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主要讲一下本科毕业生就业数量最好的行业及专业,另外通过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收入以及专业相关度等衍生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发展情况,下面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行业吧!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我们对2020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有了一个详细了解。

就业数量最多的前十行业分别是①教育业/②建筑业/③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④金融业/⑤政府及公共管理/⑥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⑦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⑧各类专业设计与咨询服务业/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⑩零售业。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20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以上数据是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分析,从图中更直观地看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几个行业中收入最高的,排名前三的专业分别是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就毕业生就业的行业类占比来看,最多的是教育业和建筑业,其中教育业占比17%,排名前三的专业分别是英语/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建筑业占比9%,排名前三的专业分别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

通过跟随调查,三年后本科毕业生就业发展也做出了相应数据。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7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职业发展跟踪评价,2017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随着经验的积累,三年后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发展趋势大好,其中晋升最快的当属零售业,收入涨幅最多的当属各类专业设计与咨询服务行业,不过平均月收入最高的还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那么,这些专业录取情况怎么样呢?

这么详细的数据跟踪调查,是不是让你的选择更坚定了呢,事实证明本科学历要比专科学历优势更大,尤其体现在晋升和收入方面。

看完2020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数据调查报告,你会选择什么行业呢?有你选择的专业吗?



本科最好就业的十大专业

年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来看,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和工业工程排在前三位,紧接着的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工程、车辆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机械电子工程。

总之,这十大类工科类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较受欢迎。

首先,一般而言,热门专业是市场需求大、未来发展空间好的专业。

在现实中,热门专业往往指的是报考热度高的专业,考生上大学前对专业认识的欠缺和专业兴趣的不足,导致众多考生盲目挑选专业。

必须牢牢记住:就业形势的多变要求我们不能一成不变地看待专业选择和就业方向。

比如,前几年堪称“火爆专业”的学前教育,该专业在2010年和2011年的就业率达到了97.5%、97.8%,创高校就业率历史最高,导致考生对该行业盲目报考。随着学前教育人才的增多和和更高的行业要求,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竞争更为激烈,近几年和未来就业率水平持续下降。

再如,相比而言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很多人前几年不愿意报考,这又导致该专业有着巨大的潜力。随着我国经济和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的人才拥有巨大的市场,从预测未来就业率96%以上可以看出电气工程在未来就业前景相当不错,而且专业涉及各行各业,与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迅速,需要人才多,待遇高,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所在。

其次,与热门专业相反的就是报考人数较少的冷门专业。

部分专业比较难学,众多家长和学生认为冷门专业就业前景不好,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所以放弃冷门专业的报考。但是,随着社会就业形势的变化,相当一部分冷门专业慢慢脱离了“冷门”的标签,就业前景还相当可观,部分专业就业率远远超过热门专业,就业时也比热门专业抢手。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作为冷门专业的矿物加工工程,近些年就业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矿业行业的持续发展,国家对矿业领域专业人员的紧缺,使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预测未来就业率从94.87%到95.27%持续增长。

随着房地产、建筑、环保等行业的发展,水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许多工程公司和工业企业的首要之务,给排水工程专业从2010年至今每年都有较高就业率,更在2012年位于就业率之首。虽然近些年就业率持续降低,但相比其他专业,就业前景还是相当不错,预测的就业率数值有下降趋势。

每年在报考专业时,热门专业备受众多家长和考生的青睐,导致报考热门专业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这必然带来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众多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时,由于部分热门专业社会需求量少,社会需求相对毕业生人数不足,超过饱和状态,就业时多人争抢一个岗位,就业市场越来越拥挤,使得热门专业就业率反而不高。

最后,我最想说的是——专业选择不能盲目、单纯地根据目前的热和冷作出决定。

热门专业并非就业一定很容易,冷门专业也不一定就是就业难。

在专业选择时要有一定的预测性,选择一个就业有保证的专业很有必要。你必须根据未来就业率判断就业形势,尽量避免就业难的就业状况,对家庭和国家资源更有效地利用和回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化。

