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力量,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与重任。一位业务素质精湛,师德师风高尚的研究生导师,能够帮助同学们在研究生期间收获更多,走得更远。如今,新一年的考研季已经到来。接下来,就请跟随小编的介绍,认识一下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10位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

马飞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马飞,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薄膜材料与低维纳米材料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专题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参与973课题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迄今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他引2500篇次;授权国家技术发明专利12件。获陕西省/教育部科学技术奖5项,获第十二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1项。

马治国 法学院

马治国,教授、律师、仲裁员、司法鉴定人。获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专家库成员,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骨干专家。获得西安交通大学2002年度王宽诚育才奖,西安交通大学2005年“教书育人先进个人”,2004年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西安交通大学2018年宝钢优秀教师奖,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西安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特等奖各一项。

车得福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车得福,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先进工作者。主要从事燃烧与污染控制、多相流动与传热、新型锅炉及换热器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项目、企业课题90余项,其中国家973课题1项,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任务2项等。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0余部。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贰等奖、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创新奖一等奖、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拥有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入选爱思唯尔2020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田高良 管理学院

田高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田高良指导的已毕业研究生就业质量高,毕业生的社会贡献及认可度高。近几年来,带领研究生在知名国际期刊发表SSCI/SCI论文30余篇,其中A类期刊发表20余篇,发表CSSCI期刊论文50余篇;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1项、教学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2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年后评估获得“优秀”;获科研奖10余项。

延卫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延卫,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能源环境材料、高级氧化技术、果蔬保鲜技术和锂电池材料与回收再利用等。近五年,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及横向课题多项。累计发表SCI论文200余篇,IF>10有21篇,H因子35。授权发明专利13项,实现转化9项。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和陕西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特等奖各1项。

刘进军 电气工程学院

刘进军,教授、首批入选学校“领军学者”,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Fellow),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奖励专家。他从事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合作编写了3本著作,发表了超过400篇学术论文,拥有50余项发明专利。主持国家重点项目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

李宗芳 医学部

李宗芳,教授、一级主任医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西安交大首批领军学者、医学部首批“名医”、“名师”,西安交大教学卓越奖、教学名师奖、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获得者,西安交大二院优秀研究生导师。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二等奖、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共9项。主/副主编全国医学规划教材7部。共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共计76名,其中62人已毕业。

杨森 物理学院

杨森,教授、博士生导师、钱学森学院常务副院长,物质非平衡合成与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铁性智能材料及相关器件的设计与研究。在PRL、JACS、Nature Nanotech、Advanced Science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180余篇,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近5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做大会主旨报告(Keynote)3次,邀请报告(Invited talk)20余次。

杨清宇 自动化学院

杨清宇,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教授在信息物理融合能源系统等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课题二十余项,获得陕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科研奖励。近5年毕业研究生77.8%留在交大、631所等西部重点行业;在读博士生主持校科研项目,获陕西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学校优秀研究生标兵;毕业博士生获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陕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入选国家“博新计划”和陕西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

吴九汇 机械工程学院

吴九汇,教授、博导,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新加坡杰出工程成就奖获得者。长期从事振动与噪声控制、声学超材料等方面研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SCI刊物发表1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家级军工项目2项。获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各1项、第二届“源创杯”创新创意大赛优胜奖(项目资助500万元)、“HY行动”优秀成果。“声学超结构吸声材料”获第22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超结构全消声室。

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通过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快培养和大力引进教学科研骨干,建立了一支以院士、国家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特聘教授等杰出人才为中坚的优秀师资队伍,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每年招收学历教育研究生85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700余人,硕士研究生6800余人,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壮大,质量稳步提高。欢迎广大青年学子选择西安交通大学深造,为世界之光!

欢迎选择西安交通大学深造,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西安交通大学研招办"头条号

本文素材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官网、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澎湃新闻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他们精勤育人,在各自领域创下斐然成就,这10位“硬核”教授,都来自西安交大!,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