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挡的车不断换挡,是因为要根据路况和车况换挡,保证行驶平顺性。其实开车换挡和路颠簸没什么关系。手动挡车型也不同于自动挡。自动挡只需要挂D挡就能满足所有车速,用的是不需要换挡的手动挡。需要频繁换挡时,可以根据当前车速降档或升档。每个档位都有相应的速度匹配。

以下是使用手动挡的具体说明:

1.一档:一档通常在起步和爬坡时使用,该档行驶速度在10km/h左右,当车速在10km/h左右时,可以切换到一档,避免被认定为速度和档位不匹配。

2.二档:起步后加速的过度档。在低速前进或爬小斜坡时使用。车速一般在20km/h左右。

3.三档:这一档一般在城乡道路行驶时使用,车速应在20-40km/h。

4.四档:车速40-60km/h时,可以切换这个档,然后从四档换到一档,很少用五档。

5.五挡:这个挡在车速60km/h以上时使用,一般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使用。

所以不难发现,大部分驾驶员在驾驶手动挡车型时都需要频繁换挡。主要原因也是现在的路况。如果是在相对拥挤的路段行驶,只能用二档或者一档。一直走,所以要来回换挡。如果路况改善,你必须换挡,快速行驶。

众所周知,手动挡的每个档位对应不同的转速和车速。所以很多车主在行驶中需要不断的换挡,因为在行驶中会遇到很多车和路况,所以也需要加挡或者降速。当然,手动挡也带来了不少操控乐趣。很多老司机在驾驶时优先选择手动挡,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们更享受驾驶过程,不断换挡可以提升驾驶体验。

汽车的档有什么用?为什么要经常换档?

我做个最最简单的比较吧:山地自行车知道吧,就是有档位的自行车,你踩汽车的油门就好比骑车时加速踏自行车的踏板,如果你放在一档,那么你即使踏的在快,速度也很慢,这个时候如果你上坡的话你很轻松.也就是说1档是扭力最大和速度最小的时候,如果你放在5档,那么骑时加速踏,如果你是在上坡的时候,那么你会发现很费力,但是如果是在平地时,你会发现这时车子的速度才可以加到最快,也就是说5当是扭力最小和速度最快的时候,汽车就是这么个原理,他的档位就是靠变速箱齿轮的相互调换而产生不同的扭力和速度,而油门只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速度和扭力的加减!!!!!!! 学车的时候师傅都是用普桑来教大家的,手动档就是所谓的MT,因为每个档适应的速度是有范围的,如果要提到更高的速度就必须挑更高的档位,这个时候用手动挡的时候就可以使用离合器,就是踩刹车的边上(还有一个是油门),这个时候车轮与引擎是不同步的,或者说是分离的,不进行传力的,然后进行右手的换档,等挑到想要的档位时,再松脚. 如果有DSG技术的话,比如大众的迈腾,双离合变速箱!他在换档的时候车轮还是和引擎在一起传力的,不然像一般的车不配备这样的装备,如果离合一直踩得不放,车会因为引擎没有传动力给车轮而最终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