就业率超高的十大专业

就业率超高的十大专业

2012年本科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显示,本科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依次是工学、管理学、经济学。其中,工学就业率为90%,位居榜首。另一项调查显示,截止今年1月,2012届本科大学生签约率排名前10位的专业为能源动力类、化学类、机械类、化工与制药类、土建类、电气信息类、工程力学类、材料科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这几类专业集中在工学专业大类和管理学专业大类之中。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能源动力类的代表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的专业方向分为两类,一类是动力机械。包括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等。汽车发动机就是热力发动机的一种。目前很多学校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都是热力发动机方向。动力机械的毕业生多进入各大汽车厂家作发动机的研发设计工作。另一类是动力工程。包括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动力工程方向的毕业生主要去电厂、空调生产厂担任技术、管理、销售工作。由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丰富,毕业生还可进入电力、化工、航天、机械等行业的设计院或者设计公司,做设计工作。

化学类的代表专业是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包括三个方向:精细化工、分析化学、材料化学。这三个方向涵盖了整个化学行业的工作内容。精细化学是精细化学品工业的简称,杀虫剂、染料、酒精、涂料、药物、化妆品、盥洗卫生品、洗衣粉里的非表面活性剂都是精细化工产品。它分布广泛,遍布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分析化学是指通过化学手段,分析物质的化学成分。分析化学既是应用化学的一个方向,也是化学、应用化学、材料科学、高分子材料、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生物技术、药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等,这类化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所以,分析化学的工作领域非常广泛。材料化学的任务是设计和制备材料。设计和制备材料的主要途径是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应用化学的三个方向覆盖了很多行业,因此毕业生流向非常广阔。教育、材料、军工、汽车、电子、信息、环保、市政、建筑、建材、消防、化工、机械等行业都有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很多同学到石油化工、环保、商品检验、卫生防疫、海关、医药、精细化工厂等生产、技术、行政部门和厂矿企业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机械类的代表专业

但据统计数据显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才是机械专业中就业率最高的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是传统专业,以往的名字叫作化工机械。化工机械与制造业中的机械有区别,它生产的对象是流体物料。流体物料必须在设备内部完成生产过程。这些生产过程分为若干单元,每一个化工生产单元,都需要一套设备支持,这些单元设备连在一起,就是过程装备。在生产中,不仅需要设备,还要控制生产流程中的各项参数。比如压力、温度、液位、浓度等等。这就是控制。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就业有两个方向,在化工企业中作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在化工设备企业做化工设备的设计、生产、安装、维护工作。

化学工程与工艺是化工类中的传统专业,主要培养化学工程师

化学工程师的工作就是把实验室的化学成果移至企业中,通过搭建化工设备,控制反应工艺,实现实验室产品的批量生产。因此,化学工程与工艺与应用化学专业是一脉相承的。化学工程与工艺在化工、能源、环保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由于本科学习课程广泛,很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转而从事机械设计、电子产品开发、企业管理方面的工作。

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是土建类专业中就业率较高的专业

我国高校在20世纪初就设立了土木工程专业,这是传统的高就业率专业。在我国,开设土木工程专业的院校有188所,90%的毕业生进入建筑工程设计院、建筑施工单位工作。此外,少部分同学进入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建筑工程咨询单位、房地产开发单位及教育机构、科研所工作。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又称暖通,它负责建筑物的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以力学、传热学课程为主,毕业生就业领域非常广泛。如进入建筑设计单位、空调设备企业,从事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或者空调设备的设计工作;很多毕业生还可以从事工程项目造价预算、施工组织管理、工程监理工作。

电气信息类集中了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

这类专业围绕信息的存储、转换、传送展开。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等。这类专业整体就业率高,但个别专业就业率低,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院校、工科院校、财经院校、师范院校、医学院校、农学院校等各类院校都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绝对数量的增加,必然降低就业率水平。

工程力学是小专业,大到特大项目,小到零件设计,都渗透着工程力学的痕迹。工程力学的任务就是运用力学知识,改进工程设计。工程领域处处离不开力学,这使得工程力学的.就业范围较宽。如在土木建筑行业,从事结构分析、强度校核工作;在飞机、汽车制造企业从事强度设计和校核、实验分析和测试工作;在力学研究院所,从事力学科研及工程项目的设计审核工作。

