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说的“”字头,是指除去四大直辖市、港澳台和五个没有省字头大学的省份后,剩下的22所以省名冠名的高校,而且不包括师范、科技、理工、工业、农业、林业、工程、海洋、海事等包含特定词的高校,纯粹就是省名加大学四或五个字。

黑龙江大学

当然,如果咬文嚼字,抠字眼,就按“省”这个字面意思理解的话,那五个自治区大学也应当剔除在外,那就只剩下17所纯“”字头的大学了。

吉林大学

17所省字头大学是: 黑龙江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大学、山西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大学、江苏大学、浙江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青海大学、四川大学安徽大学。

辽宁大学

五个没有省字头大学的省份是: 福建、广东、陕西、江西与甘肃。因此,中国没有福建大学、广东大学、陕西大学、江西大学与甘肃大学。

云南大学

当然,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也各有一所“区”字头大学: 内蒙古大学、广西大学、西藏大学、新疆大学与宁夏大学

内蒙古大学

这22所高校,以省(区)冠名,大气、顺嘴,朗朗上口,一看就知道是堂堂正正的官方大学、公办大学。但是,校名是高大上,实力和名气并不见得跟名称一致,也不一定能代表本省的高校。说白了,它们中大部分都是非重点的普通双非院校,能代表最高含金量的985工程建设高校,只有苏区5所。

山西大学

它们是: 吉林大学(吉大)、山东大学(山大)、浙江大学(浙大)、四川大学(川大)和湖南大学(湖大)。

河南大学

实际上,中国高校中的各种“重点”头衔,就数985最值钱,含金量最高。985大学才是真正的重点大学,因为在中国3013所高校中,985大学只有39所!而副部级建制的更少,仅有31所(比例仅达到1%)。严格来说是30所,位于长沙的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在本轮军改中已经由副大军区级降为正军级,已经不算是副部级了。

内蒙古农业大学

所以,985、副部级高校,才是中国最顶尖的大学,其他的都是浮云或嘘头。

211次于985,而双一流又次于211。双一流最不值钱,目前有137所,包括42所双一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和95所单一流(一流学科)。而211高校只有112所,是211肯定是双一流,但是双一流不一定是211。同理,是985肯定是211,但是211不一定是985;是副部级肯定是985,但是985不一定是副部级。

浙江大学

目前,某所大学一旦有一门或几门学科入选了一流学科建设,那么就堂而皇之地自称是双一流大学,其实这是不严谨的叫法。而且,双一流还衍生出国家双一流和世界双一流,真正的双一流又分为A类(36所)和B类(6所),鱼目混珠,比较复杂,一般人很容易被迷惑。

安徽大学

所以,省字头大学虽多,但实打实、能真正代表本省高校的仅有上述的5所。

吉林大学是吉林省第一高校,规模、实力、知名度毋庸置疑,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赫赫有名。

吉林大学

山东大学是山东省第一强校,山东省高校中的领头羊,资历和名气很大,傲视本省内的诸多兄弟院校。

山东大学

浙江大学更厉害!它是C9成员,华五之一,素有“东方剑桥”的美誉。浙江大学也是22所省字头大学中的佼佼者,实力最强大,全国排名前10名之内。当然,有的排名榜上(比如武书连)把它列为全国第三,仅次于清华北大,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有待商榷。

浙江大学

四川大学也不简单,大四川高校中的一哥,力压省内众多院校,是名副其实的“”字头大学。川大、川大,有川乃大。

四川大学

湖南大学是中国高校历史上最古老、悠久的大学,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悠悠岁月,沧海桑田,湖南大学从北宋到今天,见证了中华大地的文明变革和教育发展。论资历和人文底蕴,它力压本省的另一所高校——中南大学,无奈它不是中央直管的副部级建制,这多多少少叫人感到些许遗憾。

湖南大学

在这五所最能代表本省教育水平的大学中,浙大数第一,湖南大学倒数第一,山大、川大、吉大在伯仲之间。最合理的排名是: 浙大>川大>山大>吉大>湖大

河北大学

至于五所少数民族大学,由于政策倾斜的原因,真正的实力水平如何,很难评价。比如新疆大学,它入选了双一流B类,但地球人都知道,它的实力究竟怎么样,大家心知肚明。再如云南大学,它也入围了双一流B类,呵呵……水平咋样,小学生都明白。

广西大学

而宁夏大学、西藏大学、内蒙古大学和广西大学,都入选了“双一流”一流学科工程建设,都是民族政策照顾的缘故,学校本身的实力并不多强。此外,辽宁大学、安徽大学、河南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青海大学都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西藏大学

在17所纯“”字头的大学中,除去5所985和7所双一流学科,还剩下黑龙江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大学、湖北大学及江苏大学五所最憋屈的大学。它们名为“省字头”高校,实则很一般,名不副实,既委屈又无奈。像河北大学,被河北工业大学压制,也被不伦不类的燕山大学排挤,实在是尴尬;山西大学,竟然不如太原理工大学,被它甩在身后,的确是不甘心;黑龙江大学,被哈工大、哈工程碾压得体无完肤,无地自容。

青海大学

当然,最憋屈、最悲情的还是数江苏大学和湖北大学。这两所高校,是中国三千多所高校中最寂寥、落寞的大学。江苏大学不能叫“江大”,因为江南大学和江汉大学不同意,也不能叫“苏大”,因为本省还有个211、双一流高校——苏州大学!“苏大”是苏州大学的御用专称,江苏大学委屈得落泪啊。

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长期被南京市的一众高校压制,喘不过气来。好歹咱也是省,比南京市高半头,你南京再能,还是受江苏省领导吧?但江苏大学在本省排名很靠后,起码在10名开外,真是辜负了“江苏”二字。

