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更换或拆修过轮胎后,都需要做四轮定位。因为汽车轮胎、转向机构和前后车轴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和相对位置,在换胎后,角度位置可能存在偏移,这时车辆会出现跑偏、转向精度变差、方向盘不正、吃胎等现象,需要及时进行四轮定位。

四轮定位作用:

1、汽车四轮定位能使轮胎与车体保持最佳角度,减少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轮胎与转向机件之间的磨损,保证轮胎与地面的紧密结合,使汽车能够保持稳定的直线行驶;

2、四轮定位只是一种维修手段,并不用像做保养那样需要定期做,如果汽车没有出现问题是不需要做四轮定位的;

3、除了在更换轮胎后需要做四轮定位外,底盘悬挂、转向系统更换或维修后,也需要做四轮定位。不过,修补轮胎是不需要做四轮定位,只需要做动平衡。如果补胎后做四轮定位,不仅浪费钱,还很容易破坏车辆悬挂的平衡。

换轮胎一定要做四轮定位吗

换完轮胎之后,不少维修人员会建议车主做四轮定位,但是很多车主并不清楚这个四轮定位。那么换轮胎一定要做四轮定位吗?

一般来说,更换轮胎并不一定要做四轮定位,但为了安全起见,可以做动平衡;如果旧轮胎出现严重的磨损情况,并且严重影响了定位数据,那么更换全新的轮胎后,则需要做四轮定位。

四轮定位是可以让轮胎和车身保持在最好的角度,可以保持直线行驶不易跑偏,转向也会变得更轻巧,还能节省一定的燃油消耗,最主要的是可以大幅度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四轮定位是一种维修方式,而且价格也不会很高,大概在100元左右;日常我们给汽车做保养时可以不做四轮定位这个项目,但是在更换轮胎或者是车辆发生过碰撞,都是需要做四轮定位的。

换轮胎要做四轮定位吗?

换轮胎不需要做四轮定位,更换轮圈和轮胎其实只会影响车轮整体的动平衡,对于悬架几何并不会有任何影响。

换轮圈、轮胎,只是改变了车轮的属性,做动平衡即可,而四轮定位则指的是悬架的属性,这是两码事。无论换轮胎还是轮圈,只要尺寸保持一致,就不用做四轮定位。只有在车辆驾驶跑偏的情况下,才需要做四轮定位。

扩展资料:

一般车辆行驶2万公里或者1年时,建议做一次四轮定位(检查)。开车在平直道路上直行时,也需要用大力握紧方向盘才能保证车辆不跑偏时,建议做一次四轮定位。汽车正常行驶时感觉车身漂浮或摇摆不定,如同转弯和在崎岖的路面上行驶,建议及时进行检查。

汽车前后轮的胎面有一侧磨损特别严重时,也需要去检查一下。车辆发生过碰撞事故(伤及悬架系统)、转向或悬挂系统维修后,最好做一次四轮定位。

人民网——换了轮胎就得做四轮定位?千万别再犯这种低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