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 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作为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之一,高校教师获得自然科学奖,也是高校整体科研实力的体现。在2011-2020年这十年间,哪些高校教师获得自然科学奖的数量最高呢?排行榜显示,从获奖项目数量来看,以下10所大学,成为了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高校前十强,具体为:

1.北京大学27项,2.清华大学26项,3.上海交通大学14项,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3项,4.西安交通大学13项,6.复旦大学12项,7.中山大学10项,8.吉林大学9项,8.浙江大学9项,10.南京大学8项。

清北包揽冠亚军

数据显示,在自然科学奖获奖高校中,清华北大不负众望,成功包揽冠亚军。其中,过去10年间,清华大学一共有26项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北京大学一共有27项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如果单纯比较数量,北京大学的获奖数量,比清华大学多1项。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北京大学的27项全是二等奖,而清华大学的26项获奖成果中,2项是一等奖,24项是二等奖。很显然,清华的获奖质量、成色更高。

上交、西交跻身前五

作为我国两所最知名的交通大学,在自然科学奖获奖数量上,上交排名全国前三,西交排名全国第五,双双跻身自然科学奖获奖高校前五强。其中,上交一共有14项获奖成果,西交好一共有13项获奖成果。可以发现,在自然科学奖获奖数量上,上交和西交,几乎是在“伯仲之间”。

南大第十

南京大学,前身即“以科学知名”。作为首批入选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序列,首批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的南京大学,始终处于中国大学的第一方阵,在自然科学奖获奖高校中,南大以8项获奖排名第十。

你认为自然科学奖获奖情况,能够体现高校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实力和水准吗?欢迎你在留言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头条创作挑战赛#



2020年哪些高校入围了国内十强?

大学排行榜虽然吐槽声不断,但每一份榜单的出炉,几乎总能引发较大关注,这或许是近年来国内外高校圈各类榜单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在笔者看来,每一份榜单由于有其独特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占比,所以的确很难真实反映出大学间的实力差。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国人民大学在有的榜单中能排进国内前5,但有的榜单前30名都看不到踪影,这正是由于主要评价指标差异化所致。因此,对于高考生而言,不宜以高校在单一榜单上的排名来决定志愿填报择校顺序,更多的还是要坚持以我为主,从过往录取分数和心仪专业实力、就读地域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如果说单一榜单难以反映出高校间实力差的话,那么多份榜单的平均排名呢?接下来,一起来看看2020年世界四大权威榜单(QS、US News、泰晤士和软科)国内高校的平均排名10强吧!

清华大学坐稳头名

透过上述榜单不难看出,清华大学在2020年世界四大权威榜单中,均坐稳了国内第一的位置,平均排位自然也是头名。北京大学则是拿到了4个第二,这从侧面反映出其与清华间的差距。从高考志愿填报情况来看,各省“状元”和顶尖“学霸”,也多会首选清华。

“华东五校”紧咬

紧随清华、北大之后的是“华东五校”。在“华东五校”中,最大的悬念是由谁领衔,最没有悬念的南京大学垫底。此次四大权威榜单平均排位中,上海交通大学表现抢眼,力压浙大、复旦、中科大等平均排名第3。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南大外,其余4校的平均排位非常接近,仅相差了0.5,这说明“华东五校”的整体排名咬得很紧,是处于同一档次的名校。

中山大学稳居前十

第8位的是来自广东的中山大学。在四大榜单中,中山大学共有3次入围十强,平均排位是8.5,这说明中大已经是稳稳的前十高校。不过,在象征着高校圈顶尖实力的A+学科数量上,中大有些差强人意,仅有生态学和工商管理2个,与其前十的地位有些不太相符。

武大、哈工大搭上“末班车”

10强中剩余的两所高校分别是并列第9位的武汉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其中,武汉大学是一所发展势头强劲的综合性大学,名气和实力不断攀升;哈尔滨工业大学则是一所老牌的工科牛校,得益于在威海、深圳的分校区,近些年已经逐渐摆脱了地域较偏带来的不利影响。

四校遗憾无缘十强

虽然上述十强有很高的认可度,但网友们仍有不同意见,比如说中山大学和武汉大学,不少人就认为没有十强实力,反而是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遗憾无缘,尤其是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两所“国字号”名校。

小伙伴们,对于“清北+华东五校+中哈武”的国内十强高校格局,你怎么看呢?欢迎分享评论区写下你心目中的十强高校!

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出炉,哪些内地高校入围了十强?

近年来,国内外各类大学排行榜层出不穷,虽然每一份榜单发布后,都不可避免的引发一定争议,但总体而言,泰晤士、软科、US News和QS四个版本的有较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尤其是在内地十强高校方面,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格局。以下是日前出炉的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内十强高校排名,一起来看看吧!

