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分对于高考生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了,那么对于233分这个阶段的考生来说,能够选择的学校有哪些呢?本期一点排行小编便为大家带来高考成绩在233分考生所对应的大学名单一览表,供2022年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参考。

一、233分能上什么大学?

学校名称 所在地类型 最低分
齐鲁理工学院 齐鲁理工学院 山东 233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 233
武昌工学院 武昌工学院 湖北 233
西安外事学院 西安外事学院 陕西 233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重庆 233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广东 233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河北 233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233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233
青岛黄海学院 青岛黄海学院 山东 233

注:本表格推荐的院校名单只是一部分,仅作志愿参考。

二、适合233分报考的大学

1、齐鲁理工学院

齐鲁理工学院(原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高校,学院具有国家统招普通本科、专科,对口普通本科、专科等办学层次。齐鲁理工学院设有济南、曲阜两个校区。济南校区位于济南东部大学城,曲阜校区位于孔子故里曲阜市。校园占地1200余亩,校舍建筑风格独特,学习环境优雅,具有浓厚的学术和科技文化氛围。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本科生占在校生总数98%。学院下设9院2部,即:机电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护理学院、计算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基础部和思政部。开设29个本科专业和23个专科专业。学院全面履行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职能,不断更新办学理念,科学确定发展定位,精心凝炼学科方向,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实行严格的教学管理和体现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计划,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学院毕业生考研率在同类院校中一直名列前茅,考研率保持在24%以上。

2、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工、管、文、商、艺并举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云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院校、云南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始建于1952年,长期积淀形成优良的工科办学传统和浓郁的工程文化氛围,工程应用特色鲜明,形成了丰富的优质工科办学资源,与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度较高,为社会培养了12万余名毕业生,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办学条件优。学校位于春城昆明,占地1250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米,环境优美。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在编教职工近千人,教授80余名、副教授近300余名,拥有3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教学团队,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贴省贴专家、云南省“万人计划”高层次人才等一批优秀教师。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图书资源充足,教学资源丰富,每个专业均建成体系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3、武昌工学院

武昌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创建于2002年,2012年由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民办本科高校,更名为武昌工学院。学校办学层次以本科为主,由国家统一下达普通高校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和普通专升本自主招生权。学校秉承“厚德、笃学、自强、求新”的校训,践行“敬业、修身、治学、树人”的教风,培育“尊师、善学、明志、笃行”的学风,因材施教,分类教学,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2019年,学校获评“中评榜”湖北民办高校十强、广州日报应用大学排行榜——湖北民办院校十强。2020年,学校在广州日报应用大学排行榜中稳居湖北民办院校十强。2021年,学校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中位居前列,跻身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学校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西傍长江,南接黄家湖大学城,北邻被誉为辛亥革命“首义胜利的开端”的武昌起义门和武汉市地标之一——武昌火车站。武汉南大门快速通道(白沙洲大道高架)与杨泗港长江大桥在校前交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学校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知识殿堂。

4、西安外事学院

西安外事学院是一所联通世界的大学,与海内外知名学府、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地处十三朝古都西安,国家级高新区腹地,被上千家高新企业环抱。这所大学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并同海内外知名大学联办研究生教育,形成了以经、管、文、医、工、艺、农、教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加以独特的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教育、德育教育三大办学特色,发展个性,注重养成,守护你独一无二的未来。

5、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国家教育部备案,重庆市商务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财政全额拨款,以财经类专业为主,具有独立颁发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学历资格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创建于1956年,始名江津专区商业职工学校,开展干部教育与培训;1974年开办全日制中专教育;1983年更名为重庆第二财贸学校;2007年转制升格为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更名为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位于主城都市区、西部职业教育基地——永川区。占地710亩,建筑面积17.34万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图书馆藏书85万余册。现开设31个高职专业(国家骨干专业2个),在校学生12243人,面向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现有教授23人,副高级职称75人,博士、硕士273人。

6、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1999年,广东景大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广东南大专修学院;2004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成立;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资格升至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学校形成一校两区的发展布局。广州校区位于白云区钟落潭高校园区内,滨海校区位于茂名市教育基地“智慧城”高地片区。两校区占地面积超过6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额约54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学校聘请经验丰富、具高度责任感且拥有多年相关教学经验的教师,全职教师达1,130人,其中获得硕士或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61.3%。师资力量为培养职业本科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设有七个提供学历教育的二级学院,包括自动化工程学院、艺术传媒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语外贸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和健康学院。于2020/2021学年,开设学历本科项目14个专业、3 2专插本项目10个专业及专科项目40个专业。

7、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面向全国招生,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杰出技术技能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坐落在五朝古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的故乡、国家园林城市——河北省邢台市,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资讯发达,学院是军民融合职业教育产学研协同发展联盟、河北省服装职教集团、河北省汽车职教集团和河北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理事长单位。

8、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诗仙故里,科技名城,孕育巴蜀高等职教明珠;富乐山麓,芙蓉溪畔,蕴藏读书圣地工匠殿堂。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是绵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综合类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百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之一。2001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基础上建立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成立的江苏省立宿迁玻璃科职业学校,学校几易其址,数次更名,经历了江苏省立宿迁玻璃科职业学校、四川省立江津窑业技术学校、重庆建筑工程学校、四川非金属矿山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等发展阶段。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先进集体、绵阳市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先进集体、建设西部人才强市先进集体等荣誉,被列为四川省首批高端技术技能本科教育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高校。

9、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素有“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之称的中国最美海滨城市、中国最宜居城市——青岛,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45年成立的私立青岛商科职业学校,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矢志追求,2002年在山东省青岛商业学校和山东省饮食服务技工学校基础上创办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是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是山东省首批特色名校、山东省首批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青岛市首批品牌高职院校、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也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校园”“青岛市文明校园”。学院明确“聚焦酒店业办专业”的思路,围绕酒店业产业链需求,提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酒店业全科型专业链的目标。

10、青岛黄海学院

青岛黄海学院创建于1996年,是经教育部批准、具有学士学位颁发资格的普通本科高校。学校设有国际商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大数据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国学院、继续教育中心、大学体育教学部等12个教学单位。开设70余个本专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理学、文学等学科门类。学校占地面积1582亩,建筑面积64.8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人,教职工1500余人,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46亿元。办学25年来,为社会培养了14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党建引领健康发展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学校党委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