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皮的用法用量是什么,有很多人想知道牡丹皮的用量是多少,牡丹皮的日常用量:6~12g,水煎服,穴位密码带来牡丹皮详细的用法和用量。

牡丹皮的用法和用量

日常用量:6~12g,水煎服。

1、疏肝解郁

牡丹皮、柴胡各5g,白芍8g,猪瘦肉25g,牡丹皮、柴胡、白芍洗净与猪瘦肉一起炖煮,炖至肉烂熟,去渣,加盐调味,喝汤食肉。

2、活血化瘀

牡丹皮10g,大米30g。水煎牡丹皮,取汁。将药液和大米一起煮粥,去渣即可。

3、清热凉血

牡丹皮、橘叶各10g,羊肝50g,牡丹皮、橘叶与羊肝加水共煮,羊肝熟后切片撒上调料,装盘食用。

4、治热性病后期、肺结核

牡丹皮9g,青蒿、知母各6g,鳖甲15g,生地黄12g。水煎,去渣,取汁,温服。

5、治月经不调

牡丹皮、栀子、当归、白芍、茯苓、白术各9g,柴胡6g,甘草、薄荷各3g。水煎,去渣,取汁,早、晚两次分服,每日1剂。

牡丹皮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

1、清热凉血(温热病热入血分证)

用治热入血分,斑疹吐衄等,常与清热凉血药水牛角、生地黄等同用,如清热地黄汤;若用治血热妄行之呕血、衄血等症,则与凉血止血药侧柏叶、茜草等配伍,如十灰散。本品入血分,凉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妄行,为用治温热病热入血分证的常用药。

2、活血化瘀(瘀血证)

用治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等多种瘀血证,因性寒,对血瘀血热者最为适宜;用治癥瘕积聚,常与活血消癥之桂枝、光桃仁等同用,如桂枝茯苓丸。

3、消散痈肿(肠痈、疮疡)

用治肠痈腹痛,常与大黄、光桃仁等同用,如大黄牡丹皮汤;用治疮疡,多与清热解毒药,如金银花、蒲公英等同用。

4、清退虚热(虚热证)

用治温热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骨蒸无汗或低热不退等,常与青蒿、鳖甲等同用,如青蒿鳖甲汤;若用治阴虚内热,骨蒸潮热、盗汗等症时,则与滋阴清热药,如知母、黄柏等配伍。

牡丹皮介绍

牡丹皮

mudanpi

别名:丹皮、粉丹皮、刮丹皮、炒丹皮、丹皮炭、丹根、牡丹根皮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牡丹皮禁忌

1、血虚内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须慎用。

2、不可与菟丝子、贝母、大黄、芫荽、蒜等一同使用,以免降低药效。

3、已有少数人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的报道。

4、血虚证、虚寒证禁用。出汗多者不宜用。

牡丹皮主治

主治吐血衄血,无汗骨蒸,经闭痛经,头痛,烦热,气血凝滞,痈肿疮毒,跌打损伤,产后恶血,急性阑尾炎,高血压病,神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症。

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迫血妄行所致的斑疹、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及月经先期发热、夜热早凉、骨蒸潮热而无汗者;亦多用于血瘀所致经闭、痛经、癥瘕、积聚、痈肿疮毒、跌打瘀痛等。以善清泻肝火和凉血消瘀为其特点。单纯性阑尾炎、疮肿、髙血压和动脉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细菌性痢疾等可配伍用之。

牡丹皮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牡丹皮有抗炎作用,有镇痛、镇静、抗惊厥、解热等中枢抑制作用,丹皮水煎液有降压作用,牡丹皮还有降压、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动脉硬化、护肝,利尿,降血糖,抗变态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免疫调节及抗肿瘤热入血分、发斑、吐血、鼻出血、便血、骨蒸劳热、闭经、痈疡、跌打损伤等症。

1、牡丹皮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所含丹皮酚有解热、降温、镇痛、镇静及抗惊厥作用。

2、牡丹皮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牡丹皮对麻醉犬心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左心室作功。

3、牡丹皮有抗凝和抗血栓作用。

4、牡丹皮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5、牡丹皮有抗炎作用。

6、牡丹皮有抗菌作用。

7、牡丹皮有抗早孕作用。

8、牡丹皮有利尿作用。

9、牡丹皮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10、牡丹皮还有抗癌、消除自由基、抑制溶血反应的作用。