材料类包含很多专业,如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这些专业中,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就业率进入了前20名。金属材料工程的主要方向是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对口单位有汽车厂、锅炉厂、钢铁厂及金属材料的研究所。用金属材料工程招生的院校较少。大多院校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分设出若干方向。进入大三后,由学生根据兴趣选择。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代表专业如工程管理、工业工程

工程管理专业就业率进入了前20名。工程管理的对象是房屋建筑、道路交通,或者桥梁建设、船舶建设。管理的内容包括:工程项目管理,如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及合同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如,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与评估、房地产营销、房地产投资与融资、房地产估价;投资与造价管理,如,编制招标、投标文件,评定投标书,编制和审核工程项目估算、概算、预算和决算;国际工程管理,如,国际工程项目招标与投标、合同管理、投资与融资。

管理学中的会计、财务管理是就业率较高的专业

会计有两项职能:核算和控制企业经济业务。因此,凡是需要对经济活动进行观察、记录和控制的地方,就有会计人员。在具体单位中,除了财务部门需要会计人员外,计划部门、预算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都需要懂得会计知识的人才。会计还活跃在金融行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投资银行等金融部门,每年会吸纳大量会计专业毕业生。政府部门、非盈利组织,也需要大量会计人员。

以上这十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多为报考时的冷门专业,在一些专业中,90%以上为调剂生。而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却成为就业时的冷专业,比如,法学、医学、国际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那么,造成冷门专业就业热与热门专业就业冷的原因是什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决定了就业率?

决定就业率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职业本身的特点;二是政策原因。

首先,评估一类职业的特点,要从几下几个因素出发:职业令人愉快与否;学习的难易程度;学习的费用是多还是少;职业稳定不稳定;职业责任是大还是小;能否获得成功。这些因素如同一个数轴,当某项因素获得一个肯定回答时,这个数轴就趋向正向区间,选择的人数就会增多。肯定回答越多,希望进入这个职业的人数越多。反过来,当某个因素获得否定回答时,它就趋向负向区间,希望进入的人数就会减少。否定回答越多,希望进入的人数越少。当选择人数增多时,职业竞争趋于增强,就业率就会下降。当选择的人数减少时,职业竞争减弱,就业率就会上升。

综观十大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它们的学习过程及就业岗位存在多个负向因素。首先是学习内容难度大。热能与动力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土木工程、电气信息类、工程力学,这些是与高中物理的力学、电学部分对应的专业,对学习者的数学计算能力、计算机编程能力、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要求很高。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金属材料工程是与高中化学课程对应的专业。这些专业课程内容多,对记忆能力、数学计算能力、动手实验能力要求高。从职业工作内容及环境看,很多是在生产一线,多户外工作。工作环境艰苦,工作强度较大。同时,这些职业的社会认同度要低于律师、医生这类职业,在业绩相同的条件下,从事医生、律师的成功感要高于上述专业。学习难度大、工作环境艰苦、成功感低,这些负向因素降低了进入这些专业的学生数量,招生的绝对数量下降,就业率自然上升。

其次,政策原因会对就业率产生影响。国家和行业可以通过一些调控手段鼓励或者限制人们进入某一行业。比如,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取得会计资格证书。这个限制措施,控制了会计行业的从业人数,就业竞争降低。对于社会急需的新兴行业,政府和社会会通过减税免税、降低行业门槛、媒体舆论宣传的手段,鼓励企业和个人进入这个行业领域,增加从业人数,加强竞争。人数增多,就业率就会下降。比如,国际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专业,都有过这样的时期。

就业时的热门专业,是报考时的冷门专业,是一个国际化现象。在美国、英国这些国家,选择学习工学专业的学生数量要少于商科、法学、新闻、医学这类专业的学生数量。在那些国家,工学专业也是就业率高的专业,而商科、法学、新闻、医学就业率并不理想。从这个角度看,把就业率作为唯一的专业选择依据,是不科学的,也是强人所难的。社会是丰富多彩的,对人才的需求多种多样。在选择专业时,同学们需要作的就是发现自身最有价值的那个部分,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根据自己的个性,对未来职业的定位,在了解专业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数据告诉你,本科毕业生就业数量最多的十大行业,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