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是地道的四非——非重点、非211、非985、非双一流高校,更憋屈的是,它不在南京,而是位于江苏省内最小的、最默默无闻的镇江,人家河南大学虽然也不在省会在开封,但人家好歹也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呀!而江苏大学啥也不是。在往上翻历史,江苏大学的前身竟然是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天哪,这身价掉的,简直无语了。

江苏大学的前身——镇江农业机械学院

再看湖北大学,在简称上比江苏大学命运稍微好点,它可以简称“湖大”,但因为湖南大学的存在,它只能在本省内叫“湖大”,出了省,没谁会承认。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被武汉市的众多高校压制,在武大、华中科技、中国地质、华中农业、华中师范、武汉理工、中南财经政法、中南民族及武汉科技等大学的光环掩映下,湖北大学默默无闻,没有丝毫出彩的地方和出头的机会,排名靠后,竟然连武汉科技、武汉理工都不如,真是枉称“湖北大学”,更对不起“湖北”二字。

湖北大学

不过,五十步笑百步,湖北大学比江苏大学要稍微好点,它不管怎么说能自称“湖大”,还坐落于省会武汉,虽然排名第10,但前面9位的名头多少还有点分量,比如冠名“中南”的中南民族和中南财经政法,人家是大区级别;还有冠名“华中”的华中师范和华中农业,也是地理方位区域标志,以及国字头的中国地质大学,排它们之后,湖北大学也不委屈。

海南大学

而江苏大学就惨多了,排它前面的,都是冠名南京的高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也就罢了,还有诸多的南京某某大学。更令它气愤不已的是,连河海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甚至扬州大学、南通大学、常州都来敲它一棒子,你说气人不气人?俺好歹也叫江苏大学,带“江苏”二字,你苏州、无锡、南通、扬州、常州大学也敢蔑视我吗?

江苏大学

综上,江苏大学是全中国最憋屈无奈的大学,简直没有之一。



我国最憋屈的大学,妥妥的“双一流”实力,为何却不出名呢?

去年高考季接受志愿填报咨询的时候,遇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一位吉林省的高考生家长,想让孩子报考江苏省的大学。当向她推荐河海大学的时候,却被误认为是一所民办高校,反而觉得江苏大学是一所211名校。

很显然,该考生家长把江苏大学误认为是一所名校,一定有受吉林大学的影响。殊不知在高校圈,有很多“省份大学”没有985、211等名校光环,比如湖北大学、山西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等。当然,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在来看,江苏大学都是一所实力不俗的高校,对于其没能入围“双一流”,网友们普遍表示委屈和遗憾。

昔日全国重点大学

和江苏省绝大多数“双一流”高校一样,江苏大学是发迹于1902年在南京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典型的“名校之后”。其具体前身是1960年以南京工学院农业机械、汽车拖拉机两专业的全部师资设备为基础成立的南京农业机械学院。翌年,南京农机学院迁址镇江,并改名为镇江农机学院,从此开启了在镇江的办学历程。

1978年,江苏大学前身被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这是在985、211工程以前,国家明确的最有分量的大学阵营。而且,该校还是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在2000年左右的全国高校合并大潮中,江苏大学正式面世,并入了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等行业特色院校,从形成了多学科综合型办学格局。

最强“四非”大学

所谓“四非”大学,是指没有985、211和“双一流”光环的大学,江苏大学就是高校圈众多之一。不过,其绝对是妥妥的“双一流”实力。且不说其在国内外各类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进位明显,来到了全国六、七十位左右的排名,以下系列官方认证的数据可以有力印证:

——近三年以第一完成单位斩获教育部科技奖17项,位列国内高校第9。

——2018年授权发明专利国内高校申请人中,以928项,位居国内高校第15位,地方高校第1位。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农业工程获评A-,由全国第五位上升到第三位,食品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等3个学科获评B+,位居全国10%~20%。

——2019年5月ESI数据,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农业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前1%。

不难看出,以上这些成绩是很多“双一流”大学不及的,所以,有不少网友把江苏大学视为跻身下一轮“双一流”的热门院校之一。

无奈省内名校众多

一个地区高校尤其是名校数量众多,对于考生而言是幸福的,但对于有些高校未必是好事。江苏大学虽然有较强实力,但在本省着实难以拔尖,毕竟该省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理工等十余所“双一流”。2017年该省有四所非211大学入围“双一流”,但江大依然榜上无名。而且,在省会南京还有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一批颇具实力和特色的“四非”高校。

除了本省名校数量众多外,江大身处非省会城市镇江,也是其发展的一大滞后因素,尤其是在吸引优质生源方面,大城市的魅力还是更大些。

当然,一所大学的存在价值,并非名校光环所能认定,高校圈还有很多像江苏大学这样没有名校光环的好大学,值2019年高考志愿填报季,望考生和家长能发现更多。

江大京江学院军训要多久啊?很苦么?

凭什么江苏大学不能叫江大,是江苏大学老牌还是江南大学老牌呢?!京江的军训和大院的时间是一样的,三个星期不到,不过中间没有休息的,每天都要军训,开始几天会很辛苦,但是后面就会相对很舒服了。祝好运,我也是江大的。。。

江南大学和江苏大学哪个简称江大 ?

江苏大学简称江大。

江苏大学(Jiangsu University)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首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拥有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设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2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5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教职工5763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2475人(教授45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54%,具有海外经历的比例达24%),集聚了一批以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群体。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日本理化学研究院院长野依良治教授受聘为学校名誉教授。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江苏大学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中国最憋屈省字头大学——江苏大学,既不能叫苏大,也不能叫江大,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