“年度学生会辩论论题”触怒,被民主墙上动不动辱骂内地的言论搞得十分冒火。如果你恰巧还有素质欠佳的邻居,对你视而不见或是指手画脚,甚至在你背后嘲笑你讲粤语时的“大陆腔”,我相信你的体验也不会非常愉快。
我喜欢且钦佩同在港大的内地生朋友们:这些年,我们不再做缩头乌龟,对公开辱华的学生会候选人勇敢投“否”,内地生学生会、内地生话剧社、内地生合唱团、内地生歌唱比赛….也越做越好,真是令人骄傲!但是,当我想到专属于香港人的社团却大言不惭地用着“香港大学xx社”而不是“本地生xx社”的名头,仍然忍不住忿忿。与这片并不怎么待见我们的土地上,我们不能像许多同龄人那样乘风而上,而是作为少数群体在为最基本的权利而战,每一步都十足艰难。如果你独爱逆水行舟,欢迎你前来一试。
香港科技大学怎么样?它的教育环境好吗?
香港科技大学很不错,它的教育环境也很好。
虽然没有去过香港科技大学,但是和港科大毕业的几位博士有过一些接触,从他们的水平大体上可以判断这所学校的学术情况。所以我的这个结论可不是凭空瞎说,而是有现实依据的。当然也必须承认,确实存在着样本量太小,没有办法全面反映的可能性。不过本来就是一家之言,读者可以自行判断。
从专业水准上看大体上相当于大陆的末流985,从整体学校规模和实力考虑,大体上相当于国内的211中段水平的专业性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的历史其实非常短。这其实也是香港的大学的一个普遍特点。香港除香港大学的历史较为悠久,超过百年以外,其他学校的办学历史基本上只有几十年,像港科大这样的也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香港大学的历史之所以悠久,是因为前身医学院的历史比较悠久,如果真正从改制大学开始计算的话,其实也是比较晚的,比国内很多大学的办学历史都要短。
港科大是香港一批富豪出资模仿西方式的管理模式,构建起的一所小而精的大学。主要涵盖理工和经济管理方向,对于国内来说比较接近一所专业性大学,而不是综合性大学。就算在理工科领域的话,也偏重于工科应用方面,理科方面的涵盖面也是比较小的。所以总体来说是一所规模相对较小的大学。
这个学校在早年间通过大力从美国引入著名华裔学者的方式,在短期内确实聚集了一批人。从国内其实也引进了一批学者。然后又从华人世界也就是包括大陆和港澳台乃至于新加坡等地广泛招生。最开始的时候对于优秀学生的招揽是不遗余力的,奖学金异常丰厚,所以短时间内还是打出了一些品牌效应的。
但是办大学是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积淀的,这种短期内的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越来越淡,与此同时由于投入本身也在减少,所以港科大后来的社会关注度也就越来越小了。近些年港科大已经很难在国内招揽的优质人才的一方面是由于大家对它越来越了解,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招揽顶尖学生的投入在减少。
国内其实有一所学校完全模仿港科大的模式进行运作,就是设立在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南科大刚开办的时候,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但是几年以后升浪就越来越小了,港科大其实情况差不多,但是港科大起点更高一些,所以就算有所下滑,现在的情况还是要比南科大好得多。
至于所谓的国际排名,其实毫无价值,不要去相信那套东西。在美英媒体主导的世界排名当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美国和英国院校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而与此同时,和美英在历史上关系密切的地区,比如香港,新加坡,印度院校的排名也普遍相对就高一些。而事实上,日本法德等科技强国院校的地位反倒不如这些地区和国家的院校来的高,这当然是不合理的。以港科大目前的学校规模和学术实力如果放进大陆排名的话,我个人认为最有可能的排名就是全国高校大概70~80位左右,也就是中段211的水平。
最后简单谈一下有没有必要或者说有没有价值去报考这所学校。我个人认为要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如果想清楚了,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可以报考。
第一,能不能接受香港的生活环境?现在香港的环境是比较恶劣的,大陆学生在香港的生活会受到很大的冲击,有没有应对这种冲击的准备?第二,外语能力是否过关?港科大采用英文授课,对外语能力要求比较高。第三,有没有留学意愿?如果没有留学医院,港科大的学习价值就比较小了,因为这所学校的根基不深,没有什么校友基础,本科就业的意义不是很大。但是港科大和英美高校的联系很热络,留学渠道比较丰富。第四,能否争取到港科大的高额奖学金,如果不能争取家庭财力是否雄厚?我个人主张如果家庭条件不好,就一定要拿到高额奖学金再去,否则就不要去。如果家庭条件允许,那么还是要和第3条联系起来,为以后留学做跳板。不建议只在港科大读一个本科就了事。
我个人认为港科大整体科研氛围和研究能力都不是很好。这是因为办学历史太短,又过于急功近利。港科大的博士的科研水平普遍表现不佳。所以不建议前往港科大就读研究生课程。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内地与港澳全面通关,再想捡漏港大港科大,可能性几乎为零!,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