清北领先地位依然稳固

透过上述排名不难看出,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依然是国内最顶尖的两所高校,而且领先地位依然难被撼动,分别处于世界第15位和23位。其中,清华较去年上升了1个位次,北大则恰好相反,下滑了1名。由于在高校圈绝对优势明显,所以每年高考顶尖学霸的选择都是在清北中二选一。不过,清北也有为人诟病之处,也即是毕业生赴国外留学深造,并最终选择留下长期发展的比例较高。

南大成“华东五校”中唯一的非百强高校

除了清华、北大外,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均入围了世界前100名。复旦大学连续两年处于“华东五校”的领先位置,南京大学是“华东五校”中唯一的落选高校,也预示着其在“华五”中基本处于靠后位置。

与去年相比,“华东五校”中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排名有所进步,其中,上海交大和复旦进步更为明显,分别前进了13和6个位次。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京大学则均下滑了4个位次。

“武同哈”分列第8—10位

由于“清北”和“华东五校”领先优势明显,所以其它高校几乎都只能角逐第8—10位。而在此次最新出炉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坐上第8—10位的高校没有太大的悬念,分别是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

武汉大学是近年来高校圈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一,也是各类榜单前十的常客。虽然武大的排位一直有不小的质疑声,但在更加强调综合实力的榜单中,武大也是完全有实力入围前十的。

虽然没能成为“华东五校”之一,但同济大学在很多人心目中并不亚于“华五”,尤其是土木、建筑、规划、设计等方面学科专业,实力更是一绝,深受高考学子们的青睐。

刚刚迎来百年校庆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入围国内十强的呼声始终很高,此番能够搭上QS内地十强高校的“末班车”,足见其还是有硬核实力的。虽然因为地域和区域经济等方面原因,哈工大屡被质疑下滑,但随着本部、深圳和威海三个校区并肩发展,预计未来会有更大的作为。

值得一提的是,内地十强高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榜单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有所调整,最终的排名可能就会有很大的差异。除了“清北”“华五”和“武同哈”之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也都入围过国内十强。

小伙伴们,对于QS2021年世界大学排名国内十强高校,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说出你心目中的国内十强高校!

中国前十位大学排名

北京大学

北大创立于1898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个以大学命名建立的学校。北京大学起初名为京师大学堂,它的成立代表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开始,

是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top100中排名第一的8星级大学,属于世界级一流大学,同时也是中国最美大学之一。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始建于1911年,前身是清华学堂。最初是清政府设立的设立游美学务处,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在1928年再次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属于世界一流大学,也是中国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大学。在本次排名评分99.58,位居全国第二。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简称“浙大”,坐落于“人间天堂”杭州。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海宁7个校区,占地面积约6398.52亩,校舍建筑面积约257.6万㎡,图书馆藏书693.5万册。学校有7个学部,36个专业学院(系),2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7家附属医院。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全日制在校学生4876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5092人,博士研究生9537人留学生6237人,其中学位生3498人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创始人为中国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复旦也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在本次排名中以82.17分位居中国第四,属于七星级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始建于1937年,前身是陕北公学,1950年正式开学,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该大学占地面积达到230余万平方米, 馆藏纸质图书392万册、电子图书297万种,并有81个本科专业,专任教师1846人、全日制在校生24778人。

中国人民大学在本次校友会排名中以81.51的分数位居第五,属于8星级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多个源头之一,也是中国最早设立电机科系的高等学校。2005年,学校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为新的上海交通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简称武大,创立历史可以追述到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是近代中国建立最早的国立大学。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后更名武汉大学并一直沿用至今。

武汉大学不仅教育环境良好,还是一所集中国著名风景旅游目的地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学校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占地面积5187亩,建筑面积262万平方米。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其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校园。武大樱花约在每年3月下旬开放。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创办于1902年,是中国现代科学的发祥地之一,其学脉可追溯自孙吴永安元年(258年)的南京太学,近代校史肇始于1902年筹办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多次变迁。同时也是哈佛大学白碧德主义影响下的中国“学衡派”的雅集地,被誉为“中国科学社的大本营和科学发展的主要基地”,是“985工程”首批九所高水平大学中唯一未合并其他院校的高校,坚持“内涵发展”,赢得社会“中国最温和的大学”之美誉。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始建于1946年,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简称吉大。吉林大学前身是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校内开设12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学生69196人,其中研究生24202人,留学生1404人。

作为中国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吉林大学涵盖全部13大学科门类,成为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质量社会服务、先进文化引领的重要基地。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自然科学“十强大学”,清北包揽冠亚军,南大跻身前十,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